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以為體脂測量很準確?這些誤區你必須知道!(二)

2021-01-19 健身教練Ason

在昨天的文章中,我提到了為什麼體脂測試只能算是一種估測,而不是測量。我還提到了二室模型,它的局限性,以及為什麼水下稱重對於小組相對準確,而對個人能有高達6%的誤差率。

水下稱重並不是唯一的二室模型,接下來我會介紹另外一種---Bod Pod,也叫空氣置換法。

Bod Pod=Bad

Bod Pod與水下稱重有相似的原則,因此你可能會覺得它們有相似的誤差率。在某些情況下是這樣,一個研究發現了平均大約2%的誤差率,但是在個體中誤差能到6%[1]。然而,有關Bod Pod的其他研究發現其誤差率比水下稱重要更高,一個研究發現Bod Pod與四室模型之間的平均差異有5.3%,個體之間誤差率高達15%[2]!

Bod Pod比水下稱重更糟糕的其中一個原因就是有更多的變量會去影響結果。比如,發須、體溫、溼度[3]以及衣服面料的緊張度[4]都能改變結果。而且,與水下稱重相同的是,當追蹤體脂隨著時間的變化時Bod Pod也能有誤差。事實上,有一個研究發現Bod Pod對於追蹤體脂隨著時間的變化非常糟糕[5],下面為該研究中的圖表:

X軸表示Bod Pod的體脂變化百分比,Y軸表示四室模型的變化,每個圓圈代表獨立的受試者。你可以看到兩種方法存在很大的差異。比如,一個人體脂增加了10%,但是用Bod Pod測出來顯示還降低了1%;另外一個人減去了接近10%的體脂,但是只顯示減去了1%;還有一個人減去了大約5%的體脂,但是顯示減去了11%。

你有注意到上圖中的「R2=0」嗎?你還看到了上圖中的那條直線嗎?這表示用四室模型觀察的變化與用Bod Pod觀察的變化沒有關聯,這還表示Bod Pod對於評估個體體脂隨著時間的改變非常糟糕。現在你再把上圖與水下稱重的那個圖比較一下,你可以看到水下稱重做的更好。即使水下稱重在某些人中誤差較大,但至少它與四室模型在大多數人中有一些一致性。

Bod Pod:小結

當觀察小組平均值時,Bod Pod只能算OK,一些研究顯示誤差率大約是2%。然而,還有其他研究顯示平均的誤差率超過了5%。在個體中,Bod Pod的誤差率可以達到非常高,而且對於追蹤體脂隨著時間的改變非常糟糕。基於這些原因,我不會推薦將Bod Pod作為測量體脂的一種工具。水下稱重雖然有一些問題, 但是會更可靠一點。

不過,水下稱重和Bod Pod不如其他的方法被廣泛使用,比如生物電阻抗法(BIA)和皮褶厚度法,下面我再介紹一下生物電阻抗的準確性,不對,是不準確性...

生物電阻抗

生物電阻抗是預測體脂率最快和最簡單的方法之一。然而,該方法的便捷性就要以犧牲準確性為代價。

在做生物電阻抗測試時會有輕微的電流流向你的全身。瘦體重大部分是水分,而脂肪包含的水分非常少。因此,瘦體重對於電流的阻抗較小。通過判斷電流的阻抗大小,理論上來說我們就可以估算你有多少瘦體重和脂肪。市面上有很多種生物電阻抗設備,比如歐姆龍、百利達等。(註:各種體脂稱,以及健身房裡教練給你做體側的儀器都是生物電阻抗法)

雖然生物電阻抗背後的理論聽起來不錯,但還是有問題。首先,電流會跟隨你身體阻力最小的地方而通過。這就表示如果你的皮下脂肪含量非常高,生物電甚至都可能碰不到它,相反電流會通過內在組織。其次,我在昨天推送的文章裡還提到過水下稱重法是如何受瘦體重的水合狀態所影響的,生物電阻抗法更能受其影響。雖然inbody有一種設備能通過發送不同頻率的電流去區分細胞內液和細胞外液,但電流依舊會有通過阻力最小地方的問題。第三,許多生物電阻抗設備會錯過身體的整個部分。比如,百利達有一種秤就會將電流從一條腿送到另一條腿,這樣一來你的整個軀幹就錯過了。還有一些手握設備會將電流從一隻手臂送到另一隻手臂,這樣你身體的其他地方也被錯過了。

錯上加錯

生物電阻抗最大的問題就是它是基於「預測之上的預測」。當廠家生產生物電阻抗設備時,他們會召集一大群人並且用另外一種方法去測量他們的身體成分,這種方法通常不會是四室模型這個黃金標準,更多會是水下稱重。廠家接下來就會想出一些預測公式(個體的身高、體重以及性別等變量)將這個結果用到生物電阻抗設備上。

那麼問題就來了,我已經告訴過你們水下稱重法的誤差率在個體中能達到6%,我們再用這個結果去預測生物電阻抗的結果,那就是錯上加錯。

不過這裡談到的誤差有多大呢?非常大。下面是來自一個研究[6]的圖表,顯示了生物電阻抗和四室模型測出來脂肪含量的差異:

X軸表示生物電阻抗和四室模型測出來脂肪含量(kg)的差異,Y軸表示有差異的人數(該研究一共50人)。

首先,你可以看到圖表是向0點右邊傾斜的,這就表示對大多數人來說四室模型比生物電阻抗有更高的體脂含量。其次,你還可以在很多人中看到相當大的差異。事實上,在這50人中,有20人的生物電阻抗結果顯示比實際要少至少8磅的脂肪,有12人超過了10磅。

再看看另外一張圖,來自於對健美運動員的研究[7]:

該圖顯示了各種體脂測量方法與四室模型相比時的體脂百分比範圍。這個範圍代表兩個標準差,這就表示95%的受試者都處於這個範圍之內,我只想讓你們看看生物電阻抗(BIA)那一欄。你可以發現它在所有的方法中範圍是最大的(兩個方向都是大約8%)。因此,在該研究中生物電阻抗的誤差率達到了8%。

生物電阻抗對於測量體脂隨著時間的變化如何?

我聽到過有人聲稱,雖然生物電阻抗沒那麼準確,但如果隨著時間的推移去追蹤變化應該就沒事。他們的理論就是你每次使用它的時候誤差應該是相同的。

然而這是不對的。在昨天的文章中我提到過瘦體重的密度和水合狀態會隨著體重的流失而改變。既然這都能影響水下稱重的準確度,那麼它對生物電阻抗結果的影響自然就更大了。

研究人員也觀察過這一點。在一個研究中,生物電阻抗和四室模型的不一致性從-3.6%到4.8%[8]。這就表示你可能減去了3.6%的體脂,但是生物電阻抗測出來沒有變化。或者,它還能告訴你減去了8.8%的體脂,而實際上只減去了4%。事實上,在該研究中,除了一個人之外,對於預測體脂變化,BMI(體重指數)做的和生物電阻抗一樣好。

讓我們再看看上面提到的有關健美運動員的研究[7]。誤差就更大了:

再一次,你可以看到生物電阻抗在所有方法中有最大的範圍,甚至比BMI還大。誤差率高達8%,而且那還是測量隨著時間推移的變化。所以如果你減去了4%的體脂,生物電阻抗還會測出來你增加了4%的體脂。

在大多數人中,生物電阻抗法低估體脂的事實也並不令人感到驚訝。正如我之前提到的,電流甚至都不會經過你的皮下脂肪,因此你可以減去很多脂肪,但是卻測不出來。事實上,它唯一能顯示脂肪流失的原因就是因為你的體重降了,而且體重是生物電阻抗預測公式中的一個部分。這也是為什麼生物電阻抗在有些研究中還不如BMI好。

生物電阻抗:小結

生物電阻抗是基於「估測的估測」,因此有很大問題,誤差也被疊加了。當你看小組測量的平均值時,也會有偏見,通常會低估你的體脂。與其他的方法一樣,個體的誤差率可以達到非常高,一些研究顯示大約在8-9%。事實上,在有些情況下,對於預測體脂它還沒有BMI好。當涉及到隨著時間推移的體脂變化時,生物電阻抗通常也會低估脂肪含量,預測的變化可以減少8%。

基於以上原因,我不推薦用生物電阻抗來測量個體的身體成分。如果你要使用它來追蹤長期的身體成分,我推薦在測量之間隔很久(至少三個月,但是六個月可能更好)。不管你得到什麼樣的數值,始終記住這是非常粗略的預測,非常粗略!

那麼Bod Pod和生物電阻抗就介紹完畢,在下次的文章中,將給大家介紹皮褶厚度和雙能量X射線吸收測試,請保持關注!

以上就是今天的分享,如果你覺得對你有幫助,請分享給更多人。

參考文獻:

[1]Fields DA,Wilson GD,Gladden LB,Hunter GR,Pascoe DD,Goran MI.Comparison of the BOD POD with the four-compartment model in adult females.Med Sci Sports Exerc. 2001 Sep;33(9):1605-10.

[2]Collins MA,Millard-Stafford ML,Evans EM,Snow TK,Cureton KJ,Rosskopf LB.Effect of race and musculoskeletal development on the accuracy of air plethysmography.Med Sci Sports Exerc. 2004 Jun;36(6):1070-7.

[3]Fields DA,Higgins PB,Hunter GR.Assessment of body composition by air-displacement plethysmography: influence of body temperature and moisture.Dyn Med. 2004 Apr 1;3(1):3.

[4]Fields DA1,Hunter GR,Goran MI.Validation of the BOD POD with hydrostatic weighing: influence of body clothing.Int J Obes Relat Metab Disord. 2000 Feb;24(2):200-5.

[5]Mahon AK,Flynn MG,Iglay HB,Stewart LK,Johnson CA,McFarlin BK,Campbell WW.Measurement of body composition changes with weight loss in postmenopausal women: comparison of methods.J Nutr Health Aging. 2007 May-Jun;11(3):203-13.

[6]Ritz P,Sallé A,Audran M,Rohmer V.Comparison of different methods to assess body composition of weight loss in obese and diabetic patients.Diabetes Res Clin Pract. 2007 Sep;77(3):405-11. Epub 2007 Feb 16.

[7]van Marken Lichtenbelt WD,Hartgens F,Vollaard NB,Ebbing S,Kuipers H.Body composition changes in bodybuilders: a method comparison.Med Sci Sports Exerc. 2004 Mar;36(3):490-7.

[8]Evans EM,Saunders MJ,Spano MA,Arngrimsson SA,Lewis RD,Cureton KJ.Body-composition changes with diet and exercise in obese women: a comparison of estimates from clinical methods and a 4-component model.Am J Clin Nutr. 1999 Jul;70(1):5-12.

相關焦點

  • 共享體脂秤是否靠譜,測量結果是否準確
    在淘寶網,記者搜索「共享體脂秤」,結果有100頁以上。這些體脂秤便宜的只要六七百元左右,貴的則要好兩千多元,賣得比較火的每月銷量超過幾千件。儘管品牌不同、價格不一,但它們都將精準測量體脂率作為最大賣點,同時比拼誰能測量的身體數據更多。
  • 如何測量體脂 教你一招測得又快又準
    一.什麼是體脂 體脂,簡單來說,那就是指身體裡的脂肪含量。而體脂率還是一種主要用來衡量肥胖程度的有力的參考值。經研究表明,一般男性正常體脂率約為13%—17%,女性正常體脂率約為18%—25.5%。任何事物都是有一個度,不管是超出還是低過這正常的範圍值,都是不好的,這就要引起重視了。
  • 你的體脂率是多少?想知道如何計算嗎?一篇文章給你答案
    下表展示了男性和女性不同體脂率的標準:研究表明,在任何情況下,男性最低的體脂大約可以達到4-5%,而女性最低體脂大約是10-12%。之所以體脂不能再低,是因為剩下的都是「必需脂肪」,這些脂肪儲存在神經細胞、大腦組織、關節、手掌腳掌以及心臟和腸道等主要器官周圍,你需要這些脂肪來存活。當你達到這個體脂範圍,你的生命可能都會受到影響。
  • 你的體脂率是多少?想知道如何計算嗎?一篇文章給你答案
    之所以體脂不能再低,是因為剩下的都是「必需脂肪」,這些脂肪儲存在神經細胞、大腦組織、關節、手掌腳掌以及心臟和腸道等主要器官周圍,你需要這些脂肪來存活。當你達到這個體脂範圍,你的生命可能都會受到影響。因此,如果有人吹噓自己為了比賽將體脂減到2%,或者女性達到5-6%的體脂,這很顯然是不可能的。
  • 3次測量,體脂差10%?體脂秤是智商稅嗎?
    體脂秤準確嗎 為了測量體脂稱的準確度,我做了一個小實驗。 體脂秤會向身體發出微小的電流,再結合你在APP裡填寫的身體基本數值(年齡、身高、性別等等),使用體脂秤中自帶的算法公式(模型)推算出你的體脂率。 這是為什麼,如果在體脂秤的APP裡輸入2套完全不同的身體數值,即使是同樣一個人使用體脂秤來測量,最後的體脂率也會發生變化。
  • 測測你的體脂率
    更多請到 陪你跑 官網健身或減肥人士多半都聽到過「肌肉比脂肪要重」這樣的話,但根據科學的說法,1kg肌肉與1kg脂肪二者是一樣重的,區別在於二者的密度不同,所以才會有體重相同的人,因為體脂率不同而擁有不同的外形
  • 體脂秤是如何測量脂肪含量的?我不信你沒好奇過,它真的準嗎
    但是,這些方法都需要一些特殊的儀器,通常都是在醫院裡才用得上,不適合家用。不過,只要我們找到脂肪和身體其他部位的區別,就可以計算出脂肪含量了。我們知道,一個人體內70%都是水,而水只要不純,就可以導電。另一方面,脂肪是不導電的。因此,你的身體的電導率就可以直接反應出你體內脂肪所佔的比例,也就是體脂率。
  • 體脂秤是怎樣測量我們的身體數據的?_健美元素
    減肥這事兒,好像從來都不容易,除了通常說的管住嘴,邁開腿以外,我們還應該需要一款幫助你測量體重的工具,來掌握我們身體數據。說到測量體重的工具,這其中就包括:體重秤和體脂秤,前者是很早就有了,後者是近幾年比較熱門的產品。
  • 時刻健身教你自測體脂
    找出如何消除體脂和達到你的健身目標通常可以歸結為三件事:了解體內脂肪百分比,如何測量體內脂肪以及學習如何降低體內脂肪。了解體內脂肪以及如何降低體內脂肪不是一夜之間就能完成的事。健身專業人士需要數年才能掌握它。
  • 家用體脂稱準確嗎?我們減肥需要經常看體脂率嗎?
    雙能量X光吸收儀(DXA)家用體脂稱準確嗎?一般家用體脂稱的測量方式是使用生物阻抗分析(Bioelectrical Impedance Analysis,簡稱BIA),俗稱「電阻式體脂稱」。簡單來說它的原理就是:脂肪的導電能力較差,水分的導電能力較佳。機器會釋放出微量電流通過你的身體,經由判斷導電程度的好壞,也就是電阻的高低,來估算出你的體脂肪。
  • 經常用到的體脂秤,你知道各項數據的意思嗎?數據詳細解讀就在這
    這個時候體脂秤全稱「人體脂肪秤」,也就自然而然的進入到了大眾的視野我們今天就從它的原理與相關數據解釋進行一些分享什麼是體脂秤體脂秤全稱「人體脂肪秤」,顧名思義可以測量人體脂肪的道具,它的作用更加全面,相較於較為古老的體重秤,體脂秤所測量的數據更加具體充分,可以測量得出體重以外的相關數據,數據準確率暫且不說,根據不同品牌數據及內容不同,所能測出的相關數據如下:
  • 體脂秤測量身體成分到底準嗎?看看科學怎麼說!
    我等下會解釋一下,不過在這之前,讓我先說說為什麼不要相信任何的體脂測試結果。測體脂最準確的方法是什麼?無論是體脂秤、雙能量射線吸收法(DEXA)還是皮脂鉗等方法都不能準確測量出你有多少脂肪。體脂秤是測量體脂最流行的方式之一,主要是因為它們使用起來很方便,也很快捷。一些設備甚至能夠連接到你的電腦並且生成各種圖片和表格。雖然它們可能看起來非常科學,但是這些信息基本上都沒什麼用。
  • 女生體脂率怎麼測量
    核心提示:其實體脂率對於一個人的身體健康以及身型有著重要的作用,不管是男性朋友還是女性朋友身體裡面都是有體脂率的,並且佔據了一定的比例,又被稱為了體脂百分數,主要是反映出身體裡面含有了多少脂肪,那么女生體脂率怎麼測量呢?一起來了解下吧。
  • 體脂秤靠譜嗎?怎樣才能測出準確的體脂率?
    體脂秤的測量原理體脂秤的原理是採用BIA生物電阻分析法測量脂肪含量。即通過測量人體的生物電阻,推導出人體的脂肪含量。具體說就是,人和體脂秤形成一個閉合空間,微弱電流在人身體內傳導,根據脂肪不導電、非脂肪導電的性能,通過電流通過身體的難易程度,來判斷脂肪的多少。
  • 體脂秤測量有差異?揭秘體脂秤測脂到底靠不靠譜
    近年來研發升級的體脂秤,一般採用全身生物電阻抗法(Bioelectrical impedance analysis,BIA)進行體脂率測量。BIA測量法具有安全、無創的優點,通過檢測交流電通過生物體時產生的生物阻抗來分析身體成分[1](圖一),不僅可以測量體脂率,還能檢測全身含水量和非脂肪部分等,幫助我們快速獲取身體組成信息。
  • 外行減體重,內行減體脂!這些你必須要知道……
    體脂肪和肌肉決定了他們完全不一樣的形體健身房一直都有這樣的說法外行減體重,內行減體脂然而盲目減脂卻會有很多誤區誤區1 做運動卻不控制飲食大部分人都是健身後並沒有看到結果每天都在運動卻沒有效果是最大的打擊
  • 把體重秤扔了吧,算好體脂率就知道你瘦不瘦
    一般來說都會以體重的變化作為標準,但是減肥並不是在減體重,關鍵在於降低體脂率。什麼是體脂率?體脂率總體來講就是人體真實的脂肪重量佔總體重的百分比,這種數值可以最直接樂觀地反映一個人是處於瘦的狀態,還是胖的狀態。根據相關數據顯示,男性的體脂率在15%~18%為正常,女性的體脂率在25%~28%之間為正常。想要知道你是真胖還是虛胖,看體脂率就知道了。
  • 家用體脂稱真的有用嗎?
    有一定健身經驗的胖友都知道,通過體重來判斷自己是否肥胖並不準確,體內的脂肪含量,才是當下青年的新潮身體指標。測體脂的方法有很多,搞肌君去年的文章裡也介紹過(怎樣判斷你究竟胖不胖,你以為你以為的不一定是你以為)傳統是實驗室測量方法是「水、氣稱重法」和「射線掃描法」。
  • 體脂秤能測人體脂肪含量?體脂秤的測量原理解析
    如體內某些物質含量過多,或內分泌發生失調,這些都要在身體上顯示出來,如脂肪含量過多會使人的身材肥胖。而測定體內各種營養物質含量的儀器就叫做體脂秤。肌肉內含有較多的血液等水分,可以導電,而脂肪是不導電的,因為體內電流的通道導體是肌肉,從電流通過的難易可以知道肌肉的重量,由此可以判斷,在體重的比例中,肌肉較少的人脂肪的比例較高。BIA方法使用方便,測量結果比較準確,價格相對低廉,受到消費者的青睞。
  • 體脂秤能測人體脂肪含量?體脂秤的測量原理
    如體內某些物質含量過多,或內分泌發生失調,這些都要在身體上顯示出來,如脂肪含量過多會使人的身材肥胖。而測定體內各種營養物質含量的儀器就叫做體脂秤。 那體脂秤是通過什麼技術方法,能夠測出人體內部的物質含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