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銅器上33字銘文,讓專家倒吸一口涼氣,研究價值不同凡響

2020-12-16 小珏說歷史

我們知道,青銅器本身就是國家嚴格管控的文物,是不允許交易的。青銅器的價值,大體又是由它的規模、精美程度和銘文所決定的。一般來說,越是厚重或精美的青銅器,它的地位越高,比如司母戊鼎和四羊方尊都是代表。另一方面,銘文數量的多寡和記載內容的重要,也是反映青銅器地位的因素。比如毛公鼎,就因近五百字銘文,地位超然,而今天要說的西周利簋,雖然只有33字銘文,意義卻不同凡響。

西周利簋是在1976年陝西臨潼縣零口鎮的考古現場出土的,最開始發現它的年輕考古工作者還沒認出來,覺得它鼎不像鼎,壺不像壺。等到專家到來,很快就斷定它是青銅簋。

所謂簋,最開始是容器,在商代早期就出現了,只不過數量很少。後來它逐漸演化為祭祀的禮器,並與鼎配套使用,才逐漸增多。到了西周時期,青銅簋和青銅鼎的制度被確定下來,明確規定天子使用九鼎八簋,諸侯使用七鼎六簋,大夫使用五鼎四簋,元士使用三鼎二簋。可以毫不誇張地說,簋和鼎一樣,是商周階層等級的象徵。

這件青銅簋,就是典型的西周風格。它可以分為兩部分,下部是方形厚重的基座,獸面花紋居於上方,四面是蟬紋環繞,腹部由饕餮紋和夔紋交替,繁雜而不繁瑣,精美華貴,彰顯不凡的身份。上方是圓形的容器,獸首雙耳垂珥,古樸凝重,加上幾千年的歲月侵蝕痕跡,顯得神秘而莊重。這樣的造型,反映了古人天圓地方的世界觀。

青銅簋並不少見,這種造型出現於西周初年,也不奇怪,但這件文物的價值非比尋常,關鍵就在於它的內底部有33字銘文:

武王徵商,唯甲子朝,歲鼎,克昏夙有商,辛未,王在闌師,賜有事利金,用作檀公寶尊彝。

雖然遠隔三千多年,但這段文字的意思,大體上還是很容易理解的。除了「歲鼎」二字存在爭議,其它的話不難理解:武王伐商,一夜之間就大獲全勝,在歲星當空的甲子日清晨,周軍就進入了朝歌。第八天後是辛未日,武王在闌師獎勵了將士,賞賜了右史利許多青銅。他便為製作了這件青銅器,紀念祖先檀公。

根據銘文內容和青銅器的命名規則,這件文物被稱為西周利簋,又有「武王徵商簋」、「周代天滅簋」或「檀公簋」等多個名字。銘文記載的歷史事件太過重要,這件不到八公斤的青銅簋地位扶搖直上,在2002年時,被確定為首批禁止出國(境)展覽的文物。而且,在2012年《國家人文歷史》雜誌評選中,經過專家投票,它竟然壓倒了大名鼎鼎的后母戊鼎和四羊方尊,成為了九大「鎮國之寶」中的鎮國青銅器。

武王伐紂的故事,我們耳熟能詳,其中最重要一戰便是牧野之戰。但是,由於年代太過久遠,牧野之戰發生的時間卻相當模糊,說法不一,甚至有四十多種。,時間跨度長達百年。這一關鍵性時間節點無法確定,就讓西周建國的時間定不下來,成為史學界長期爭論的焦點。

文字記錄並不保險,比如《史記》的作者司馬遷,雖然治學嚴謹,但他也離西周建立相距近千年。西周利簋的出土,就完全破解了這個謎團。這是當時實物,是不可辯駁的證據,根據出土現場的炭樣測年,確定時間大約是公元前1050-前1020年內。

銘文中提到了歲星在空的天象,天文學家參與研究,認為這段時間出現「甲子日歲星在中天」,就是在公元前1046年1月20日。這也確定了牧野之戰的時間,進一步確定了西周建立的時間。有了如此重要的信息,西周利簋被稱為無價之寶也不為過。

很多朋友私信問小珏,到底在哪裡知道這些文物知識的。其實,無非就是多看點書罷了。現在平臺搞活動,小珏向您推薦一套比較實惠的文物書籍,連結奉上:

相關焦點

  • 國博青銅器——頌壺及銘文
    陝西眉縣楊家村窖藏出土單五父方壺乙(2003MYJ:19)壺口內側有銘文四行十九字,銘文由凸起的細線印格相間,蓋上有銘文四行十七字。頌壺銘文中第十七列第六字「壺」(圖29)與單五父方壺乙蓋上銘文「壺」(圖30)相比,筆畫更自然,弧畫的轉折更圓潤;頌壺第二十列第二字「年」(圖31)與單五父方壺乙器身口內「年」(圖32)相比,更富動勢,橫畫並未追求左右對稱,最後一筆往右下方延伸出約整個字的三分之一,極為誇張。相同窖藏出的逨盤(2003MYJ:10)盤底有銘文二十一行,每行十七至十九字不等,共三百七十二字。
  • 古代青銅器名字為啥有點「怪」?帶銘文的青銅器更值錢
    以前有一種東周青銅器,體呈橢圓,深腹,圈足,過去依其形狀稱為「舟」,但近年考古出土的同類器型青銅器上發現了銘文「(金字旁加個和字)」,如「哀成叔(金字旁加個和字)」、「蔡太史(金字旁加個和字)」,這才知道以前叫「舟」是錯誤的。
  • LOL:韓國解說S10抽籤後,倒吸一口涼氣,直言兩個死亡之組
    很快,抽籤過程並沒有耗費太多的時間,最終的結果很快就出現在了世人的面前,當JDG戰隊抽到b組的時候,臺上的幾位男解說都不約而同地倒吸了一口涼氣,表示這一組的比賽成績變得難了起來。當看到FNC戰隊抽到了b組的時候,他們已經掐算到了DRX會被分配到D組遇到TES校服,同樣也倒吸了一口涼氣。
  • 打倒數第三也吃力,廣東昏睡半場才醒,看賽程不禁倒吸一口涼氣
    相比之下天津隊三分投籃命中率要好很多,33投14中,廣東宏遠23中8落後了太多,但是在快攻反擊這一塊廣東宏遠在昏睡半場後終於醒來了。關於中午的比賽一直備受吐槽,郭艾倫此前就曾在發布會上公開表示中午打球太辛苦,中午比賽不是考驗球員的技術而是考驗球員的意志品質,尤其是一支球隊連續這個時間段打比賽對球員不公平。
  • 丹尼爾森倒吸一口涼氣!「紅點套餐」心有餘悸?艾堃執法連魯大戰
    在新聞發布會上,貝大師稍顯信心不足。大連人的首發陣容基本調整不會太大,不出意外的話,四名外援、孫國文、張翀、吳偉、童磊等人仍然會首發,而上一場董巖鋒傷退,替補上場且打進一球的王耀鵬將鐵定首發。雙方第一次較量是中超首輪,大連人先有童磊助攻龍東破門,但對於費萊尼的防守,大連人做得非常失敗,不到10分鐘之內被比利時人瘋狂打進3粒頭球,在同一塊石頭上絆倒三次
  • 中國歷史上最富的人,皇上看到了倒吸一口涼氣,馬雲連零頭都不到
    歷史上的的和珅,是乾隆年間的大貪官,一直等到他被嘉慶賜死前,都是整個中國最有錢的人,沒有之一。說他「富可敵國」,一點也不誇張。 嘉慶抄了和珅府邸後,看到了一份整理出來的《查抄和珅家產清單》,看完之後堂堂天子也倒吸了一口涼氣! 清單上這麼記載: 金銀:金庫查出赤金五萬八千兩。銀庫查出銀元寶五萬五千六百個,京錁五百八十三萬個,蘇錁三百一十五萬個,洋錢五萬八千元。錢庫查出制錢一百五十萬千文。以上作價共約銀五千四百餘萬兩。
  • 陝西寶雞出土罕見青銅器,內部刻「中國」二字,如今成為鎮國之寶
    而陝西寶雞被譽為「炎帝故裡,青銅器之鄉」,寶雞作為周秦王朝發祥地,迄今為止寶雞地區出土的青銅器數不勝數,因此寶雞被譽為「青銅器之鄉」。今天我要講的是上世紀60年代,村民賣到廢品收購站的東西,後來竟然是國寶。事情回到1963年6月,陝西寶雞賈村鎮村民陳堆因老屋住不下,於是租了隔壁陳乖善的兩間房子,而院子的後面就是土崖。
  • 青銅器銘文中的大禹那爾邁Narmer和夏朝
    我個人認為隨州曾國墓最有價值的地方: 在於其出土的青銅器銘文裡有「禹」和「夏」,在出土文物層面確認了夏朝和大禹的存在。       以前的器物出土記錄沒隨州這次的細緻周全,比如民國時出土,保利博物館的青銅器來路不明,宋代的青銅器銘文在,等等。
  • 莫迪下令偵察機飛往邊境,眼前一幕讓飛行員倒吸涼氣
    據今日俄羅斯網站12月9日報導,12月9日,印度和巴基斯坦邊境地區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情,大量的印度空軍偵察機抵達邊境地區,對邊境地區進行偵察,然而眼前出現的一幕令印度飛行員倒吸了一口涼氣。這些戰機按照道理不應該出現在巴基斯坦境內,因為這是印度鄰居大國的主力戰機,印度飛行員看到這些戰機倒吸一口涼氣的原因是以為對面大國通過直接參戰的方式,對巴基斯坦進行支援。根據大國和巴基斯坦國防部宣布的消息顯示,大國和巴基斯坦其實是在邊境地區舉行了一次聯合軍事演習,演習的名稱為雄鷹-IX空軍聯合演習。
  • 從青銅器銘文說《穆天子傳》的史料價值
    一言以蔽之,歷代史家雖然不盡篤定《穆天子傳》是偽書,但是起碼不認為這部書對研究西周史實有重大的參考作用。幸好隨著考古工作的進展,我們擁有了更多新的材料。近年來,新的考古發現讓我們可以重新思考《穆天子傳》的史料價值。
  • 袁世凱打開國庫時,倒吸一口涼氣
    沒錯,是挺空虛的,袁世凱打開後,裡面只有10個銀元,嚇得袁世凱倒吸一口涼氣,眼珠子差點沒掉出來。之前,北洋政府還承諾,清朝滅亡後每年會給皇室撥300萬兩白銀,保證溥儀他們正常的貴族生活。而面對眼前這10個銀元,袁世凱實在是氣不打一處來。別說給溥儀安置費了,就連政府正常運營的錢都沒有。
  • 寶雞出土的青銅器精品亮相國博, 143件青銅器解讀商周秦漢
    一系列「金文之最」也亮了出來——西周一代銘文最長的觥是折觥,有40字;銘文最長的盤是逑盤,有372字……一件件展品,帶領觀眾走入青銅器與金文的世界。觀展·亮點周厲王真的是暴君嗎?策展人介紹,青銅器表面鑄刻的文字被稱為吉金文或金文,是見證中國古代歷史事件的重要物證。此次展覽中,多數展品文字清晰,篇幅較長,內容極其重要。
  • 農民將青銅器當廢品賣掉,專家30元贖回,發現中國最早的文字記載
    根據現有的實物考證,「中國」一詞最早的文字記載,出現在一隻西周的青銅器上。說到這尊青銅器,它也是在經歷了一波三折的曲折後,才被人發現它真正的價值。,還是研究西周歷史的第一手材料,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這件從廢品站買回來的青銅器,整個青銅器,相互對稱地鑄造了4道鏤空的大扉稜裝飾,口沿下方有蕉葉紋裝飾,到了頸部則是蠶紋圖案。
  • 青銅銘文裡的家族榮譽
    西周青銅器銘文,是研究西周歷史文化最直接最真實的文字資料,它對於查考、補充古籍的缺失和不足,有著無可替代的價值。在商滅亡過程中,以「微」為族稱及方國名稱的微氏家族、微史家族和微方、微國的稱謂多次見於甲骨文、金文、史籍等史料之中。
  • 2013年,中國唯一女宰相墓被發現,專家挖開後倒吸一口冷氣
    傷心秦漢經行處,宮闕萬間都做了土,這裡是大偉歷史觀,大偉今天帶你走進:2013年,中國唯一女宰相墓被發現,專家挖開後倒吸一口冷氣。2013年陝西鹹陽地區施工現場,發現了一個帶著五個天井的古墓,在上世紀50年代,人們在鹹陽的北原上發現了大量的墓葬,其中很多屬於隋唐時期以及北周時期,這裡已成為了北朝晚期到隋唐時期長安附近重要的墓葬群,因為擔心古墓受損,管理人員就立即上報了政府。
  • 男子深夜闖入他人臥室,發生鬥毆,警察見到現場情景倒吸一口涼氣
    警察不敢耽擱,很快就趕過去了,現場的情景讓警察倒吸一口涼氣。村民董明剛(化名)家中躺著一個人,不是本村人叫刁一水(化名)。當時刁一水身上多處受傷,地上還有一大片血跡,經過檢查宣告死亡,致命傷是心臟部位的一處傷,導致了心臟破裂。
  • 河南一老人釣到一隻「烏龜」,其背插四支箭,專家樂了:價值18億
    三、青銅黿歷史悠久,價值高達18億對於發現的這個青銅黿,專家通了過初步的研究後表示,其至少已經有了三千年的歷史了,而龜背上所篆刻的銘文,則是商周時期的文字。在高興之餘,紂王便把這隻獵到的黿,賞給了旁邊的遞箭的作冊般,而這個作冊般在回家之後,便找人按照當時黿中箭的樣子,打造了一件青銅器,並且還刻上銘文記載了這件事。這也就是這隻青銅黿由來的故事了。
  • 山東發現一古墓,出土的青銅器上刻了9個字,專家:姜子牙不是神
    2003年山東挖出一座古墓,出土的青銅器上刻了9個字,專家:姜子牙不是神在山東的一個小村莊,人們無意中發現了周朝左右的古老遺蹟。在這個遺蹟的一個地區,人們發現了古老的周朝墓葬。考古人員對它進行了細緻的考察,在其中發現了眾多寶物,更令人驚喜的是人們還在裡面發現了有銘文的青銅文物。在眾多文物中有一個記載著文字的青銅器,上面刻有「豐啟厥作文祖甲齊公」這九個大字的銘文,專家經過鑑定得出結論:姜子牙並不是《封神傳》中的神。
  • 湖南一口古井能「噴火」,專家來到井底挖出3萬件珍貴文物
    然而,2002年,專家們發現了一口"湧井"。發生了什麼?上世紀80年代,湖南武陵裡耶鎮村民建房,卻挖出不少文物,多為青銅器和瓷器,村民認為有歷史價值,趕緊讓文物局工作人員去調查,考古人員來了後,確定應該是戰國時期墓葬,但沒有深入。
  • 盤點全球拍賣場上最貴的十件青銅器
    自古以來,青銅器都被視作「國之重器」。從宋朝時期,就有了青銅器的收藏。清末至民國時期,因為社會動蕩,很多傳世的青銅器流散在海外。因此,全球高端的青銅器器物大多數集中在歐美等一些國家。在9月23日舉槌的紐約蘇富比「中國藝術珍品」專場中,備受矚目的戰國青銅錯金銀嵌琉璃乳釘紋方壺經過數輪競價,一路飆升,最終以830.7萬美元成交,晉級全球青銅器拍賣前6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