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本,有家幼兒園,花了700萬日元,將院內的水泥地面變成了沙土,只為了讓孩子們有更多的時間,在沙地上光腳玩耍。
如果隔壁的王娭毑看到這個新聞,應該會這樣說:
在王娭毑這樣的資深美女眼裡,打赤腳就會著涼+寒氣入侵。
別說打赤腳在沙地玩了,就算在家裡打赤腳,也要被吼。☟☟☟
或者是這樣嚇唬小孩:草莓大夫會給你打針滴咯!!
內心突然湧起一波正義感,來,科普一下!
為什麼小朋友喜歡打赤腳?
孩子的新陳代謝比成年人快,更容易出汗,光著腳,能幫助汗液蒸發,讓腳部保持乾爽。
再有,小朋友比較好動,上竄下跳的,穿脫鞋子,非常麻煩,不穿鞋更方便。其實,在夏天,不用介意孩子打赤腳。
因為,光腳活動對孩子的成長發育非常重要。
寶寶的足底有著豐富的神經末梢感受器,當寶寶赤腳活動時,這些感受器接收到了豐富的刺激。
寶寶感覺的靈敏性和大腦思維判斷能力都大大提高了。
為了讓大家更好的理解,我舉個踩到石頭的例子來說明一下。
穿鞋踩到石頭時,我們只能感覺到,硬的。
但是,光腳踩到石頭時,我們能感覺到,是硬的,有多大,是什麼形狀的,踩上去了,腳底會有疼痛的感覺,還知道用的力氣越大,疼痛感就越強烈……
這樣,大腦接收並記住了這些信息。
如此一來,下次看到石頭,它才能發出正確的指令。
在這個反覆練習的過程中,孩子的記憶力和身體協調性獲得發展,對外界環境的適應能力大大增強。
相反,如果從小腳部觸覺沒有發育得很好,成年以後,會出現容易摔跤,平衡感差的現象。
腳部皮膚毛細血管和末梢神經十分豐富,對溫度非常敏感。
如果大夏天也給孩子穿著襪子,腳部不透氣,導致細菌滋生,這有可能會讓寶寶患上腳氣或者其他的皮膚疾病。
孩子的足弓,在4-6歲時,逐步發展形成。
光腳能鍛鍊足底肌肉和韌帶,促進足弓的形成,有利於緩衝走跳時引起的震蕩,預防寶寶扁平足和腳內翻、外翻等。
寫到這裡,我忍不住低頭看了一眼我的腳,感恩那些光腳在田埂上奔跑的時光。
可是,不知道為啥,腦子又出現了王娭毑的臉。
打赤腳,到底會不會著涼?
當寶寶打赤腳的時候,小腳涼涼的,溫度比身體要低一些。
這個現象很正常。
是因為,人的四肢尤其是雙腳距離心臟最遠,所以,摸起來是溫度稍微低一些。
而且腳部接觸到低溫的地板時,會自動收縮毛細血管,減少散熱,這並不代表孩子冷,只是身體自動的保護機制。
要判斷孩子是不是熱或者冷,該去摸摸孩子的脖子後面。
低於你手心的溫度,孩子冷了;
溫熱,剛剛好;
出汗,吸汗+減少衣物。
所以總是手腳冰涼的孩子,要多運動。
最後,讓我們來看看光腳丫應該注意些什麼?
①地板收拾乾淨,不要有水漬、異物。
②空調溫度不要打太低,最好是28-30℃。
③注意衛生,腳弄髒了要及時清理乾淨。
④控制時間,不要長時間在地板上光腳,可以轉移到床上或沙發上。
⑤寶寶不願意光腳不強求。
⑥出門要穿襪子穿鞋子。
⑦體質虛弱的寶寶、新生兒、早產兒要穿襪子。
夏天天氣熱,把地板打掃乾淨,就完全可讓孩子光著腳在地上"撒撒野"。
但一些體質比較弱的寶寶,建議穿雙薄襪子保護下小腳。
草莓大夫希望,每個寶寶都能健康快樂,能有更多的機會去體驗大自然,享受生命的美好。
▲本文經由湖南婦女兒童醫院兒內科兼兒保科主任譚傳梅專業撰稿及審核。
點讚、在看、分享三連發
讓更多王娭毑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