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開界
來源:開界(gh_be445fdad464)
曾國藩出生窮苦,做京官十年,憑藉高情商在官場如魚得水,10年連升七級,從底層公務員升遷至二品大官。
花無千日紅,隨著道光皇帝駕崩,與新登基鹹豐皇帝相處,讓他跌到了職業生涯的谷底。
從開始的目標清晰-互動,陷入完全無目的互動,幸虧後來在回去幫辦團練裡才又重新找到了自己的價值,將一切重新拉回到正確的軌道。
一、鹹豐繼位穆黨倒臺,曾國藩面臨重大危機
鹹豐皇帝最擅長捕捉別人做事的動機,識別出誰是朋友,誰是敵人。在和恭親王,奕訢奪嫡期間,就充分發揮了他的這一優勢。
鹹豐皇帝登基後不久,遭遇了鴉片戰爭,當時朝廷分成兩大派別:以杜受田、林則徐為首的主戰的和以穆彰阿、耆英首的主和派。
在鹹豐看來,主和派都是賣國求榮,他準備徹底清理門戶。所以親政之後第一件事就是下發硃諭:《罪穆彰阿、耆英詔》,把穆彰阿一黨徹底剷除。
這時曾國藩就開始陷入了隱性危險之中。當時在穆彰阿底下,思路清晰,圈裡人都認同他,對他有好感。但直面鹹豐皇帝之後,曾國藩開始很尷尬,陷入了完全無目標的互動,唯一能做的就是瘋狂寫奏摺,向皇帝提議,表表忠心
二、陷入無目標互動的曾國藩到處得罪人
原先在穆彰阿的保護傘下,不用自己出來擔責任,做事也有人指點。但當40出頭的他成了第一責任人,從最初性格裡的優勢也逐漸變成了他的個人劣勢,高情商也總用不對地方。
失去了最大的保護傘後,曾國藩一度小聰明的抱團以唐鑑、倭仁為首的程朱理學家。從批判官場不良風氣,到用人原則,曾國藩事無巨細的寫了封《應詔陳言疏》,在鹹豐皇帝對此表示認可之後。一發不可收拾,對自己的奏摺產生了盲目的自信,開始瘋狂寫奏摺。不在職權範圍的事情,他也一再過問提議。
作為皇帝本就事多,最初也只是敷衍了事,所以當曾國藩狂熱寫了一年奏摺後,發現鹹豐皇帝居然不搭理他,最後走向了瘋狂。曾國藩寫了一封3000多字的大奏摺:《敬呈聖德三端預防流弊疏》,痛批了頓鹹豐。這個舉動差點讓自己招來殺身之禍,好在有朋友多方走動才免去了他的死罪。
但自此曾國藩被鹹豐皇帝疏遠了,調去了刑部工作,主抓司法。這期間,曾國藩投其所好幹了3件事:
1、嚴辦主和派得力人員琦善;
2、寫密折彈劾鎮壓太平天國無大功的塞尚阿
3、求情從寬處理寫奏摺罵鹹豐的勝寶
可曾國藩忘了現在最重要的一點,他是第一責任人,不像以前那樣有上級保護他了。第二責任人主要是負責提議,可以鬥智鬥勇,但身為第一責任人的主要職責是辦事。要做事就一定得跟人合作。
原先人緣很好的曾國藩,因為在刑部辦的這3件案子得罪了不少人,人際關係一再陷入一塌糊塗的局面。就連吃飯時,別人都不願意跟他坐同一桌。
第二年,得知老家太夫人去世,上報要回家守制,鹹豐皇帝二話不說允許,直接讓他回老家。
三、團練護鄉,重新找回目標,回歸有效互動
心灰意冷的曾國藩只能順勢回老家操辦喪事。
四個月後,因太平天國運動勢如破竹,皇帝忙得焦頭爛額。在聽完大儒生唐鑑的提議後,鹹豐讓曾國藩在家鄉繼續守制,同時幫辦地方團練,對抗太平天國運動。
但讓一個副部長在沒有任何名分的情況下,操辦團練,其實是對曾國藩的羞辱。
曾國藩原本準備拒絕,在朋友郭嵩燾地勸導下,接下了這個燙手的工作,為保衛家鄉盡一份力。
在郭嵩燾的引薦下,結識了左宗棠,兩人所見略同。曾國藩也是個惜才的人,對左宗棠禮遇有加,齊心協力,團練很快就有了起色。這期間還充分參考了曾國潢和父親鬥豪強的成功經歷,不斷地完善了團練制度。
在接任團練後,曾國藩先是給皇帝上了道《敬陳團練查匪大概規模折》的奏摺,表明自己做事思路;隨後和左宗棠分工協作招兵買馬、訓練民兵;最後把原先那幫一起做事的兄弟都召集起來去保護地方治安。
這一系列事情下來,曾國藩在地方和家鄉的好口碑和好人緣再次回來。從辦湘軍開始,曾國藩的稟賦開始綻放異彩,一步一步真正走向了他的人生巔峰,最終成就了中興大業。
四、有目標的互動全世界都是你的資源
曾國藩從辦團練那天開始重新找回了目標,他和任何人打交道都圍繞:我要富國,我要強兵,任何一次溝通都是在達成這個目標。這其實是一個良性高效的人際互動過程。
一個人無目標地與人互動,不管你抱著多麼大的誠意,最後也一定會解除很奇葩的果子,甚至就是對他人對自己的一種戕害。
而一個有目標的人在人際互動中全世界都是他的資源,每走一步都在獲得幫助。
今天的片尾曲是:《 王侯將相》
作者:開界
來源:開界(gh_be445fdad4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