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素課語文王傲老師特邀出席上海書展,分享高考文言文通關密鑰!)
2020上海書展暨「書香中國」上海周終于于8月18日順利閉幕了。我們素課語文王傲老師很有幸地被邀請以嘉賓身份參加了這場盛大的圖書和知識的盛宴。
書展第四天8月15日,上海世紀集團中西書局特別邀請上海教育報刊總社學生媒體發展中心副總編吳玫老師和我們王傲老師,一起做客上海展覽中心東一館二樓世紀館,舉辦了一場名為「高考文言文通關密鑰」的講座活動,分享文言文學習的秘笈;並帶來了王傲老師最新的教研成果《上海高考文言文高頻實詞手冊》,和由素課語文研發的中國首款高考文言文學習工具「文言寶」。講座吸引了現場大量的高中學生和家長駐足,人頭攢動,場面火爆。
活動開場,吳玫老師通過介紹網絡上與古詩「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相關的熱門帖子,告訴大家,無論是否從事古代文學專業,都應該具備一定的古詩文修養。然而,自新文化運動以來,古漢語——即我們如今所說的「文言文」,因久不被使用,仿佛成為了一門「外語」。因不清楚漢字的古今差別,而無法深入理解古詩文;因不懂古漢語的豐富含義,欣賞起來也自然味同嚼蠟。此時則亟需藉助工具書來幫助我們來破譯「文言」,真正走進中國傳統文化的腹地。而素課語文王傲老師編著的這本《上海高考文言文高頻實詞手冊》,則能夠極大地幫助我們解決這些問題。不僅如此,隨著技術的發展,素課語文還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文言詞語訓練的新方式——「文言寶」小程序,既能幫助同學們隨時隨地訓練文言實詞,還讓同學們獲得通關的成就感。吳玫老師回憶自己早期一直依靠楊振中前輩編寫的《文言文助讀》來學習,很可惜那時候沒有如此便捷的學習模式。
接著王傲老師給大家分享了突破高考文言文的關鍵核心,並介紹了編寫《上海高考文言文高頻詞彙》一書的初衷和思路。王老師認為,文言文的美在於其簡潔精悍而意味深長,短短幾行字可以道出萬千道理,表達無窮情感;但文言文高度凝練的特性同時意味著文中每個實詞都有著極為豐富的義項,這也正是文言文閱讀的核心難點。而且高考文言文閱讀考查的都是教材外的篇目,考生們無法像限定範圍的中考一樣照著《文言文點擊》這樣的教輔書按圖索驥。雖然上海市考試院曾提出過300實詞的概念,但是這對高中學生來說學習量依然太過龐大。因此,實詞複雜的義項體系,沒有精選的海量範圍,成了高考考生備考時的兩大痛點。
想要更好、更有效地記憶這些複雜義項就需要全面梳理,建立「結構」。漢字是象形文字,通常是通過字形來表達字義。王老師向現場聽眾展示了6個漢字早期字形(甲骨文或金文),並附上了構字示意圖,由此可以一目了然地把握這些漢字的原初意義,而如今實詞的眾多義項也就是由本義演變擴展而來。
接著王老師又以「得」字為例,對該字的13個義項進行了歸類總結,並展示了這些義項是如何從本義中演化而來的,最終給出了「得」的字義記憶圖。通過這張記憶圖,考生們就可以從本義輕鬆推演出「得」字的所有義項,由此大幅提升了學生學習單個實詞的效率。
而面對第二個痛點,我們有什麼辦法可以優化嗎?海量的範圍可以精簡嗎?
王老師所帶領的素課語文團隊為此創建了高中語文文言文語料庫,通過對滬教版、部編版新教材等教材的課內篇目以及近16年高考真題語篇的大量數據分析和比對,最終提煉出了57個高頻詞。這些詞佔據了課內篇目和高考語篇的大部分的頻次,是高考考生必須透徹掌握的核心實詞。王老師以高中文言文名篇《鴻門宴》為例,全文去除虛詞、人稱代詞、專有名詞、數量詞後剩下共有636個字,其中多次出現的37個詞是屬於我們提煉的高頻實詞,而這37個詞佔據了接近一半出現頻次。由此可見,透徹掌握這57個高頻實詞就可以撬動高考文言文的閱讀。
精選57個高頻詞作為核心學習對象,通過圖示字形演變和字義分類透徹高效掌握高頻詞,就能同時解決學生學習文言文實詞的兩大痛點。而這正是王傲老師以及素課團隊編寫這本書的緣由。也希望藉助此書,真正幫助考生提高學習的效率,避免做無用功。接著王老師介紹道,除了精選高頻詞以及圖示字形演變和字義分類之外,該書還盡列了課內(包含部編版新教材)和歷年高考所有語篇中相關例句,總計1萬多句,幫助同學們徹底夯實字義理解。
最後王老師介紹了與書籍配套訓練的工具「文言寶」。這款微信小程序是中國首款針對高考文言文實詞訓練的在線學習工具,其訓練的習題覆蓋所有課內語篇和高考真題,針對性強、實用性高、高速刷題、及時反饋、超詳解析,每天幾分鐘的時間,訓練學生掌握義項,提高備考效率。截止到活動當天,該程序已經被上海學生刷了200多萬次,足見受歡迎程度。王傲老師也說道,素課語文會在未來給廣大的高考考生帶來更多的教輔出版物和學習類工具,持續為高考學子提供助力。在一陣熱烈的掌聲中,本次活動順利結束了!
活動結束後,仍有不少學生和家長依舊駐足現場臺前,手捧圖書等待王傲老師的籤名。希望所有執著於夢想並為之付出努力的考生們能繼續努力,在未來的高考中考出理想成績,進入自己理想的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