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孩子打赤腳,家長們都抱有很深的誤解,其實對孩子有好處

2020-12-10 阿月寶寶趣事

文丨阿月寶寶趣事(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媽媽們轉發分享)

最近閒來無事,意外在電視上看到了這一幕: 明星夫妻倆,為了給孩子拍照片效果好看,便脫掉了孩子的襪子,讓孩子光著腳拍照。這時孩子的奶奶看見了,便說:「孩子那麼小,光著腳多涼啊,萬一生病了可怎麼辦?真是為了好看就不要溫暖了。」

俗話說:有一種冷是奶奶覺得你冷。作為長輩老人時常會擔心年輕的爸爸媽媽照顧不好孩子會讓孩子生病。那麼,我們的問題來了孩子打赤腳會不會感到冷,讓孩子打赤腳到底對不對呢?下面就聽我一一道來。

一、孩子可以打赤腳嗎?

我來告訴你當然可以。在生活中,老人們一般喜歡用手去摸孩子的腳掌,如果感到涼的話,就會給孩子穿上厚厚的襪子和鞋子,甚至有些家長剛看到天氣轉涼,檢查都不檢查一下孩子的腳掌就給孩子穿上襪子和鞋子了。

但是這樣判斷是不正確的。因為,孩子的身體素質和大人的身體素質本身不同,事實上,當大人們感到冷的時候,孩子不一定會感到冷。

如果我們想檢查孩子是否會冷時應當摸孩子的後頸脖子位置。如果後頸脖子的溫度是溫熱的,那麼對於孩子來說體溫剛好,家長們也不用費心去給孩子添加或減少衣服了。

因為孩子尚小他們的血液循環系統發育的還不完善,手摸腳掌冷是因為腳是離心臟最遠的一個部分,當熱量給到腳掌時,可能時間會比其他部位相對長一些,所以僅僅靠用手去摸腳掌來判斷孩子冷熱是不正確的。

如果家裡有老人,我們也要提前告訴他們,孩子是可以光腳走路的,以免以後引起一些不必要的爭論。

二、孩子打赤腳的好處有哪些?

1.可以增強孩子的體質

孩子比較小,抵抗力一定會沒有大人強。但是,如果光腳走路,有利於讓孩子的肌肉生長。同時,腳上還分布著很多傳遞信號的末梢神經,腳上的皮膚需要觸覺的刺激,若我們好好地去開發,那麼孩子可能走路就會比其他孩子早一些,甚至還會走得更好,這樣一看,便增強了孩子的體質。

2.有利於孩子更學會走路

由於孩子的降臨,家長都會感到欣喜。很多家長在孩子還沒有學會走路之前,就早早地給孩子準備了很多鞋子和襪子,其實這是沒有必要的。因為穿上了鞋子,並不一定能夠使孩子的腳更好地舒展。

但讓孩子光腳走路則不同,如果讓孩子光腳走路,腳掌就能夠直接抓住地面,同時,他也能夠直接地感受到地面的變化,這樣一來,孩子也可以走得更加平穩。另外,如果腳掌沒有了襪子和鞋子的束縛,那麼,也有利於塑造孩子漂亮的腳型,這也有益利於孩子的成長和發育。

三、孩子光腳的注意事項

1.注意檢查地面

在孩子光腳之前,作為家長我們應當仔細檢查一下地面是否平整,尤其是注意一下有沒有可疑物品,因為,它會分散孩子的注意力,以免孩子不小心摔倒。同時,我們也要注意路面上是否有水漬,如果有水漬家長應及時清理,避免孩子滑倒摔個「大跟頭」。那樣的話後悔也來不及了。

2.經常給孩子清理腳丫

雖然光腳有很多好處,但是當孩子光腳之後,我們要及時給孩子清理腳丫。因為孩子還小,對這個世界充滿好奇心,以免孩子用手去摳腳丫,然後再放進嘴裡,造成難以挽回的局面。總之,作為家長,我們要時刻保證孩子的健康。

四、孩子什麼情況下要穿襪子

說了這麼多你一定會問,孩子什麼情況下才可以穿襪子呢?

作為父母,如果我們大人的身體明顯能感覺到寒冷,以及室內溫度過低時,我們可以給孩子穿上襪子。但是在給孩子穿襪子的同時也要注意給孩子買大小合適,摸起來比較舒適的襪子,這樣孩子穿起來也比較的舒服,他才會愉快地玩耍。

總結

無論孩子是在學習爬行還是在學習走路的期間,在保證保暖的情況下,我建議家長都儘量不要給孩子穿襪子。只要在安全的情況下,我們都讓孩子去探索這個奇妙的世界。雖然孩子還小,但是我們也應當尊重孩子的意願,如果孩子不喜歡打赤腳,我們也不要過於勉強,一切以孩子的舒適感為主。

育兒問題不用愁,阿月與您共擔憂。

相關焦點

  • 身邊家長們都讓孩子學跳芭蕾舞,學跳芭蕾舞真的對孩子有好處嗎?
    改革開放後,隨著我國經濟飛速發展,我國人民群眾生活水平也在不斷提高,於是越來越多的家長們在給自己孩子報各種學習輔導班之餘,也開始有意識地讓自己的孩子學習練跳芭蕾舞。那麼,芭蕾舞的歷史你了解嗎?學跳芭蕾舞對自己孩子究竟有什麼益處呢?今天小編就帶大家深入了解一下。
  • 寶寶總愛在家裡亂跑,家長別制止,其實對孩子好處很多
    小燕的兒子快兩歲了,最近總是喜歡在房間裡跑來跑去的,一點都不安穩。小燕說自從寶寶學會走路以後,越來越難帶,自己的精力都快跟不上孩子了,所以前兩天在家裡裝上了兒童護欄,讓孩子待在護欄裡,自己就省心多了。其實寶寶學會走路以後,探索欲望會變強,這個階段他們總是喜歡跑來跑去的,好像精力永遠用不完一樣,家長不用去刻意制止,因為孩子這樣做,其實對他們有很多好處。鍛鍊孩子身體一歲左右的寶寶開始學習走路,這個期間,孩子想要運動的欲望變得很強,等到完全學會走路以後,寶寶就開始擴展自己的活動區域,這對孩子來說,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情。
  • 經常與孩子吵架?其實是缺少溝通,與孩子溝通的好處家長不得不知
    家長們之所以要選擇與孩子溝通,必定是因為溝通有很多好處。總體來說,溝通擁有的眾多好處,可以歸納為以下三個方面。1)有利於孩子的心理健康發展在與孩子的日常相處中,家長們看到的往往都只是表面,而孩子們的內心,成為了僅由他們自己可見的一方土地。但這片土地,時間久了也會長草發芽,最後衝破內心,改變孩子的行為。
  • 不同年齡孩子家務活清單,勞動從娃抓起好處多,家長們開始分配吧
    很多媽媽們在孩子做家務這件事情上並沒有太多的想法,中國家長對培養孩子的重點還是放在智商教育上,父母們更看好孩子的成績,而不是孩子的能力。有學者研究表明:做家務的孩子比不做家務的孩子,成年後的就業率要高一些,犯罪率相對來說小一些,同時離婚率和心理患病機率也很低。
  • 寶寶捏脊有好處,很多家長都無從下手?這裡告訴家長正確捏脊手法
    前幾天,閨蜜給筆者打來電話說,最近在網上看到一個給孩子捏脊的手法,對孩子的身體發育特別有好處,而且對一些臟器的發育也能起到一定的輔助作用,筆者聽到閨蜜這麼說,就立馬制止了閨蜜,反問道:「捏脊確實對孩子有好處,但是你知道怎麼捏脊嗎?抖音上微博上的那些能相信嗎?你一定要去問問專家你的手法對不對然後再對孩子做。」
  • 很多家長在學校附近租房子陪讀,這樣對孩子真的有好處嗎?
    一般情況下,都是母親陪讀,給孩子做飯,這樣就等於開了兩份夥食。家裡父親一份,陪讀房母親和孩子一份,生活費用徒增。最關鍵是人力。陪讀的母親基本就是全職陪讀,每天一日三餐要做得及時,所以母親沒有辦法出去工作,只能專門在家做飯打掃衛生圍著孩子轉。 總之,家長陪讀有利也有弊。家長如果想要陪讀,就要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權衡好利弊,同時還要徵得孩子的同意,再做出決定。
  • 這4種玩具對孩子有好處,家長快看看
    作為父母,總想把孩子想要的全部給他們,孩子喜歡玩具,就買各種各樣的玩具,父母都覺得孩子玩玩具可以帶給他們快樂,促進他們的智商發展,最後卻發現,家裡的玩具堆積成山,孩子的新鮮感早已不在玩具身上了。相反,過多的玩具會分散孩子的注意力,更容易讓孩子養成「3分鐘熱度」的壞習慣,建議父母給孩子準備5種左右的玩具就夠了,那什麼玩具對孩子有幫助呢?快來看看這幾種,你有沒有給孩子準備!圖卡類家長給孩子挑選玩具時,一定要根據孩子的身體發育階段來選擇,這樣才能更適合孩子玩。
  • 孩子打赤腳,會對身體產生3種影響,後悔科普晚了!
    在日本,有家幼兒園,花了700萬日元,將院內的水泥地面變成了沙土,只為了讓孩子們有更多的時間,在沙地上光腳玩耍。如果隔壁的王娭毑看到這個新聞,應該會這樣說:在王娭毑這樣的資深美女眼裡,打赤腳就會著涼+寒氣入侵。別說打赤腳在沙地玩了,就算在家裡打赤腳,也要被吼。
  • 孩子出現「橡皮人效應」,家長不進行幹預對孩子影響深遠,要重視
    因此有很多家長對孩子的要求會比較高,無論孩子做什麼,家長都會希望孩子做到最好,同時也會給孩子施加許多壓力,讓孩子明白自己的良苦用心。 孩子出現橡皮人效應的主要原因,其實和家長脫不了干係。因為家長對孩子的一些教育方式,以及日常相處的一些舉動,使得孩子出現了這種效應,所以家長們需要留意自己是否存在這些問題。
  • 家長的惡言相向,對孩子造成的心理傷害,比直接動手還要深
    在我們身邊有一些孩子總是表現出很自卑,無論做任何事情,他們都認為自己不如別人,甚至總會認為別人的能力都比自己強,也經常會說:我做不了,我真笨,我不行等一些喪氣話,其實孩子的這種想法也是其缺乏自信心,自卑的一種表現,無論是生活中還是學習中總認為自己不如別人,為何孩子會出現這種自卑心理呢?
  • 寒從腳底起,寶寶不能打赤腳?這是真的嗎,聽聽兒科專家怎麼說
    相信不少父母都為「到底要不要給孩子穿襪子,能不能打赤腳」的問題而糾結過,天氣稍微有點熱,穿上襪子寶寶又不舒服,不穿又怕孩子突然著涼,畢竟寒從腳底起。有些寶媽或許擔心孩子受冷,但其實只要在溫度高於26°時,孩子是不容易著涼的,打赤腳沒有問題。
  • 讓孩子多聽音樂有什麼好處?家長需要知道的有這些!
    現在的很多家長都很注重孩子的教育,有些媽媽在懷孕的就會進行胎教了,例如用聽音樂做胎教,那麼孩子聽音樂有哪些好處呢?一起來看看吧!1、鍛鍊孩子的記憶力音樂可以讓孩子變得更聰明。這是因為音樂能刺激孩子大腦的發育,令他們的小腦袋變得更靈敏更協調。
  • 與其對孩子抱有高期待,不如鼓勵孩子,十句鼓勵用語快說給孩子聽
    文|杜新素當今的家長們必然曉得原生家庭對孩子的影響是龐大的。非常多家長首先眷注孩子的教誨,給孩子貫注好勤借鑑的頭腦,幫孩子培植優越的借鑑習氣等等。非常多孩子畏懼出錯,由於一出錯會挨罵、挨打,因此選定說謊、推辭義務。家長都不想孩子造成如許的。還記得以前消息有個小女孩腹部被打釘槍的釘子打中,硬是不敢跟爸爸說,連續忍到了夜晚疼的受不明晰才啟齒。由於畏懼父親說都是她的錯。因此,孩子出錯了,不要過於嚴峻,這會讓孩子畏懼出錯,誰的開展能沒有錯事呢?-5-×「看看你們班XXX,你有人家一半好就不錯了!」
  • 日本「光腳教育」火了,光腳對孩子好處太多,國內家長卻無法接受
    要知道,國內家長的眼中,孩子的腳是非常重要的,光腳很容易讓孩子生病,對孩子生長也沒有好處,所以國內很少有家長會讓孩子光腳,就算在家裡也要穿襪子,穿鞋才行。確實,如果孩子的手腳摸起來都是冰涼的,那麼說明孩子有些冷,而且腳底又是離心臟最遠的地方,血液循環肯定沒有上半身好,所以,老人和家長才要保證腳的溫度,不要腳受涼。可是,你們相信嗎?
  • 孩子的教養從「坐姿」就能看出來,有教養的坐姿,對孩子好處多多
    此前有這樣一段視頻引發了網友們的熱議。一位渾身奢侈品的寶媽帶著孩子乘坐地鐵,從寶媽的穿著打扮上看得出來男孩的家境應該不錯。可是令人沒有想到的是,小男孩全程都表現得很沒有「教養」。只見他不僅在座椅上上躥下跳吵吵嚷嚷,而且還時不時地用腳踢蹭到旁邊人的衣服。男孩的舉止讓周圍的乘客不禁皺眉,可是男孩的媽媽卻不管不顧地在一旁大聲地打著電話。
  • 絕大多數家長都不會幫孩子檢查作業,孩子成績上不去是有原因的?
    我們常說,孩子的成績好不好,是由各方面的因素決定的!除了課堂上的學習效率和方法以外,輔導作業對孩子成績的影響也遠遠超乎家長們的想像。只要說到幫孩子輔導作業,就會有家長反應出不同的情況!對家長而言,現學現用,在實際生活中也很難被允許,畢竟還要照顧到家庭的生活(工作、家務),另一個就是年齡擺在那裡,在學習新知識上自然沒有孩子那麼活躍。作為家長,更無法保證每天無時無刻都陪伴著孩子!即便可以,當面對考試時,還是的需要孩子獨立作戰,所以這種依賴性太強的學習模式對孩子總體的發展和升學都是不利的。
  • 以下類型的孩子看上去不聰明,其實卻有「大智慧」,家長別誤會了
    文|好孕姐不知從何時開始,越來越多的家長開始身陷焦慮之中,對孩子的成長步步緊逼,一旦某方面稍微落後同齡人,家長就會急得薅頭髮,天天給平臺投稿十萬個為什麼,怨天怨地怨孩子不夠聰明,恨不能給孩子拔苗助長。然而家長的焦慮在我看來都屬於杞人憂天。現代社會物資充足,但凡好好做孕檢的,孩子出生後的智商大多在統一起跑線上,除了極少數天才,兒童群體中並不存在明顯的聰明或愚蠢,只分為先天顯露得快或慢。何況,有些孩子的性格不喜外顯,更容易被家長誤會不夠聰明,甚至由此去做一些多餘的事阻礙孩子的正常成長。
  • 你知道孩子多大能辦理身份證,孩子有了身份證後都有哪些好處嗎?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身份證,大家都知道,16歲就能辦理身份證,有了身份證之後,做什麼事都十分方便,沒有身份證的話真是寸步難行。但是很多家長並不知道自己的孩子能不能辦理身份證,新法規規定,辦理身份證並沒有年齡限制,滿16周歲是必須要辦理的,當然不滿16周歲的孩子也可以辦理。
  • 孩子過早識字有害?家長別再誤解了,這才是教育的最大騙局
    因為工作的性質,比較清閒,在每次送孩子上幼兒園的時候,都聽見中班的老師都開始給孩子們教一些簡單的字,甚至還有很多的爺爺奶奶們都會私自的灌輸早識字、早背古詩對孩子好的思想給孩子跟孩子的父母,還有部分的爺爺奶奶在炫耀他們的孫子能認識很多字了。
  • 孩子沒了家長卻推卸責任:多少父母,對孩子心理漠視卻不自知?
    或許是因為父母感覺到這個時代競爭越來越激烈,又或許是如今爸媽對孩子成績的過分關注,很多家長對孩子的內心世界早已一無所知。在這1377個文字的長篇敘述裡,家長全文都在指責學校,指責老師,卻絲毫沒有反思自己的問題。在文中,有這樣兩句話——「6月5日星期五,孩子放學回家問媽媽,家裡有沒有跳繩。原以為學校體育活動需要,說家裡沒有跳繩。6月8日星期一晚上放學回家,孩子神情比較低落,沉默寡言,我以為在學校學習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