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南翼新城」公眾號
今天(農曆十月初一),在龍門的溪內靈護廟,舉行了盛大的「辦大勸」儀式,紀念「尪公」率依仁裡先祖入閩開墾。
「尪公」原名張純,在中原原任縣令,看到百姓因連年戰亂、民不聊生,於是擔當起押遷官,帶著百姓歷經千山萬水、風餐露宿來到依仁裡,看到這裡有山有水,於是就在這裡安營紮寨。開始墾荒種植,建設家園。然而,這荒蠻之地,與中原一馬平川的肥沃土地相差太遠,許多人想念故裡,思鄉之情瀰漫整個村落。張純知悉後,苦口婆心,勸鄉親們不要回到水深火熱的中原,還是在這裡重建根基。並在農閒時節的十月初一,辦宴席,請鄉親們來敘鄉情,說鄉是,緩解急切思鄉情。後來張純去世,人們為了紀念他,建起了靈護廟,成了裡主,保佑鄉親們年年豐收,事業興旺。人們爭相從家裡拿來豐收的果實,展示給大家看,因而,形成了習俗,每年,都有人運來大冬瓜,大地瓜、大香蕉、大稻穗等農作物,表達豐收的喜悅,也形成了向尪公表達最大敬意的一種形式。並且三年一次,各角落輪值辦筵席,請鄉親們,甚至四方八裡的人來赴宴,盛況空前。人們在每年的十月初一都來到這裡,拜謁尪公,這位開拓龍門富饒、美麗土地的先驅。
尪公廟,彩門高張,彩旗飄飄、人聲鼎沸、喜氣洋洋
腰鼓隊「隆咚七咚鏘」,熱烈歡迎四方八裡的貴賓
莊嚴的靈護廟
香菸繚繞,和諧吉祥
善男信女頂禮膜拜
門口枝繁葉茂的大樹
活動在前面的停車場舉行
廈門電視臺記者專業敬業
信眾捐款
漂亮的記者在逗一個小孩
由於人數眾多,十月初一來朝拜、供奉的人很多,後來就分成十二股輪值,輪值順序是:溪洲尾、山頭、美卿、寮山、榜寨、山美、榜頭、和平、溪內、湖山、龍門、龍山等。
今天的靈護廟(尪公廟)人非常多,表演各種節目,廈門電視臺也派來攝製組,採編節目。大彩棚下擺放著各種豐盛的食物,供奉我們的保護神尪公。
象徵著豐收的大稻穗人頭攢動看五穀
大串香蕉
大冬瓜
大田薯
大芋頭、大南瓜
幾十斤的大田薯
一個壯漢馱著五六個人準備表演節目的女孩
女孩腳頂重鐵缸,鐵缸裡還有一個將近兩百斤重的人
香菸繚繞,感謝先驅給我們帶來的幸福安康,拜!拜!拜!
信眾擺滿了幾十桌的供品
表演節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