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面:
今天我們一起梳理一下鋰電池產業鏈中電解液龍頭天賜材料,公司主營業務為精細化工新材料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屬於精細化工行業,主要產品為日化材料及特種化學品、鋰離子電池材料。公司生產的日化材料及特種化學品主要有表面活性劑、矽油、水溶性聚合物、陽離子調理劑等系列產品。公司生產的鋰離子電池材料主要為鋰離子電池電解液和正極材料磷酸鐵鋰,均為鋰電池關鍵原材料。同時,圍繞主要產品,公司還配套布局電解液和磷酸鐵鋰的關鍵原料生產能力,包括六氟磷酸、新型鋰鹽、添加劑和磷酸鐵等。鋰離子電解液和正極材料磷酸鐵鋰用於生產鋰電池,鋰電池在新能源汽車、消費類電子產品和儲能領域均有廣泛應用。
主要生產產品與用途:
日化材料:表面活性劑、矽油、水溶性聚合物、陽離子調理劑、有機矽及橡膠助劑材料等系列產品,下遊應用為個人護理品,包括洗髮水、護髮素、沐浴露、洗手液、消毒殺菌產品、護膚品等;
特種化學品:產品及應用技術為造紙、建築、農藥、油田、有機矽製品、橡塑和印染等領域提供創新的解決方案;
鋰離子電池材料:鋰離子電池電解液和正極材料磷酸鐵鋰,還布局了六氟磷酸鋰、新型電解質、添加劑、磷酸鐵和鋰輝石精礦等。
正極及相關業務:公司2017-2018年圍繞正極及相關業務過度延伸,帶來較大的財務包袱,經過2018-2019兩年的消化,基本完成了歷史問題的出清。目前,公司聚焦到磷酸鐵環節,9月磷酸鐵和磷酸鐵鋰已經從虧損轉向微虧狀態,估計明年能實現2000萬盈利。
這裡我們最看好電解液業務未來對公司的貢獻。電解液業務時公司過去投入最多的方向,電解液盈利變化主要跟隨六氟價格波動。公司從2005年開始研究電解液,207年開始產業化銷售電解液產品,早期供應數碼市場,2009年後陸續進入萬向、國軒、沃特瑪等動力客戶,迎來快速增長,2015年進入寧德時代供應鏈;伴隨國內新能源的快速發展,公司電解液收入在2015-2016年迎來爆發。2010年公司電解液來自動力市場的比例近20%,2012年達40%左右,2019年該比例超80%。
其次,公司六氟產品向高技術壁壘和高毛利的方向迭代演變,從第一代液體六氟到粉末六氟,再到晶體六氟,目前的主流正在切換更有成本優勢的液體六氟。公司的毛利率優勢,主要就是依靠液體六氟實現的。
主要客戶分布:
第一大客戶銷售佔比28.17%,或為寧德時代,前五名客戶銷售佔比41.99%,其他客戶包括亞什蘭、寶潔、安利、拜爾斯道夫、拉芳、LG、松下、特斯拉等;
財報分析:
根據三季報,今年前9個月,天賜材料實現營業收入26.96億元,較去年同期的19.64億元增長7.32億元,增幅為37.24%,增幅略高於去年同期。淨利潤為5.18億元,去年同期為0.90億元,同比增長4.28億元,增幅高達475.85%。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淨利潤(簡稱扣非淨利潤)為5.16億元,較上年同期的0.93億元增長453.92%。
在今年上半年,天賜材料的經營業績表現突出。當時披露的數據顯示,其實現營業收入15.93億元、淨利潤3.12億元,同比增長30.80%、516.88%。
11月26號提示低吸的中水漁業(000798)已經走出5板的高度,12月1號我讓大家低吸的貴州三力(603439)已經走出3板的高度,這足以說明我的實力了
朋友們問為什麼選票精準,說白了都是技術面+基本面+消息面疊加的綜合推論,還有一點就是語詩總結多年股市的歷史經驗,這方面是不能急,誰都是需要時間磨練的,一步一步來。
我的下一步策略
今天我依靠自己個人的交易體系判斷,挖掘出了大資金底部埋伏,並且通過K線語言方面的疊加研判,馬上就要起飛的1隻高爆發的翻倍妖股,主升浪即將起漲。這是從最近300多家企業的中報以及走勢中篩選出來的1隻翻倍妖股,目前已被遊資機構重倉,處于震蕩上行趨勢,莊家控盤程度極高,近期受大盤調整後,技術上弧形底部,正是建倉布局最佳好時機,預計五連板,早點跟上,早吃肉 想跟上回血。
想跟上節奏的朋友,弓仲號:夢凰之股
從單個季度看,今年一二三季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5.25億元、10.68億元、11.03億元,同比變動-3.48%、58.47%、47.76%。對應的淨利潤為0.42億元、2.70億元、2.07億元,同比增長45.08%、1132.73%、423.36%。扣非淨利潤為0.41億元、2.70億元、2.05億元,同比增長60.22%、901.18%、404.69%。二三季度,業績表現強勢,尤其是淨利潤、扣非淨利潤,均表現為大幅倍增。
未來三季報估值:
盈利預測與投資評級:預計公司20-22年歸母淨利潤6.8/7.4/9.4億,同比增長4093%/8%/26%,對應PE為33x/30x/24x。考慮到公司是電解液龍頭,主要客戶需求恢復,給予21年40倍PE,對應目標價54元,給予「買入」評級。
總結
公司是全球鋰電池電解液龍頭,同時在日化材料領域也佔有一席之地。過去兩年受困新能源汽車行業低迷、競爭加劇影響盈利能力大幅下降;2020年受益疫情影響和新能源汽車銷量的強勢回暖,公司淨利潤實現了爆炸式增長。量價齊升是公司利潤增長的核心,量的增長仍有可持續性,但是高毛利率不具有可持續性,畢竟行業門檻並不高、競爭者也很多,電解液在鋰電池成本的比例也比較低,未來天花板仍可預期。公司今年淨利潤的暴漲具有較高的偶發性,未來幾年很可能步入增收不增利的尷尬局面,而顯然當下投資人的預期過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