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國藩雖然是個文人,但他殺起人來卻毫不手軟。他在給朝廷的上疏中寫道:「欲用重典,以鋤強暴,即臣得殘忍之名,亦不敢辭。」
正因為有「欲用重典」的決心和勇氣,曾國藩在長沙辦團練時,下大力氣整頓會黨、維護治安,期間殺人無數,因此又得一綽號「曾剃頭」。長沙城中小孩啼哭,一提「曾剃頭」,哭聲立止。
為了樹威,曾國藩有時也不免濫殺無辜。
鹹豐二年(公元1852年),曾國藩到長沙辦團練,在城中魚塘口設立行轅。
開轅之日,曾國藩突然決定用人頭來祭奠帥旗。於是,他交給下屬一個特別任務——捉拿兩個匪徒。
由於事出倉促,下屬一時之間無法捉到匪徒,任務難以完成。情急之下,下屬只好在小吳門外抓了一個乞丐回來復命。
乞丐不知何事,跪在堂前瑟瑟發抖。曾國藩見只有一個衣衫襤褸的乞丐,並沒有發怒,反而和顏悅色地對乞丐說:「本帥行轅開張,想向你借一件東西,不知肯否?」乞丐答道:「小人但有,一定奉上。只是不知大人所要和物?」曾國藩說:「項上人頭。」於是,曾國藩不管三七二十一,命下屬砍了乞丐,用這顆人頭祭奠帥旗。
殺戒一開,從此一發不可收拾。
曾國藩辦團練伊始,發現湖南地區會黨極多,長沙尤盛。太平軍入湘後,會黨更是蠢蠢欲動,曾國藩便決定拿會黨開刀。
會黨原是城鄉無業游民、手工業者和社會黑惡勢力組建的一種民間秘密組織。在不良頭目的唆使下,會黨常幹殺人越貨、綁架盜竊之事。著名的會黨有天地會、串子會、紅黑會、半邊錢會、一股香會等。會黨雖然影響了社會治安,但無關大局,官府歷來也不予深究。
自從太平軍入湘,會黨就開始活躍,有的甚至公開投靠,如天地會。這引起曾國藩的極度恐慌和高度警覺。於是,他痛下決心,將清查會黨當作第一要務。
曾國藩在魚塘行轅設立審案局,一旦抓獲會黨成員或匪徒,便用嚴刑拷打加以審訊,並分別以會匪、散匪、盜匪、尋常痞匪等名目,誅戮處死。據說,審案局開局,他又殺了200多會黨匪首祭旗。
有一次,在湘江上發現有強行勒索民船的會黨,曾國藩聞訊後立即派人捉了三人,當即梟首示眾。長沙湘鄉碼頭開張,他殺了16個會匪「慶賀」。曾國藩還下令湖南各地團紳和地方官員,可以自行捕殺會匪,不必一一上報。
曾國藩的舉動令上下震恐,一時「曾剃頭」之名廣為傳播。
曾國藩的門生李瀚章,時任益陽縣令,見其殺戮過多,曾寫信勸諫「廣施仁義,緩於刑法」。曾國藩斥之為「書生之論」,置之不理。
至今,在曾國藩的家鄉荷葉塘,仍有民諺云:「不怕一萬,就怕萬一;不怕萬一,就怕寬一。」寬一即曾國遊小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