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房顫患者,做對有氧運動很關鍵!注意這2點,能降低心血管疾病的發病...
按照持續時間可以分為陣發性房顫、持續性房顫和永久性房顫,其中陣發性房顫最為常見。 目前針對陣發性房顫的治療方案主要以射頻消融術為主,其療效和復發受多種因素的影響,其術後的康複方案也是影響患者心臟結構功能以及生活質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
有房顫的人心跳時快時慢不規律,還能運動嗎?選什麼樣的運動好?
引起房顫的原因有很多,最常見的是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年齡增大也是房顫發生的一個主要因素,而工作學習壓力大、精神緊張焦慮等也會引發房顫,使得越來越多的中青年人成為了房顫的高發人群。因此,平常偶爾感覺自己心跳時快時慢,即使持續時間很短也有可能是房顫,腦梗塞發生的風險將大為增加。發生了房顫如何治療?
-
狼瘡患者運動有何好處?該如何運動?
一般來說,鍛鍊並不是狼瘡患者護理計劃的一部分,儘管相關具體證據極少,但歐洲抗風溼病聯盟(EULAR)也曾對狼瘡的管理提出建議:體力活動、體重控制和戒菸被確定為積極的生活方式,特別是對於心血管疾病風險增加的狼瘡患者。那麼今天讓我們來回顧一下,狼瘡患者到底應不應該運動?該如何運動?01狼瘡患者運動,有這6點好處!
-
運動有助於心臟病康復嗎?患者又該如何運動?值得收藏
可以見得,心臟病患者進行適當運動是有益的,但不是所有的心臟病患者都適合,而且運動鍛鍊也要「分時段、分強度」,今天我們就一起聊一聊心臟病患者究竟該如何進行運動鍛鍊:一、運動分階段如何進行運動,我們要結合心臟的恢復情況決定。
-
歐洲心臟病學會發布心臟病患者的運動和體育活動指南
高血壓患者每天至少30分鐘中等強度有氧運動有高血壓的人應每天進行至少30分鐘的中等強度有氧運動(步行、慢跑、騎自行車或遊泳),每周5~7天。這樣可降低7/5毫米汞柱的血壓。另外,還建議每周3天的力量鍛鍊,其降壓效果可能與有氧運動相當,甚至更大。
-
癌症患者如何科學設計運動
在不同期間,癌症患者的運動需求不相同,癌症患者生活方式的選擇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在治療期現有證據表明,運動不僅在癌症治療期間是安全和可行的,而且還可以改善身體功能,緩解疲勞乏力,提高生活質量。晚期與臨終關懷對於患有晚期癌症的人,營養和身體活動的建議最好基於個體營養需要和身體能力而定。身體活動甚至可能增加化療的完成率關於何時開始和如何保持身體活動,需根據患者的狀況和個人偏好有針對性地選擇。
-
「量身定製」您的運動方式:(2)耐力運動
運動方式一共分四類——平衡、力量、耐力、柔韌性,我們在之前的文章 中為您介紹了平衡運動。本文將為您介紹如何進行耐力運動。你不需要每天把這四類運動全部完成一遍,但是多樣化的運動方式可以讓身體既勻稱又健康,並且使運動變成一件有趣的事情。
-
過度運動,縮短壽命,導致心臟損傷!醫生說:這種運動強度剛好
一、過度運動與心血管損傷 1、過度運動可能導致心房顫動 有研究顯示,輕中度運動可以減少心房顫動的發生,而長期過度運動可能導致房顫的發生,比如說跑馬拉松、登山等運動就可能增加房顫的發生機率。這個研究專門提出青中年人過度運動可能導致陣發房顫的發生。
-
運動有多好?英國研究表明運動可治35種疾病
而對於有高血壓或正常高值血壓者,則需要每周300分鐘中等強度或150分鐘高強度運動。 目前,很多心衰指南均推薦,心衰患者進行適當的心肺運動訓練。未來有希望,很多國家為這些患者制定專門的運動訓練計劃。房顫是最常見的心律失常,而規律運動有助於既降低房顫風險,比如對於65歲及以上者,中等強度的運動可降低44%的心衰風險。
-
什麼是房顫?有哪些症狀?如何發現房顫?醫生告訴你
房顫是心房顫動的簡稱,是最常見的心律失常。房顫的患者可出現心輸出量下降、血栓形成等不良後果,如果沒有及時治療,部分患者可導致死亡。也許你覺得房顫是心臟病,離自己很遠,但事實並非如此。在人群中,房顫的發病率還是挺高的。
-
高血壓患者應如何進行運動鍛鍊?
適當的運動鍛鍊,對高血壓患者有輔助降壓作用,對體重也有幫助,可謂一舉兩得,那麼高血壓患者該如何運動才能達到最佳的效果呢?1、可以鍛鍊的血壓。高血壓病患者可進行每天至少30分鐘~1小時中等強度的有氧運動鍛鍊,每周5~7天。 每周還應進行3天的力量鍛鍊。有氧運動的具體項目可以根據自身情況和愛好,選擇如快步走、跳舞、騎自行車、遊泳、划船等;力量訓練可選擇引體向上、彈力阻力帶、伏地挺身等。
-
高血壓患者可以運動嗎?如何運動才能事半功倍?
對於大多數人群而言生命在於運動,但是對於高血壓患者而言,運動往往伴隨血壓升高的風險, 那麼高血壓患者可以運動嗎?如何運動才能事半功倍?
-
糖尿病患者如何正確運動
糖尿病患者如何正確運動 陸阿明:糖尿病一般分成兩種類型,一型的和二型的。適合於運動的主要是指二型的糖尿病,特別是帶有肥胖型的二型糖尿病,這個效果更好。 對於一型的糖尿病裡邊,我們通常對於一些病情比較穩定的糖尿病人才適合做運動。 所以說糖尿病人在運動的時候首先需要注意的,是知道自己糖尿病的類型,如果說血糖不是非常穩定的時候,我們是不主張運動的。
-
護心運動全人群指南
「如今肥胖的人越來越多,久坐不動成為大多數人的生活常態,因此,我們比以往任何時候更需要體育鍛鍊。」義大利羅馬運動醫學與科學研究所指導委員會特別工作組主席安東尼奧·佩利奇西亞教授說:「定期運動不僅可以預防心臟病,還能防止心臟病患者過早死亡。」所以說,心臟病不是逃避運動的藉口,反而是堅持運動的理由。科學的康復鍛鍊對提高心臟功能、改善生存狀態大有裨益。
-
怎麼運動才能減脂塑形?你需要了解低中高三種強度的運動如何區分
體育活動大致可分為三類:低強度,中等強度和高強度。那麼如何知道我們的運動強度呢?要了解運動強度,就需要了解最大心率(MHR),目前最流行的理論公式為--220減去你的實際年齡。例如35歲的你,最大心率就為185。
-
「健身廣場」慢病患者有選擇運動
【健身廣場】慢病患者有選擇運動李丹妮運動對身體有諸多好處,但對患慢性病的人來說,則需依據自身情況合理安排,規避意外。中日友好醫院老年病科主任醫師李海聰針對慢病患者,特別是老年患者,給出具體的運動提示。老年患者只可適當做些拉伸練習,動作幅度不宜太大。若患者運動前的血壓在正常範圍,運動時心率應保持在110-120次/分鐘,運動強度別太劇烈,時間不宜過長,微微出汗即可;若患者安靜時血壓超過160/95毫米汞柱,應先用藥物控制血壓,經醫生同意後再運動。高血脂 患高血脂的老年人可參加的項目比較廣泛,有氧運動、力量練習、拉伸訓練都可以。
-
運動強度:如何測量?
通過了解如何衡量運動強度來從鍛鍊中獲得最大收益當運動時,是在努力還是幾乎沒有努力?以正確的強度進行鍛鍊可以幫助您充分利用體育鍛鍊-不會太用力或用力過少。這是運動強度的含義,以及如何最大程度地鍛鍊身體。選擇自己的運動強度您應該多努力地運動?
-
心臟病患者如何安全合理運動?運動醫學與心血管病專家全方位講解...
《醫師報》融媒體記者 尹晗心內科醫生總會遇到對自己該如何活動而憂心忡忡的患者。有人說,運動會加重心臟病;也有人說,越運動心臟恢復得就越快。那麼,心臟病患者到底是否應進行運動?生活中,有許多人熱愛運動。有人整天泡在健身房鍛鍊肌肉,也有人熱衷於跑馬拉松。
-
急性房顫處理:一圖牢記流程
:初次房顫發生時,心臟超聲為常規檢查,可以評估瓣膜性心臟病、心房和心室大小、室壁厚度和運動幅度、心臟功能、肺動脈壓以及心包疾病; 4) CT 檢查(必要時):評價有無急性腦卒中; 5) 實驗室檢查:血電解質、肝、腎功能、凝血功能、肌鈣蛋白(懷疑 ACS 者)等。
-
科學網—如何為運動計算「強度」
實踐證明,運動能促進心臟和呼吸功能,增加肌肉強度和骨質密度,提高反應靈敏度,減少抑鬱感,並且增強體質。因此有不少人認為,加大運動強度和持續時間,會對健康長壽更有利,其實這是不科學的。 如何才能做到科學地運動,在運動過程中如何把握好「度」,這是讓很多運動愛好者困惑的一件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