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艱苦卓絕的革命戰爭年代,我們的先輩們,在硝煙瀰漫的戰場上,憑藉著堅定頑強的不服輸精神,視死如歸,不顧犧牲,用盡一切方法與敵人展開搏鬥,經過浴血奮戰,終於取得了一系列的勝利。
然而,在紅軍時期戰爭硝煙中,也經歷了許多磨難,其中有二支師級以上的隊伍,打得十分慘烈,雖經殊死搏殺,彈盡糧絕最終全軍覆沒。一支是被譽為《絕命後衛師》的紅五軍團第三十四師,在掩護主力紅軍突破湘江的慘烈戰鬥中全體指戰員悲壯故事。另一支便是紅軍西路軍第五軍的高臺之戰。
十分湊巧的是,這二次慘烈的戰鬥,有一位老紅軍,恰好在這二支部隊裡,經過徵戰,他的很多戰友和領導都壯烈犧牲,他卻奇怪般地生還,而且一直活動建國後,而今已經過去八十多年了,108歲的他依然健在,他便是1955年被授予大校軍銜 、1961年晉升少將軍銜的張力雄將軍。
張力雄,1913年11月21日出生於福建上杭通賢鄉障雲村燕子塔自然村,這個村北與長汀縣宣城鄉接壤,是個偏僻的山區村,內分上塔、中塔、下塔、蕉頭角裡、賴屋5個居民點。1929年才溪人民在紅四軍策應下暴動成功,當地組建組建赤衛隊、鄉蘇維埃政府,15歲的張力雄當上少先隊長,從此加入紅軍隊伍走上革命的道路。
張力雄參加紅軍不久,就接到進入紅軍學校進修的通知,幾個月後畢業後的張力雄被任命為紅34師的100團一營機槍連指導員。後晉升為隨營學校政委,當時他接到任務是率領800多名學員,在白雲山一代阻擊敵人,他們血戰了三天三夜,抵制住十多倍於己敵人的瘋狂進攻,為中央紅軍轉移贏得了時間。
1934年10月,中央蘇區因第五次反「剿滅」的失利,被迫進行戰略轉移,從此踏上漫漫的長徵之路,張力雄也跟從部隊踏上徵途。此時,中央紅軍以紅一軍團為左路前衛,紅三軍團為右路前衛,紅九軍團掩護左翼,紅八軍團掩護右翼,中央和軍委機關及直屬部隊編成的兩個縱隊居中,紅五軍團擔任後衛向西突圍,紅五軍團三十四師,作為紅軍長徵的總後衛師。
在湘江戰役中,紅三十四師堅守四天五夜,阻擊數十倍敵軍,連續不斷血戰,光榮地完成了掩護紅軍主力渡過湘江的任務,但全師也付出了重大代價:三十四師被重重包圍,終因寡不敵眾,孤立無援,師長陳樹湘、政委程翠林犧牲,幾乎全軍覆沒,成為湘江戰役唯一一支成建制全軍覆沒的紅軍師級單位。
紅三十四師一00團團長韓偉為掩護師部撤退,視死如歸,戰鬥打到最後,全團僅剩10個人,彈盡糧絕,最後英勇跳崖。慶幸的是,韓偉在跳下懸崖時,先落在一棵大樹的樹冠頂上,再彈到一藤蔓上,然後才落到柔軟的草叢中,沒有傷著身體。虎口逃生的韓偉躲避開敵人的搜查,化妝成挑夫,混在群眾中挑山貨到興安縣城賣,乘機尋找大部隊。後終於歸隊。
十分幸運的是,張力雄就在此前不久剛剛升任45團政委,雖然當時的任務也是擔任全軍後衛,隊伍的損失也很大,但比較於紅34師100團,總算是順利渡過了湘江,他可以算是非常走運的。
1936年10月下旬,紅軍三大主力會師後,為了打通國際交通路線,爭取更多的國際援助,配合紅一方面軍奪取寧夏,上級決定由紅五軍、紅九軍、紅三十軍共約21800人,衝破敵人封鎖線,從虎豹口強渡黃河,進入甘肅河西走廊。從此,這支紅軍奉命改稱西路軍,張力雄擔任紅五軍團政委又隨西路軍進入甘肅。
此時,張力雄領導的這支這支英雄的部隊,在河西走廊,孤軍奮戰,伏屍盈雪,由於兵力懸殊、糧絕彈盡,穿著單衣草鞋的西路軍健兒無後勤、無彈藥補助,無任何救援,視死如歸,與飛機、重炮、騎兵組成的強悍火力的敵軍,頑強戰鬥半年多,他們寧死不屈。
1937年1月1日拂曉,紅五軍在軍長董振堂的率領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一舉攻克高臺城,在各單位宣傳努力下,動員窮苦百姓,很快在高臺建立了革命政權。然而,十幾天後,馬步芳集結2萬多人,在大炮的配合下,向高臺縣城發起進攻,擔任45團政委的張力雄在高臺城東城牆、東關和城東南角地段指揮戰鬥,左腿被彈片擊中。身負重傷的他被老鄉藏在一處低矮狹小、陰暗潮溼的夾牆內,並被掩護出城找到了部隊。
找到大部隊的張力雄聽說高臺失守,紅五軍全軍覆沒,連軍長董振堂都犧牲了,與他並肩多年的戰友們幾乎都沒有活下來。他禁不住放聲大哭,即使到了晚年,一提起高臺戰役,他總是面色沉重,眼中含淚。那些一起走上戰場的戰友終究沒有和他一起回來。
西路軍失敗後,他輾轉回到陝北,進入延安抗大學習,畢業後留任抗大工作,此後參加抗日戰爭,1943年張力雄調任太行第七軍分區擔任政治部主任,軍區司令是皮定均,當時他們是第一次搭班共事,而他們的任務就是開闢豫北抗日根據地。兩人合作非常默契,在一年多中,指揮大小戰鬥300餘次,用繳獲的糧食接濟了災民,他們的實力也在迅速增大,最重要的是成功開闢了擁有數十萬人的豫北抗日根據地。
解放戰爭,張力雄與皮定均都在中原軍區,皮定均是旅長,張力雄是旅政委,都是在同一個縱隊中,建國後皮定均擔任福建軍區副司令員,而張力雄擔任第13軍政委,兩人分別戍守祖國的東南沿海和西南邊陲,兩人都是正軍級幹部。
1955年全軍授銜時,張力雄在紅軍長徵時血戰湘江時的搭檔,紅五軍團三十四師一00團團長韓偉授予中將軍銜;抗戰的中原突圍時的搭檔皮定均,也因「皮有功,少晉中」,被授予中將軍銜,而擔任軍政委的張力雄被授予大校,成為不多的正軍級大校軍銜。
此時,部下為他不公,但他說:「我堅決服從上級的安排,給我授予大校銜,就是對我工作的肯定,你們想想,還有不少優秀將領離開部隊不能授銜,比起他們,我是幸運的。」心態良好的張力雄將軍雖然對此不在意,但組織上對他的功績評定是公正的,1961年張力雄被授予少將銜,也成為開國將軍,如今老將軍已經108歲,成為年齡最大的健在開國將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