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自2018年以來持續的車市調整期,再疊加上半年的疫情「黑天鵝」,讓整個行業承受巨大壓力。而越是逆境,越是自我調整的好時機。上汽榮威深諳其中的道理。
2020上半年,上汽榮威動作頻頻。在剛剛過去的5月,榮威全新R標」與新獅標同時亮相,這標誌著榮威全面開啟品牌向上的新徵程。
當然,新徵程意味著開始,也意味著新道路。在榮威的規劃中,新道路不僅僅是R標,還包括高端化的新開始:L品牌。
據了解,這個象徵著更加高端的純電動L品牌將採取獨立運營的策略,以平行於榮威、名爵兩大品牌。關於這個L品牌,在上汽榮威之前的計劃中是M品牌,但後來被改為L品牌。
L品牌是什麼?其實它是上汽的全新純電動高端品牌。對於上汽而言,R標與L品牌,未來會有兩個全新,但定位不同的電動汽車品牌。如果用更加具體的對比,可以理解為東風體系的H品牌和北汽的ARCFOX在整個品牌中的地位,以北汽為例,既有北汽新能源,又有ARCFOX;上汽則是既有R標品牌,也有L品牌。
新品牌的小組成員由原上汽乘用車公司副總經理蔣峻為具體總負責,還包括劉濤和林家瑜。L品牌的成立意味著,在上汽集團自主品牌板塊中,未來會有兩個全新,但又不同的電動汽車品牌—上汽榮威R品牌和上汽L品牌。
L品牌,早就存在於上汽的規劃之中
根據e汽車的內部消息,L品牌項目是上汽集團內部早已立項的項目,但是因為疫情和市場環境、競爭對手節奏的原因,這個項目目前在上汽集團內部擁有很高的權限,新車的進展也非常快,預計明年下半年就會與消費者見面。
這個高端的L項目,也沒有引入新人,主要人員架構都是由上汽「老人」組成。上汽L品牌是原上汽乘用車公司副總經理蔣峻總負責,原MG品牌市場運營部總監林嘉瑜和原榮威品牌市場運營部總監劉濤具體負責。
雖然關於L品牌的相關信息被披露得不多,但是從剛剛結束的「2020中國汽車重慶論壇」上我們能從中一窺一二。上汽集團副總裁陳德美在論壇上表示,上汽正在加快研發新一代電動汽車專屬架構和三電技術,同時全球首款5G量產車將在2020年上市。很有可能L項目的產品將會使用新一代的電動汽車專屬架構。
車市紅海,L品牌勝算幾何?
在5月的雙標活動之後,不到2個月,第二個高端新能源品牌的消息就被披露出來,上汽集團今年衝勁十足,有望扭轉目前的疲弱之勢。作為中國最賺錢的汽車集團,上汽集團2019年全年營收達到8433億,利潤為256億,以絕對優勢領跑國內車市。
值得一提的是,不同於一汽、吉利、長城等大部分傳統車企在燃油車市場衝高,上汽集團此次選擇了純電市場開啟品牌向上。不得不說,這是上汽集團的「精明」所在。現如今,國內市場消費升級,高端市場的市佔率不斷提升,自主品牌紛紛加入這一陣營,合資豪華品牌不甘示弱,價格屢屢下探,導致這一細分市場的競爭異常激烈,上汽集團若此時入局,結局難定。
而相比於在傳統燃油車市場廝殺向上,國內新能源市場一片藍海,上汽選擇這一市場為向上的切入口,顯然要比在傳統市場拼個你死我活勝算要大很多。
L品牌,是上汽的底牌
從品牌定位劃分上,L品牌高於榮威之前分裂出的新獅標和全新的R標,兩者將在上汽集團在自主板塊方面,形成了更全價格區間的覆蓋,從而實現自主品牌的向上突破。
對國內車企來說,品牌高端化勢在必行。實際上,從觀致到WEY、到紅旗、領克再到以及h品牌,中國品牌向上的目標從未停歇,其中不乏失敗者。雖然目前的高端新能源市場還存在較大的發展空間,但足夠的底牌才是能否順利搶灘這一市場的基礎。據悉,上汽正在加快研發新一代電動汽車專屬架構和三電技術,而這一新的技術或是上汽的底牌。結合上文的內容,上汽的這張底牌,或許就是L品牌,它不僅是一個品牌,也將關係到上汽在新一輪競爭中的優勢和地位。
自主品牌,如何破局高端市場?
毫無疑問,當下的自主品牌汽車市場,尚處在陣痛期和調整期。中國汽車品牌高端化,是一次破繭成蝶的機遇,同時面臨嚴峻挑戰,而最大挑戰在於如何突破歷史認知。如何破局?主要有以下幾點:
找準時機。而最好的時機,就是當下。當國產汽車發展到一定階段,「品牌向上」就成為必然訴求,目前中高端陣營的競爭日漸激烈,自主品牌高端化號角已吹響,只能「進」、不能「退」,倒退是沒有出路的。
多方合作。可以採取與優質企業合作,通過聯合來提升產品的競爭力。這種合資合作未必是整車企業之間進行,也可以是車企與優質零部件企業展開多方位的合作。
打造品牌與用戶的深度共鳴。對於自主品牌的高端化來說,應該讓用戶體會到觸手可及的奢華,再進一步向更高端化遞進。另外,在營銷模式和服務理念上,摒棄原有的傳統觀念,學習新勢力的創新模式,使新品牌具有與傳統品牌與眾不同的新鮮血液。
精益求精。市場的消費結構正在升級,只有更精品,更高端的車型才能更好滿足市場需求。
顯然,上汽的打法是站在更大的格局,進行了更高層次的戰略規劃。無論是「M」還是「L」,榮威都在高端化的路上越走越遠。
寫在最後:
自主品牌衝高,從來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從社會發展趨勢來看,汽車的電動化和互聯化一定是未來。只是從短時間來看,這條路上的確有很多荊棘和石頭。作為中國汽車領域的重要力量,它必須衝高,也必須成功,因為這是中國汽車品牌的歷史任務,也是上汽的使命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