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期基督教與社會關懷公益講座線上舉行:教會當成為社會的祝福

2020-12-27 基督教資訊平臺

第五期「基督教與社會關懷」講座已於12月中旬在網上正式拉下帷幕。

由於疫情的關係,今年的「基督教與社會關懷」講座均以網絡的形式舉行,第五期日程為12月14日-16日上午9點-11點。主題共分為三個單元:在社區思考和實踐大使命的重要性;關懷百姓生活生命中最需要的事情,讓大使命自然而然出現在與大家生命相連相助相愛之地;分享社會關懷領域已經成功的見證。

在14日的講座上,主講人劉教授從內外兩個環境來分享了中國教會現下面臨的危機,認為教會要發展不能脫離社會,並提到基督徒的見證是通過行動來達成,而不是用形式主義來進行自我隔絕,自說自話。教會也當成為社會的希望,做社會的祝福,進入到社區之中,經受考驗,迎接挑戰,並要紮下根來。

15日的講座上,黃牧師提到「好公義、行憐憫」是每個基督徒都當去行的事,而如何去做公益?便是履行社會關懷和社會責任,對有需要幫助的人——無論是在災難當中還是貧窮當中,都應當對他們進行關懷和幫助。黃牧師藉著好撒瑪利亞人的故事分享,社會關懷和傳福音其實就是在回應大使命。

16日的講座分為兩個主題,首先是李牧師從他的角度對「老年服務和生命關懷」進行分享。李牧師提到他曾有很長一段時間在思考,信仰到底是什麼?基督徒的能力在哪裡?李牧師認為對於不信仰的人,最切實的幫助是用他能聽得懂的話和方式來解決他的問題,用生命影響生命。

第二個主題是關於「教會開戰精神疾病社區康復的探索」,主講人認為信仰應當進入到社會中,但不是靠言語讓別人認識基督徒,乃是帶著謙卑的心和態度通過專業的服事以及基督的愛傳遞出去。

相關焦點

  • 社會關懷--福音派教會的覺醒
    踏入職場的基督徒,社會責任在哪裡?教會對社會關懷的切入點又在哪裡?或許看到時代的需要,在對社會關懷與責任的宣道策略上,就可以找到更多愛的見證,讓生命感動生命,讓福音紮根中國。Henry)為首,在葛培理(Billy Graham)的支持下,一九四二年創辦了國家福音聯盟(NAE),一九五六年卡爾·亨利離開富樂神學院,接受《今日基督教》(Christianity Today)雜誌的主編工作,從此該雜誌成為新福音派的發言管道。
  • 【基督教新聞】前往非洲偏鄉宣教 建立教會與健康關懷小站
    臺灣信義會、嘉義基督教醫院(簡稱嘉基),與美國矽谷生命河靈糧堂劉彤牧師、王亞辰牧師連結,前往非洲探勘。臺灣信義會監督、士林真理堂主任牧師吳英賓率領嘉基醫療團隊前往非洲多哥了解當地情況,並在禱告中決定回應神在非洲洛美建立教會。
  • 廣州市基督教天河堂啟用典禮舉行 為目前廣東省最大教堂
    廣州市民族宗教事務局汪茂鑄局在講話中表示,天河堂的設計既具有現代化特色,又與中國傳統文化以及嶺南文化相融洽,充分體現了基督信仰中國化的特色,該堂將成為廣州基督教的地標性建築以及廣州標杆式教會。隨後,傅先偉長老、汪茂鑄局長、蔡國強主任、梁明牧師、馮浩牧師以及陳以諾牧師站在臺上共同按手於啟動球上。隨著《哈利路亞》讚美樂音響起,啟動球閃耀出了「基督教天河堂正式啟用」的字眼。
  • 杭州市崇一堂4月教會活動一覽-福音時報--基督教資訊門戶網站
    崇一堂2016年四月份守望禱告會(圖片來自崇一堂網站) 杭州市基督教崇一堂4月將舉行多次教會活動,包括2016年四月份守望禱告會、2016年春季門訓班、2016年第一期慕道班課程和2016年春季聖經教導課程
  • 陳小旺北京舉行公益講座——詳解太極五層功夫
    陳小旺與其弟子及再傳弟子演示太極拳   太極者,修身養性,外強筋骨內蘊文化;公益者,不圖名利,上澤其國下潤其民。而縱觀當今社會,能將太極與公益結合在一起的人,卻是少之又少。陳小旺(右)與北京陳式太極拳研究會會長王洪恩(左)暢談太極與養生   2016年3月27日晚7時,由東高地體育協會和航天一院武術協會聯合舉辦的「陳氏太極拳養生之道」公益講座在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禮堂舉行
  • 未來公益走進杭州,線上講座傳授疫情主題作文寫作訣竅
    清明假期之後,「未來公益校園行系列講座」以線上直播公益課的形式,為杭州第四中學和新登中學的師生帶來了生動一課。此次講座由杭州第四中學、新登中學聯手未來青少年文學文化公益計劃行動辦主辦,講座由未來青少年文學文化公益計劃發起人、北京大學博士、中國社會科學院副研究員陳思主講。
  • 豪士科第二期消防公益講座在京舉辦,聚焦專業培訓
    2020年11月23日北京—— "中國應急管理行業學術茶話會"第二期消防主題公益講座《消防隊的職業化和專業化:專業培訓提升專業技能》在京舉辦。本次公益講座由安易持(北京)安全技術研究院主辦,豪士科公司(Oshkosh Corporation)聯合主辦。
  • 2020中國公益年會在京舉行,共議「社會公益的綻放時代」
    2020年12月23日,2020中國公益年會在京舉行。年會以「社會公益的綻放時代」為主題,由《公益時報》社主辦,騰訊公益慈善基金會、河仁慈善基金會、新奧公益慈善基金會聯合主辦,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長江商學院、深圳國際公益學院提供學術支持,企業公民(東升匯)俱樂部支持。
  • 吉安市基督教福音堂
    1.啟導本明朝洪武年間在江西的廬陵(吉安)掘得大鐵十字架,上鑄赤烏年月(即三國孫吳時代,由公元238年至250年)。鐵十字架上的對聯可解作對基督的頌讚:四海慶安瀾,鐵柱寶光留十字;萬民懷大澤,金爐香篆藹千秋;[1]《聖經啟導本》基督教入華傳說第五點。有的資料講是明朝的劉子高的《詩集》,和李九功的《慎思錄》中所提的是同一件事。
  • ...鑄就未來——記「青春·未來·使命」線上系列公益講座總結會...
    「青春·未來·使命」線上系列公益講座從草長鶯飛、燕語鳩鳴的初夏啟動,每周一晚一場,共計十場,走到了池荷榴花、蛙鳴蟬噪的盛夏,在2020年7月27日晚7:00迎來總結大會暨第十場專題講座活動。 講座中,武教授通過一個生動的案例詳細地教會大家通過問題樹方法直面孩子社會適應能力不足的具體表現;從身體、心理、社會等多方面探尋主、次要原因,尋找根本原因;看清問題發展可能造成的持續性、長期性影響,幫助孩子及家長激發改變動力;進而共同挖掘解決問題的多種策略和可能方法,引導家長擔負起教育孩子的主角,從系統、發展的角度為孩子適應能力的提高而不斷學習、不斷實踐、不斷改進。
  • 傳統文化線上公益講座公告|《紅樓人物趣談》(一、二)
    已故著名作家、貴州省知名紅學專家秦家倫教授生前曾在孔學堂主講了《紅樓人物趣談》系列講座,生動有趣地講解了曹雪芹筆下的紅樓人物形象,深入解析了作者獨到的藝術表現手法。秦先生總結說,《紅樓夢》達到了我國古典小說藝術的頂峰,它不是孤立地描寫愛情悲劇,而是以戀愛婚姻悲劇為中心,以賈王史薛四大家族的興衰為背景,寫出那個社會的黑暗和罪惡及其不可克服的內在矛盾。
  • 舉三自愛國旗,走中國特色路——浙江基督教紀念三自愛國運動發起70...
    ▲ 2020年9月23日,寧波市基督教「兩會」組織全體常委線上學習中國基督教「兩會」發布的三自愛國運動70周年的紀念文章。▲ 2020年9-11月,金華市基督教「兩會」先後在各地「兩會」、教會舉行相關活動;在義烏新恩堂舉行中國基督教三自愛國運動發起70周年座談會、在永康堂舉行中國基督教三自愛國運動發起70周年圖片展。
  • 快速了解基督教的教會歷史
    從基督教的起源至君士坦丁大帝終止逼迫(米蘭詔令,313)這是教會的形成期,這個時期奠定了整個教會歷史的基調。當時的某些決定,仍然影響生活在今日的我們。   基督教誕生的世界,原本有其宗教、文化、社會以及經濟的架構。在這個架構之中,基督教這個新的信仰走出屬於自己的一條路,然而同時也在界定自己。
  • 《佛教教規禮儀》 (九) 社會團體篇(上)
    來自佛光山的《佛教教規禮儀》共十二篇,堪稱佛教小百科,本刊已分十六期連載,今天補發:社會團體篇(上)。各分會的活動內容有成立兒童班、讀書班,舉辦佛學講座,積極參加社區服務,協助推動環保工作,以"家庭普照"方式,將佛法帶入每一個家庭。  翌年(一九九一),經由各方齊心協力的積極籌備,於二月三日,假臺北國父紀念館舉行中華佛光協會成立大會,成為國際佛光會的開路先鋒,並為中國佛教歷史揭開嶄新的一頁。
  • 第五期海仲雲講壇線上講座日前舉辦_中國貿易報
    第五期海仲雲講壇線上講座日前舉辦> 來源:中國貿易報   本報訊 日前,由中國海事仲裁委員會主辦的海仲雲講壇第五期講座在線上舉辦。
  • Soul藉助公益大舞臺,傳遞愛與關懷的力量
    近日,平臺聯合WABC藝途公益基金會發起「錯襪日」公益活動,呼籲社會關注精智障礙人群,通過豐富的站內活動,在廣大年輕用戶群體間傳遞愛與關懷的力量,在社會上引起了強烈的反響。「錯襪日」概念源於WABC在2016年發起的公益倡議:為了表達對自閉症、腦癱、唐氏症候群等精智障礙人群及其家庭的包容與接納,每年12月23日,人們自發穿上兩隻不同的襪子,喚起公眾同理心並消除偏見,為生而不同勇敢發聲,創造一個多元、團結、友善的文明社會。近年來,憑藉著溫暖有愛的公益主張和新穎獨特的參與形式,「錯襪日」愈發受到社會各界歡迎和踴躍支持。
  • 安徽省基督教兩會2020年神學思想建設講道交流會在淮南鳳臺舉行
    2020年11月20日至22日,安徽省基督教兩會神學思想建設講道交流會在淮南市鳳臺縣舉行。安徽省基督教三自愛國運動委員會主席陳田元牧師、安徽省基督教協會會長薛連喜牧師出席並主持宣講活動。安徽省基督教兩會17名宣講團成員參加了本次講道交流活動。鳳臺縣16所教堂負責人及信徒約三千人聽講。本次宣講主題為「教會燈臺 榮神益人」。
  • 資中筠:新公益與社會改良
    攝影/本刊記者 張旭)新公益與社會改良新公益如何促進資本主義演變文/資中筠發於《中國慈善家》2020年第5期例如中國古話所說「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我把它稱為「前工業社會的慈善事業」。這種形式的慈善和社會改革沒有太大的關係,只是在一個階層固化的社會裡,先富起來的人出於人道主義的關懷而做的一些事情。改變不公平的競爭機制公益事業和社會改革開始發生關係,是從工業化以後開始的。
  • 鹽津鋪子高校主播公益選拔大賽啟動儀式暨公益講座在長沙舉行
    紅網時刻12月11日訊(通訊員 吳鑫)12月11日下午,由鹽津鋪子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主辦,湖南省文化創意產業協會、小丫傳媒承辦的鹽津鋪子高校主播公益選拔大賽啟動儀式暨公益講座在湖南工商大學楚楓大禮堂隆重舉行。
  • 「君權神授」丨受拜佔庭文化影響,宗教儀式在中世紀有何社會地位
    基督教的教士們還需要給社會上其他人士舉行各種受禮儀式,如貴族和騎士的晉封禮等。教會一直與人們生活緊密的聯繫在一起,人們生活不僅要受到莊園和社會上的法律約束,同時也要受到教會的法規約束。這種理論思想,就需要通過基督教的神聖儀式來表現出來,所以皇帝的加冕典禮通常是由教會來主持的。從君士坦丁大帝時期開始,這種加冕典禮就成為了帝王統治的最重要的一個儀式。但是當時在羅馬,國王的加冕典禮並不是主教主持的,而是德高望重的貴族元老主持的,不過也是屬於宗教儀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