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軍是第一批入朝作戰的部隊,當時的軍長是梁興初,後來成為開國中將。梁興初帶領38軍在第二次戰役中表現突出,成功穿插到位,截斷了敵人的退路,彭老總稱他們為萬歲軍。
當時的第38軍下轄三個師,三位師長都是誰呢?他們後來成就如何?
先說第112師,師長楊大易,四川蒼溪人。楊大易是一位老紅軍。紅四方面軍進入四川,年僅14歲的楊大易光榮參軍,是一位著名的紅小鬼。楊大易跟隨紅四方面軍走完長徵,長徵結束他才17歲。
(梁興初中將)
還是一個沒有完全發育成熟的孩子啊,很多青壯年的紅軍戰士都倒在了長徵的路上,楊大易一個娃娃能走出來真的不容易。抗日戰爭時期,楊大易長期在抗大任職,也在敵後山東殺過鬼子。
到了解放戰爭時期,楊大易成為山東戰場的主力團長,然後挺進東北,在第一縱隊擔任副師長,後來成為38軍的主力師長。建國後,楊大易被授少將軍銜,他當過湖南省和遼寧省軍區司令員。
然後是113師,毫無疑問,這是38軍的主力。抗美援朝的第一次戰役,梁興初就讓113師擔任主攻。在第二次戰役,38軍能夠成為萬歲軍,113師的功勞最大。
為了穿插到位,113師非常大膽,他們大搖大擺地行軍,讓美軍誤以為他們是南朝鮮軍,為了防備美軍偵察,113師還關閉了電臺,孤軍深入,十分冒險。彭老總聯繫不到113師,非常著急。
(楊大易少將)
歷史證明,沒有冒險,就沒有奇蹟發生。113師克服一切困難,急行軍趕到了三所裡,又分兵扼守龍源裡,並迅速就地阻擊,死死地擋住了敵人的退路。
113師穿插成功,彭老總命令38軍的另外兩個師迅速向113師靠攏,並肩作戰,這才有了松骨峰大捷,才有了萬歲軍。113師這麼厲害,師長是誰呢?他叫江潮,河北定縣人。
說起來,江潮原本是張學良的一個兵,並不是一位老紅軍。江潮家窮,為了能夠學習,他參加了東北軍,抗日戰爭時期,江潮帶著部隊起義,加入了八路軍。
抗日戰爭勝利後,江潮挺進東北,成為主力團長、師長,在東北戰場,江潮打出了名氣。從朝鮮回國後,江潮擔任過西藏軍區參謀長、四川省軍區副司令員,被授開國少將軍銜。
(江潮少將)
在戰場上,江潮是一位好漢,進入和平時期,江潮仍然是好樣的。在西藏工作期間,他的身體本來不適合高原環境,可是江潮卻克服重重困難,跑遍了西藏的每一個哨卡,看望為國戍邊的戰士們,累到吐血,不得不返回北京搶救。
最後是114師,師長翟仲禹後來被授予大校軍銜。同樣是師長,為什麼楊大易和江潮都是少將,而翟仲禹的軍銜卻低了一檔?首先,相對來說114師不比前兩個師,在第一次戰役中,前兩個師一個主攻,一個迂迴,114師卻是作為預備隊使用的。
其次,翟仲禹參加革命比較晚,革命資歷相對比較淺。他是山東濟陽人,在抗日戰爭時期參加八路軍。雖然來得晚,翟仲禹卻後生可畏,作戰勇猛。到了東北戰場,翟仲禹好像跟子彈有緣,多次中彈負傷,卻愈戰愈勇。從朝鮮回國後,翟仲禹擔任過吉林省軍區政委等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