醫經與經方淺談

2021-02-12 扶正學堂

醫經與經方淺談

 

    好像中國能追溯的最久遠之歷史應為三皇時代。伏羲人首蛇身,蛇,龍之近親,是木德,木為萬物生始,故以之為紀元之始。木生火,然後是炎帝神農氏,火生土,就是黃帝了。三皇時代,只有三本書,我原以為《尚書》也很古老,後發現不過也止到五帝中的堯舜禹階段。

 

    伏羲的《易經》,神農的《本草》,黃帝的《內經》,華夏民族最古老的三本書居然有兩本半都是跟人體工程學有關的。

 

扯這麼遠,是因為近年來有醫經和經方的討論。兩詞出自《漢書•藝文志》有醫經、經方、房中、神仙四家之說。根據《甲乙經》皇甫謐序言裡面,仲景本《伊尹湯液》之法,論廣而為《傷寒雜病論》;而伊尹經法本自《神農本經》之說,考伊尹為商湯宰相,治大國如烹小鮮,其時究竟離三皇時代多久不可考矣。直到隋唐時的《隋書•經籍志》才載:神農本草,四卷,雷公集注。眾所周知,內經裡面雷公是黃帝的學生,此處又提到雷公幫著炎帝神農整理了他的著作,我覺得可能有以下的可能,一是古人壽命自在,雷公先後向兩位聖主請教學問,一是神農氏說宣講的法門傳給了黃帝,黃帝再別傳雷公。又有說法,黃帝跟炎帝借兵一起打敗了蚩尤,才有現在的華夏民族,可見他們同時代。但是不管那種形式,我覺得其聖聖是道同的,本經和內經是道一以貫之的,不可劃分可也!

 

伊尹本《神農本草》創《湯液經法》,就如周文王廣八卦為六十四卦,仲聖《傷寒雜病論》垂辨六經—方證辨證之津梁,又如邵子《皇極經世書》至於《周易》也乎?

 

素問-靈素-明堂長針灸,本經-湯液-仲景長方藥,相輔相成,一如他們聯合作戰,打敗邪惡勢力,共奠華夏之基一樣,三墳之書,共同奠基了中醫之基,實不可分割,一以貫之也乎!

 

至於近現代,考古發現不少「上古」醫籍,如長沙馬王堆醫書十四種:《足臂十一脈灸經》、《陰陽十一脈灸經》甲乙兩種、《脈法》、《陰陽脈死候》、《五十二病方》、《卻穀食氣》、《導引圖》、《養生方》、《雜療方》、《胎產書》、《十問》、《合陰陽》、《雜禁方》、《天下至道談》等。四川老官山扁鵲醫書的面世等等。如何理解這些古醫書?其實在《漢書》裡面就記載過醫經有好多家,經方有好多家,都是自古以來傳承的派系可能有異同。陳修園先生在考證內難關係的時候就有這樣的論述:難經出,更洋洋。(洋洋,盛大也。《難經》八十一章,多闡發《內經》之旨,以補《內經》所未言,即間有與《內經》不合者,其時去古未遠,別有考據也。秦越人,號扁鵲,戰國人,著《難經》。)有幸親臨當代周易大家,援易入醫解讀《內經》,發願直接跟歧伯黃帝對話的龍圖先生教誨,也曾論述:難經不知誰所著,對於經而言就象湯頭歌訣之於湯液經法。都是近似的離經的,自成一家。史記和漢書都沒有記載秦越人著,文中言去聖久遠各自是其說,又斷非黃帝後不久所作。當是張仲景之前坊間流傳之書,有師一得之作。我見難經離經甚遠,為一得之工則可,為大明師法實在不可。我的看法是:在古時相傳都是把醫術高超,專以活人的人都稱為扁鵲,我感覺這個稱呼穿越了時間空間,有點像西藏的活佛轉世,大寶法王的名號,傳了十七世千多年。不過以我現在水平又不知道難經作者究竟是哪個級別的人物,菩薩級別,羅漢級別,還是祖師大德級別?

 

中醫的這種經藏傳承情況,就如佛法的法寶,開始都是大聖人所宣說的,後人傳承有派系側重異同很正常,這就是上古有醫經經方多家傳承的原因。更需要祖師大德的出世來助佛行方便教化,這就是扁鵲倉公,仲景天士輩的功德。

 

                    戊戌三月初八日謝勝藍證誠恭錄

歡迎關注扶正學堂微信公眾號

相關焦點

  • 趙健樵教授 ▏淺談經方的臨床應用 主持 王紅濤醫生
    2020微信講座#066紐約中醫論壇 淺談經方的臨床應用
  • 首屆中國中醫經方大會在河南鄭州成功舉辦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曹萍 通訊員 陳璐  為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中醫藥發展的重要指示,落實我省促進中醫藥創新發展意見,12月12日,2020年中國中醫經方大會在鄭州召開。
  • 【學會通知】2020年內科分會學術年會暨名老中醫經方運用經驗傳承...
    【學會通知】2020年內科分會學術年會暨名老中醫經方運用經驗傳承提高班於10月24日-25日在線上… 2020-09-28 18:2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經方醫案:腳趾麻刺痛
    以前總是像背書一樣天天說著藥的四氣五味,臨證時卻從沒考慮過,只是套方或是以藥對證;自從學習經典經方後,才真正明白了四氣五味,才真正把四氣五味運用到臨證時,才真正接近了古中醫。果然,用氣味來選經方又快又準。經典經方的心法有很多,這只是其一。繼續燻修......
  • 經方 倪海廈-用經方治療心臟病
    栝蔞薤白白酒證呢,是比較淺的心臟病,(如果)越來越重了,到你的胸痛,胸痺,不得臥,躺不下去了,前面醫生不會用經方嘛,這個病人不得臥,心痛徹背者,栝蔞薤白半夏湯。你家裡沒有大蒜,拿薤白當大蒜炒炒菜也可以,這有什麼難的,炒完菜以後,有痰就吐痰,沒有痰的吃掉就是大蒜,對不對,無所謂嘛,對不對,經方裡面哪一個是毒藥,沒有一個是毒藥,半夏這個是炙過的,也不是生半夏,炙過的半夏去痰,有水的時候用生半夏,甜酒(聽不清楚)很好吃,有什麼不行呢,不信,為什麼呢?
  • 3份經方臨證要訣
    (經典思路)經方標準:127條經方的方與證全羅列經方現代用法,精華點滴臺灣「經方奇人」張步桃治療心得,每天門診400人的經驗分享雖是「經方雜談」,卻「雜出精闢」從最直接的地方,進入傷寒六經能讓你進入思考的「傷寒用藥章法」民間傷寒高手,告訴你如何學習傷寒辨證精華:傷寒「小便」論
  • 【黃煌經方醫話】中醫治瘟疫軼事
    第20200127期B版中醫治瘟疫軼事黃煌/南京黃煌經方醫學研究中心
  • 蔥白,仲景經方中的「廚房藥」
    經方用蔥白見於以上三方證,經考證白通加豬膽汁湯為錯簡,這樣僅見兩方證,由於錯簡等原因,對蔥白的認識產生了不少誤解,因此要正確認識其功能作用,必須對照《神農本草經》有關論述和《傷寒論》六經概念來探討該藥。
  • 黃煌:加強科普創新,讓中醫藥經方更好服務百姓
    經方大家、南京中醫藥大學國際經方學院院長黃煌教授,與醫藥行業翹首、媒體代表一起推動啟動杆,完成啟動儀式。黃煌教授是知名經方大家,以經方的方證與藥證為研究重點, 致力於經方的普及推廣工作。他的觀點鮮明且有新意,與臨床緊密結合,實用性強,是受到國內外廣泛關注的著名中醫學者。
  • 【精品經方班】「2019宜黃夏季班」順利結業~
    「2019宜黃夏季班」順利結業~己亥端午佳節,由《經方》雜誌主辦的「經方精品班」首次來到了清代御醫黃宮繡的故鄉,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江西省生態縣、江西省森林城市宜黃。共有來自全國及海外的經方學子80人,在這重巒疊嶂、河道縱橫、人文薈萃之地,盡情享用著經方的饕餮盛宴,也陶醉於當地的美景美食。
  • 投稿 | 經方辯治疑難雜病的臨床應用體會
    作者簡介:劉丹(曾用名劉傑),河南息縣人,大專,中醫執業醫師,經方傑出傳承人,現任遵義經方醫藥研究所所長《遵義經方學堂》創辦人
  • 「經方抗癌」王三虎名醫工作室正式落戶黃巖!
    7月15日,「經方抗癌」王三虎名醫工作室成立儀式在黃巖耀達酒店隆重舉行。
  • 古佚經方:陰旦湯、陽旦湯(陰陽旦湯理解經方)
    所謂古佚「經方」,是指漢代以前醫方的統稱。在《漢書·藝文志·方技略》中曾專門就「經方」涵義作過論述,並收載了「經方」類著作十一種,274卷。它們均是西漢以前的醫學方書,但早已全部亡佚。張仲景等人醫書中雖引錄了一些古「經方」的佚文,但缺遺頗多。
  • 古佚經方:陰旦湯、陽旦湯!(陰陽旦湯理解經方)
    所謂古佚「經方」,是指漢代以前醫方的統稱。
  • 熊繼柏:我來講講經方關鍵怎麼用
    關於經方的運用,關鍵在於你首先掌握經方真正的作用是什麼,這是最要害的東西。比如小柴胡湯,我們講是和解少陽,它的主症是口苦、咽幹、目眩、往來寒熱、胸脅苦滿。究竟應當怎麼理解它呢?我們學經方一定要這樣學,這也是一個方法問題,這也是一個下功夫的目標。只有這樣,你把經方真正掌握了,就可以比較正確地使用。我不講完全絕對準確,至少可以比較準確地使用。經方治病,只要我們辨證準確,選方對了,我認為沒有不取效的,只要用準,絕對見效。我隨便舉一個例子:三年前有一個病人,直接從湘雅醫院抬過來的,發了病危通知。
  • 柴胡方,經方中的一支精銳部隊
    談小柴胡湯及其加減方和接軌方我平素在臨床上喜用經方,用得最多的當推小柴胡湯及其加減方和接軌方。此外,小柴胡湯與時方平胃散、溫膽湯、經方五苓散等的合方,當代經方大家劉渡舟先生起了一個雅名叫接軌方。這兩類方,不但在外感病,也在內、婦、兒諸科中應用廣泛,療效顯著,確實不愧為經方中的一支「精銳部隊」。
  • 我的中醫經方故事連載(35)聊聊續命湯的麻黃與桂枝
    ⊙註:本文內容僅為普及中醫常識,不做為處方,如有需要請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中醫臨證經方微信群,加佳明微信助手:jmxs2016,填寫入群,歡迎中醫醫師,經方愛好者,申請加入,一起學習交流。利城老師:我在病房用經方我的中醫經方故事連載(21)益氣扶正化溼,治療面部慢性溼疹我的中醫經方故事連載(22)小柴胡湯合瓜蔞薤白桂枝湯治療焦慮症我的中醫經方故事連載(23)清熱利溼敗毒、祛風養血潤燥治療蕁麻疹我的中醫經方故事連載(24)腎著湯治療寒溼腰痛我的中醫師承導師生涯一周年記
  • 經方五蟲的運用方法
    作者/江海濤 ⊙ 編輯/馬偉導讀:小編感覺,在經方中用到的水蛭、虻蟲、䗪蟲、蠐螬、蜣螂五種蟲藥中,常用的有水蛭、䗪蟲兩種,但是它們具體有什麼區別,恐怕沒留心過的人還真說不上來。本文就介紹了此五種蟲藥的異同,看完印象很深,對大黃䗪蟲丸的應用又有了新的理解。
  • 《深師方》中的出土秦漢經方
    《深師方》中的出土秦漢經方 《深師方》又稱《釋僧深藥方》《僧深集方》,佛門醫家釋僧深所撰,約成書於南北朝後期。
  • 常見的六大經方腹診
    第二節 經方腹診 腹診,即是通過腹部的症狀反應而進行辨證,腹診作為中醫診察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源遠流長,早在《內經》與《難經》中即有相關論述,至漢張仲景《傷寒雜病論》已將腹診作為辨證用藥的重要依據,其中《傷寒論》398條條文有114條論及腹診,《金匱要略》25篇,有近一半的篇章中論及腹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