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這家公司迎來多位明星基金經理關注】數據顯示,四季度以來公募基金頻繁調研,其中嘉實基金調研總次數163次居榜首,交銀施洛德基金和華夏基金調研次數也都在140次以上。
數據顯示,四季度以來公募基金頻繁調研,其中嘉實基金調研總次數163次居榜首,交銀施洛德基金和華夏基金調研次數也都在140次以上。
從調研情況來看,海康威視被多位百億基金經理關注重點,引來易方達基金張坤、嘉實基金歸凱、銀華基金李曉星等多位明星基金經理關注。此外,胡昕煒調研了歌爾股份、傳音控股、甘源食品和三七互娛;歸凱調研了東誠藥業;蕭楠調研了傳音控股,袁芳調研了長陽科技、華峰測控、愛爾眼科和紫光學大。
從基金經理調研品種來看,前期漲幅過大或跌幅過大的標的被重點納入關注領域。有業內人士表示,年末一般是調倉換股的關鍵時期,部分基金經理或減持前期漲幅過高的股票,提前應對明年的春季「躁動」。
明星基金經理調研重點海康威視
四季度以來,海康威視吸引大量明星基金經理關注。易方達基金張坤、嘉實基金歸凱、中歐基金周應波、南方基金駱帥、銀華基金李曉星等都對其進行了調研,此外睿遠基金也派出了相關調研人員。
從上述基金經理三季報持倉來看,海康威視是張坤管理的易方達優質企業第二大重倉股、易方達藍籌精選混合第十大重倉股。但諸如周應波、歸凱、駱帥、李曉星等旗下的明星基金暫未出現重倉海康威視的情況。
明星基金經理興趣大增,或與近期海康威視市場分歧較大相關。從交易情況來看,大股東龔虹嘉減持,私募大佬馮柳增持,為市場增添幾分不確定性。
11月6日股東龔虹嘉通過大宗交易共計減持公司股份7600萬股,佔公司總股本的0.81%,交易均價43.79元,本次套現約為33.28億元。此前9月,龔虹嘉已通過競價交易,減持9345萬股海康威視股票,套現約36.33億元。2020年初至今,龔虹嘉累計套現約70億元。
但另一方面,三季度高毅資產馮柳,通過旗下基金大量買入海康威視,截止到9月底,持有海康威視2.31億股。結合海康威視半年報數據及三季度均價估算,馮柳三季度斥資約70億元,大舉買入海康威視約1.85億股。
外部擾動不改公司成長邏輯
海康威視三季度報顯示,今年前三季度,海康威視實現營業收入420.21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5.48%,實現淨利潤80.27億元,增幅5.13%。
成績單公布後不久,10月26日,海康威視總市值突破4000億元大關,14天後,海康威視市值突破4500億元,創下歷史新高。
值得注意的是,受外部因素影響幹擾,海康威視或遭遇外資減持。此外,海外疫情的反覆,也為其業務發展帶來不確定性。
華泰證券認為,外部擾動對公司的基本面影響有限,不改公司成長邏輯,儘管公司部分外資股東或存在減持壓力,但在物信融合的發展趨勢下,公司平臺化競爭優勢凸顯、創新業務前景可期。
國盛證券分析,海康威視三季度受匯兌損失帶來的財務費用約5億元,去年同期有匯兌收益4億元,不考慮匯兌影響,單季度經營性利潤表現較為靚麗。隨著智慧視頻物聯升級,海康威視有望在AI升級時引領行業發展,打開物信融合、數據分析藍海市場,持續受益於龍頭地位的競爭優勢。
明星基金經理關注點
從上述基金經理調研重點來看,上述明星基金經理主要關注安防行業競爭結構、新技術對業務的影響和匯率變化對成本的衝擊等。
海康威視表示,一兩個季度時間較短,可能不足以對競爭格局的變化下結論。在過去幾年,海康威視作為傳統安防行業的龍頭,曾經下過結論就是大量尾部廠商會退出, 市場會進一步集中,目前該趨勢仍然存在。第二,排名靠前的廠商競爭激烈,每家公司都希望在資本市場有好的表現,但經濟不景氣帶來的整個產業壓力,也確實存在。加上傳統安防產業的轉型升級,要靠過去賣產品的方式來做到比較好的發展,現在來看是比較難的。
整體來看,海康威視應對整個產業調整變化的動作比較早的,在智能化、投入創新業務、研發各種新形態的產品方面,都有自己的位置和影響力。其他公司要跟上整個產業變化的節奏, 就要看各個公司想偏重於具體某些領域,還是要全方位的競爭, 需要找到自己的戰略定位。
(文章來源:上海證券報)
(責任編輯:DF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