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家榮譽——中國女排精神展》弘揚女排精神
女排精神在大家心中是神聖的,它不斷推進各項事業的發展,激勵著每一個人健康成長,更歡迎社會各界、青年學生來到展館感受中國女排的魅力。步入展廳,最先映入眼帘的是中國女排1981年奪得世界盃賽冠軍時的獎盃,也是中國女排首次奪得三大賽冠軍頭銜的見證,是此次展覽最重量級的展品。
-
《國家榮譽──中國女排精神展》觀展踴躍 展品背後的故事感人至深
展廳中,眾多珍貴的展品詮釋著祖國至上、團結協作、頑強拼搏、永不言敗的女排精神,講述著催人奮進的感人故事,為參觀者進行了一次生動的愛國主義教育。展品中陳列著雅典奧運會冠軍張萍的奪冠獎牌和訓練比賽護具。機會是留給有準備的人的,張萍用自身的經歷印證了這個道理。
-
《國家榮譽──中國女排精神展》觀展踴躍展品背後的故事感人至深
開展四日來,市民和遊客踴躍觀展,感受中國女排40年來勇奪十次世界冠軍的光輝歷史和天津女排傳承發揚中國女排精神的奮鬥歷程。 展覽由天津市委宣傳部、天津市體育局、天津體育學院共同主辦,向公眾免費開放,為期三個月。展廳中,眾多珍貴的展品詮釋著祖國至上、團結協作、頑強拼搏、永不言敗的女排精神,講述著催人奮進的感人故事,為參觀者進行了一次生動的愛國主義教育。
-
我們的孩子,「不需要」「女排精神」?
大銀幕上,身姿矯健的中國女排姑娘們揮灑汗水,拼盡全力攔網扣殺。一幕幕經典的賽場重現,「女排精神」使每一位中華兒女為之動容。什麼是女排精神 只是,如今的我們,越來越不相信「女排精神」了。 這樣的聲音充斥在我們身邊:「如今的孩子,才不需要什麼「女排精神」。拼的是爹媽,爹媽的能力、財力,決定了孩子的上限。」 「現在的孩子,求著他上課已經很難了,還指望他課後自覺刷題?這簡直是「天方夜譚」!」
-
重溫中國女排精神,與天津女排零距離,這樣的機會怎能錯過?
,規模之大、展品規格之高,為近年來罕見。在國家體育總局、中國體育博物館以及郴州國家女排訓練基地和漳州國家女排訓練基地等單位的鼎力支持下,300 多張珍貴的圖片,以及 300 多件極具歷史意義的展品都出現在這次展覽中,其中就包括4座世界盃冠軍獎盃真品( 1981 年、2003 年、2015 年、2019 年)。在這 4 座世界盃冠軍獎盃中,1981 年中國女排首奪世界冠軍的那座獎盃意義非凡。
-
女排精神展 轟動天津城
展覽不僅展品珍貴,包括了中國女排在1981年首奪世界盃冠軍的獎盃原件,同時,李珊、張萍、張娜、李盈瑩、姚迪、王媛媛等天津球迷熟悉的奧運冠軍、世界冠軍也親臨現場,與球迷互動。作為中國女排的一員,「國手」二傳姚迪看完展覽後感慨良多。「很多展品都是第一次親眼看到,尤其是中國女排五連冠時期的獎盃,令人震撼,給人力量,催人奮進。」姚迪說,自己會不斷努力提升技術、磨鍊意志,傳承女排精神,續寫女排輝煌。
-
看女排展,馮驥才:我為天津女排驕傲
著名作家馮驥才也在現場解讀了他當年為天津女排寫下的一段話,「天津女排體現中國女排的精神,體現天津人的精神,我為天津女排驕傲。」展廳中,眾多珍貴的展品詮釋著祖國至上、團結協作、頑強拼搏、永不言敗的女排精神,講述著催人奮進的感人故事,為參觀者進行了一次生動的愛國主義教育。光榮傳統 第一時間訓練走進展廳,映入眼帘的第一個展品是1981年第三屆女排世界盃冠軍紀念杯。
-
奪冠(原名:中國女排)影評:到底什麼是女排精神?
因為他們相信,女排會贏,那會帶給他們無限的自豪。02慢慢地,我開始理解,「中國女排」像是一種信念,烙在了那一代中國人的心裡。04一部電影也需要有自己的精神,那是電影的「靈魂」。「靈魂」能賦予一部電影新的立意和高度。有些電影看過了,也就看過了,你很難想起它要傳達給你的東西。因為它沒有魂。
-
展品背後的故事感人至深
開展四日來,市民和遊客踴躍觀展,感受中國女排40年來勇奪十次世界冠軍的光輝歷史和天津女排傳承發揚中國女排精神的奮鬥歷程。展覽由天津市委宣傳部、天津市體育局、天津體育學院共同主辦,向公眾免費開放,為期三個月。展廳中,眾多珍貴的展品詮釋著祖國至上、團結協作、頑強拼搏、永不言敗的女排精神,講述著催人奮進的感人故事,為參觀者進行了一次生動的愛國主義教育。
-
傳承女排精神!郎平現身天津美術館。
精神展》迎來重要客人,中國女排主教練郎平以及國家體育總局排管中心有關領導來到天津美術館參觀展覽。由天津市委宣傳部、天津市體育局、天津體育學院共同主辦的《國家榮譽—中國女排精神展》於10月1日在天津美術館與觀眾見面。在國慶小長假期間,奧運會冠軍、天津女排球員來到展覽現場作為公益講解員,為大家講解中國女排的奮鬥史,分享中國女排精神。
-
片玉|女排精神:民族性格的縮影
2020年12月21日,是中國女排隊員袁心玥24歲生日。袁心玥和中國女排精神一樣——意氣風發、用力成長。女排精神更是溫潤人心,永不過時,永遠滾燙,永遠催人奮進,永遠讓我們熱淚盈眶。 01
-
《奪冠》:「女排精神」的傳承與延展
1981年,第三屆女子排球世界盃,中國女排在決賽中擊敗東道主日本隊,以七戰全勝的成績奪得冠軍,從此便迎來了更具裡程碑意義的「女排五連冠」,「女排精神」也因此成為整個民族的精神圖騰,講述「女排精神」的電影《奪冠》(原名《中國女排》)也終於得以上映,以最為「陳可辛的方式」娓娓道來中國女排橫跨近四十年的歲月浮沉。
-
看完電影《奪冠》:我們需要的是這種女排精神
人們口中的女排精神,又一次回來了。同樣,一部電影也需要有自己的精神,那是電影的「靈魂」。「靈魂」能賦予一部電影新的立意和高度。有些電影看過了,也就看過了,你很難想起它要傳達給你的東西。因為它沒有魂。《奪冠》這部電影是幸運的,它天生就和「女排精神」融合在了一起。但同時,這也是極富挑戰的,因為需要一個好故事,需要一個大家都能接受的講故事的方式,來將這個精神自然地傳達給所有人。陳可辛導演做到了。
-
女排天團等你來觀展
精神展》由天津市委宣傳部、天津市體育局、天津體育學院共同主辦,展覽分為「祖國至上」、「團結協作」、「頑強拼搏」、「永不言敗」以及「海河迴響」五個部分,全方位、多角度展現了中國女排40年來勇奪十次世界冠軍的光輝歷史和拼搏之路。
-
中國女排再奪三項「世界冠軍」!這三項戰績,入選金氏世界紀錄
中國女排是中國三大球項目中,奪取「世界之最」最多的項目了,從1981年到現在,已經為國人奪取了10個世界冠軍,可謂是戰績彪炳。前進之路,永不止步!從今天起,中國女排可能又要多出三項「世界冠軍」了,再獲殊榮。
-
《奪冠》:女排精神永不滅
特別是「鐵榔頭」精神,鼓舞了無數國人,我們也可以成為世界的冠軍!更重要的是,我們這代人在改革開放初期,備受這種精神的鼓舞,喚起了我們這一代人的自信。陳可辛似乎什麼題材都可以駕馭,不僅是能找到最合適的呈現方式、切入角度,更是能在故事之中看到人、剖析人,將每個角色行為背後的情感支點呈現給觀眾,並由此打動我們。做到極致細膩,又不缺乏格局,兩者兼得著實難能可貴。
-
要在平凡崗位上「奪冠」,看咱護士的「女排精神」
在看著一切的時候,我們不難發現一種精神在裡面,那就是——「女排精神」。什麼是「女排精神」?央視主持人曾這樣解讀:就是當你快不行了,有隊友能夠第一時間支持你;當隊友遇到困難時,你能夠頂上去。小編感覺,他說得很對!但是這是說出了女排精神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
-
區領導到天津博物館和天津美術館參觀抗擊疫情和女排精神專題展覽
」,一起感受海河兒女不忘初心、勇擔使命的抗疫精神,共同接受愛國主義教育。「國家榮譽——中國女排精神展」分為祖國至上、團結協作、頑強拼搏、永不言敗、海河迴響五個部分,展覽內容不僅有珍貴圖片、展品、視頻,更是通過聲音、光影以及互動體驗等多種形式,生動展現了中國女排為祖國徵戰、為民族爭光的光輝歷史和拼搏之路
-
感受女排精神 體會國家榮譽
天津北方網訊:慶祝新中國成立71周年之際,《國家榮譽——中國女排精神展》在天津市美術館開幕。連日來觀展者如雲,大家通過參觀展覽,體會女排精神、感受國家榮耀。
-
二刷《奪冠》,這個世代的女排精神可以「自私」一點
作為一個門外漢,也很樂意通過這樣的電影去見識所謂的「女排精神」。/上個世界 80 年代,是中國女排開掛的歷史從此開啟。而郎平在美國隊那邊,對隊員們說:「I've got nothing to say, it's your game」。從這個地方開始,劇情的走向(或者說電影對「體育精神」的解讀)開始有了分水嶺。2013 年(不知有沒記錯)當郎平回國當女排教練,在一個正式的部署會議上大膽提出改革,一改女排 27 年的陳年老規矩,訓練方式要跟上國際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