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國藩27歲中進士後,被道光皇帝欽點進入翰林院,任庶吉士。當時,年輕的曾國藩拜理學家倭仁為師,他的才幹還得到了軍機大臣穆彰阿的極度賞識。穆彰阿、倭仁與曾國藩結交甚密、亦師亦友。有穆、倭二人的栽培,年輕的曾國藩看上去仕途一片光明。
穆彰阿和倭仁曾不遺餘力地多次向道光帝推薦曾國藩,說曾「留心時務,熟悉掌故」、「天性聰慧,過目不忘」。兩位股肱重臣的大力推薦,讓曾國藩這個其貌不揚的湖南伢子,迅速進入了道光帝的視線。穆、倭二人對曾國藩「過目不忘」的評語,引起了道光帝的注意。難道世間真有如此器材?道光帝便決定親自考察一番,以試真偽。
某天,曾國藩突然接到皇帝旨意,著令其立即入宮相見。曾國藩不知何事,趕緊進入宮中,由太監引到一座裝潢考究的宮殿內,專等聖駕。
然而頗感意外的是,曾國藩足足等了一個多時辰,仍不見皇帝的影子。
正當曾國藩滿腹狐疑之際,突然又接到旨意:明天早上再來召見。
曾國藩認為皇帝日理萬機,別有事務,因此推遲了召見。於是,他也將此事拋於腦後。出宮後,曾又順便去拜見穆、倭二位老師。
三人閒聊中,曾國藩與二位老師輕描淡寫地說起剛才的事。沒想到穆、倭二人聽聞後卻大驚失色,趕緊向曾國藩仔細詢問來龍去脈。
原來,穆彰阿、倭仁混跡官場多年,見多識廣,經驗豐富。曾國藩一說此事,二人立馬覺得其中蹊蹺,這很有可能是道光帝在有意考察曾國藩「過目不忘」和「熟悉掌故」的本領。
於是,穆、倭詢問當時處在何殿何所,房間內有何裝飾,裝飾上有何文字。但曾國藩卻一無所知,只因當時誠惶誠恐、正襟危坐,不敢左顧右盼、東張西望,因此未曾留心房間四壁上的字畫。
穆彰阿、倭仁不愧是老江湖,趕緊派遣心腹連夜進宮,找到當值太監,獻上花銀400兩,只求一件事——偷偷地將那個房間的所有字畫內容全部抄出。
一個時辰後,太監便將所有內容全部抄出。原來那是懸掛清朝列祖列宗遺像和遺訓的偏殿。
曾國藩遵照穆彰阿、倭仁之意,連夜將這些祖訓背得滾瓜爛熟。
果然不出穆彰阿、倭仁所料,第二天天剛亮,道光皇帝就再次召見曾國藩,並詢問祖宗遺訓之事。
此時的曾國藩暗暗得意,他胸有成竹、不慌不忙,與皇帝詳解祖訓之事。道光皇帝也心中大喜,頻頻含笑點頭。
召見結束後,曾國藩還是驚出了一身冷汗。他連忙準備重禮,拜謝穆彰阿、倭仁二位老師的相助之恩。
經過這一番親自考察,道光帝這才真正相信曾確有「過目不忘」、「熟悉掌故」之大才,遂決定委以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