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老人家在夏天的時候,都會急急忙忙買一堆兒童襪子,給家裡的小孫子小孫女穿上。要問原因的話,老人家總是仿佛講大道理一樣,說孩子的腳不能冷著,即使是夏天,也不能讓孩子光腳走路。
但如今我們都講究科學養娃,大人們換上短裝,為什麼孩子要穿上襪子呢?要知道,出生幾周後的孩子已經會表達自己的想法,他們最喜歡光腳走路,不喜歡襪子的束縛,老人們卻認為「寒從腳起」,對於剛開始養娃的新手爸爸媽媽,到底應該順從哪邊才好呢?
寶寶為什麼不喜歡穿襪子?
1、不喜歡被束縛
幾乎所有的寶寶,最開始都不喜歡穿衣服穿襪子,因為長達十個月在羊水裡的生活,寶寶們身上是沒有任何衣物的,這也導致寶寶們出生以後會有一段時間不願意身上有衣服褲子的束縛,更喜歡光著身體到處跑,而襪子顯然束縛住寶寶的行動。
2、寶寶比大人更容易感知熱度
大夏天的高溫,成年人受不了,更何況是嬌嫩的寶寶。其實寶寶的新陳代謝會比成年人更旺盛,再加上小寶寶好動,手腳一直在動,運動量很足,所以寶寶會覺得腳上的襪子太悶太熱太緊,覺得不舒服,就會想把襪子從腳上扯下來。
3、寶寶的腳更敏感
寶寶在學走路的時候,光腳更容易感知地面的觸感,因為寶寶需要通過足底的末梢神經,來感應腳下的觸感,讓腦子記住這種觸感。由於寶寶的腳底比成人更加敏感,所以穿著襪子的時候,他們不好感知地面,所以不願意穿上襪子。
寶寶的腳冰涼是因為他冷嗎?
很多老人一看到寶寶把襪子脫掉,就會上手摸一下寶寶的腳,一發現寶寶的手腳冰涼,就趕緊給穿上襪子。但是寶寶真的冷嗎?
其實不是的,寶寶的手腳冰涼很正常,因為寶寶的心臟比較脆弱,輸血功能不是那麼強,而四肢距離心臟最遠,因此摸起來手腳冰涼。真正要讓寶寶的手腳回暖,還是要讓寶寶運動,運動起來了,手腳自然熱起來。
讓寶寶光腳有什麼好處?
寶寶光腳,能更快學會走路
由於寶寶的足底有豐富的觸覺神經,用腳去感知地面,促進大腦功能發育,寶寶對地面的感知越來越多,就有勇氣邁開步伐,努力學走路。同時也能提高寶寶身體的靈活性和協調性。
因此,除了讓寶寶在家裡光腳走路以外,還建議家長們把寶寶帶到沙灘上、草坪上、水邊等地區,讓寶寶的雙腳感知到更多不一樣的觸感。
什麼時候不能讓寶寶光腳?
1、新生兒、早產兒不能光腳
寶寶剛出生,或是身體虛弱的早產兒,因為體溫調節功能發育不完全,沒辦法自己調節身體熱量,要注意保暖,穿上小襪子能夠保暖小腳丫。
2、空調房裡不能光腳
空調太低的房間裡,連成年人都不一樣能接受雙腳冰涼,更何況是小寶寶呢,如果房間溫度太低,建議給寶寶穿上小襪子。適宜的溫度應該是26℃-28℃,這時候才能讓寶寶光腳。
3、外界環境太差不能光腳
如果把寶寶帶到一片不乾淨的沙灘上,那麼千萬不要讓寶寶光腳,因為沙灘上有碎石頭和尖銳的碎玻璃,有可能弄傷寶寶嬌嫩的腳丫,因此家長們要注意環境,確保沒有危險因素,再讓寶寶光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