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寫物品外形
描繪物品的外形包括寫清它的大小形狀、顏色等,為的是使讀者對所寫物品有一個準確、鮮明、具體的印象。但在作文中描寫物品先要明確描寫這個物品在全文中的作用,才有可能圍繞一個中心意思來寫,而不是不加選擇地把物品外形上的所有特點都寫下來。描寫物品外形時要注意表達的順序,一般可以按空間順序記敘。有許多物品,例如雕塑、圖畫,它本身是靜物,但是它表現的對象是人或者飛禽走獸,所以描寫時,可以根據自己的想像把靜物寫「動」,體現物品的特點。
下面以一篇習作為例品析。
小瓷貓
兩個月前,有一位叔叔出差回來,送給爸爸一隻小瓷貓。爸爸可珍愛它呢,小心翼翼地放在書櫃裡,隔幾天就拿出來又洗又抹,捧在手裡端詳著,愛不釋手。
(點評:開頭寫小瓷貓的來歷。
寫人物的動作的,表現了爸爸喜愛小瓷貓的程度。爸爸為什麼如此喜愛它呢?下文就圍繞這個中心記敘。)
小瓷貓蹲在白色瓷墊上,穿件棕色的外衣,脖子上繫著一個白色的蝴蝶結。圓乎乎的小腦袋上豎著一對三角小耳朵,一雙圓眼晴分外有神,小巧的鼻子跟人的相似,可嘴卻和兔子嘴一樣,三瓣的。啊,它的腦袋還能轉動呢!它前腿直立,後腿下蹲,一條挺神氣的尾巴盤在右側。它仿佛累了,或許是剛剛捉完耗子稍微歌息一會兒吧?這隻形態逼真栩栩如生的小瓷貓,確實逗人喜愛呀!
(先寫小瓷貓的外形,說明它確實令人「愛不釋手」。寫穿著,從顏色落筆;再寫頭部,包括耳、眼、鼻,嘴,從形狀落筆,末了寫神態。鼻子和嘴連成一氣來寫,語句流暢。
耳、眼、鼻、嘴分述後,再總起來寫腦袋,然後寫其他部位姿態。整個外形記敘完整。
從身子的形態上作想像,增強了文章的生動性。
末句對整段內容歸納,說明爸爸喜愛小瓷貓的第一個原因。)
有一個晚上,爸爸像往常一樣,把小瓷貓從書櫃裡拿出來,輕輕拂去它身上的灰塵,捧在手裡看了又看。我禁不住問爸爸:「您幹嘛總看不夠呀?」爸爸望著手裡的瓷貓,深情地說:「你不知道,這小瓷貓是咱們家鄉的產品啊!我出來工作幾十年了,看到它,就想起家鄉來了!」啊,這回我明白了,爸爸喜歡這隻小瓷貓,是飽含著他對家鄉深沉的愛啊!
(再寫爸爸的動作,引出對話,揭示爸爸喜愛小瓷貓的第二個原因、也是主要的原因。
語言描寫點出中心思想。
上一段從「我」對小瓷貓的觀察角度寫原因;本段從爸爸對家鄉的感情角度寫原因。兩個原因由表及裡,安排材料合理。)
從此,我也更喜愛這隻小瓷貓了。像爸爸那樣,把它擦拭得一塵不染。我想,如果我也能像家鄉的能工巧匠們那樣,塑造出小巧玲瓏的小瓷貓,那該多美呀!
(「更」字溶合了上面兩段內容,用得好。「像爸爸那樣」句缺主語,應寫成「我經常像爸爸那樣」才通。篇末用假設句總收全文,一方面表達了喜愛小瓷貓的心願,另一方面抒發了熱愛家鄉的感情。)
難點指導
這篇作文的第二段集中描寫了小瓷貓的外形。這段話根據三個不同的描寫角度可以分成三個層次。第一層從顏色落筆,寫小瓷貓的服飾:棕色的外衣和白色的蝴蝶結;第二層從形狀落筆,寫小瓷貓的頭部:一個圓腦袋,一對三角耳,一雙圓眼晴,小巧的鼻子和三瓣唇的嘴;第三層從姿態落筆,寫小瓷貓的腿腳和尾巴:前腿直立,後腿下蹲,尾巴盤在右側。文章把同一描寫角度的內容集中起來寫,就使物品的外形描寫有了一個明確的順序,不會東拉西扯,雜亂無章。
至於三層意思,哪一層先寫,哪一層後寫,則要服從於整篇文章的寫作思路。這篇作文後寫小瓷貓的腿腳和尾巴,是因為作者介紹小瓷貓的構思,是從靜態(物品本身是靜物)寫到動態(作者對靜物的想像),以「動」來強化小瓷貓的逗人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