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15」的基金經理,僅3位!

2020-12-22 基爾摩斯

「雙15」的標準很嚴格:

1、基金經理從業年限15年以上,不是證券從業經驗;

2、在任基金任職以來年化回報15%以上,一定要是在任,歷史任職的基金業績再好,現在不管理了,都沒用。

在這兩項標準之下,全市場2419位基金經理,符合條件的僅僅只有3位。

富國基金朱少醒

富國基金畢天宇

長城基金楊建華

對公募基金圈有一定了解,或者常看我公眾號的你一定看過這三位基金經理。

1

朱少醒

朱少醒,業內真正意義上做到十年十倍的第一人,富國天惠成長混合A從2005年11月16日管理以來,截至2020年12月18日,累計回報1982.79%,十五年翻了近20倍。

數據來源:天天基金網,截至20201218

媒體是這樣評價他的:「基金經理年限長的沒有他任職以來回報高,任職以來年化回報高的沒有他這麼年年穩定。」

朱少醒早年投資也有失誤過,比如說重倉家化,比如一直以來的高倉位導致富國天惠成長混合A在2008年、2015年回撤大於同類基金。

朱少醒的選股風格為"精挑細選型",

即通過長時間的跟蹤和分析,關注所投資公司的關鍵素質,從而挑選投資對象。密切關注三大要素:行業和上市公司基因、公司治理結構、公司管理。

他對此這樣表述:「具備好『基因』的企業,通常容易產生穩定增長的業績,在若干年後可能會發現有幾倍甚至十倍的增長;好的公司治理,意味著一個公司『既要有才,又要有德』。」

2

畢天宇

第二位,畢天宇,依舊來自富國基金。

畢天宇加入富國基金的時間比朱少醒晚兩年,他是2002年加入的,但兩人做基金經理的時間,相差不久,朱少醒是2005年11月16日,畢天宇是2005年11月26日。

畢天宇一開始管理的是基金漢博,它是由淄博基金、通發基金、三峽基金經清理規範後而成的契約型封閉式證券投資基金,後轉由富國基金管理公司管理。根據《基金法》的規定,封閉型基金存續期到期前,將召開持有人大會,投票決定未來發展方向,是清算還是轉為開放式基金。

2007年4月5日,富國基金召開持有人召開大會,通過了基金漢博的「封轉開」,變成富國天博創新主題混合,畢天宇一直管理至今。從2005年11月26日開始,截至2020年12月18日,畢天宇管理以來回報490.95%。

此後,畢天宇先後管理了富國高端製造行業股票、富國通脹通縮主題輪動混合、富國城鎮發展股票、富國龍頭優勢混合等基金,任職回報漲跌不一。

數據來源:Choice,截至20201218

數據來源:Choice,截至20201218

對比富國天惠成長A、富國天博創新主題,前者在業績上明顯領先後者。

畢天宇的選股標準有三個:

1、行業的成長空間,是否是增長性行業,公司市佔率。

2、公司的競爭優勢。公司在一個行業生存,具不具有超出對手之外的競爭優勢?能否有效識別出競爭優勢是考驗每一個研究員和基金經理最主要的指標。

3、管理層。一個股票能否長期持有的核心,一定要看人,特別是管理層和大股東。在每一個公司的長期發展過程中,不會一帆風順的。出現不利局面,公司管理層的能力和應對就非常關鍵。

3

楊建華

相比前兩位,長城基金的楊建華就不為眾人所熟知。

我覺得和兩方面有關係,

一方面,在於楊建華最初管理的是增強指數型基金,本身就沒有主動權益基金更容易吸引投資者;

另一方面,是長城基金一直以來比較低調。

楊建華管理十多年的長城久泰滬深300指數A近三年的業績相較於「網紅款」景順長城滬深300指數增強、富國滬深300指數增強不僅不差,而且略強。

數據來源:Choice,截至20201218

選股思路上,楊建華堅持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結合的選股策略,可能「自下而上」的選股更多一些。

他認為,自下而上選股票一定要注意的是,不要相信奇蹟。所有的事物,第一要符合邏輯,第二要符合常識。當然,他同時也強調,看上去違反常識的事物並非不能關注,而是要特別的謹慎,要從各種渠道去驗證它。

對於喜歡的股票,他通常持倉較重,不會刻意追求絕對的分散持倉。從楊建華管理的股票持倉來看,他更傾向於選擇消費類股票,重倉股中不乏白酒股和醫藥股。

免責聲明

以上內容不構成對閱讀者的投資建議。基金有風險,過往業績不預示未來表現,投資需謹慎。請認真閱讀相關法律文件和風險揭示書,基於自身的風險承受能力進行理性投資。

相關焦點

  • 基民的靈魂拷問:什麼樣的基金經理值得託付?
    Wind數據顯示,劉格菘基金經理從業年限5.77年,任職基金數15隻,下圖為15隻基金的回報情況。每一年,都有新人進入,同時也有人離開,進進出出,形成人才的流動,而其中,人員流動最為劇烈的年份就是2015年大牛市,當年,223位基金經理離開,但與此同時,有高達440位基金經理新進入,兩個數字均達到公募基金歷史之最,所謂「公而優則奔私」。
  • 工銀瑞信基金新產品發行,多位基金經理「一拖多」
    基金經理為譚冬寒,根據資料顯示其基金經理年限4.14年。現任管理基金數3隻、在管基金規模78.39億元、現任最多管理的基金類型普通股票型。其曾在中信證券股份有限公司擔任行業研究員;2013年加入工銀瑞信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現任研究部高級研究員、基金經理。
  • 爆款基金經理高楠現身,國泰明星基金經理為何轉投恆越基金?
    但是在4月初突然從國泰基金不辭而別後,高楠並沒有如投資者猜測的一樣轉投私募陣營,而是在短暫消失了幾個月後投到了恆越基金的門下,目前已經是恆越核心精選和恆越研究精選的基金經理。然而令人不解的是,國泰基金目前排名高居公募基金的第20位,恆越基金目前排名則在百位開外,在人往高處走的時代,高楠為何反其道而行之呢?
  • 人保資產旗下債基頻踩雷 年內5位基金經理離職
    中國網財經10月14日訊(記者 常實 張明江) 日前,人保鑫享短債債券型證券投資基金髮布公告,基金經理張瑋離職,張瑋也是人保資產今年離職的第五位基金經理。人保資產旗下基金經理年內密集離職與旗下債券基金「踩雷」債券違約導致基金清盤有關,除基金經理離職外,年內人保資產已清盤或計劃清盤基金數量多達3隻,人保鑫享短債就是其中之一。同花順iFinD數據顯示,在張瑋之前,人保資產旗下已有梁婷、李道瀅、魏瑄、劉笑明等4位基金經理離職,其中梁婷、李道瀅基金經理任職期限均已超7年,而兩人在人保資產任職時間均未超3年。
  • 基金經理頻頻離任 德邦華富基金「換血」
    10月9日,華富基金髮公告稱,華富價值增長的原基金經理郭晨離任,不再轉任公司其他職位。據統計,9月30日至10月10日期間,共有19隻基金髮生基金經理人事變動,共11家基金公司涉及其中,7位基金經理離職。  此外,近期基金公司高管變動也愈加頻繁。10月10日,紅塔紅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發布公告,稱董事長況雨林因工作原因離任,不再轉任該公司其他職位。
  • 2020年最賺錢的10位基金經理,你選對了麼
    2020年至今,僅5個月時間,最好的基金經理已經賺了50%,最差的基金經理卻虧了52%,首尾的業績差距達到了驚人的102%! 假設你在年初投資了10萬元基金,因為選擇對了基金經理,目前資產已經增長為15萬元;而如果你不幸選到了某原油基金,目前資產已經縮水至4.8萬元。短短5個月時間,投資收益已是天壤之別。看來,方向錯了,再怎麼努力也是白搭!
  • 58位,這才是真正「頂級」百億基金經理
    來源:基爾摩斯58位,這才是真正「頂級」百億基金經理(上)來源:基爾摩斯我們常用「千億俱樂部」去衡量一家基金公司的規模實力,對於基金經理,能夠上「百億俱樂部」是一種實力的彰顯。所以,經過周末兩天的數據整理,今天和大家分享多位,我認為確實有料的「主動權益領域的百億俱樂部基金經理」。
  • 基金動態|節後單日15隻新基發行 南方基金推出新混基駱帥任基金經理
    Photo by Derek Liang on Unsplash國慶長假結束,新基金髮行大戰重啟「火力全開」,本周21隻新基金首發,僅今日10月12日就有15隻基金扎堆發行。值得注意的是,有消息人士稱,公募基金投資精選層或全面放開,中長期數百億元增量資金進場未來可期。
  • 平安基金張文平獲第七屆英華獎「五年期純債投資最佳基金經理」殊榮
    他現管理平安短債、平安中短債、平安如意中短債等產品,據數據統計,截至2020年10月21日,平安短債自2018年5月16日成立以來,累計總回報為9.20%,而同期業績基準僅為3.66%;平安如意中短債成立於2019年4月3日,累計總回報為6.42%,同期業績基準為4.63%。 長期出色的產品業績為張文平贏得了市場口碑,也使他成為平安基金固收團隊的一張名片。
  • 一季度59位基金經理離職,被「拋棄」的基民怎麼辦
    同花順iFinD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共有59位基金經理離職,涉及46家基金公司。這意味著,三分之一的基金公司都存在基金經理離職的情況。基金經理為何離職?有不少基民猜測:目前疫情對經濟的影響尚存,大量基金經理離職,可能是不看好後市的信號。事實上,自2015年開始,基金經理離職就已是常態化現象。
  • 5位對衝基金經理2019年收入超10億美元
    5位對衝基金經理2019年收入超10億美元 2020年2月17日 19:21:44 萬得資訊本文來自 「萬得資訊」。2019年,被動投資的資管規模首次超過主動管理型基金,在美聯儲三次降息的助推下,美股指數大漲。即便如此,華爾街老牌基金經理的個人收益在2019年仍然令人矚目。
  • 這家公司迎來多位明星基金經理關注
    摘要 【這家公司迎來多位明星基金經理關注】數據顯示,四季度以來公募基金頻繁調研,其中嘉實基金調研總次數163次居榜首,交銀施洛德基金和華夏基金調研次數也都在140次以上。
  • 一定是特別的緣分,134位基金經理重名,出現這些字的最多
    Wind統計數據顯示,截至10月1日,公募基金共計2300名基金經理,其中有134位基金經理重名。來源:Wind在重名排行榜中,「吳昊」成為了基金經理中的「爆款」,共有六人重名。其中僅有1位女性基金經理,其餘5位均為男性。
  • 這家公司迎來多位明星基金經理關注……
    Choice數據顯示,四季度以來公募基金頻繁調研,其中嘉實基金調研總次數163次居榜首,交銀施洛德基金和華夏基金調研次數也都在140次以上。從調研情況來看,海康威視被多位百億基金經理關注重點,引來易方達基金張坤、嘉實基金歸凱、銀華基金李曉星等多位明星基金經理關注。
  • ...日光基|張迎軍|wind|交銀施洛德基金|基金|交銀|基金經理|混合...
    最新的例子,2月18日,60億上限的睿遠均衡價值三年持有期混合基金一天之內超1200億資金認購……此前一天的2月17日,50億上限的交銀瑞思三年封閉混合基金,僅發行一天就超過50億元的發行限額,提前結束髮行;再往前的2月12日發行的永贏科技,在發行的第一天吸金近百億,超過了80億的上限;2月7日,20億上限的東方紅恆陽五年定開當然募集了90多億資金。
  • 華富基金年內無緣主動權益爆款 明星基金經理缺失或是問題關鍵
    Wind資訊數據顯示,華富基金今年三季度末的全部資產合計約為643.52億元,這一數值僅比二季度末時規模微增3.91億元,總資產規模排名降至第52位。從原因上看,權益基金產品發行不力是重要原因,其年內僅發行了一隻華富成長企業精選主動權益類產品,成立時的份額為20.31億份,距業內普遍的50億爆款標準有一定距離。
  • 5年+管理經驗,年化收益20%+的基金經理
    昨天我分享了業內符合」雙15「標準的基金經理,有基友想看潛力更大的年輕一代, 數據就在手邊,今天就來看看有哪些? 註:在數據篩選中我們剔除了被動指數型基金、因巨額贖回導致單日暴漲的異常基金。
  • 持續火爆規模業績雙增長 基金經理看好"固收+"市場
    (原標題:「固收+」持續火爆規模業績雙增長) 證券時報記者
  • 3萬億臨門一腳!新基金份額迭創新高,基金經理帶貨納入績效考核
    另一方面,「買股票不如買基金」的賺錢效應吸引了大量資金流入,年內新發百億偏股型基金達到28隻。巨大的財富效應下,今年以來新基金成立規模已迭創新高。截至2020年12月13日,按成立日期計算,年內新成立基金1327隻,累計規模已高達2.98萬億份,距離3萬億份僅剩下臨門一腳。
  • 百舸爭流強者勝,23位基金經理斬獲2020年私募常青樹大獎!
    會議吸引了海內外眾多知名對衝基金管理人、券商、期貨、銀行、三方機構等千餘名業內精英和投資者們齊聚一堂,共饗智慧盛宴,探討對衝基金行業發展新趨勢。  作為第九屆中國對衝基金年會的亮點之一,2020年「常青樹」基金經理獎項的揭曉備受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