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是父母的「替罪羔羊」?父母要持證上崗,你合格嗎?

2020-12-16 騰訊網

二戰時期,希特勒和手下,在6年內帶走5000多萬人,其中有計劃地將600萬猶太人送進煤氣室,殘忍度令人無可想像。

不禁發問:希特勒為何如此殘忍?為什麼還會有這麼多人效忠他?

不禁擔憂:核武器的時代,再出現一個這樣的狂人,怎麼辦?

因此,尋找真相十分重要。

心理學家艾麗斯·米勒成提出:

希特勒的父親在家庭中是暴君形象,好色,醉酒,打孩子,虐待妻子。在灰暗的家庭中,希特勒不快樂,甚至憎恨父親。而希特勒的父親是擁有一半猶太血統的私生子,長大後的希特勒便將百萬的猶太人當作替罪羔羊,重演他童年的悲劇。

心理學家艾瑞克森提出:

在極端的家庭中,父母會取笑、體罰、責罵以及用更加負面的手段對待孩子,美其名曰:教育孩子,希特勒正是在這樣的環境中成長。而長大後希特勒,用煽動性的語言喚醒了千萬個這樣家庭的孩子,並將內心的憤怒釋放,或者說是長期壓抑後的反彈。

因此,德國千萬人的瘋狂其實是極端家庭的合理化結果,猶太人以「替罪羔羊」的角色成為這些人發洩憤怒的對象。雖然希特勒的「極端家庭」具有時代局限性,當代少見,但「不健康」家庭卻屢見不鮮,且「極端家庭」是「不健康家庭」的典型代表,因此需引起我們足夠重視。

接下來,文章將帶大家分析「不健康」家庭:

1. 家庭的強迫行為,「上癮」的父母;

2. 家庭關係,孩子是「替罪羔羊」;

3. 家庭責任,讓孩子健康成長。

家庭強迫行為,「上癮」的父母

父母自以為是的控制,對孩子任意懲罰,仿佛是孩子的上帝,只會迫使孩子變得自卑。

「神化」父母的孩子,只會單向接受父母的憤怒、抱怨和指責,並且父母也不會給孩子任何反饋。在單向、被迫中,孩子慢慢成長,將父母的「理所當然」當作生活規則。在這種「不健康」家庭中成長起來的孩子是「被遺棄的」,是自卑的,最終將導致人類共有的悲劇「活著卻不知道自己是誰」。

導致孩子「不健康」成長的真兇之一,便是父母的上癮行為,也可以說是父母的強迫行為。

父母面對某種情景、人或事物時,不自覺地喜歡用情緒代替內心真實感受。父親喜歡用「憤怒」代替自己的「軟弱無能」;母親喜歡用「抱怨」來「推卸責任」;有酒癮的人真喜歡喝酒?可能是喜歡酒後的某種情緒。這些便是情緒上癮,左右心情,轉移注意力,逃避真實感受,。

不止這些,工作狂、飲食失調、酒癮、菸癮等都是有害孩子的「上癮」行為。

以工作狂為例:

爸爸是工作狂,完全不顧家庭生活,兒子被迫成為「爸爸」的代理人,年幼便承擔起家庭責任,長大後,兒子可能會通過反社會行為,來表達母親隱藏在內心對父親的憤怒。

因此,父母應充分認識到自己的「上癮」行為對孩子造成的傷害,捨棄:

1. 權威式控制;

2. 吹毛求疵;

3. 無辜指責;

4. 習慣性發脾氣;

5. 不以家庭為中心的「上癮行為」。

家庭關係,孩子是「替罪羔羊」

整體大於各部分總和,因為整體是各部分之間的互動,沒有互動就沒有整體,這也說明所有部分的相加不能稱之為整體。

所以,家庭關係不是單獨個體,而是母子關係、父子關係、夫妻關係。在家庭中,獨特個體間的互動顯得十分,這影響著整個家庭的正常運轉。

孩子的意識在家庭關係中被塑造出來,並伴隨孩子的整個成長過程,影響孩子的一生。尤其是血緣關係,更是大於友情等家庭以外的關係。

而在家庭關係中,父母不當的行為會導致孩子成為「替罪羔羊」。

舉個例子:

夫妻兩個都是大學教授,典型的工作狂,理性超過感性,有很強的成就感。同時,夫妻生活缺乏,夫妻關係淡漠,唯一維持關係的便是,經常下班後外出吃飯。兒子是夫妻的煩惱,功課差,肥胖,嚴肅得毫無孩子氣。

在上面的家庭關係中,孩子是典型的「替罪羔羊」。夫妻的關係淡漠,孩子便毫無生氣;夫妻事業成就感高,孩子就用糟糕的成績來平衡;夫妻喜歡在外吃,孩子便肥胖。

孩子是整個家庭的縮影,反應整個家庭的面貌。

因此,在家庭關係中:

1. 反對這些:家庭成員關係僵化、固定,家庭互動模式單一;

2. 讚許這些:家庭成員關係彈性、積極,家庭互動創意、有趣。

家庭責任,讓孩子健康成長

生活在批評的孩子,學會指責;生活在敵意中的孩子,學會戰爭;生活在羞辱中的孩子,學會自貶。------桃樂蒂·羅·諾特

孩子出生後,便面臨生存問題,為了活下去,孩子需要父母的時間和精力,需要父母的肯定和指引。因此,養育孩子是父母最需要承擔的家庭責任。

現在的父母也給孩子提供了很多學習機會,卻也帶給孩子許多壓力,造成孩子不好的成長體驗。這是因為父母忽略了對孩子最為本質的支持和幫助:

1. 尊重孩子的行為;

2. 包容孩子的感覺;

3. 接受孩子的獨特;

4. 傾聽孩子的內心。

同時,父母不要用「以前走過的路」教訓孩子,生命總有一前一後,不要設法讓兩者相似。

每個孩子都在用自己獨有的方式去思考、觀察、體驗,用成人方式教育孩子的父母顯得十分愚蠢。

好的父母應該有一份「自我約束」的愛,不過分要求孩子,不將孩子視為自己的財產,不憑經驗教訓孩子。

好的父母會承擔這樣的責任:提供安全沃土,讓孩子勇敢冒險。

總結

「上癮」式的父母、「替罪羔羊」式的孩子揭示了原生家庭的一些痛楚,也給父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做父母不容易,做合格父母更不容易。但父母有責任讓孩子領略世界的美好,今天的父母需要持證上崗。

文章總結如下:

1. 父母應捨棄權威式控制、習慣性發脾氣以及無辜指責;

2. 家庭關係應該是開放式的、創意的、有反饋的,是平等、民主的;

3. 父母的職責應該是提供安全沃土,讓孩子在其中勇敢冒險。

相關焦點

  • 為人父母,要不要「持證上崗」?
    其實,有關父母需要「持證上崗」的建議並非忽然出現。「原生家庭如何影響了你」的話題討論就時常衝上熱搜,引起網民對自己家庭的抱怨和審視。很少有完美的原生家庭,年輕網民在反思父母對自己的情感或肉體傷害時,甚至在網上形成了「父母皆禍害」的討論小組。進而,總會有人以半調侃的方式建議父母需「持證上崗」。
  • 家庭治療師:很多時候,孩子都只是父母的替罪羔羊
    你聽過「家庭治療師」嗎?反正我沒聽過,直到這幾天看了《熱鍋上的家庭》,才了解到了這個特殊的職業。大家都聽過「心理醫生」,我有朋友做這個的,也有朋友接受過心理治療。就拿我大學的一個師兄來說,他在學校是超級外向的,是院裡的組織團委。
  • 父母「持證上崗」是什麼梗?網友:初衷非常好,執行起來有難度
    所有的行業依然在不斷地發展,摸索著前進的道路.在某一個會議上,一位女士提出了父母「持證上崗」的觀點,就是說父母也像小孩那樣經歷學習考試,然後被評為「合格父母」之後,這些內容就被寫進小孩的檔案中,跟隨小孩共同成長。
  • 你是合格父母嗎?無意冒犯,說的就是你
    家庭教育的話題經久不衰,在今年的兩會上,今年全國政協委員、南開區政協副主席許洪玲就建議,針對準備入小學的家長開展相關課程教育,頒發「合格父母」上崗證隨學生檔案入學。 建議一出立即引發全民討論,更是幾度衝上熱搜!
  • 家長「持證上崗」被熱議,家庭教育的必要性不容忽視
    日前,全國政協委員、天津市南開區政協副主席許洪玲建議,在社區舉辦家長課堂,尤其是對準備入小學的家長開展相關課程教育,要頒發「合格父母」上崗證隨學生檔案入學。  父母「持證上崗」的必要性與合理性,在網上引發了不小的爭議。
  • 許洪玲建議:家長要持合格父母證才能上崗!網友:100個支持!
    近日,全國政協委員許洪玲,建議父母要持「合格父母證」才能上崗。這一行為,受到許多網友的點讚。點讚量最高的網友表示「一百個支持,終於有人提這個了!」父母無證上崗的影響關於孩子與父母長大後便決裂的事件數不勝數,不論是高考狀元12年不回家過年,並拉黑父母所有聯繫方式,還是北大吳謝宇殺母案。許多父母與孩子之間存在相處、溝通問題,只是父母們自己不知道。在許多父母心裡,自己一定要有一定的權威,所以當父母與孩子意見不合的時候,父母往往是採取強權壓制孩子,使孩子不得不順從。
  • 複課起上海學生自殺24人:父母是否也應該持證上崗?
    這幾天兩會熱議的一個話題也是建議「父母也要持證上崗」。現代社會幾乎每一份職業都有一張證,似乎有了證就代表了你能勝任這個職位,你就有資格去做這個事情。而唯獨「父母」這個人類文明社會中最重要的一個角色卻沒有資格證書。
  • 全國zx委員許洪玲建議:父母學習家庭教育課,持合格證上崗
    兩會上,南開區政協副主席許洪玲建議,在社區舉辦家長課堂,建立「家長教育指導工作室」,面向適齡兒童家長,聘請第三方或者有教育經驗的志願者作為老師;針對準備進入小學的家長開展相關課程教育,頒發「合格父母」上崗證隨學生檔案入學。一、在校內建設「家長學校」。
  • 全國政協委員許洪玲建議父母持合格父母證上崗
    原標題:天津許洪玲委員建議:開展家長教育,父母也要「持證上崗」受疫情影響推遲的2020年全國兩會近日召開。這屆特殊的兩會有許多新的變化,但與以往一樣教育話題依舊是兩會期間大眾普遍關注的熱點之一。
  • 尋找「父母合格證」背後的邏輯
    「建議父母持證上崗」的呼聲久矣,從政協委員的提案到各地的實踐,舉辦家長課堂,提供家庭教育的相關課程,用星級計分的方式量化父母持證上崗的資格……當然,支持的聲音不少,但覺得執行有難度;也有反對甚至戲謔的聲音:不合格能退回去嗎?不合格還能生嗎?
  • 兩會代表提議父母持證上崗、青島15歲女孩弒母:為何家會傷人?
    剛有兩會代表提議父母得持證上崗,就有15歲的青島女孩借為母親按摩為由,在背後將身為律師的母親勒死,令人譁然。從北大學子弒母,到青島女孩弒母,我們的孩子到底怎麼了?著名心理學家武志紅在《為何家會傷人》一書中給了我們很多心理學方面的解讀。
  • 天津許洪玲委員建議:開展家長教育,父母也要「持證上崗」
    ,引導學生養成主動參加體育鍛鍊、終身堅持體育鍛鍊的良好習慣;三是強化「以體育人」理念,將體育教育貫穿於人才培養和人格塑造全過程,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特別是要鼓勵學生參與競技體育訓練和賽事,體悟競技體育內涵,培育體育文化精神;四是將研究生納入體質健康測試範圍,通過建立體質健康檔案、為畢業生頒發體質健康證書等多種舉措
  • 廣西南寧要求遊泳救生員必須考試合格持證上崗
    新華社南寧6月7日電(記者盧羨婷)近日,由廣西南寧市體育管理培訓中心主辦的2018年第一期南寧市遊泳場所從業人員資格培訓班結業,今後南寧市水上娛樂場所遊泳救生員必須考試合格持證上崗。根據廣西體育行業特有工種職業技能鑑定站要求,南寧市遊泳場、館、池等水上娛樂場所現職遊泳救生員,未獲國家統一頒發救生員證書的,必須經過統一培訓考核,並在考試合格獲得資格證書後方能上崗。今夏首批學員通過考核,已拿到了由國家體育總局頒發、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統一印刷並在全國通用的執業資格證書,第二期培訓班正在接收報名。
  • 【生命見證】 代罪羔羊
    在七日的第一日,有一件事我們必須作的,就是要記念主。我們總是在一周的第一天先到主面前去。每逢主日,我們也不禁重溫祂愛的作為,並珍賞祂寶貴的救恩。今天我要給你講一個代罪羔羊的故事。從前某地有個十幾丈高的高樓,許多瓦工都在上面修理屋頂,其中有一個瓦工,不小心失足跌下;其他的工人都很驚駭,急忙跑下來看他,以為他必死無疑;哪知見他不但沒有死,並且還高興地站著。
  • 救生員「持證上崗」也是民生大事
    救生員「持證上崗」也是民生大事 發表時間:2015-07-13   來源:贛州文明網 根據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2003年發布的《體育場所開放條件與技術要求》,經營性遊泳場所必須配備相應的遊泳專業技術人員和合格的遊泳救生員。按照標準,250平方米的水域必須配備2名救生員,每增加250平方米,再增加1名救生員。在一個標準遊泳場館,必須配備7名救生員。但實際的情況是,當前大部分遊泳場的救生員都不夠用,特別是持有效上崗資格證的救生員缺口更大。
  • 【以案普法】父母擅自做主替孩子賣房,可以嗎?
    【以案普法】父母擅自做主替孩子賣房,可以嗎?父母與成年子女之間並不當然存在代理與被代理的關係,買受人不能僅憑近親屬關係而想當然的認為具有代理權限。無權代理行為事後未得到權利人的追認,該行為對被代理人不發生效力,交易相對方則需承受合同不能履行的交易風險。作者:鮑晶晶原標題:《【以案普法】父母擅自做主替孩子賣房,可以嗎?》
  • 「國民小天使」樂那多背後,藏著一位「持證上崗」的爸爸
    如果,做父母真的要考證,才能生養孩子,那耿樂絕對是一位真正「持證上崗」的好爸爸。耿樂的名字,相信大家都應該不陌生。《爸爸去哪兒6》剛開播時,小編一度懷疑,上帝真的是公平的,當初的小鮮肉真的變成鬍子拉碴的大叔了。可隨著節目的深入發現,耿樂完全沒有油膩感,眼神溫柔,自帶一股書卷氣,完全就是電視劇裡的魅力大叔啊。
  • 今後拾荒撿破爛,應當先進行體能測試,合格後持證上崗
    今後拾荒撿破爛,應當先進行體能測試,合格後持證上崗!​看到沒,不僅要「補短板」,並且還要「惡補」。道理很簡單,你身體素質得好,起碼得有把子力氣,否則還做什麼運動員呢?​對體能進行測試,也很有必要。可以督促運動員更加重視體能,積極主動地通過訓練來提高體能。
  • ♪【生命見證】 代罪羔羊
    在七日的第一日,有一件事我們必須作的,就是要記念主。我們總是在一周的第一天先到主面前去。每逢主日,我們也不禁重溫祂愛的作為,並珍賞祂寶貴的救恩。今天我要給你講一個代罪羔羊的故事。從前某地有個十幾丈高的高樓,許多瓦工都在上面修理屋頂,其中有一個瓦工,不小心失足跌下;其他的工人都很驚駭,急忙跑下來看他,以為他必死無疑;哪知見他不但沒有死,並且還高興地站著。
  • 虐童事件背後是「不合格父母」 律師呼籲虐待兒童罪入刑
    虐童事件背後是不合格父母家住河北省承德市的小玲(化名)出生於2012年,是家中的二女兒。2018年4月以來,6歲的小玲多次遭到親生父母毆打,其父母甚至使用擀麵杖、老虎鉗等工具對女兒進行傷害,還長期強制讓小玲居住在家中衛生間內,限制小玲的活動範圍,令其單獨吃飯,致使小玲身體多處受到傷害,經鑑定損傷程度為輕傷一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