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德國巨炮多奇葩?專用火車牽引,軍長指揮狼狗工兵飛機護駕

2021-01-14 鐵血軍武

文|鐵血君

古斯塔夫巨炮,口徑足足有800毫米,一天只能發射14發炮彈, 最大射程60公裡,炮彈⒎1噸,炮重 1488噸,高 12米,有4層樓高,這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希特勒製造的「恐懼大炮」——古斯塔夫列車炮。

彈坑4個足球場大。1942年夏天,蘇德戰場塞瓦斯託波爾戰略要地,蘇軍構築堅固工事與希特勒的237個師對抗,陣地不遠30米的深處是秘密地下彈藥庫,由蘇軍一個營重兵把守。有一天,彈藥庫發生爆炸,是敵人間諜所為,還是飛機投下了鑽地彈?

直到戰爭結束,美國某軍事刊物才披露真相,原來是古斯塔夫炮彈擊中彈藥庫,引起鏈式反應,毀滅了這座無比堅固的地下建築物。留下一個4個足球場大的彈坑。

古斯塔夫巨炮1942年初建成,希特勒和軍需部長斯佩爾出席驗收儀式。炮太大太重,運輸和操作都無比困難。無論到哪裡都要鋪設鐵軌,工兵少不了,為了預防蘇軍飛機轟炸,沿途和陣地四周需要部署防空部隊和警戒飛機,大量步兵和警犬在周圍10公裡內日夜巡邏。如果發現敵情,立即由化學兵施放煙幕掩護。

再來看看巨炮如何完成發射過程,3輛構造特別的巨型運輸列車牽引到達陣地後,先用2臺巨型起重機吊裝底座,然後安裝炮架、炮管和裝彈機構,裝彈時,用一臺起重機把7噸重的炮彈吊到炮尾,再用一輛坦克把它推進炮膛。全部工作由1名師長指揮1400餘人完成。而圍繞巨炮,參加指揮、操作、警衛的總人數達到4000人以上,指揮官是個少將司令官。

1942年6月5日,古斯塔夫來到前線克裡米亞。古斯塔夫第一發7.1噸重的炮彈呼嘯著飛向蘇軍陣地,白天變黑夜,震天動地的一聲巨響,瞬間,一大片建築物和永久性防禦工事夷為平地。

在對白涯據點的攻擊中,古斯塔夫一炮打穿10米厚的混凝土防禦工事,把裡面的彈藥庫引爆。劇烈的爆炸把海灣裡面的一艘船震沉。從6月5日到6月17日12天裡,古斯塔夫總共發射了48枚炮彈,維繫將近一個世紀號稱「鋼鐵長城」的塞瓦斯託波爾要塞徹底消失,蘇軍24萬人化為塵土。戰後,這裡幾乎找不到2米以上的建築。

但是,它有一個致命缺點,每發射48顆炮彈,炮管會完全損壞。1943年春,巨炮被調回國內維修,1944年,它又在波蘭發射了另外30枚炮彈,此後再也沒有使用過。直到德國戰敗成了美軍的戰利品,美軍士兵就將這枚超級大炮砸成廢鐵。

古斯塔夫之後,德國工程師又造出了另一門加強版的「多拉」,然而,德軍節節敗退,多拉沒有用武之地,希特勒命令銷毀。多拉口徑估計在800-1000毫米之間,一發炮彈重量8-10噸左右。沒有留下圖紙和實物,「多拉」仿佛一個傳說,留給人們太多的遺憾。(文中配圖均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二戰時,納粹德國的古斯塔夫炮威力如何,為何德國工兵要將其炸毀
    二戰結束後,有人在蘇聯的塞瓦斯託波爾戰略要地處,發現了一個直徑特別巨大的彈坑,有軍事專家就把這個彈坑聯繫到了當年陣地上一座秘密彈藥庫發生意外爆炸的事件中來,據說,當年這座堅固的彈藥庫之所以會發生爆炸,蘇聯人都普遍認為是德國間諜精心設計並破壞的,因為這座建築是建造在地下30米的深處,
  • 古斯塔夫巨炮有多牛?需要4000人協作,一炮能鑽入30米地下
    只是想要讓古斯塔夫巨炮順利地開炮,必須要4000人同時工作才可以。 在二戰期間,法國在防禦德國方面,特地花9年的時間,只是為了修建一條能阻擋德軍的馬奇諾防線,而且全長有400公裡。如果德軍想從馬奇諾防線通過,那就必須使用超大口徑的列車炮。在經過了仔細研究之後,希特勒下令,讓德國工程師建造一個超級炮彈,標準是可以穿透1米厚的鋼、7米厚的混凝土,以及30米深泥土。
  • 二戰德國空軍的編制及指揮體系
    ,由裝備不同機種的多支航空部隊構成,下轄數百架乃至上千架飛機,遂行多種作戰任務。 德國空軍在1935 年成立後對航空部隊的各級編制進行了研究,在二戰之前基本確定了由低到高的三層六級編制結構。
  • 拆遷辦的大錘,二戰華沙起義期間的德國巨炮
    著名的卡爾重型自行臼炮是由德國萊茵金屬公司於1935年研發的一款武器,原本計劃用於攻擊法國馬奇諾防線,但當第一輛卡爾服役時法國已經投降,於是它就參與了巴巴羅薩行動,首次參戰是蘇聯布列斯特要塞,後來還參與對塞瓦斯託波爾的進攻,到1942年初一共服役了六輛,由於種種原因直到1944年才又在波蘭華沙大顯身手
  • 二戰火炮巔峰:古斯塔夫巨炮一次「表演」,輕鬆毀掉一座城
    作者:Agvensome 無論是一戰還是二戰,德國人對超級大炮都有一種特殊的迷戀。早在一戰,就有叱吒風雲的巴黎大炮。二戰,納粹更擁有了600毫米口徑的「卡爾」重型臼炮,還有家喻戶曉的800毫米口徑的「古斯塔夫」鐵道列車炮,其中後者名氣更大。
  • 參觀丹麥漢斯勒姆要塞:二戰期間德軍建造 配備380mm戰列艦巨炮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納粹德國從挪威北部到庇里牛斯山脈(西班牙與法國邊境)的整個海岸線上建造了大量防禦工事。這條防線被稱為「大西洋壁壘」,用來阻止盟軍入侵德國及其佔領區。在丹麥和挪威,納粹德國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財力,以阻止盟軍進入斯卡格拉克海峽。二戰結束後,這裡被改造成博物館,講述那段歷史。
  • 二戰威力最大的火炮,一炮洞穿十米厚混凝土防禦工事
    斯塔夫列車炮是二戰期間最恐怖的火炮,火炮在一戰和二戰中都被稱為戰爭鐵錘,是最主要的殺傷武器之一。古斯塔夫這個名字看上去是一個人,但是這個人並不有名,但是這門大炮的命名卻有其他的特殊意義,不過古斯塔夫列車炮被設計出來,並不是隨便就能用的。
  • 盤點:二戰德國十大「黑科技」,每一款都很奇思妙想
    德國,在那個時代工業快速的發展,更是當時黑科技的代名詞,尤其是在軍事等方面的黑科技高速發達。到目前為止,有些裝備連科學家都無法做出解釋。今天就讓我來盤點一下德國的十大黑科技。第一黑科技是卡爾臼炮:卡爾臼炮又稱雷神託爾,它自身體型龐大,可以毫不誇張地說跟一頭鯨魚不相上下,而且它所使用的炮彈足足達到一噸。
  • 德國巨炮重1350噸,需用250人組裝三天,世界第一大炮有多牛
    在二戰戰場上,幾百上千枚的炮彈扔在對方陣地上是常有的事,為了在戰爭中用炮火壓制對方,敵對雙方用盡了各種方法。一邊是堡壘裝甲越造越厚,而另一邊為了摧毀這些堡壘,又投入大量資源研製重型大炮。其中,德國製造了人類有史以來口徑最大的可移動膛線炮——「古斯塔夫」巨炮。二戰期間德國的第一座鐵道炮,古斯塔夫巨炮,第二座鐵道炮多拉炮。
  • 古斯塔夫巨炮精度高,破壞力還大,為何卻被納粹德國放棄了?
    伴隨而來的,是大量的建築物被毀,多人受傷,很多巴黎市民甚至還穿著睡衣就跑出了家門。雖然在當天黃昏,法國的電臺聲稱是受到了德國空軍空襲,可巴黎市民對於這個答案顯然並不相信,因為他們並沒有看到飛機,甚至連飛機的轟鳴聲都沒有聽到。
  • 火炮家族中的巨無霸——古斯塔夫巨炮
    為了攻擊堅固要塞,二戰德國製造了人類史上超級大炮——古斯塔夫巨炮.鐵道炮德文:Schwerer Gustav/Dora,英文:Heavy Gustav),又稱為德國800mm K (E)鐵道炮,是德國希特勒時期由克魯伯製造的超重型火炮。
  • 德國工業有多瘋狂?要是納粹贏了二戰,我們早就上天了
    震驚的除了血淋淋的暴行,還有納粹科學怪人研發的那些令人神魂顛倒的超級武器,異想天開得可以媲美《鋼鐵蒼穹》。飛拳火箭發射器Fliegerfaust 多管無制導地對空火箭發射器,是單兵攜帶的防空武器,所以又稱為防空鐵拳。
  • 4大奇葩事件:美國奶牛被核彈砸死,德國潛艇被坦克壓沉
    這世界上總是會發生一些奇怪的事情,特別是二戰時期,比如德國就發明了一款叫做古斯塔夫巨炮,這款大炮重達1344噸,每次操作的時候都需要3000名士兵合作才能運行。而且為了讓其抵達戰爭區域,還需要為該武器鋪設專門的軌道才行,如此耗費人力物力精力的武器也是沒誰了。
  • 二戰十大差評武器,德國日本最多
    大和號戰列艦從單艦的角度來講無疑是強大的,如果放到一戰時甚至是二戰早期都算是無敵的存在。但二戰後隨著航母的出現,戰列艦已經完全落後於時代。航母超遠程超快速的打擊讓戰列艦的巨炮成為了無用的擺設,大和號成為了毫無用處的武器。
  • 持槍射擊的英國女王,驗收「巨炮」的希特勒,乘坦克的夢露,9張歷史...
    圖4:1937年的德國時尚,雖然處於二戰時期,從照片可以看得出來,德國的女人生活得很滋潤。 伊莉莎白公主在二戰時期曾以18歲的年紀入伍,與國民一起對抗法西斯,更是在軍隊中學會了槍械射擊、駕駛軍用車,直到二戰結束,才脫下軍裝,回歸皇室。
  • 克虜伯在二戰時的傑作,古斯塔夫級巨炮,所做貢獻到底有多少?
    對工業能力的判斷往往是要從多方面來看的,二戰時期,工業能力有多強也是一個至關重要的因素,當然它算不上是最終的決定因素。就拿克虜伯工廠來說,它所生產的武器裝備幾乎支撐了德國一戰和二戰的整個戰史,就算是現在,名聲也足以讓世人熟知。
  • 美國計劃研製超級巨炮,射程1600公裡:部署韓國威脅中國腹地
    此前國外社交媒體平臺上曾經出現過美國陸軍這款火炮的相關圖片,美軍計劃將其設計為牽引式,由大型軍用重載卡車進行拖拽,並且可以通過船舶和飛機進行運輸,每門炮將有8名士兵操作。按照計劃,美國將在2023年完成一門原型樣炮的製造,並且開始驗證相關技術。
  • 二戰德國的9大高科技:外形獨特的「飛碟」上榜
    1、V-3巨炮:這是德國在希特勒領導下製造的一門大炮,是德國在二戰戰敗之前的復仇兵器,它有1433噸,能長距離的使用火藥推進投射,最高射擊距離為300千米。相對於火箭引擎推進的V-1和V2火箭,它的炮彈有更高的初速,每秒為1100公尺。同時設計上,V-3炮口徑150毫米,能夠每小時發射300發炮彈。
  • 二戰德國sdkfz251系列半履帶裝甲車:德國陸軍強悍戰鬥力的保證
    20世紀30年代,在德國重整軍備的過程中,認定裝甲部隊是突擊力量的主力。作為其裝甲戰理論創始人之一的古德裡安認為,為了彌補坦克數量不足,必須裝備有輕型裝甲的半履帶車輛,用於步兵,炮兵或工兵等輔助力量行動。其中步兵必須有一種裝甲車輛,供其乘坐,伴隨坦克行動。
  • 二戰重武器之最:32米巨炮史上最長,270米戰列艦比大和號還長!
    二戰重武器之最:32米巨炮史上最長,270米戰列艦比大和號還長! 克虜伯兵工廠於1942年初,終於製成了這門超重型巨炮,它被用克虜伯家族的「古斯塔夫」前綴名命名,炮管長達32米,口徑高達800mm,火炮在戰鬥狀態的全長達53米,高12米,全重1488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