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藥局設立初始即為專事負責皇帝醫療事務的中央機構,它正式創立於北魏孝文帝時期,但可溯源於東漢和魏晉。《唐六典》卷十一《殿中省-尚藥局》條:「自梁、陳、後魏以往,皆太醫兼其職。北齊門下省統尚藥局。唐代尚藥局屬殿中省。
隋大業三年(607)設殿內省(唐名殿中省),下轄尚藥、尚食、尚衣、尚舍、尚乘(宋 為尚醞)、尚輦等六局,掌宮廷之供奉等六局,每局置奉御二人。高宗龍朔二年(公元662年)曾改尚藥局為奉醫局,高宗鹹亨元年(公元670年)復舊。宋代尚藥局的人員規模大致與唐代相同。
2017西泠春拍
北宋-定窯「尚藥局」款暗刻龍紋圓蓋盒
尺寸:
高:7.2cm 直徑:8.6cm 蓋頂直徑:6.4cm 足徑:5.6cm
出版:Drouot拍賣圖錄,法國,1905年12月11日-15日,編號146。
來源:1。清光緒二十九至三十一年(1903-1905年)Ton-Ying & Co通運公司,姚叔來,盧芹齋舊藏。
2。法國貴族(D夫人)直接購自於Ton-Ying & Co通運公司。
3。清光緒31年(1905年12月11日-15日),巴黎Drouot拍賣行(法國最悠久的拍賣公司)舉辦D夫人的遺產拍賣,拍品內容包含古代中國瓷器,家具,珠寶等。此拍品由此場拍賣中拍出。
《宋史-職官志》載,殿中省掌管天子膳食、醫藥等事務,下轄六局,其中尚藥局「掌和劑診候之事」,設典御、奉御、監門、直長、食醫、侍御、醫司、醫佐、醫師等職。
宋朝較前朝更加注重醫學,宋太祖親命尚藥奉御劉翰攜翰林醫官等九人編《開寶詳定本草》,御製序鏤版於國子監。(《宋史》卷四六一)
宋太宗亦為醫術《太平聖惠方》賜名並作序,鏤版於國子監。(《宋史》卷四六一),序言:「朕昔自潛邸,求集名方……」
雍熙三年,賈黃中奉敕撰《神醫普救方》,御製續。(《中國醫籍考》卷四十五)
宋徽宗更為精通醫術,親撰《聖濟經》(考自宋史卷二十一)
尚藥局名醫雲集,有史料記載的尚藥奉御有:劉翰、馬志、張文仲、賈黃中、王懷隱、馮文智、王惟一、孫用和等,此眾名醫在中國醫藥史上寫上了濃重的一筆。
定窯作為宋代最重要的瓷器生產窯口,深受宋代皇室、文人士大夫所鍾愛,在杭州出土的後刻款宮廷器物標本中,佔據了80%的份額。目前發現奉華、皇后閣(整器,見藏於歐洲)、殿字等銘款。但北宋確切皇室用瓷目前少之又少,此件尚藥局藥盒是目前僅見可流通的北宋皇室用瓷。
此件「尚藥局」銘龍紋藥盒其工藝十分考究,該器物由盒和蓋兩部分組成,子母口扣合。盒蓋高敞,面微拱,上陰刻一三爪盤龍。口沿一側釉下以及蓋身與盒身均刻有「尚藥局」三字橫款。
在目前出土標本中,尚藥局藥盒均為盒蓋釉下刻有龍紋,紋飾略有不同,上下器身均刻有尚藥局三字款,平底不施釉。根據使用功用不同,器物尺寸、形制不盡相同,最大可見約30釐米直徑,最小約5釐米直徑。目前完整器只見浙江博物館館藏一隻與此件拍品,瑞典遠東博物館與玫茵堂藏有尚藥局盒下部。
此件拍品更為難得的是有著非常清晰的來源著錄,1905年自巴黎拍出,購自通運公司。
巴黎通運公司成立於1903年,張靜江,姚叔來,姚蕙,李石曾,盧琴齋,吳啟州在巴黎創辦。直到1950年張靜江在紐約去世,通運公司繼續由姚叔來主持。此物應為1903年至1905年之間由通運公司賣出,且為通運公司創始階段售出的精品器物。張靜江,姚叔來,姚蕙,李石曾,盧琴齋,吳啟州任何一人都為20世紀中國文物史不可或缺的重要的人物。
此件定窯北宋「尚藥局」銘藥盒與浙江博物館藏「尚藥局」藥盒作為目前已知僅存北宋定窯皇家用瓷完整器千年後重聚杭州,可謂一大幸事。此器重要性、工藝性、藝術性目前或為拍賣市場中所見定窯器物翹楚,其成長空間可以想像。
西泠印社二〇一七年春季拍賣會
上海巡展
時間:7月1日至7月2日(周六、周日)
地點:上海靜安希爾頓酒店 二樓 宴會廳(靜安區華山路250號)
預展:7月12日至7月14日(周三至周五)
拍賣:7月15日至7月18日(周六至周二)
展拍地點:杭州-浙江世界貿易中心展覽廳、浙江世貿君瀾大飯店(杭州市曙光路122號)
聯繫電話:0571-87896778、0571-87812580、18969020189
(責編:董子龍、魯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