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文臣快樂嗎?大宋終結者趙佶統治下,誰都不快樂

2020-12-18 李連利坐古談今

在相聲「八扇屏」中曾說「想當初,大宋朝文彥博,幼兒倒有灌穴浮球之智。司馬溫公,倒有破甕救兒之謀。漢孔融,四歲就懂讓梨謙遜之禮。十三郎五歲朝天。唐劉晏七歲舉翰林,漢黃香九歲溫席奉親。」

13郎得了一個歷史第一

這位十三郎說的就是王寀,是北宋一位著名文人。民間傳說他五歲的時候曾被人拐走,但他看到有一位官員從身旁走過的時候立刻呼救,結果人販子立刻逃走。5歲的王寀曾經把自己的針線縫在人販子的身上,利用這一點,後來官府抓到了人販子。宋仁宗非常高興對其進行了封賞。

這段民間故事是假的,但是王寀卻很有名。他是北宋第一位因為文字獄被殺的文臣。王寀身上的悲劇不止這一點,他的家族幾十年的努力都是北宋文武精英的一種奮鬥。王寀的父親王韶乃是一位名將,可以說北宋神宗朝武將的巔峰,但他父親的死卻很悲壯。

王韶由武將入局,王寀從文臣出局,代表著一個家族近半個世紀的努力失敗。隨著這個家族的失敗,北宋距離滅亡也沒幾年了,王寀被殺大概是在1118年,北宋滅亡於1127年。

13郎的父親王韶的傳奇一生

王寀的父親王韶是江西德安人,27歲時高中進士,先是被任命為新安主薄,其後被任命為建昌軍司理參軍。自此進入軍隊系統。1068年,也就是熙寧元年,王韶上《平戎策》三篇,表達了對西北地區作戰的戰略方法。

王韶乃是王安石變法的支持者,其一生的主要功績是對西夏作戰,他主持的「熙河之戰」,又稱「熙河開邊」「河湟開邊」,這次戰役是「王安石變法」期間對「吐蕃勢力」作戰的一次重大勝利。

宋神宗看後非常認可,便讓其修築古渭城,組建通遠軍。1072年七月,王韶開始對吐蕃勢力發動戰役,到1073年十月,收復熙、河、洮、岷、疊、宕六州,拓邊兩千餘裡。

1074年,王韶入京左諫議大夫、資政殿學士。次年,北宋朝廷開始在被收復之地開始與當地少數民族進行「互市」,由此更加瓦解了當地的吐蕃軍事實力,對西夏政權形成包圍態勢。同時,被西夏阻斷的絲綢之路也被重新打通。

由此,王韶官至樞密副使,以「奇計、奇捷、奇賞」著稱,戲稱之「三奇副使」。

1076年,王韶因為不同意宋神宗對交趾李朝進行熙寧戰爭,由此被貶官。1079年,王韶才被恢復官職。但在1080年,王韶開始出現「精神性疾病」,而且毒瘡發作、潰爛非常嚴重。1081年六月病逝,諡號為「襄敏」。

13郎的父兄悲劇根源:本質上是宋朝的畸形統治

我不得不懷疑,武將中的名將狄青就是被文臣們,在宋仁宗默許下進行造謠、侮辱下「心病」而亡。那麼,王韶為何出現「精神病」?是否也是在一種自我保護呢?

51周歲,可以說並不老,但正在壯年的時候,王韶卻去世了。他有13個長大成人的兒子。其中最著名的就是王厚、王寀。

王厚年少時就和父親一同徵戰在西北。因戰功卓著而升為威州團練使、熙河經略安撫。崇寧三年(1104年)四月,率高永年、張誡在宗水獲得大勝。1106年(宋徽宗崇寧五年)王厚去世,其諡號為「莊敏」。王厚是楊氏所生的老二,老大叫王廓,任職大理評事。

王寀則是劉氏的幼子,所以被稱為「十三郎」。王厚是一位大將,比較有知名度。那麼,小弟弟王寀則是以文馳名。

王厚雖然有熙河開邊之功,但最終也是被招入京城做閒職提點醴泉觀。可以說,北宋末年有些能耐的武人要麼晚年橫死,要麼閒職生存。這主要是因為「重文輕武」下的宋朝,武將的存在價值感比較低。

宋朝依靠「花錢買太平」的方式處理與遼國的關係,武將的作用其實就是盯住周邊政權的進攻,好給自己將要實行的「做買賣」奠定「討價還加」的基礎。打好了就少賠點兒,打得不好就多賠點兒。

作為可以被當作朝代的北宋政權,以立志北伐收付燕雲十六州到甘心放棄中原政權的北大門。再到不斷地變法、不斷地內鬥,一切光榮與夢想、邪惡與陰謀終結於宋徽宗。章惇曾對宋徽宗繼承天下表示過懷疑,認為他不適合君臨天下,結果不幸言中,趙佶成為北宋的終結者。

金國建國22年的傳奇:遼國滅亡於傳統末期,宋朝亡於荒唐

123年自私自利的北宋,終於在靖康年洗去汙垢

朱棣不遷都北平,北宋乃至南宋必重現:南北平衡與安全

相關焦點

  • 北宋文臣快樂?大宋終結者趙佶統治下誰都不快樂
    在相聲「八扇屏」中曾說「想當初,大宋朝文彥博,幼兒倒有灌穴浮球之智。司馬溫公,倒有破甕救兒之謀。漢孔融,四歲就懂讓梨謙遜之禮。十三郎五歲朝天。唐劉晏七歲舉翰林,漢黃香九歲溫席奉親。」 13郎得了一個歷史第一 這位十三郎說的就是王寀,是北宋一位著名文人。
  • 大宋的「死穴」——趙佶
    大宋本來還算比較平穩,雖然和契丹有紛爭,但好在雙方均比較注重經濟發展,也能相安無事的和平百年。但總有意外,這個就是意外當上皇帝的趙佶。趙佶本是閒散王爺一個,而且頗為多才多藝,既擅書畫又愛好體育,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大好青年,人家也從無野心想當皇上,所以日子過得是十分的舒服愜意,誰知因為他哥早夭,又無後,只能在兄弟中選一個,而趙佶無權無勢,且紈絝,沒人看好他,可是意外發生了,太后說他「孝順」,其實是因為他「好拿捏」,由此大宋的末路來了!
  • 簡單說說北宋的藝術家皇帝——宋徽宗趙佶
    宋徽宗趙佶,北宋第8位皇帝,17歲登基,在位26年,於1135年逝世於金國五國城(黑龍江依蘭縣),享年54歲。 他就是在靖康年間被金軍擄走的兩位皇帝之一,歷史學家普遍認為北宋是在他在位期間而急劇衰落的,他也應該為「靖康之難」負主要責任。
  • 上天賜給北宋一員不世出的大將:狄青,可惜卻被一群文臣詆毀致死
    宋朝初建,是因為開國皇帝趙匡胤是以前後周殿前都點檢,禁軍的最高統帥,才能利用手中的軍權上演了一幕「陳橋兵變,黃袍加身」而得的天下。所以有宋一朝的皇帝對武將都是倍加提防,嚴防後周的悲劇在大宋朝再次上演。到了北宋中期,起用重要人才更是沒有武將的份,武將的地位更受輕視,當時的一位彪炳北宋歷史的不世出大將:狄青,正是在這樣的歷史條件下,忠於大宋,並且屢建大功,而最後卻落得悲劇的結局。狄青(1008-1057),字漢臣,山西汾陽人。宋朝著名將領,曾帶領軍隊多次打敗西夏軍隊,最終讓西夏臣服於宋。
  • 檸檬黃|不快樂的終結者
    檸檬黃|不快樂的終結者 期待 經歷了2020年, 我們都期待治癒的力量。
  • 如果金軍不攻打大宋,北宋能夠維持多久?
    徽宗年間的起義,要真和其他朝代快崩潰時的大起義相比,那真是不好意思拿出來相提並論的。比如漢末黃巾,唐末黃巢,明末的李自成與張獻忠,這不論規模還是影響,都不是宋江與方臘可以望其項背的。即便不與這些朝代末期的大起義比,就是和真正能夠動搖國本的相比。
  • 宋代文臣的地位到底有多高?其實封王都很普遍
    (部分非漢族政權有文臣封王的現象,如北魏、遼、元等,但數量不是很多)我們知道歷朝歷代對異性封王都是非常排斥和謹慎的,不到萬不得已不會輕易給異性封王,所以往往在亂世臣子功勞太大才會被統治者「不情不願」的授予王爵,且大多都是郡王(二字王),如唐安史之亂後大量封王,五代、南明時期異性王也較多。
  • 宋 趙佶 瑞鶴圖 高清版
    提示:點擊↑左上角"西北書畫藝術網"即刻關注 免費訂閱!畫後有作者趙佶以瘦金書自題,所述之事與《宋史·儀衛六》載"政和二年延福宮宴輔臣,有群鶴自西北來,盤旋於睿謨殿上,及奏大晟樂而翔鶴屢至,詔制瑞鶴旗"可相互印證。所署"御製御畫並書,天下一人"押款與北京故宮博物院藏《祥龍石圖》及波士頓藝術博物館藏《五色鸚鵡圖》相一致,故推斷其為趙佶所作無疑。
  • 宋徽宗6個女兒被金太宗賜予金室子弟為妾,趙佶跪寫奏表謝恩
    趙佶生於北宋元豐五年,為宋神宗第十一子。初封端王。元符三年,他的哥哥哲宗趙煦(神宗第六子)去世,因無子,皇太后向氏召立端王佶繼位,趙佶時年十九歲。趙佶繼位在當時曾遭到朝中大臣的反對,認為其輕佻不可以治國,但向太后力薦。趙佶即位的第二年,向太后去世,這是趙佶統治政權的開始,在位共二十五年。
  • 南朝宋和南宋,誰的地盤大?
    我國歷史上有兩個朝代,他們的統治區域都在南方,甚至連國號都一樣,這就是宋與宋。前一個宋,是指南北朝時由劉裕建立的宋,(不算劉裕實際控制東晉的時間)成立於公元420年,滅於公元479年。後一個宋是公元1127年北宋滅亡後,宋徽宗第九子——康王趙構南下建立的宋。
  • 金國的強大與北宋的滅亡
    金太宗繼位之時,在金、宋的聯合打擊下,遼朝的統治已經逐步瓦解。天會三年(1125年)五月,金朝大將完顏婁室在應洲餘睹谷俘虜了遼天柞帝,遼朝至此滅亡。同年八月,金太宗降封天柞帝為濱海王,天柞帝不久後死去。在與北宋聯合滅遼的過程中,宋金之間的矛盾開始激化,金人也發現宋朝的腐朽並不亞於遼朝。
  • 論北宋無法擺脫外在軍事威脅,而後又如何重視武人地位?
    前言太祖時代,有文官宣稱:不論北漢或燕雲十六州,都幅員不廣、人口寡少,對宋這樣的大國,徵討北方兩處蕞爾之地並無必要。從北周世宗及宋太祖失敗的軍事行動中得到教訓,宋太宗了解宋軍若要徵服北漢,必須先切斷契丹的支援。因此,大批宋軍首先北上,阻截可能南下的契丹軍隊。
  • 此人與蘇軾惺惺相惜,準確預言北宋滅亡,卻被列入《奸臣傳》
    蘇軾這種文學大咖,竟然說章惇「奇偉絕世」,而且是發自肺腑的誇獎,可見章惇有多厲害。北宋預言奇書《梅花詩》的作者邵雍,對章惇也讚不絕口,他說:「天下聰明過人唯程頤,其次則章惇。」在邵雍看來,天下智商最高的兩個人,第一是程頤,第二就是章惇。
  • 北宋無將?北宋三代「儒將」文韜武略平定百年邊患
    具體到「兩宋」,又有「北宋無將、南宋無相」之說。北宋真的無大將嗎?在小編看來,這種說法只是相對北宋文臣薈萃、名相輩出而言。比如曹彬家族的曹家將、楊業家族的楊家將、種世衡家族的種家將、折從阮家族的折家將,以及號稱北宋第一名將的狄青,等等。不僅如此,和其他朝代相比,北宋還有一個奇特現象:文武兼備、文臣將兵且功績顯著的「儒將」「臣帥」特別多,他們文能理政、武能帶兵,在北宋與西夏等外患長達百年的衝突中,禦敵戍邊,徵戰沙場,大放異彩,成為宋夏戰爭中一道靚麗的風景。
  • 爛人中的戰鬥機——從文化基因看北宋滅亡
    無論如何,你都能從他們身上找到些許優點,所以,這些人爛得還不算徹底。畢竟那些名垂青史的也不都是什麼好東西。爛人中的戰鬥機,是要突破正常人的想像的。把他們放在任何時代、任何背景下,那都是爛人。正經,會限制你的想像力。徽宗朝的爛人戰鬥機,是可以組成機群的。1107年,北宋朝廷成立九域圖志局,負責校訂州縣戶口數、核對州郡等第名號並奏準、校訂全國州縣並省廢置情況等方面的工作。
  • 北宋 趙佶《祥龍石圖​》
    祥龍石圖北宋 趙佶長卷 絹本 設色 53.9x127釐米收藏:故宮博物院藏
  • 宋徽宗趙佶做了哪些缺德事,榮登昏君榜?他得到皇位就離譜
    很多人都喜歡看《水滸傳》,這本書以北宋徽宗宣和年間發生的宋江等36人的起義為創作的歷史根據,描寫了北宋末年皇帝宋徽宗趙佶(ji,二聲)當政時期,政治黑暗、官僚腐敗,社會矛盾急劇惡化,因此我國北方爆發了以宋江為首的農民起義的故事。在《水滸傳》的歷史背景中的皇帝宋徽宗趙佶,可謂是史上最不靠譜的皇帝,而且還是我國有名的四大昏君之一。
  • 北宋皇帝列表與簡介
    五代至北宋初年軍事家、武術家,宋朝開國皇帝。後周顯德七年(公元960年),受命抵禦北漢及契丹聯軍。旋即在「陳橋兵變」中被擁立為帝,並回京逼迫後周恭帝禪位。同年,趙匡胤登基為帝,改元建隆,國號「宋」,史稱北宋。趙匡胤在位期間,依據宰相趙普「先南後北、先易後難」的策略,致力於統一全國,先後滅亡荊南、武平、後蜀、南漢及南唐等南方割據政權,完成了全國大部的統一。
  • 北宋頭號玩家宋徽宗
    今天我們來聊聊北宋第八個皇帝宋徽宗——趙佶的遊戲人生,看看北宋的頭號玩家是怎麼用盡一生把大宋江山玩沒的。首先簡王和哲宗是一母同胞,如果朱太后兩個兒子都做過皇帝豈不是權力地位都壓自己一頭。然後她指出申王趙佖是個瞎子,瞎子怎麼做皇帝?向太后說反正都是庶子,主張立哲宗次弟端王趙佶為帝。章惇一聽立刻反對:「輕佻不可以君天下」。
  • 宋徽宗趙佶被俘之後的生活,你羨慕都羨慕不來
    宋徽宗是宋朝第八位皇帝,生於北宋元豐五年,是宋神宗趙頊的第十一個兒子。北宋末年時期,宋徽宗趙佶出生了,在這時候宋徽宗成為了倒黴皇帝之一。歷史上有宋徽宗這樣經歷的皇帝,絕對是僅此一位的,他曾經被俘虜。大家覺得宋徽宗趙佶被俘之後的生活是怎麼樣的呢?是不是以為特別悲慘,天天挨打被罵,活得豬狗不如?只能說是想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