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羅思文 羅醫生健康說
本文編輯:Daisy
由於年齡的增長,頸椎在長期的生活中受到體內、各種因素的累積刺激,如同年長日久的機器,發生退行性改變是不可避免的。
頸椎病就是頸椎退行性改變所引起的一系列症狀,常見的有椎間盤突出、椎管狹窄、頸椎勞損等。
這種病多半於中年後發生,但隨著電子設備的普及,低頭族的出現,頸椎病的發生也越來越年輕化。
圖片來自網絡
手機越來越離不開我們的生活了,但頸椎病離我們也越來越近了。
我們或許會發現長時間的低頭玩手機、打遊戲、伏案寫作等,會出現脖子酸痛等不舒服。
嚴重的還會出現手腳麻木、頭暈、四肢無力,甚至癱瘓等,嚴重的影響著我們的生活。
預防頸椎病的手段也是非常的多,理療、按摩、針灸甚至功能枕頭,對付頸椎病也是使出了十八般武藝,那麼「高枕無憂」真的有效嗎?
圖片來自網絡
高枕無憂出自《戰國策·魏策一》, 意思是把枕頭墊得高高的,安心地睡大覺。
而且不少商家卻用這個詞語來打廣告,產品的銷量也算可觀。但是長腿醫生表示,關愛我們的頸椎,不能僅依靠枕頭。
「高枕無憂」這句到底有沒有道理
「高枕無憂」這句是有一定道理,但人們對她的理解往往出現偏差,也就是說犯了「擴大化」的錯誤。
首先從高枕的角度來談一下人的生理變化。
高枕是頭的位置超過心臟的高度,頸部出現了一個較大的彎,此造成的結果是:頸部血管、氣管、食管、脊髓等都要一個彎曲。
血管的彎曲可使心臟輸送到頭部去的血液相對減少,頭顱的血液供應必然稍有降低,拿通俗的話來說是處於「腦貧血」狀態下,這對於睡眠肯定是會有利以須速睡眠。
由於相對缺血,睡眠的深度和長度(即度時間)可能會長一些,對年輕人或老年人都會如此。
圖片來自網絡
但從氣管的角度來看,由於氣管的彎曲,可影響睡的氣體交換(呼吸),呼氣、吸氣的阻力都加大了。
再加上頸部彎曲後勢必對胸腔壓力增加,心、肺都相對受壓,循環和呼吸功能也都受到一定程度的障礙。
老年人循環和呼吸統的疾病較多,代償能力較差,會影響健康的。
高枕後由於顱腦血管的血流量相對減少,睡眠雖可能會深些、長些,但對於人體生命的全過程來說,高枕後可反覆使血液循環、呼吸機能、頸椎的椎體產生不良的影響,可能使健康受到障礙。
因而,從醫學的遠期影響來看,高枕弊多利少。
當然對每個人來說,具體情況不完全一樣,不能一概而論,作絕對化的理解,另外,所謂高枕還有一個量的界限,超過一定的量才可稱為高枕。
圖片來自網絡
適當的枕頭預防頸椎病也有重要意義,提倡低枕,不宜"高枕無憂」。
枕頭以躺臥時頭與軀於保持水平為準,即把枕頭放置於頭與肩部之間,側臥時則把頭放在枕頭上,而不要把肩部放在枕上,這樣可使頸椎維持正直。
枕芯軟硬要適宜。還可以把一些活血化瘀,祛風止痛的中藥研成末納入枕袋中做成藥枕。
關愛頸椎健康,不能只靠枕頭
頸部活動很重要
俗語說: 「想要頸椎好,運動不可少」。
用進廢退是一種自然法則,如果多運動,可以改善頸椎的血液循環,使退化的頸椎組織功能改善。
由於肌肉、韌帶得到鍛鍛而變得結實,勻稱而有力,使頸椎的穩定性增強。活動頸部,可以牽拉頸椎脊神經根,分離粘連。
再者,由於椎間韌帶彈性增強,也有利於突出組織的復位。
所以,當各種症狀減輕時,可以做「回頭望月」 (雙腳開立,兩手叉腰,回頭仰視上方) ,左顧右盼(站立,頭部向左右充分旋轉,雙眼掃視肩後某一目標) ,前俯後仰(站立,吸氣時慢慢後仰,然後呼氣慢慢低頭) 。
抗阻仰頭(站立,雙手十指交叉放於腦後,吸氣時向後慢慢仰頭,仰頭時雙手微用力,起阻抗作用,然後呼氣,頭慢慢復位)等動作。
運動幅度和運動量由小到大,不可勉強用力。如遇到發熱、出血,內臟疾病活動期等,要停止鍛鍊。
圖片來自網絡
戒掉不良用頸習慣,注意保養頸椎
脖子總是在默默無聞的在工作,最不會撒嬌了,等到出現難受的時候已經是經受了太多的磨難。
低頭玩手機等不良習慣自然要改,同時也要注意頸椎的保養,多多進行頸部的功能鍛鍊。
頸部肌肉勞損、落枕等往往會引起不適的症狀。通過頸部功能鍛鍊,可以恢復其正常的活動功能。
圖片來自網絡
在家怎樣如何給頸部進行功能鍛鍊
練習可採用站位和座位站練習,雙足分開與肩同寬。
練習時雙手叉腰進行鍛鍊,早晚都可以進行,每次半小時左右。
1、頸部前屈後伸法
在練習前先進行深呼吸,在吸氣時使頸部儘量前屈,下頜接近於胸前,然後在呼氣時,使頸部後伸至最大限度,反覆七~八次。
2、頸部側屈法
亦在深呼吸下進行。吸氣時頭偏向右側,呼氣時頭還原位,如此反覆七~八次。
3、頸部伸展法
在深吸氣時使頭頸儘量伸向右前方,在呼氣時頭頸還原,然後,在深吸氣時,頭頸儘量伸向左前方,在呼氣時頭頸還原,如此反覆七~八次。
4、頸部旋轉法
頭部先向左側旋,繼而向右側旋轉,反覆二~三次,最後使頭頸部做大的迴旋動作,先向右側迴旋一次,再向左側迴旋一次。
5·頸部牽引法
採取仰臥位,在兩肩中間墊枕頭20釐米高,使頭懸空,向後仰頭,藉助頭部重量,達到牽引頸椎目的,每次約半小時。
-主編-
外科醫生,中國抗癌協會會員、中國科協科普作家協會會員、中國醫師協會健康傳播工作委員會會員,在多個新媒體平臺發布多篇健康科普作品,認證知名健康博主,微博金V博主、「青雲計劃獲獎者」、「健康真相官」。單條健康科普微博閱讀626萬,全網作品閱讀量超億次。
原標題:《高枕未必無憂,學會這些,在家裡就能給頸椎做保養》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