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個紅軍師76
作者:卡迪羅
在工農紅軍歷史上,紅軍主力部隊存在過四個紅34師,分別是江西蘇區紅12軍34師(即前文提到的江西紅4軍12師)、閩西紅12軍34師、鄂豫皖蘇區紅11軍34師和紅5軍團34師,這次介紹紅5軍團34師。
1933年6月,按照上級將「小軍小師」改編為「大軍大師」、取消軍一級編制的要求,原紅12軍35師與福建軍區紅19軍的三個師被合編為工農紅軍第34師,師長周子昆,政委兼政治部主任蔡中,下轄第100、101、102三個團,100團長韓偉(1955年中將),101團長楊梅生(1955年中將),102團長張靜(1934年犧牲)。
周子昆,字仲如,原名周維寬,1901年出生於廣西桂林,1924年加入孫中山鐵甲車衛隊,參加過南昌起義、湘南起義和井岡山鬥爭,曾任紅4軍營長、紅3軍軍長、江西軍區參謀長、福建軍區司令員。蔡中,又名蔡忠,出生年月不詳,湖南攸縣人,參加過秋收起義和井岡山鬥爭,曾任紅4軍教導隊書記、紅12軍34師團政委、紅19軍56師政委。
1933年7月,紅一方面軍派出紅3軍團4、5師和紅19師,組成東方面軍入閩作戰,紅34師作為二線部隊協同作戰。由於紅34師正規戰經驗尚不成熟,因此當東方面軍在與蔣軍第19路軍激戰時,紅34師則與其他地方武裝負責跟在大部隊後面清剿殘敵。當駐連城的蔣軍第78師倉皇撤退時,紅34師101團還派出一個營配合主力部隊追擊敵人。
紅34師首任師長周子昆,第二任師長彭紹輝
1933年10月,周子崑調紅軍總部工作,紅34師師長、政委分別由彭紹輝、程翠林接任。彭紹輝,1906年出生於湖南湘潭,參加過平江起義,曾任紅3軍團1師師長,在第四次反圍剿的霹靂山戰鬥中左臂負傷致殘,此時距離他傷愈出院才一個月。程翠林,1907年出生於湖南瀏陽,參加過秋收起義和井岡山鬥爭,曾任紅12軍34師102團政委。
第五次反圍剿開始後,由於紅軍主力在資溪橋戰鬥中損失較大,上級將紅34師調往前線,並編入紅7軍團。1934年11月,紅7軍團配合紅3軍團發起了湖灣八角亭戰鬥,不過紅34師仍只是作為預備部隊行動。戰後由於紅7軍團傷亡較大,紅34師改由紅5軍團指揮,並繼續休整到次年3月,這期間還補充了700餘名新戰士。
1934年3月,陳樹湘接任紅34師師長。陳樹湘,又名陳樹春,1905年出生於湖南長沙,參加過秋收起義和井岡山鬥爭,曾任紅4軍連長、紅一方面軍總部特務隊長、紅19軍56師師長。此時廣昌地區陰雲密布,大戰將起,不過上級卻沒調紅34師參加廣昌戰役,而是命其守備建寧地區,經過在建寧一帶的防禦作戰,到4月底紅34師尚存2542人。
紅34師第三任師長陳樹湘半身像
廣昌戰役失敗後,博古、李德等人徹底喪失了進攻的鬥志,改為分兵六路節節防禦,紅34師奉命配合紅3軍團防禦驛前、石城一帶。在1934年8月的高虎腦戰鬥中,紅34師作為一線前沿部隊,且戰且退,將敵人引誘到紅軍主陣地前,並將其大量殺傷。通過高虎腦戰鬥的鍛鍊,紅34師終於成長為一支能扛硬仗的部隊,此時全師尚有3700餘人。
1934年10月下旬,紅34師在補充了1000多名新戰士後,隨紅一方面軍主力一起踏上長徵之路。由於紅5軍團擔任全軍的後衛任務,紅34師自然也走在全軍的最後面,為了掩護主力部隊活動,紅34師每天晚上行軍,白天打仗,一天只能走個十幾公裡。粵軍為了儘快驅趕紅軍離開,經常會來襲擊紅軍後衛,弄得紅34師疲於應付,非常被動。
1934年11月下旬,紅一方面軍開始強渡敵人的第四道封鎖線湘江,而這時在全軍左後側活動的紅8軍團卻因為行動遲緩掉了隊。紅5軍團長董振堂、軍團參謀長劉伯承緊急召見了陳樹湘和蔡中,命他們迅速率部接替紅6師的防禦陣地,就地阻擊敵人,掩護紅8軍團跟上大部隊,並允許他們如果被敵人截斷,可以返回湘南地區開展遊擊戰爭。
開國中將韓偉、楊梅生,曾分任紅100、101團團長
紅34師在陣地上阻擊了蔣軍三天三夜,直到11月29日深夜才與紅8軍團在水車會師。鑑於敵情十分嚴峻,陳樹湘讓紅8軍團迅速去追趕大部隊,自己則率領紅34師繼續且戰且退阻擊敵人。在紅34師的掩護下,紅8軍團終於在12月1日趕到僅剩的渡江地點鳳凰嘴,在付出重大傷亡後終於突破敵人的封鎖,勝利趕上了紅軍主力。
然而此時留在湘江東岸的紅34師的處境則更為惡劣,湘江所有渡口已經全被敵人佔領,但陳樹湘依然沒有放棄突破敵人封鎖的希望。12月3日,紅34師準備沿紅8軍團的渡江路線從鳳凰嘴強渡,結果在全州縣文塘村、新圩村遭到蔣軍第44師的阻擊。在激烈的戰鬥中,紅34師師部電臺被敵人炮彈擊中,正在發報的師政委程翠林、師政治部主任張凱、紅102團政委蔡中全部壯烈犧牲。
在與蔣軍第44師的整日激戰中,紅100團政委侯中輝、紅101團長蘇達清、政委彭竹峰、紅102團長張靜全部犧牲,集中在師長陳樹湘身邊的只有紅100團長韓偉以下800餘人。陳樹湘見渡江無望,便率倖存的戰士們東返,決定按照原計劃回江西蘇區打遊擊,但在路上又遭到桂軍的截擊,等突破敵人阻攔後,原先的800餘人又只剩下400餘人。
紅34師新圩村戰鬥紀念碑
紅100團長韓偉見形勢危急,自願帶領身邊剩下的30多名戰士留下來打掩護,陳樹湘含淚同意了。在韓偉的掩護下,陳樹湘終於帶著剩下的200多人在12月9日抵達了湘南地區,但旋即又與道縣民團發生了遭遇戰,戰鬥中陳樹湘身負重傷,行動不便,為了不拖累戰友,陳樹湘讓代參謀長王光道帶著剩下的人突圍,自己留在原地隱蔽,結果不幸被民團搜出。
聽說活捉了一個紅軍師長,民團團丁們非常興奮,趕緊用擔架抬著昏迷中的陳樹湘去請功。陳樹湘在搖晃的擔架中漸漸醒來,聽到了團丁們的談話,他不想忍受被敵人抓去遊街甚至審判的恥辱,毅然乘敵不備,從傷口中掏出腸子弄斷,壯烈犧牲。
突出重圍的代參謀長王光道等人,在湘南打了一段時間的遊擊後,由於敵強我弱,最終還是被打散,王光道也壯烈犧牲。而留下來阻擊敵人的紅100團長韓偉等人,最終還剩10餘人突出重圍,為了保存力量,韓偉命大家穿上便服解散,他自己一個人在回到武漢尋找組織時不幸被捕入獄,直到西安事變後才被釋放歸隊。
油畫《陳樹湘師長就義》
在之後的戰爭歲月裡,韓偉歷任冀中軍區第九軍分區司令員、熱河軍區司令員、第二十兵團六十七軍軍長,並於1955年被授予中將軍銜,是長徵中紅34師中高級指揮員中的少數倖存者之一。
附錄
紅5軍團34師歷任師長
周子昆(1933.06-1933.10,1941年犧牲)
彭紹輝(1933.10-1934.03,1955年中將)
陳樹湘(1934.03-1934.12,犧牲)
紅5軍團34師歷任政委
蔡中(1933.06-1933.10,1934年犧牲)
程翠林(1933.10-1934.12,犧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