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玉米籽粒含糖量比普通玉米高出10倍左右,主要加工成甜玉米罐頭或以鮮果穗上市,炒菜生食均可,以其食味甜美,消化率高,深受人們喜愛。
近年來因種植甜玉米的經濟效益較好,推廣面積越來越大。甜玉米要獲得優質高產,要抓好以下關鍵技術。
一、品種選擇與隔離
1、一是選擇優良對路品種
甜玉米分為普通甜玉米、超甜玉米和加強型甜玉米三大類型,應依據生產目的,選擇對路品種類型。以幼嫩果穗作水果蔬菜上市為主,應選用超甜玉米品種;以作罐頭製品為主的,則應選用普通甜玉米品種。此外,還應注意早、中、晚熟品種搭配種植,陸續上市,從而提高經濟效益。
二是嚴格隔離,防止串粉
甜玉米在種植時要與普通玉米或其他類型的甜玉米隔離開,防止相互串粉。通常採用的隔離方法有空間隔離和時間隔離,空間隔離一般距離400m以上,如果有樹林、山崗等天然屏障,隔離距離可適當縮短。如採用時間隔離,播種期應相差30d以上。
2、整地
甜玉米不宜連作,合理輪作可以減少病蟲害,減少草荒,恢復地力。
一是溝畦製作
底肥每公頃施用腐熟農家肥15000kg。一般畦的寬度(連溝)為130cm左右,可種植兩行,溝深20--30cm。若土壤偏酸可施石灰調整pH值。
二是重施基肥,施足種肥
在畦的中央順畦開播種溝,溝距66cm,溝深15--16cm,在播種溝中每公頃施複合肥600kg、過磷酸鈣375kg作為基肥,覆土6cm,然後施用複合肥(含氮、磷、鉀各15%)150kg作為種肥,再覆土4--5cm播種。
3、播種
一是種植密度
應根據品種特性、種植季節、水肥管理水平和果穗的商品要求,確定適宜的種植密度,一般每公頃種植52500--60000株,行距60--65cm,株距30cm。
二是適時播種
甜玉米的播種季節安排應結合市場供應時間、消費量、果蔬加工廠的生產季節忙閒和前作收穫期等綜合考慮,最早播種期可在氣溫穩定通過12℃時開始播種,採取地膜覆蓋可提早7--10d播種,採取薄膜育苗移栽,可提早10--15d。秋季最遲播期必須保證採收期氣溫穩定在18℃以上。
三是精細播種
甜玉米特別是超甜玉米澱粉含量少,籽粒秕瘦,千粒重只有110--180g,相當於普通玉米的1/3--1/2,發芽勢弱,頂土力差。應活當淺播,播深超甜玉米一般不超過3cm,普通甜玉米不超過4cm。土壤水分達田間持水量的60%--70%為播種的適宜墒情。甜玉米種子易受地下害蟲及鼠類危害,可用廣譜殺蟲劑3%呋喃丹顆粒劑拌種(加少量水使殺蟲劑附著於種子上)。播種時,在播種溝按株行距稍踩實土壤,形成平整、鬆緊度適宜的種穴,每穴播下2--3粒拌過殺蟲劑的種子,種子上部覆蓋細土3--4cm。
四是噴施除草劑
播種後當天噴施除草劑,每公頃用50%乙草胺乳劑750g倒入1500kg水中,邊加邊攪,充分混勻,用噴霧器均勻噴灑畦面和溝面。也可用40%阿特拉津乳劑4500g,加水1500kg噴施。
4、田間管理
一是小培土
5葉期應進行淺中耕鬆土、追肥、小培土,每公頃追施尿素150kg。甜玉米苗期較耐旱,但怕澇害,水浸一夜則可死苗,遇大雨應及時排水。
二是培土
第7--8葉展開是雌雄生長錐開始分化期,又稱大喇叭口期或孕穗期,應及時中耕鬆土、追肥、培土,每公頃追施尿素300kg,氯化鉀225kg。此生育階段是決定果穗大小、穗行數的時期,充足的水肥和光照可促進正常發育,增加粒數,減少頂部退化,增加穗位以上功能葉的面積。此階段對水分的要求比苗期多,適宜的土壤含水量為田間持水量的70%--80%,應及時灌水、排水。
三是大培土
抽雄前,每公頃追施尿素300kg,氯化鉀112.5kg,並進行大培土,可防倒伏、壓大草。抽雄後2--4d開始散粉,雌穗花絲通常在雄花開始散粉後1--2d抽出,若水分太多或乾旱、高溫、種植過密,抽絲將推遲,則影響授粉。乳熟期是增加粒重的主要時期,對氮、磷、鉀養分的吸收數量達到最高值,增施鉀肥能增加甜度,缺磷會導致禿尖。此階段要求土壤含水量達田間持水量的80%。
四是除苗及摘筍
甜玉米發芽率低,出苗不整齊,在3葉期應間苗、補苗,每穴留1--2株,5葉期定苗,每穴留1株。用手拔容易傷及同一穴中的另一株苗,可用剪刀除去相對弱小的苗。普通栽培水平下,只要求一株留一穗鮮苞,以保證良好的品質,一般留最頂第一苞。最好的摘筍時機是在要摘的玉米筍剛剛吐絲時,一手握住玉米株,一手拿玉米筍由葉鞘側邊順勢用力拔出,注意儘量保護莖葉的完整性。採摘的玉米筍可以作菜或出售。甜玉米有分櫱特性,其分櫱對主莖的生長發育影響較小,往往可以形成結實飽滿的果穗,所以,在較稀植的情況下不必摘除分櫱。
五是人工輔助授粉與去雄
散粉期人工輔助授粉,可使籽粒飽滿,散粉期遇連續陰雨時更要加強人工輔助授粉。為減少養分消耗,在授粉結束後,可把雄穗全部剪去。
5、防治病蟲,保證品質
甜玉米植株比普通玉米甜,極易招致玉米螟、金龜子、蚜蟲等害蟲,應及早防治。在防治病蟲害的同時,要保證甜玉米的品質,儘量不用或少用化學農藥,最好採用生物防治方法防治玉米害蟲。防治玉米螟,重點可以在玉米大喇叭口期接種赤眼蜂卵塊,也可以在甜玉米心葉末期,用每克含有50億--100億白僵菌的菌粉0.5kg,拌成5kg左右的顆粒劑,投入心葉,均有良好的防治效果,也保證甜玉米品質。化學防治忌用劇毒、高殘留農藥,在生長後期(吐絲後),可用擬除蟲菊酯農藥噴施,也可採用其他高效低毒的殺蟲劑進行藥液灌心、藥粉塗抹等方式防治。
6、適時採收,及時上市
一是成熟度的判斷
鮮果穗上市的採收適宜時期為乳熟末期,因為玉米籽粒含糖量在授粉後20天左右(乳熟期)最高,此時甜度最高,品質最佳,收早了,籽粒內含物太少,含糖量低,風味差;收晚了,雖果穗較大,產量高,但籽粒內糖轉化為澱粉,果皮變厚,吃到嘴裡渣子多,失去了甜玉米的特有風味。甜玉米種植季節不同,適採期有差別,一般春夏播種的在授粉後19--24d即可,秋播的在授粉後20--26d為好,播種至採青的生育期一般75--85d。在田間確定採收期時,可以通過看花絲變化、手指挾嫩籽粒、品嘗甜味等經驗性方法來確定是否可以採收。適採期甜玉米花絲枯萎變黑,穗頂籽粒飽滿,頂端的苞葉開始變鬆軟。
二是採收與包裝
採收時左手握住莖稈,右手握玉米穗,用力一拉即可掰下。甜玉米掰下後,基部需修整斬齊。採收時鮮苞不要在陽光下暴露太久,否則苞葉失水變黃,甜度下降,影響外觀品質。一般清早或傍晚採收為佳。甜玉米採收後,其含糖量會逐漸下降,普通甜玉米採收後每日糖分下降1,8%左右,採收後應及時加以處理,以不超過12小時為宜,最好是隨採收隨上市,採收時要帶葉。超甜玉米糖分下降比普通甜玉米慢,在室內存放2--3d或冰箱內存放7d,甜度變化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