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綠於民,廣州天河公園地鐵站復綠工程預計今年底施工

2020-12-23 金羊網

還綠於民,廣州天河公園地鐵站復綠工程預計今年底施工

金羊網  作者:徐振天 汪曼  2020-10-09

本輪復綠和景觀改造行動涉地塊總面積約15萬平方米,將根據廣州地鐵的退地時間分為兩期實施。

文/圖 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徐振天 汪曼

還綠於民,廣州街坊關心的天河公園地鐵站復綠有了新進展。近日,記者從相關文件獲悉,天河公園除了計劃對天河公園地鐵站所佔地塊開展大面積復綠和景觀改造行動,對園內的繽紛步道、臺地花園、兒童活動區、山體道路、花林草地等景觀進行改造。

本輪復綠和景觀改造行動涉地塊總面積約15萬平方米,將根據廣州地鐵的退地時間分為兩期實施。日前,復綠和景觀改造工程正在招標階段,廣州市天河區住房建設和園林局透露,相關施工方案預計於今年年底前實施。

工程總面積152599平方米,預計今年底施工

相信不少前來天河公園遊玩的街坊都有留意到,近幾年,在天河公園內的導覽圖左下角,有一片南北向的長條狀區域被打上陰影,像一塊遮蓋公園的神秘面紗。

借地範圍在天河公園導覽圖上被打上陰影

這片陰影區域是廣州地鐵的施工借地範圍,幾年前,該地塊被借用作為廣州地鐵11、13、21號線天河公園站的建設用地。記者了解到,市政部門規劃建設天河公園地鐵站時,為了避免造成大拆遷,地鐵建設佔用公園用地成為較優方案,工程共借用天河公園用地8.0454萬平方米。公開資料顯示,天河公園總面積為70.7萬平方米,建設借用面積約佔整個公園的十分之一。

遊園街坊從廣州地鐵借地工程前走過

打上陰影的神秘面紗有望被揭開一角。9月28日,廣州市天河區住房建設和園林局在《關於天河公園地鐵站場復綠和景觀改造工程初步設計》的復函中確認,工程規模總面積152599平方米,將根據廣州地鐵的退地時間分為兩期實施,其中,一期改造面積為118629平方米,二期改造面積為33970平方米。

函件顯示,工程的主要建設內容為對地鐵佔地按節點復綠和景觀改造,包括繽紛步道、臺地花園、山體道路、兒童活動區、花林草地、杉林草海等。此外,還將新建4個廊架,共1191.8平方米,改造建築694.2平方米,配套建設園內公用設施、照明亮化、給排水等。

目前,復綠和景觀改造工程正在招標階段。廣州市天河區住房建設和園林局相關負責人向記者透露關於天河公園地鐵站復綠的進度:「工程監理已經掛網招標,預計在今年11月、12月附近施工。」

兩年前曾小面積復綠,街坊盼綠地新貌

還綠於民是深化城市更新工作推進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舉措,也是造福群眾的民生工程。目前,在廣州地鐵借用天河公園用地區域,還有11號線、13號線二期工程仍在建設,而廣州街坊對天河公園的復綠工程卻早有期盼。

在天府路與黃埔大道的交叉處,往天河公園西門方向走,沿街可見廣州地鐵的施工借地範圍用工程隔板圍蔽起來。10月9日下午,暖暖的秋陽透過林木間隙,工程隔板上樹影婆娑,不時有路過的遊客伸頸側目往裡瞅,對這片位居鬧市區的建設熱土好奇不已。

天河公園附近熟知地鐵借地工程建設的街坊和普通遊客不一樣,他們對這片「陰影區域」沒有好奇感,有的只是期待和希望。家與天河公園西門僅一街之隔的陳阿婆告訴記者,天河公園西門的地鐵借地區域曾於2018年小面積復綠過,復綠地塊是現地鐵21號線的部分圍蔽施工點,共復綠草坪加路面約6000餘平方米。「西門復綠後,街坊們進入公園的途徑多了,方便了很多。」陳阿婆期待,隨著地鐵工程進度陸續推進,天河公園的西南角可以迎來更大面積的復綠。

兩年前天河公園西門附近曾小面積復綠

地鐵新線建設是好事,附近街坊既懷有對地鐵新線開通的期待,也有對復綠後公園新景觀的暢想。天河公園的常客劉叔建議,希望在逐步恢復綠化的同時,完善園內相關配套的建設。「園內路邊可以設置更多的遮雨亭和石凳,走累了可以坐下來休息、聊聊天,讓大家在公園內逗留更長、享受更多的休閒時光。」

編輯:木青

相關焦點

  • 天河公園地鐵站復綠工程新進展曝光……
    >天河公園地鐵站復綠也傳來了新進展!01工程總面積152599平方米,預計今年底施工經常到天河公園遊玩的街坊們或許已經留意到在天河公園內的導覽圖左下角有一片南北向的長條狀區域被打上陰影像一塊遮蓋公園的神秘面紗↓↓
  • 天河公園地鐵站區域年底復綠
    文/圖 羊城晚報記者 徐振天 汪曼  當下,廣州天河公園內,地鐵施工正如火如荼地展開。街坊們關心的公園地鐵站周邊復綠工作也有了新進展。近日,記者獲悉,有關方面除了計劃對天河公園地鐵站所佔地塊開展大面積復綠和景觀改造行動外,還將對園內的繽紛步道、臺地花園、兒童活動區、山體道路、花林草地等景觀進行改造。  本輪復綠和景觀改造行動涉地塊總面積約15萬平方米,將根據廣州地鐵的退地時間分兩期實施。日前,復綠和景觀改造工程正處在招標階段,天河區住房建設和園林局透露,相關施工方案預計於今年年底前實施。
  • 廣州最大的地鐵站從空中看是什麼樣?快上車
    近日,廣州地鐵方面向記者確認,「21號線將確保在今年年底開通。」作為21號線上最受矚目的地鐵站,天河公園站的建築面積達7.8558萬平方米,相當於2.3個公園前站,是目前廣州在建和已建車站中最大的地鐵站。
  • 人民網丨添綠復綠護綠 銅陵描繪新江景
    人民網丨添綠復綠護綠 銅陵描繪新江景 2020-12-11 22:2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天河公園周邊將變靚
    廣州日報訊 (全媒體記者杜娟攝影報導)昨日,天河公園及周邊城園融合整體提升改造諮詢項目開始招標,將編制天河公園地鐵地塊景觀復綠實施方案、公園周邊交通組織優化以及公園周邊網際網路小鎮
  • 三大公園今年啟動增彩延綠
    如果把北京的四季比作畫布,春天萬紫千紅,夏天有濃烈的綠,秋天是短暫的金黃,冬天則是蕭瑟一片。為給北京四季增添多一點的色彩,本市近年來持續推進增彩延綠科技示範工程。今年有3處示範點,分別是永定河休閒森林公園、西山國家森林公園和太平郊野公園。
  • 《人民網》:添綠復綠護綠 銅陵描繪新江景
    12月9日,人民網登載「生態文明建設看安徽系列報導」之《添綠復綠護綠銅陵描繪新江景》。全文如下冬日的陽光穿透樹梢,潑灑長江兩岸,暖意融融。隨後,銅陵又啟動濱江生態岸線北延伸工程,2018年6月建成。銅陵濱江生態公園。詹俊攝2019年,全長2.1公裡的南延工程啟動,總規劃用地48萬平方米,投資達六千多萬元,目前工程已基本建成。
  • 補植復綠!大洞山再添綠裝
    補植復綠!據介紹,該項目總面積1000畝,共計分為三個標段,種植側柏、女貞等鄉土樹種10萬株,目前三個標段同步施工,現已種植8萬餘株樹種,完成工程總量的80%,預計1月初全面完工。
  • 綠了!平潭「礦疤」上長出生態公園
    位於實驗區「三區兩線」範圍的4處廢棄礦山復綠工程完工並初步通過專家驗收施工方正在進行噴水等綠化養護近日,記者來到中湖立新採石場、前進村採石場等地,發現山體已經長出了綠植,坡腳處兩邊分別種植了木麻黃和桉樹,草籽也已生長發芽,施工方正在進行噴水等綠化養護,礦山復綠成效初顯
  • 武漢龜山整治復綠,正改換新顏
    20日,武漢龜山公園園林工人正在鬆土栽植新的植被、建設新的觀景、休閒平臺和亭閣,該公園的整治復綠、改換新顏的施工正在進行中。據悉,該整治於去年2月啟動,本應今年10月底完工,受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施工一度停擺,於今年6月才重新得以展開。
  • 武漢龜山整治復綠 正改換新顏
    20日,武漢龜山公園園林工人正在鬆土栽植新的植被、建設新的觀景、休閒平臺和亭閣,該公園的整治復綠、改換新顏的施工正在進行中。據悉,該整治於去年2月啟動,本應今年10月底完工,受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施工一度停擺,於今年6月才重新得以展開。
  • 廣州130座地鐵站外安檢房預計兩年內建成
    廣州130座地鐵站外安檢房預計兩年內建成金羊網-新快報  作者:李佳文  2019-11-11 11月8日,廣州公共資源交易中心發布廣州地鐵站外安檢房建設工程(二至八號線)規劃測量項目招標公告。
  • 礦山復綠到底是什麼?如何復綠?附10種主要復綠技術方法
    對於很多人來說,常規理解的礦山復綠無非是種樹種草,但是其實遠遠沒有那麼簡單。那麼礦山復綠到底是什麼?怎麼復綠呢? 礦山復綠是什麼? 「礦山復綠」是指通過採用工程、生物等技術手段對因礦山開採引起的地質環境問題進行綜合治理,使礦山地質環境達到穩定、生態環境得以恢復的過程。
  • 平潭探索礦山治理模式 復綠項目成效初顯
    近日,位於實驗區「三區兩線」範圍的4處廢棄礦山復綠工程完工,並初步通過專家驗收。近年來,實驗區持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將廢棄礦山修復治理納入生態治理的日程,探索出多種礦山治理模式,逐步治理歷史遺留的礦山地質環境問題,一批批覆綠項目成效初顯。
  • 汕頭裸露山體治理復綠成效初顯
    治理好裸露山體,保護好城市的綠色屏障,是一項改善環境、惠民利民的生態修復工程。去年以來,我市加快推進28處裸露山體復綠工作。9日上午,記者走訪潮陽區、濠江區發現,部分山體復綠工作已成效初顯,但仍需加強撫育補植管養。
  • 泰州「微添綠」工程竣工 百個「口袋公園」亮相
    家門口的小公園為揚橋口的李大爺晚年生活又增添了不少樂趣。「城北公園少,鼓樓路邊的濱河廣場是唯一的綠地公園。我們年紀大了,走過去耗時太長,身體吃不消。現在好了,走兩步就到了園子,早晚鍛鍊都有了活動場所。」   2016年以來,經前期的實地走訪調研,泰州市海陵區決定實施「微添綠」工程。
  • 南安官橋西巖山廢棄礦山復綠工程將進入養護期!
    近日記者從官橋鎮政府獲悉,西巖山廢棄礦山復綠工程已接近尾聲,即將進入養護期。官橋西巖山廢棄礦山復綠工程管理員 曾偉洪這片礦山復綠工作分為四個平臺,第一、二、三平臺已經完工,現在在種植第四平臺。曾偉洪告訴記者,廢棄礦山治理區總面積100多畝,呈不規則多邊形,整體北高南低,工程採取坡面清理、平臺整平、設置擋牆,修築排水溝,以此穩定邊坡,整個工程共種下7200多株臺灣相思樹、毛山豆7萬多平方米,1300多棵葛藤,綠植種植完成後,將進入一年多的養護期。
  • 「還綠於民」「綠色共享」 新華社點讚長春生態建設工作
    近年來,長春市將生態建設作為重要的民生工程來抓,以「還綠於民」「綠色共享」的理念,通過透綠、增綠、補綠等一系列行動,打造「森林城」升級版,讓綠色成為城市發展最耀眼的底色。透綠:拆掉萬米牆,盤活「綠資源」人民大街是貫通長春市城區南北的主幹道,也是城市的中軸線。
  • 廣東粵北礦山復綠近110公頃 白嫻等多種珍稀鳥類再現
    中新網廣州9月30日電 (唐貴江 馮建奎)「水變清,有魚蝦,又能下河打魚了!」韶關上壩村村民何奉明對當地生態環境持續向好讚嘆不已。  如今,漫步在韶關市區三江六岸,碧水藍天下,花木鬱鬱蔥蔥,空氣清新怡人。在各縣市區、鄉鎮、村莊,越來越多的綠色,清澈見底的河水,美麗清潔的村鎮,持續優化的環境讓韶關市民的幸福感越來越強。
  • 呼喚重綠 一一重綠碑二十年紀念活動紀實
    7月是重綠碑誕生的月份,依然不具備較大規模聚集活動的條件,但是疫情形勢告訴人們,至少在我國情況好轉,希望在即,只是要審慎行事。那好,寄希望於8月吧。  慶祝活動還有一個前提條件,就是重綠碑址的坡道改造。由於前些年公路工程施工,大幅度降坡,去重綠碑的路被阻斷崖,形成近乎45度的陡坡,而且是鬆軟的砂石土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