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鐵血君
古斯塔夫巨炮,口徑足足有800毫米,一天只能發射14發炮彈, 最大射程60公裡,炮彈⒎1噸,炮重 1488噸,高 12米,有4層樓高,這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希特勒製造的「恐懼大炮」——古斯塔夫列車炮。
彈坑4個足球場大。1942年夏天,蘇德戰場塞瓦斯託波爾戰略要地,蘇軍構築堅固工事與希特勒的237個師對抗,陣地不遠30米的深處是秘密地下彈藥庫,由蘇軍一個營重兵把守。有一天,彈藥庫發生爆炸,是敵人間諜所為,還是飛機投下了鑽地彈?
直到戰爭結束,美國某軍事刊物才披露真相,原來是古斯塔夫炮彈擊中彈藥庫,引起鏈式反應,毀滅了這座無比堅固的地下建築物。留下一個4個足球場大的彈坑。
古斯塔夫巨炮1942年初建成,希特勒和軍需部長斯佩爾出席驗收儀式。炮太大太重,運輸和操作都無比困難。無論到哪裡都要鋪設鐵軌,工兵少不了,為了預防蘇軍飛機轟炸,沿途和陣地四周需要部署防空部隊和警戒飛機,大量步兵和警犬在周圍10公裡內日夜巡邏。如果發現敵情,立即由化學兵施放煙幕掩護。
再來看看巨炮如何完成發射過程,3輛構造特別的巨型運輸列車牽引到達陣地後,先用2臺巨型起重機吊裝底座,然後安裝炮架、炮管和裝彈機構,裝彈時,用一臺起重機把7噸重的炮彈吊到炮尾,再用一輛坦克把它推進炮膛。全部工作由1名師長指揮1400餘人完成。而圍繞巨炮,參加指揮、操作、警衛的總人數達到4000人以上,指揮官是個少將司令官。
1942年6月5日,古斯塔夫來到前線克裡米亞。古斯塔夫第一發7.1噸重的炮彈呼嘯著飛向蘇軍陣地,白天變黑夜,震天動地的一聲巨響,瞬間,一大片建築物和永久性防禦工事夷為平地。
在對白涯據點的攻擊中,古斯塔夫一炮打穿10米厚的混凝土防禦工事,把裡面的彈藥庫引爆。劇烈的爆炸把海灣裡面的一艘船震沉。從6月5日到6月17日12天裡,古斯塔夫總共發射了48枚炮彈,維繫將近一個世紀號稱「鋼鐵長城」的塞瓦斯託波爾要塞徹底消失,蘇軍24萬人化為塵土。戰後,這裡幾乎找不到2米以上的建築。
但是,它有一個致命缺點,每發射48顆炮彈,炮管會完全損壞。1943年春,巨炮被調回國內維修,1944年,它又在波蘭發射了另外30枚炮彈,此後再也沒有使用過。直到德國戰敗成了美軍的戰利品,美軍士兵就將這枚超級大炮砸成廢鐵。
古斯塔夫之後,德國工程師又造出了另一門加強版的「多拉」,然而,德軍節節敗退,多拉沒有用武之地,希特勒命令銷毀。多拉口徑估計在800-1000毫米之間,一發炮彈重量8-10噸左右。沒有留下圖紙和實物,「多拉」仿佛一個傳說,留給人們太多的遺憾。(文中配圖均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