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央視網消息:2016年9月29日下午,「尋找第三張國家名片」網民互會在京召開了!針對網民所關心的熱點項目,國務院國資委新聞中心官方新媒體帳號「國資小新」、環球網、中央電視臺英語新聞頻道等介紹了在國內微信、微博平臺、門戶網站和海外社交平臺上的網民推薦和互動情況。自此,經過近半年的話題發酵,206萬人次的互動參與,通過網絡發起、網民推薦、網上互動等環節,這場備受網友關注的「尋找第三張國家名片」網絡互動活動開始進入高潮,一大波有實力、有影響力的中國品牌、中國技術、中國標準、中國創造脫穎而出。
2015年7月17日,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高鐵體現了中國裝備製造業水平,在「走出去」、「一帶一路」建設方面也是搶手貨,是一張亮麗的名片。同年6月15日,李克強總理視察華龍1號工程時,對老中青三代核電人說「你們為我撐腰,我去國際舞臺為你們揚名,要用最高標準,最優質量,最好性價比,提升中國核電裝備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力。」中國的高鐵、核電已經成為國家領導人出訪推薦的一張亮麗的國家名片,那麼誰將是第三張國家名片呢?
網絡發起、網民推薦、網友投票,全球網友尋找中國名片
今年5月30日開始,「國資小新」新媒體平臺、《國資報告》雜誌社,聯合人民日報經濟社會部、中國新聞網、環球網、新浪財經、中央電視臺中文國際頻道、中央電視臺外語頻道、《環球時報》輿情調查中心等,發起了一場為期半年的「第三張國家名片」的網絡推介活動,邀請全球網友推薦自己心中的「國家名片」。活動迅速引發網絡熱議。據國資委新聞中心新媒體處負責人介紹,「國資小新」共收到了12502條微信留言和9860條微博私信,各平臺累計共有超過206萬人次參與推薦。對於「國家第三張名片」表現出更為豐富和多元化的期待。
網友推薦的「國家名片」詞條達17個,包括特高壓、中國水電、中國航天、中醫藥、中國文化、中國4G標準、智慧型手機、中國橋梁、隧道建設技術、超級計算機、中國大飛機、中國無人機、清潔能源技術、中國港口建設、中國生活方式、中國煉化技術、超高層建築等,不僅涵蓋高端裝備製造、基礎設施建設、能源開發利用等行業,也涉及超級計算機、智慧型手機、4G標準、無人機等新興領域,還有醫藥、文化、生活方式等民生方面的眾多選擇。除了特高壓,中國航天,超級計算機等耳熟能詳的「高大上」的項目外,還有中國醫藥,中國生活方式等產業。
在投票中,微博共計603476位網友投票,微信共計979186票,網絡平臺共計438461票,特高壓、中國水電、中國航天、中醫藥、中國文化、中國4G標準、智慧型手機、中國橋梁、隧道建設技術、超級計算機等中國標準、中國智造、中國技術名列前茅;海外社交平臺共計45295票,「中國文化」、「中醫藥」在海外投票中以高票佔據榜首和榜眼,彰顯了國家名片的中國特色。一位業內專家指出:中國文化、中國生活方式、中醫藥等成為入選國家名片選項,更是我們文化自信的表現。」
中國企業、中國製造、中國文化,創新鑄就中國國家名片
每一張國家名片背後都有一大批企業支撐。網民推薦的選項至少涉及華為、中國移動、小米、中國石化、中國電建等30多家企業。本次網民互動會上, 「特高壓」、「中國4G標準」、「智慧型手機」等熱門項目的企業代表來到現場進行了深度介紹。
小米公司市場部公關總監李磊闡述了小米公司用「新國貨」帶動中國製造業升級的發展理念,通過生態鏈的打造,推動中國製造業變革,使得每一個網友都能享受到科技的樂趣;
國家電網能源研究院新聞發言人、全球能源網際網路研究中心主任工程師張棟詳解了中國「特高壓」技術發展的難點和突破點,他指出全球能源網際網路的實質是智能電網加特高壓電網,加清潔能源,通過特高壓構築全球能源網際網路,有助於我國應對能源發展「三大挑戰」,更在解決就業、攻堅扶貧等方面具有很大的社會價值;
中國移動研究院副院長、「全球TD-LTE發展倡議」組織秘書長黃宇紅則指出了「中國名片」打造過程面臨的共同問題:困難重重,創新顯著,投入巨大,意義重大。以TD-LTE為例,技術發展經過了十年,凝聚了上萬名科技人員的艱苦努力,實現了核心技術的突破,使我們國家在移動通信領域從邊緣到主流,從低端走向高端,從跟隨走向領先,為我們建設網絡強國,科技強國,做出了重大的貢獻。
中國實力、中國品牌、中國標準,走向世界的中國國家名片
國家形象的打造離不開這些中國企業的創新實踐,而國家名片的背後則是中國創新驅動發展、引領世界創新潮流的重要標杆。
對於「國家名片」的打造,國家標準委國際合作部李東方副處長則從「中國標準國際化」的角度進行了專業解讀。他指出經過十幾年的發展,中國目前主導的國際標準總共有474項,承擔了國際標準組織79個,來自於鞍鋼集團的副董事長已經當選了國際標準化組織ISO主席。中國標準走向國際的過程中,中國企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做出了重大貢獻。中國標準」作為一張意義重大的「中國名片」,著力提升其國際化水平,將有助於中國企業掌握國際動態、與國際水平接軌、促進國際貿易,對於「走出去」具有重要作用和意義。
清華大學國情研究院院長胡鞍鋼教授指出:國家名片的背後是中國製造、中國創造的強大實力,它是中國創新驅動發展、進而引領世界創新潮流的重要標杆。越來越多的重大創新和集成創新成果成為國家名片,這是中國科技研發投入佔GDP比重不斷提高帶來的可喜成果,也是國有企業特別是央企競爭力不斷提高的真實反映。希望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躋身世界一流企業行列,也希望還有越來越多的國家名片為世界所認知,為中國建成創新強國提供強有力支撐。
品牌營銷戰略專家李光鬥從國家品牌戰略角度指出,「尋找第三張國家名片」網民互動活動把握住了時代脈搏,對於國家品牌的推廣具有重要意義,甚至可以進一步推廣為全民行動,助力國家品牌的形象的推廣和提升。
國家名片,不僅需要尋找、更需要精心打造
互動會現場,中國中車、中國建築、中國中鐵、中國海油等30多企業代表和中央電視臺、中國新聞網、光明日報20多家媒體主流媒體記著現場為「國家名片」點讚加油。
無論是特高壓、中國水電等硬實力,還是中醫藥、中國文化等軟實力,中國企業正在不同領域打造出一張張閃亮的名片,網民更是通過快捷、高效的網絡平臺表達著他們的心聲。正是抱持開放而多元價值觀,「第三張國家名片」因此折射出更加多彩的光芒。比如,微博網友「瞿瞿」推薦的選項是「中國生活方式」,「讓生活成為第三張名片,前兩張代表著國家的強大,第三張名片代表著百姓生活的安康」。還有海外的網友在社交平臺上說中國的美食也應該成為國家名片。微信網友「陽光燦爛」在留言中寫道:在國家推進一帶一路戰略的背景下,中國的高鐵、核電、通信、航天、特高壓、蓮花技術等……全方位走向世界,一起編織一張前無古人的超級網絡,交通網、信息網、能源網……更多的中國名片值得期待。環球網網友評論指出:作為此次活動的參與者,在活動中被感動著,身感作為中國人是多麼自豪,為中國製造,中國品牌驕傲。
正如網民互動活動發起單位之一、國資委新聞中心主任毛一翔所說,「尋找第三張國家名片」活動的結果,排名不論先後,得票不論多少,「第三張國家名片」也許不是「一」張名片,而是「萬」張名片、一群名片。通過網友推薦,讓人們認識到企業的好產品、好品牌;通過網民互動,挖掘出中國的新技術、新名片。「第三張國家名片」,需要尋找,更需要打造,需要中國企業的持續發力,努力實現技術更先進、工藝更精湛、產品更過硬、服務更滿意,在世界舞臺上打造成更多閃亮的「中國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