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輪手槍之父的失敗作品——柯爾特帕特森1839型轉輪霰彈槍

2020-12-26 夏蟲欲飲冰

引言

在之前的一篇文章中,小編為大家詳細介紹了世界上第一隻真正實用,且進行了商業化生產的轉輪連發步槍——柯爾特第一型指環槓桿轉輪步槍,著重講解了這款轉輪步槍的性能和缺點,以及它最終不得不退出生產線的原因。

但其實柯爾特在研製出第一型指環槓桿轉輪步槍後不久,就有感於這款轉輪步槍糟糕的性能和慘澹的銷售表現,認為這已經註定是一款失敗品了,為了讓公司能拿到武器訂單繼續生存下去,對轉輪步槍還不死心的柯爾特又搞出了一款新型轉輪步槍,其名為M1839型轉輪步槍,並且分出了幾種不同的型號。

今天咱們主要講生產數量最多的柯爾特帕特森1839型霰彈槍(Colt Paterson Model 1839 Shotgun),但這款轉輪槍也不是特別靠譜,也沒有大賣,不過卻也為人類以後製造連發步槍打好了基礎指明了道路,所以其在槍械史上的地位很重要。

現在就請各位讀者朋友跟隨本篇文章,來一起了解一下柯爾特帕特森M1839型轉輪霰彈槍(下文簡稱M1839型轉輪霰彈槍)的起源、細節和應用吧。

柯爾特M1839型轉輪霰彈槍的起源

M1839型轉輪霰彈槍是柯爾特在1839年時研製的,屬於他的早期作品,目的是替代此前銷量極差的第一型指環槓桿轉輪步槍

柯爾特對M1839型轉輪霰彈槍寄予厚望,期望這種威力巨大的武器能扭轉自己公司產品銷售冷淡的窘境,挽救處在破產邊緣的槍械工廠。

為了滿足軍隊和民間對大威力武器的要求,柯爾特特意將該槍的口徑設計的很大,還增大了轉輪彈巢的直徑,使其能裝載更多黑火藥和更重、更多的鉛彈。

同時,柯爾特還吸納了第一型指環槓桿轉輪步槍的經驗教訓,取消了此前轉輪步槍上的槓桿式槍機,將轉輪手槍上的擊錘式槍機引入到步槍上。

但無奈M1839型轉輪霰彈槍雖然威力巨大,還使用了當時已經較為成熟的擊錘式槍機,但也不是一款優質可靠的武器,毛病同樣很多。

當時的人們因為種種原因,對其很不認可,所以最終M1839型轉輪霰彈槍也沒有銷售出多少,因而這款轉輪槍雖然設計理念先進,但卻也算不上是劃時代的武器,沒能取代舊式火槍,也沒有改變當時戰爭的進行方式。

柯爾特M1839型轉輪霰彈槍的細節

M1839型轉輪霰彈槍為單動式轉輪槍,口徑為0.62英寸(約為15.7毫米),槍管長32英寸(約為81釐米),內部刻有數條螺旋形膛線(一些沒有),其轉輪彈巢直徑巨大,容彈量為6發,火力強勁。

與以往採用槓桿式槍機,在使用時需要用手拉動鐵環,帶動轉輪彈巢旋轉的第一型指環槓桿轉輪步槍不同,M1839型轉輪霰彈槍採用的是與轉輪手槍相同的擊錘式槍機,可以說其本質就是一把延長了槍管,加裝了槍託的轉輪手槍。

而因為柯爾特採用了擊錘式槍機,所以M1839型轉輪霰彈槍在射擊時所需的操作被大大簡化,使用者只需要將擊錘向後扳動,轉輪彈巢就會在機械結構的帶動下「自動」旋轉,將彈巢內部的某一個膛室對準槍管。

在槍管材質的選擇上,柯爾特選用大馬士革鋼製作(花紋鋼),然後採用多種金屬熱處理方法對槍上的金屬部件進行表面硬化、防鏽等處理。另外,這種操作還賦予了M1839型轉輪霰彈槍上金屬部件不一樣的美麗,在光線的照射下,槍上的金屬部件會展現出炫麗的色彩。

柯爾特在M1839型轉輪霰彈槍上運用的設計理念和製作工藝太過超前,一些金屬部件的加工在當時的工業生產水平下很難完成,對當時的工業來說還太過複雜,這就使M1839型轉輪霰彈槍存在很多結構上的毛病。

首先,因為當時金屬強度不高的緣故,為了能讓槍體承受住火藥燃燒時產生的高壓,柯爾特對槍上的多個金屬部件採取了加厚處理,這就使得M1839型轉輪霰彈槍的重量比後世的同類槍械要重一些。

其次,因為金屬加工工藝的粗陋,M1839型轉輪霰彈槍的氣密性差較差。其實事實上,當時幾乎所有的轉輪槍槍管和轉輪彈巢之間都存在著較大的空隙,都存在氣密性差的毛病,只不過M1839型轉輪霰彈槍上的這一問題更為突出。

當使用者扣動扳機引燃彈膛內的火藥時,大量膨脹而出的火藥氣體就會從空隙處猛烈噴出,而火藥氣體的洩露會極大降低火藥的威力和彈丸的初速度,使得M1839型轉輪霰彈槍的射程只有同等舊式火槍的一半左右。若想解決這個毛病,使用者就必須增大裝藥量,但這又會造成火藥浪費和增加轉輪彈巢炸膛的風險。

另外,從空隙處噴出的火藥氣體還非常危險,會灼傷使用者的手指,而M1839型轉輪霰彈槍因為在使用時需要雙手把握,所以火藥灼傷使用者手部的情況非常常見,有時火藥燃燒產生的高壓氣流甚至還會直接切斷使用者的手指!

柯爾特M1839型轉輪霰彈槍的使用

除了結構上存在極多缺陷外,M1839型轉輪霰彈槍在日常使用上同樣毛病眾多。

首先,因為零件眾多的緣故,M1839型轉輪霰彈槍的故障率很高,但其修復和保養卻較為複雜。並且因為需要用到眾多零件,使得M1839型轉輪霰彈槍的製造成本較高,售價自然也就比當時的舊式火槍高很多,價格對於當時的民間人士來說很不友好。

其次,M1839型轉輪霰彈槍和柯爾特當時製作的大多數轉輪槍一樣,其槍管下方都缺少了一個重要部件——摺疊式壓彈杆

摺疊式壓彈杆對於當時還在使用分離式彈藥的轉輪槍來說非常重要,能極大增加轉輪槍的裝彈效率,而柯爾特因為還沒有意識到摺疊式壓彈杆的好處,就還沒有想到將壓彈杆加裝在槍體上這一設計,還在採用以往的固定式壓彈杆,將轉輪槍和壓彈杆分為兩個不同的部分。

而因為M1839型轉輪霰彈槍的轉輪彈巢是被固定在槍體上無法擺出的緣故,使用者若想裝彈就必須要將槍體拆分,取下轉輪彈巢放在固定式壓彈杆上,然後往膛室內填入火藥和彈丸,在用壓彈杆將其壓實後,使用者還要再將轉輪彈巢重新固定在槍體上,這樣之後才能正常射擊。

這種裝彈方式決定了M1839型轉輪霰彈槍對使用者所處狀態的高要求,使用者無法或是很難在騎馬、跑步等狀態下完成裝彈,這是一個很大的限制。

除此之外,M1839型轉輪霰彈槍因為使用的黑火藥數量較多的緣故,其六個膛室全都填充完彈藥後,很容易出現串聯現象,也就是在射擊時從某一個膛室中飛出的火焰點燃其他膛室內的彈藥,引發共同發射或是大爆炸,這種情況非常危險,不但會引發炸膛,從其他膛室內飛出的彈丸還會擊傷使用者的左臂。

一般在時間充足的條件下,使用者在給M1839型轉輪霰彈槍的轉輪彈巢膛室全部填入火藥和彈丸後,會用油脂或是蠟油封口,以阻擋火藥意外竄入膛室內引燃火藥。

但在戰場上,因為時間緊張的緣故,使用者為了避免轉輪彈巢串聯現象的發生,一般都只給彈巢內的一個膛室裝上彈藥,將其從連發槍變成單發槍,但這樣雖然能避免串聯現象的發生,卻也不能發揮出M1839型轉輪霰彈槍火力強大的優點。

柯爾特M1839型轉輪霰彈槍的應用

因為毛病眾多、價錢昂貴等原因,M1839型轉輪霰彈槍的銷售量很差,只有德克薩斯共和國(1836年~1845年)和美國軍方購買了數百把。

在此後的戰爭中,比如美國徵服佛羅裡達時發動的第二次塞米諾爾戰爭(又稱「佛羅裡達戰爭」,1835年~1842年)中就使用了這款武器,結果美國軍械部對M1839型轉輪霰彈槍嗤之以鼻,因為這款轉輪槍在戰爭中暴露出了脆弱、性能差、可靠性低、故障率高等致命缺點。故此,美國軍部停止了對M1839型轉輪霰彈槍的後續購買。

沒有了客戶的購買,M1839型轉輪霰彈槍前後只生產了225支就被淘汰了,不過也因為其產量極少的緣故,使得現存的每一把M1839型轉輪霰彈槍都顯得彌足珍貴,很多歐美收藏家都願意花費超過25萬美元的高價將其收入囊中,比如最近出現在一家拍賣會上的M1839型轉輪霰彈槍就最終以276000美元的高價賣出。

而且M1839型轉輪霰彈槍雖然存在著極多的毛病,是柯爾特的一款失敗之作,但其在槍械史上的地位卻很高,因為它為之後出現的轉輪步槍打下了基礎,比如後世的柯爾特M1855式轉輪步槍就是以M1839型轉輪霰彈槍為藍本改進而來的。除此之外,後來大多數轉輪步槍的結構和原理都與M1839型轉輪霰彈槍很像,可見其重要性。

相關焦點

  • 早期轉輪槍中的佼佼者——柯爾特-帕特森第五型轉輪手槍
    但是為了保證文章的準確性,小編在上篇文章中,只著重介紹了柯爾特-帕特森型轉輪手槍的一些早期型號,比如第一型、第二型、第三型和第四型轉輪手槍,對於柯爾特在1839年後研製並生產的一些新型轉輪手槍只是一筆帶過。
  • 獵人摯愛的「近戰恐怖」轉輪霰彈槍,為何沒有得到軍警部門認可?
    轉輪手槍對於美國人來說,就像我們對駁殼槍的情節一樣,轉輪槍之父柯爾特.塞繆爾曾經認為美國的槍械市場永遠都是轉輪槍的天下。轉輪步槍在1839年柯爾特.塞繆爾對原先的轉輪步槍做出了改進,開發出了柯爾特1839轉輪步槍,同時還開發出了非常硬核的霰彈槍版本,今天的重點是柯爾特1839轉輪霰彈槍,著重講解這款槍,當時定裝彈技術還沒有出現,柯爾特1839轉輪霰彈槍採用的是擊錘式槍機
  • 槍械史上第一款柯爾特連發步槍——第一型指環槓桿轉輪步槍
    為此,柯爾特特意將轉輪手槍的槍機和彈巢「移植」到長槍,比如卡賓槍、步槍和霰彈槍上,但與性能強大、使用可靠,在國際武器市場上風靡多年,被人稱為名槍典範的柯爾特轉輪手槍相比,柯爾特轉輪步槍就顯得微不足道,沒有多少存在感,但其在美國歷史上也曾發揮過重要作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美國的歷史進程。
  • 柯爾特的卡迪拉克:「蟒蛇」轉輪手槍
    「蟒蛇」(Python)轉輪手槍被譽為世界上最好的左輪之一,是柯爾特公司於1955年正式推出的一種.357馬格南口徑轉輪手槍(.357馬格南Magnum是一種左輪手槍的子彈規格,由S&W公司於1934年推出,
  • 柯爾特M1849口袋型轉輪手槍,與美國西部歷史緊緊相連
    在M1849口袋型轉輪手槍被研製出來以前,柯爾特武器製造公司面向民用武器市場的拳頭產品是小龍騎兵型轉輪手槍,但小龍騎兵型轉輪手槍的缺點太多,銷售量一直上不去。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柯爾特主動找尋許多小龍騎兵型轉輪手槍的使用者討論,然後根據使用者們的反饋,於1849年時開始對小龍騎兵型轉輪手槍進行改進,並於次年將新研製的轉輪手槍推向市場,這就是柯爾特M1849口袋型轉輪手槍的起源。
  • 昆汀眼中「柯爾特」轉輪才最美!「暴力·武器·足控」的西部世界
    在槍套中的柯爾特1878型雙動轉輪槍柯爾特創始人塞繆爾.柯爾特,在19世紀30年代就設計出了雙動轉輪槍,並申請了專利,但是塞繆爾.柯爾特認為這樣的槍結構不可靠,比不上單動轉輪手槍,並沒有生產雙動轉輪槍,在其專利過期後,其他廠商生產了雙動轉輪槍,在市場上的銷量非常好,受到刺激後,柯爾特也設計了一支雙動轉輪槍——柯爾特1877,但是該槍的結構較為簡陋,性能也不是很好,於是在柯爾特
  • 揭秘柯爾特龍騎兵型轉輪手槍,其性能相當優越,結構也很可靠
    為此柯爾特在一位軍官的幫助下,於1847年發明了柯爾特-沃克型轉輪手槍(Colt Walker,下文簡稱沃克型轉輪手槍)用來解決騎兵們的窘境,但是沃克型轉輪手槍的缺點和毛病太多了。比如其雖然擁有很大的威力和極快的射速,但在射擊時,其轉輪彈巢卻總是很容易出現炸裂故障,轉輪與槍管的結合部在射擊時也容易斷裂。除此之外,沃克型轉輪手槍的毛病還有許多,可靠性相當差。
  • 著名槍械——柯爾特M1860陸軍型轉輪手槍的優缺點,以及先進之處
    陸軍型轉輪手槍)的起源、細節和特殊性,但因為篇幅原因,我沒有介紹清楚該槍的優缺點和先進之處,讓很多讀者無法明確了解該槍與其它柯爾特轉輪手槍之間的不同。幾款柯爾特轉輪手槍,位於正中間的就是柯爾特M1860陸軍型轉輪手槍柯爾特M1860陸軍型轉輪手槍的優點M1860陸軍型轉輪手槍與此前的絕大多數轉輪手槍一樣
  • 大口徑轉輪手槍中的異類!為市場競爭而生的M1860陸軍型轉輪手槍
    最終於1860年,柯爾特在龍騎兵型轉輪手槍和M1851海軍型轉輪手槍的基礎上,研製出了一款性能和可靠性都超越自己以往研製的所有大口徑轉輪手槍的武器,他將其命名為「柯爾特M1860轉輪手槍」。柯爾特M1860陸軍型轉輪手槍與柯爾特M1851海軍型轉輪手槍的對比柯爾特M1860陸軍型轉輪手槍的細節在整體外形上,M1860陸軍型轉輪手槍沒有採用之前已經在
  • 一把經典漂亮的早期柯爾特轉輪手槍,被大量應用於南北戰爭期間
    這是一把經典的柯爾特轉輪手槍(民用版本),型號為M851海軍型,其生產年份是1854年,全長32釐米,其中槍管長18.4釐米,口徑.36,重約1.2kg,槍管內無膛線,使用分裝彈藥(子彈、火藥、雷帽分開裝)。
  • 德克薩斯的崛起——柯爾特轉輪與彪悍的德州遊騎兵
    雙方之間不停的小型卻異常殘酷的戰爭就這樣延續了十幾年,哪怕是再彪悍的德州牛仔也只能是一直勉強維持個守勢,直到1837年,世界上第一把實用型的珀德勳(PATERSON)轉輪手槍由柯爾特Colt生產出來才徹底改變了這個被動的局面。自從柯爾特轉輪槍面試以來,戰鬥在第一線的德州遊騎兵就非常喜愛。
  • 【槍】世界上口徑最大的短槍管轉輪手槍:魯格牌阿拉斯加人轉輪手槍
    此後,有關轉輪手槍的威力競爭拉開序幕,不管初速快慢、槍口動能大小,只要能發射世界上最大威力的手槍彈,就能吸引無數的轉輪手槍購買者。「Alaskan」轉輪手槍是魯格公司以.454 Casull轉輪手槍(魯格公司於1999年推出的「超級紅鷹」系列轉輪手槍)為基礎改進成型的大口徑短槍管轉輪手槍。
  • 揭秘沃克型轉輪手槍的優缺點,以及它被人們放棄的主要原因
    柯爾特-沃克型轉輪手槍的優點沃克型轉輪手槍幾乎可以稱得上是專為騎兵作戰而研製,在其設計之初,柯爾特就接受了沃克上尉的建議,在研製新式轉輪手槍時,儘可能的增加了手槍火力、威力和有效射程,將沃克型轉輪手槍的口徑定為0.44英寸,也就是大約11.2毫米。
  • 二戰兵器全集,美國史密斯&威森M1917轉輪手槍
    但當美國1917年參戰後對手槍的需求量很大,僅靠柯爾特M1911型手槍的生產線遠遠不能滿足需求,於是史密斯&威森接手了美國陸軍的訂單,僅對生產線作了少量改動即開始生產11.43毫米口徑轉輪手槍。
  • 發射灰泥彈頭的轉輪手槍,專為飛行員配備,彈頭一撞就碎
    轉輪手槍向來是手槍領域裡的熱門,此類武器沒有彈匣,主要靠轉輪進行供彈。當轉輪內的六發子彈打光,射手需要先退出彈殼,然後才能安裝六發新子彈,如此循環往復,不過這篇文章的主角比較特別,這是一款一次性轉輪手槍。
  • 柯爾特蟒蛇左輪手槍
    因此,它具有精確的戰鬥型機械瞄具、順暢而且很容易扣下的扳機、堅硬的設計和輔助用途的額外金屬。由於槍管下面有一直延伸到槍口端面的槍管底部退殼杆保護凸耳(英語:Underlug)、裝上瞄準鏡的霰彈槍型散熱肋條和外觀精美而且可拆卸、可調節和可轉換的照門,因此蟒蛇的外觀較其他左輪手槍獨特。本來,柯特在蟒蛇上製造空心的槍管下彈倉抑制護套,是為了射擊後利用槍管的重量減少上揚以便儘快穩定底把。
  • 遊戲與槍火:牛仔和手槍旅程,荒野大鏢客2轉輪手槍盤點
    19世紀末也是火器革新最快的時期,子彈的發射藥正從黑火藥變成無煙火藥,自動手槍剛萌生,而且大有取代轉輪手槍的勢頭,所以這篇先聊轉輪(其實是因為大表哥2裡的武器太多了,懶得一篇全部寫完) 這裡可以把轉輪手槍簡單的分為單動和單/雙動。我這先簡單說下單動和單/雙動的區別
  • 盤點二戰期間的經典轉輪手槍:力量與美的結合,收藏家的最愛
    轉輪手槍的歷史悠久,被譽為力量與美的結合,深受人們喜愛。在二戰時,德國是唯一沒有裝備轉輪手槍的國家,美國陸軍的制式手槍雖然是柯爾特M1911,但是其它部隊曾裝備過轉輪手槍,有人還花錢自己購買,而英軍裝備的全是轉輪手槍,蘇軍中也有轉輪手槍。
  • 鋁合金打造的轉輪手槍,飛行員專用,空重261克,為何才列裝一年就撤了?
    歐美國家喜歡研究專門的飛行員手槍,比如50年代的美國空軍,他們就向柯爾特和史密斯·韋森兩家公司定製了空勤人員手槍。 說實話,即便是轉輪手槍這樣的簡單結構,重量想低於300g也不容易,因此柯爾特換了一種思路,他們決定用新材料來打造空軍需要的武器。照片中是柯爾特眼鏡蛇轉輪手槍,槍管只有2英寸(約50mm),柯爾特正是以它為基礎開發了M13空勤人員轉輪手槍。
  • 【轉輪故事·Ⅳ】完結篇:再次擔當時代先鋒的轉輪手槍
    、裝填就有多無奈轉輪手槍彈容量小,彈輪與槍管間有縫隙(除了納甘轉輪這類特殊型號之外),限制了其進一步發展,因此轉輪手槍是一種逐漸被軍警部門所淘汰的武器。但無論如何,轉輪手槍確曾一度極為興盛,是各列強軍隊的制式手槍,更是引領了連發(雙動轉輪則擁有半自動能力)隨身武器的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