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遠的董存瑞」張良:兩次落難妻子不離不棄,恩愛走過60年

2020-12-16 娛圈茫茫

說起董存瑞,耳邊仿佛響起了那句:「為了新中國,前進。」

最早接觸到「董存瑞」這個英雄人物的故事,還是在小學的課本裡,對捨身取義的英雄充滿了崇拜。

隨後在大熒幕上看見電影版《董存瑞》,兒時書本中的故事被鮮活的展現出來,更加震撼人心。

也是這部電影,讓「董存瑞」的扮演者張良走進大家視線

經過他的演繹,英勇無畏的董存瑞手舉炸藥包,拉響導火索的那一幕成為影史上永遠的經典畫面,激勵一代又一代人成長。

因為影片而火遍全國的張良,出生在動蕩不安的年代,經歷了無數磨難,才能獲得如此成就。

就想要參軍

1933年,張良(原名張慶鑄)出生在遼寧本溪一個普通人家。

因為在唱歌上很有天賦,13歲時張良就被選為兒童團長。

無意中看了宣傳隊演出的《白毛女》和《血淚仇》,張良對舞臺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也對演員這個職業很好奇。

當時一衝動張良馬上就想跟著演出部隊一起離開,結果被父母發現攔回來了。

雖然這次沒走成,但是張良的心早跟著部隊飛走了。

第二年,張良又動起了參軍的心思,請老師給改了名字「張良」,隨時準備偷偷參軍。

1948年,張良作為兒童團長報名參軍。

部隊上的指導員問他:「怕不怕死?怕死還是不要來當兵了」。

張良把頭搖的跟波浪鼓似地回答:「不怕。」

參軍後,張良從宣傳小報上第一次看到了英雄兒女董存瑞的光榮事跡,深受感動。

1949年,張良跟著300人的軍樂團,在開國慶典上演奏,目睹了新中國的成立。

第二年,張良跟隨部隊參加了抗美援朝戰爭,這期間張良光榮加入共產黨

1951年,張良被安排進華北軍區文工團工作,由於有機會登上舞臺表演。

走向大熒幕

1955年,電影《董存瑞》開拍在即,男主角「董存瑞」的扮演者還沒定下來

一籌莫展之際,導演郭維想起了張良,覺得他的形象十分符合董存瑞。

第一次在屏幕上看見自己的臉,與其他演員濃眉大眼完全不同,平凡普通的長相讓張良自己都沒信心面對屏幕

這時,導演鼓勵他:「生活中的英雄又不是都和演員一樣高大英俊,董存瑞是和你一樣的子弟兵。」

聽了導演這番話,張良大受鼓舞,決心一定演好這個英雄形象,不讓導演失望。

已經在部隊生活了8年的張良,參加了無數戰鬥,已經具備出演董存瑞的條件

加上從小對董存瑞的崇拜,了解,張良出色的還原了一個機智果敢,為新中國捨身取義的英雄形象。

1956年,張良在一次演出中看見了觀眾席中滿頭金髮,笑起來很迷人的一個美麗女孩。

可惜演出結束自己也沒機會和女孩認識,不禁有些懊悔。

沒多久,張良服從借調來到八一廠工作。

遇到心愛的姑娘

在八一廠的座談會上,張良再次看見了朝思暮想的姑娘,這不過現在姑娘是滿頭黑髮。

經過一番打聽張良終於知道姑娘的名字——王靜珠,也知道了她是因為出演蘇聯話劇才染了一頭金髮。

可惜的是張良還沒等到認識王靜珠,就被查出了肺結核。

等到把病治好,《董存瑞》已經在全國播出。

電影院裡,被電影中的情節感動,觀眾們哭成一團,甚至慷慨激昂的跟隨影片喊出:「向著新中國前進!」

因為這部影片,張良獲得了文化部優秀演員一等獎。

隨著影片的熱映,張良也因此成為火遍全國的名人,無數帶著崇拜愛慕之情的信件從全國各地湧來。

其中有一封來自北京的信很特別,不像以往大家在信中對張良都是表達欣賞崇拜之情。

這封信直截了當的批評張良內心開始變得驕傲,不再謙虛

信的落款赫然寫著「王靜珠」三個字。

看見這個名字,張良頓時興奮起來,馬上拿起筆認真回信。

信中每句話都措辭嚴謹,真摯的表達了希望王靜珠能和自己成為朋友。

這樣一來二往,張良和暗戀的姑娘通了一年信。

1957年,張良終於按奈不住心中的喜歡找到王靜珠表白,要和她在一起一輩子,永不變心。

王靜珠嬌羞的答應了。

甜甜的戀愛剛開始,張良就遇到了人生第一個大挫折。

兩次落難不離不棄

因為幫被打成右派的導演說話,張良也受到處分,被下放到北大荒支援建設。

張良與導演郭維

面對這個結果,張良不想耽誤王靜珠,提出了分手。

沒想到王靜珠堅決不同意,不顧身邊人的勸阻,三次申請遠赴北大荒工作

經過她的努力,終於被批准來到北大荒。

到那才知道自己跟張良工作的地方還相隔甚遠,二人只能依舊用紙筆寫信訴請。

1959年,張良有機會重返八一廠參與拍攝建國十周年大片《戰上海》。

只是王靜珠卻不能馬上跟隨張良返回北京,二人又變成「異地戀」

好在通過農墾部部長的幫助,王靜珠最終還是重返北京,和張良團聚。

1961年除夕,張良和王靜珠歷經坎坷終於修成正果,在八一廠劇團舉行了簡單的婚禮,成為夫妻。

這一天,張良看著相愛5年的王靜珠,留下了幸福的淚水。

婚禮上他們相擁發誓要不離不棄,永不分手。

婚後沒多久,張良收到嚴寄洲導演的邀請,出演改編自話劇《我是一個兵》的電影《哥倆好》

這部電影不似以往嚴肅認真的英雄電影,講述的是一個輕鬆幽默的軍營故事。

劇中張良扮演了性格不同的雙胞胎兄弟,哥哥沉穩大氣,弟弟活潑任性。

一人分飾兩角對張良是個不小的挑戰,演冷靜的哥哥手到擒來,但是演過董存瑞的張良,不知自己能否演出弟弟的活潑搗蛋。

事實證明,導演的眼光絕佳,發掘了張良身上潛在的喜劇特質並加以引導,最終呈現兩個完全不同但各有魅力的兄弟倆。

1962年,《哥倆好》上映時大獲成功,主演張良因此獲得了百花獎影帝,還得到了周總理的接見。

隨後張良又陸續出演了《林海雪原》《三八上線》等影片,演藝事業逐漸走向巔峰,

誰知,一場大運動爆發,很多演員都因此受到衝擊,張良也不例外。

1969年,張良被除去黨籍,下放東北老家進行勞動改造

妻子王靜珠也被復員安排回老家蘇州。

二人收拾好行李,卻對兩個兒子跟誰的問題犯了難。

張良不舍的說道:「孩子跟你吧,在蘇州還有外公外婆幫襯著。」

王靜珠追問:「那你怎麼辦?」

張良忍不住掩面落淚,強忍著難過說道:「我自己回去,那邊太冷你受不了。」

王靜珠聽完,看著丈夫滿臉的不舍,決定跟隨丈夫一起去東北

就這樣,張良一家四口回到東北本溪,蝸居在一個僅9平米的小平房裡艱難的生活

為了掙錢養家,張良找到一個搬運工的工作,王靜珠在家照顧孩子,打理家務。

日子雖然清苦,但是夫妻感情很深,沒事還會苦中作樂的給對方講笑話,或者偶爾做頓好吃的改善夥食。

1970年,王靜珠生下女兒張海霞,一家人兒女雙全,其樂融融。

1971年,張良在工作時因為搶救工友被砸傷了右手,養家的重擔落在了王靜珠身上。

巨大的壓力壓得王靜珠喘不過氣,她經常胃疼,吃不下飯,人也越來越消瘦。

突然有一天,王靜珠毫無預兆的昏倒了

經過檢查醫生告訴張良,王靜珠患上了胃癌

面對這個晴天霹靂,張良呆住了。

很快,他調整好情緒,假裝沒事人一樣和妻子聊天,不善撒謊的他被妻子發現端倪。

王靜珠盯著張良,告訴他自己想回家,就是死也要死在家裡

聽到這句話,看著妻子憔悴的臉,張良心如刀絞。

得到單位批准,王靜珠返回蘇州治病。

萬幸的是,回到蘇州複查,才發現王靜珠只是患了萎縮性胃炎,之前是誤診了。

經過一段時間的休養,王靜珠的身體逐漸恢復,立刻返回東北與張良和孩子團聚。

1972年,張良得到平反,恢復黨籍。

由於一些原因暫時不能回到八一廠工作,這時珠江電影製片廠邀請張良加入,他乾脆帶著帶著一家人前往廣州。

1978年,張良時隔12年再次作為電影《鬥鯊》的主演登上大熒幕,這次他扮演一個20多歲的小戰士,但真實年紀已經45歲的張良覺得自己不太適合這個角色。

拍攝結束,張良有了轉行的打算。

退居幕後再創輝煌

和妻子商量過後,張良決定退居幕後做一名導演,依然守著心愛的舞臺。

妻子王靜珠也轉行做了編劇,成為張良的賢內助。

為了創作出好的劇本,夫妻一同來到蘇州體驗生活。

隨後他們創作出了劇本《梅花巾》

梅花巾

沒想到第一次試水就取得成功,拿到了國際上的「金鷹榮譽獎」。

這部影片的成功,是張良轉行導演邁出的第一步。

此後他又拍攝了《山葉魚檔》,依然大獲成功。

接下來張良緊跟時代趨勢,接連執導了《少年犯》《特區打工妹》等與時俱進的都市題材電影,張良也因此獲稱「南國都市片舉旗人。」

1988年,王靜珠也成立了自己的王氏影視公司,全身心投入到自己的工作中。

張良對妻子十分支持,看著她每天從白天忙到黑夜,心疼的說:「以前你做了一輩子飯,現在換我來給你做。」

1996年,張良和王靜珠還被授予「全國美好家庭」榮譽稱號,張良高興地說:「得到這個榮譽比得了金雞獎還開心。」

2005年,張良出了一本關於自己和妻子的愛情回憶錄《情愛不老》

這本40萬字的巨著毫無保留的展示了張良和王靜珠的美好愛情,讓每個看過的人都羨慕不已。

2015年,張良獲得了金雞獎「終身成就獎。」

拿著獎盃,張良感慨的看著臺下的妻子,深情說道:「這個獎我要獻給我妻子,是她在最困難時幫我渡過難關,她是我最感謝的人。」

結語:

因為他們的言傳身教,三個子女都很優秀,參加過多部影視劇,將上一輩的事業很好的繼承下來。

張良這一生,從13歲登臺,29歲成為影帝,47歲成功轉行做導演,無論出演還是執導的電影都收穫了一眾好評,是娛樂圈真正德才兼備的老藝術家。

如今,張良已經87歲,和妻子攜手走過60年依舊恩愛如初。

事業有成、家庭美滿,張良是妥妥的人生大贏家。

最後,祝願這位老藝術家晚年生活幸福安康,長壽快樂。

相關焦點

  • 「董存瑞」張良與妻子60年的愛情,兩次落難不離不棄
    張良見證了中國電影界的發展與崛起,但也正是因為出演了董存瑞這個角色所以才開始被眾人所熟知,可以說董存瑞成就了張良,而張良也見證了影視版的董存瑞誕生。但私下的張良不僅是一位十分優秀的演員,而且還是一位十足的好丈夫,他和妻子的愛情故事感動了許多人。
  • 「董存瑞」張良:他和妻子在一起60多年了,兩次遭受不離不棄
    張良我想和表演者一起溜,但我被家人發現了,所以我只好留下來。解放軍解放了遼寧省,在張良家鄉進行土地改革,此時張良對解放軍來說非常敬佩,他想成為一名優秀的士兵。為了不讓家人知道他秘密參軍,他還要求代課老師改名,導致後來的張良。
  • 「董存瑞」塑經典,一封信與妻子結緣,2次落難,張良如今87歲了
    面對敵人的兇猛火力,19歲的董存瑞絲毫沒有退縮,左手舉起了炸藥包,右手拉響導火索,將敵人的橋型暗堡炸飛,而自己的生命也永遠停留在了19歲。這麼多年來,董存瑞炸碉堡的故事一直被世人傳唱,更是在1955年的時候拍成了電影。
  • 「董存瑞」張良和妻子王靜珠的愛情故事,才子配佳人,相濡以沫60年
    一直陪伴在他身邊,與他共同見證了新中國的發展,是相濡以沫,相處了60年的妻子王靜珠。歲月靜好,為汝相伴,讓我們穿越時光,去認識一下年輕的張良和他的妻子王靜珠,看看他們是如何相依相守60年。電影《董存瑞》,火了張良,他也因此與妻子王靜珠相遇、相識。別走開,繼續往下看就是張良與妻子王靜珠的愛情故事了。「董存瑞」與王靜珠的愛情歷史上的董存瑞為偉大的解放事業犧牲了,但飾演董存瑞的張良「活了下來」。
  • 88歲王心剛,與患病妻子恩愛60年不離不棄,一雙兒女已是億萬富翁
    每個人在生活中的時候都會想要遇到一個與自己心心相印,對於自己無論是貧窮的時候,還是富貴的時候都能夠對自己不離不棄,真心對待自己。但是這種內心無比希望遇到的人,可能有的人一輩子也遇不到,最終只能和一個普通的人過著湊活的日子。很少有的人能夠遇到自己真心想要的生活。
  • 影壇伉儷張良王靜珠,夫演《董存瑞》,妻寫《梅花巾》,近況如何
    是的,張良就是老電影《董存瑞》中的董存瑞飾演者。其實,張良飾演戰鬥英雄董存瑞這個角色非常有戲劇性。張良,1933年8月18日出生於遼寧本溪,原名張慶鑄。1948年,也就是董存瑞犧牲的那一年,他參加解放軍。第二年,隨部隊來到北京,在衛戍師宣傳隊做了一名演員。
  • 康納落魄,妻子8年不離不棄,如今成拳王,康納的回報令人感動
    據傳康納的妻子,曾默默無聞的為他付出了八年。當初康納落魄未成名時,她為了讓康納打拳能夠有著充足的營養,一天打3份工,受過冷眼,當時康納與女友兩人雖然擠在狹小的廉租屋裡,卻也是不忘初心,相濡以沫,兩人恩愛有加,康納也是努力向前。
  • 「半路夫妻」患難與共12載,丈夫病房為絕症妻子唱戲不離不棄
    俗話說,夫妻本是同林鳥,大難臨頭各自飛,但是生活中很多人結為夫妻後,便會攜手一生不離不棄,照顧伴侶是責任也是義務。人類都怕孤獨終老,即使相遇很晚組成半路夫妻,只要兩人恩愛,生活就不會太苦。近日,一對患難與共12年的「半路夫妻」引發關注,在一家醫院病房內,時常傳出唱戲聲,令很多過往患者和家屬們駐足觀看,現場拍攝的視頻中顯示,病房內,一名女性坐在病床,其丈夫則在床前伴唱逗女子開心,整個過程兩人四目相對,男子在唱戲時面部表情和手勢動作非常到位,像是一名有多年唱戲經驗的表演者,二人看上去十分甜蜜。
  • 美男子王心剛:與患病妻子相愛50年不離不棄,今子女已是億萬富翁
    王心剛不動還好,一動一比劃就把剛從他身邊路過的人打到了。當時人家十分的生氣並且還質問王心剛:不好好的走路,你這小了幹什麼呢?王心剛當時也知道是自己的錯,連忙的道歉。並且自己的態度也十分的好,對方才不以追究。
  • 黃日華妻子病逝:相愛40年不離不棄,這才是婚姻的意義
    畢竟曾經在節目中,黃日華說,在他心裡最重要的人是妻子,連女兒都要排在妻子後面。因為女兒不是自己選擇的,而妻子是他自己娶回來的,一定要保護好她。可最終,梁潔華還是跟他陰陽兩隔,這讓人覺得十分惋惜。回看黃日華與梁潔華的婚姻,你會明白什麼叫忠貞不渝,不離不棄。
  • 他是《智取華山》《董存瑞》導演,92歲高齡謝世,夫人曾是演員
    No.2 1954年,郭維調入長春電影製片廠。為了宣傳董存瑞的英雄事跡,國家電影局決定將英雄形象搬上銀幕。1955年的一天,電影局副局長陳荒煤找到郭維,把《董存瑞》劇本交到他手裡。
  • 陳奕迅經歷:演唱會發生意外,被稱獨「蛋」大俠,妻子依舊不離不棄
    陳奕迅完全可以被稱為天才,出生於公務員家庭的他生活卻非常的不容易!在他火了不到一年的時候,父親就因為一些事情需要吃六年的牢飯,而當時的陳奕迅還沒有錢保釋,還是他的妻子徐濠縈將自己的200萬家產全部拿了出來,可見陳奕迅對徐濠縈好不是空穴來風,要知道徐濠縈可是神壕,各種名牌奢飾品每天都在換,像跑馬燈一樣,而且陳奕迅曾患過三次大病,他曾親口說:」認識她以後,我前後生了三次病,前兩次是扁桃腺發炎,第三次是蛋蛋出了問題,一直都是她照顧我。
  • 對腦癱妻子不離不棄讓詹妮弗·洛佩茲都哭了
    美版「孔雀哥哥」一鳴驚人美版「孔雀哥哥」就是這樣的漢子「快女」、「達人秀」、「花兒朵朵」等選秀節目正在開始2011年全新一輪的秀季爭奪,而去年因此備受關注的「孔雀哥哥」、「鴨脖夫妻」、「無臂鋼琴師作為一名普通的咖啡店服務生,克裡斯不僅嗓音優美,堪比蘇珊大媽,其幕後更是對腦癱妻子不離不棄,被內地很多網友稱為「絕種好男人」、美國版「孔雀哥哥」,連著名的拉丁天后詹妮弗·洛佩茲都為其淚灑現場。原創歌曲講述患難情「什麼是諾言?
  • 不離不棄的唯美句子大全
    誰與誰不離不棄?誰又能陪誰走到底?沒有一個人,是你永遠的唯一。走過風,沐過雨,回首已是碧海藍天,晴空萬裡,春光旖旎。1、有一些人,一轉身就是一輩子,突然間心裡愣了一下,或許此次之後,便是一輩子的錯過,一個轉身,一個鬆手,軌跡全部改變了。一輩子是段太長太遠的時光,執子之手,與子偕老的一輩子,相濡以沫,不離不棄的一輩子。只是,一轉身,一經年,一輩子。
  • 好命的小歐:嫁給窮小子黃渤,丈夫成名後對她不離不棄23年
    在事業上順風順水的黃渤,感情生活仍完美得像童話,他曾經獨寵妻子23年,成名後仍對她不離不棄,堪稱好男人的典範。而作為黃渤的妻子,小歐嫁給窮小子黃渤,被丈夫寵愛了23年,說不出的好命。【小歐始終對黃渤不離不棄】就在黃渤快要走不下去的時候,是小歐給了他力量和勇氣,她陪著他四處走穴演出,陪他住出租屋,陪他吃路邊攤,見證了他的落魄和沮喪,也看到他拼搏奮鬥的精神。
  • 名相房玄齡與結髮妻子之間「不離不棄,生死相依」
    「你若不離不棄,我必生死相依。」,是唐代一位詩人的名句。大唐一代名相房玄齡和妻子盧氏之間的故事就是一段完美的演繹。當房玄齡還在微賤的時候,有一次得了重病瀕臨死亡,房玄齡對盧氏說:「我的病很嚴重,你還年輕,不要為我守寡。
  • 和周華健同歲的妻子,60歲卻像70歲老太,為何周華健依然不離不棄
    和周華健同歲的妻子,60歲卻像70歲老太,為何周華健依然不離不棄 在當年的香港娛樂圈,優秀的歌手和演員非常多,尤其還有很多的樂隊組合,其中在當時最出名的就是 縱貫線 了,雖然現如今已經解散了,但是樂隊成員的發展還都是非常成功的
  • 感恩,不離不棄,一直陪伴我的愛人;全力以赴,一直疼愛我的親人
    我感恩,2020年這一年裡,所有真心幫過我的人。 感恩你,茫茫人海,把我看重;感恩你,落難時分,伸出援手;感恩你,苦惱時刻,給我陪伴;感恩你,迷茫之時,對我指點!凡是幫過我的人,都是我人生最重要的貴人!01、感恩,懂我難處的人 人啊,唯有身處卑微,才能看透世態人情的真相。錦上添花的人無數,雪中送炭的人寥寥。
  • 原來李雪健妻子是她!照顧病夫18年不離不棄,結婚37年零緋聞
    原來李雪健妻子是她!照顧病夫18年不離不棄,結婚37年零緋聞。李雪健拍戲近四十年,斬獲33個影帝,給大家帶來了《渴望》、《中國軌道》、《水滸傳》等眾多影視作品,是當之無愧的國家話劇院一級演員,圈的人經常說李雪健老師出品必屬精品。
  • 素媛案主犯趙鬥淳妻子一直不離不棄,什麼原因讓她如此死心塌地?
    有句話叫「執子之手,與子偕老」,這是一句比喻生死不渝愛情的名言,意思是夫妻兩人遇到再多的困難挫折,也依然不分開,兩人相互陪伴白頭偕老。如果一個人能收穫這樣的愛情,那麼是一件非常幸運的事情,但讓我們意想不到的是,素媛案主犯趙鬥淳妻子也對丈夫一直不離不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