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曾幾乎與史達林平起平坐,一夜間垮臺,審判到處決只用兩天

2020-12-22 騰訊網

提起契卡,也就是蘇聯後來的內務部,恐怕多數朋友對這樣一個組織沒啥好感。蘇聯在歷史上存在的時間很短,而其特有的嚴肅的政治環境又給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內務部在其中起到了決定性的影響。尤其是在20世紀30年代蘇聯發生的那張政治運動中,內務部人員更是到處亂抓人,自甘充當爪牙,弄得人人自危。

不過,這個組織啥樣,歸根結底還得看領導人如何。就拿契卡的第一任領袖費利克斯·埃德蒙多維奇·捷爾任斯基來說,此君雖遠不如列寧、史達林這般赫赫有名,但在蘇維埃政權創建初期,其地位可是相當的高。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捷爾任斯基足以被視為蘇俄高層的前三號人物。在這位卓越的革命家的帶領下,契卡性質單純,將打擊內外反對勢力、維護國家安全作為主要使命;即便是在貝利亞上任後,二戰中的蘇聯內務部也充當了類似的作用,內務部不但要抵抗德國間諜,還要保障蘇聯國家秩序的穩定。據統計,內務部共主導修建了鐵路多達3570公裡,公路4200公裡,機場842個,在後方重建起強大的工業基礎,這也是蘇聯能夠反敗為勝的根本保障。

然而正如我們之前所說,好的領導能讓一個組織受人尊重,要是遇到壞的可就慘了。在捷爾任斯基和貝利亞之間,契卡迎來了一個以兇殘而聞名的領導者,此人名叫尼古拉·伊萬諾維奇·葉若夫。

蘇聯不少將領和政治家受限於出身,在年少時沒能接受良好的教育。然而這並不妨礙他們對知識的渴求,即便是功成名就後,他們仍然會想方設法地接受深造。同這些人一樣,葉若夫同樣文化水平很低,在上完小學後便匆匆輟學,隨後一直在混日子,1915年他曾短暫地加入沙俄軍隊,直到無產階級革命興起後,他才找到另外一條人生出路。

1917年5月,葉若夫參加了「十月革命」,並加入了隨後針對波蘭白軍的戰鬥。很顯然,他對帶兵打仗可謂是一竅不通,自己又不思進取,1922年,葉若夫轉而進入政治機關工作,也算是投機取巧的結果。然而,進入政壇的葉若夫可謂是如魚得水,僅5年後,他就從基層部門的幹員升為國家收支委員會的首腦,1929年,他又被任命為蘇聯人民農業政治委員會代表。次年,葉若夫成為人事部門、工業局等機關的領導,1934年,葉若夫進入蘇聯權力核心;1935年,他當選為契卡的最高領導人併兼任國家黨政控制機關委員——這時的葉若夫儼然已經抵達人生巔峰。

此時,得益於內務部在蘇聯國內影響力的急速膨脹,葉若夫也成為舉足輕重的人物。另外,由於他比較聽史達林的話,多受最高領導人的青睞,因此受到了人們的追捧。這時候葉若夫手握的權力大到了何種程度呢?在內務人民委員會成立20周年之際,蘇聯舉辦了大規模慶祝活動。在活動現場,葉若夫的巨幅肖像與史達林的並列懸掛,被無數獻花簇擁。在場眾人齊聲高呼:「應該學習葉若夫同志不斷向史達林同志看齊的精神,所有的蘇聯公民都應成為秘密警察的代理。」此時的他,儼然已成為蘇聯實質上的二把手。

人們稱讚「葉若夫同志不知疲倦地工作」,還熱情地建議他發表專門發言。這樣的禮遇規格顯然是太高了,葉若夫估計沒有做好心理準備,當時表現得有點發懵。不過很顯然,人們對他的稱讚,完全是看在史達林的面子上,葉若夫文化水平低,幾乎沒有政治才華,完全憑藉自己的兇殘上位。他在任期間,好事幾乎沒有,壞事卻是數不勝數。人們在奉承他的同時,也給他起了個綽號——「血腥的矮子」。

1938年4月8日,葉若夫又兼任水運人民委員會委員,看上去大權在握,實際上,他的地位顯然悄然間已經開始動搖。1938年8月22日,貝利亞成為葉若夫的副手;11月11日,史達林公開指責內務部的記錄檔案和工作方式問題嚴重,這個禍端越引越大,最終葉若夫不得不引咎辭職,貝利亞立刻上位,全面掌握了內務部,同時也相當於判了葉若夫死刑。

1939年3月3日,葉若夫被解除一切職務,並在4月10日突然被捕,收押於蘇漢諾夫卡監獄。1940年2月3日,他被抓到貝利亞的辦公室受審。在此期間,貝利亞找來葉若夫的「罪證」,指控他在位期間曾說過「讓一位偉人從地球上消失也許更好」,意欲謀害史達林。然而,葉若夫死活都不承認。隨後,葉若夫遭受了長達數月的折磨,1940年2月3日,葉若夫受到審判,4日即被處決。就在處決之前,他還被扒光衣服慘遭毆打;死後,他的屍體被隨意地埋在一片普通墓地中。

值得一提的是,葉若夫在得勢時一直陪伴在史達林左右,還多次與史達林合影。然而倒臺後,他的形象很快都被摸去,就像上面這張照片一樣(右邊樣貌猥瑣的矮子便是葉若夫)。即便是葉若夫下場很慘,但蘇聯幾乎無人替他鳴冤,反而紛紛拍手稱快。這個被人民唾罵為「所見過最冷酷無情、最可怕的人」的矮個子,很快就從人們的視野中消失了。

相關焦點

  • 此人曾幾乎與史達林平起平坐卻突然垮臺,從審判到處決只用了兩天
    不過在他之前,內務部另有一個領導者,此人名叫尼古拉·伊萬諾維奇·葉若夫。 在活動上,葉若夫的巨幅肖像同最高領袖史達林並排懸掛在紅色帷幕之上,被無數鮮花包圍。在場的人無不高聲稱讚「葉若夫同志不知疲倦的工作」,並表示所有人「應該學習葉若夫同志不斷向史達林同志看齊的精神,所有的蘇聯公民都應成為秘密警察的代理。」葉若夫還做了專門的發言,這樣的禮遇規格顯然有些太高,連他本人都十分不好意思,在現場表現得有些手足無措。
  • 史達林訓斥此人:除了蘇聯,沒人承認你們,你們還是中國的一部分
    史達林曾經訓斥過博勒吉德·根登,說除了蘇聯根本就沒人承認你們,你們還是中國的一部分。要是說起這句話的緣由,那還得從根登最開始進入蘇聯學習談起。根登的家庭跟其他外蒙家庭一樣,都是以放羊為生。後來在機緣巧合之下根登得到了去蘇聯進行學習的機會,也是因此接觸到了蘇聯革命的方式。
  • 蘇聯2號人物貝利亞,在史達林去世後,為何未能接班而被處決?
    史達林多疑,他不允許有人來分他的權力,而貝利亞很有權謀,他不止一次消除了史達林對他的懷疑,而直到史達林死時,貝利亞的地位都沒被動搖。那麼問題就來了,在史達林去世後,手握重權的蘇聯二號人物貝利亞,為何沒能接史達林的班,反而被處決了呢?究竟誰有那麼大的本事,能不動聲色的擺平貝利亞?
  • 盤點蘇聯大清洗中史達林處決的三位元帥
    1934年到1938年二戰爆發前夕,蘇聯出現了駭人聽聞的大肅反運動,或者叫做大清洗運動。蘇聯領導人史達林為了鞏固自己的獨裁和專政統治,對黨政軍各界實行了殘酷的大清洗和大肅反,一大批卓越的蘇聯領導者、元帥、將軍及指戰員被史達林送上了斷頭臺,可以說如果這些人沒有死,以蘇聯軍隊的戰鬥力和國家實力,是不會讓納粹德國得逞的,第二次世界大戰也可能得到極大的遏制,今天行者就給大家盤點一下被史達林處決的三位元帥。
  • 德國黨衛軍挑撥離間,成功除掉蘇聯功勳元帥,史達林被蒙在鼓裡
    在這場關於如何對付史達林的密談中,海德裡希詳細地向希特勒介紹了史達林的元帥圖哈切夫斯基,他是蘇聯紅軍總參謀長、陸軍元帥,一名傑出的天才軍事家。海德裡希得到希特勒的支持,著手策劃一場驚天「離間」行動。在一番緊張的準備之後,海德裡希開始實施自己的計劃。他心中十分清楚,這一切都是在冒險,和史達林較量,得有過人的膽識。為此,他召見了黨衛軍突擊隊大隊長諾約克斯。
  • 朱可夫逃過了被處決的命運
    40人因隱瞞曾在白軍服役,而遭逮捕。」這份總結並沒讓伏羅希洛夫感到滿意,他說「工作還很薄弱」。四天後,狂熱的「清道夫」梅基斯雖然充滿了激情,自己也被逮捕,處決了。起起落落間,對軍隊的清洗一直持續到了1941年6月22日德國進攻的那一天為止,甚至還稍微延長了一段時間。
  • 史達林:後退一步,軍官就地處決!
    每每看到蘇聯在二戰前的所作所為,很多人都會提到史達林的大清洗運動,這場清洗對蘇軍的影響是驚人的。 清洗運動中,有數百名少將、中將、上將、大將等軍方高級軍官被處決,尤其是圖哈切夫斯基被殺實在太可惜,他是蘇聯最早的五名元帥之一、最為傑出的軍事戰略學家,有「紅色拿破崙」之稱。如此多軍官遭清洗,也是在戰爭初期蘇聯在德軍進攻下潰不成軍的最重要原因。
  • 蘇聯開國五大元帥,三位被史達林處決,下場一個比一個慘
    但令人意外的是,幾年後五大元帥中竟然有三位被史達林處決,下場很慘!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 1937年6月11日,蘇聯《真理報》發表了一篇令人震驚的社論,說圖哈切夫斯基元帥等人是「外國的走狗,卑鄙無恥的叛徒」。而且在社論發布的當天,「蘇維埃法庭判處這些惡棍、間諜、資產階級豢養的小丑和蘇聯人民的敵人以槍決,內務人民委員部已執行判決」。
  • 1955年,開國授銜後不久,功德林中一位國軍中將被處決,此人是誰
    1955年,新中國舉行了隆重的開國授銜典禮,為革命軍人們進行授銜,不過,就在這之後不久,在北京市北部的功德林,有一位國軍中將卻被處決。此人是誰?為何他會被處決?此人名叫李繼龍,他是湖北長陽人,早年間就讀於湖南陸軍講武堂,這所學校創立於1917年,學校的教官基本上都是日本陸軍士官學校畢業的,教材也是沿用保定軍校的教材。值得一提的是,彭德懷、黃公略、張子清、唐生明等人也是這所學校的畢業生。李繼龍在校期間非常好學,成績一直名列前茅,他的理論水平和軍事素養也得到了極大的提升。
  • 為什麼羅森伯格一家被處決?
    小編帶你了解更多歷史故事朱利葉斯和埃塞爾·羅森博格是冷戰期間唯一被處決的間諜,一些人質疑他們的判決是否公平。很少有死刑可以與1953年刺殺間諜朱利葉斯和埃塞爾·羅森博格引發的爭議相提並論。這對夫婦被指控監督一個竊取美國原子機密的間諜網絡,並將這些秘密交給蘇聯,他們是冷戰期間唯一被處決的間諜。但是他們有罪嗎?對於一些人來說,這個問題已經爭論了半個多世紀。
  • 史達林為什麼發動大清洗?蘇軍軍官層幾乎全軍覆沒!
    這種現象在30年代已經發展到了相當嚴重的地步。在1937年2~3月中央全會上,史達林曾尖銳指出過黨內「由親近的人們結成的小家族,小團體」,互相包庇,「互相吹捧」之類的現象。 加上他早已形成的社會主義越接近勝利,階級鬥爭越趨尖銳的理論誤區,就使他對經濟模式和政治體制本身帶來的困難和矛盾,只能訴諸不間斷的清洗和嚴酷的打擊,從此來尋找出路。
  • 蘇聯開國五大元帥,三位被史達林清洗,只有一位倖免,活到90歲
    這五位都是蘇聯戰功赫赫的人物,蘇聯的英雄,但是幾年過後,三位被史達林清洗,這位卻沒人敢動,活了90歲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在1937年的6月11日,蘇聯的《真理報》發布文章大肆批判這幾位元帥,說圖哈切夫斯基元帥等人是「外國的走狗,卑鄙無恥的叛徒」。其實就在這篇報導發出之前,蘇維埃政府內部就已經將這幾位將軍秘密處決了。
  • 《史達林之死》俄式自嘲比電影更幽默!來看蘇聯政治笑話
    貝利亞作為史達林的第三代劊子手(前兩任為雅戈達和葉若夫,使用完畢後都被以反革命罪被處決),掌管著秘密警察和內務部軍隊,無疑有很大的權力。然而其前任們的遭遇不得不讓貝利亞在小心翼翼、滿手血腥與等待時機改變既定命運的心態中糾結。正因為其位置特殊,在老闆死後他其實處於很有利的地位,手握莫斯科的軍事警察大權,名義上的一號人物馬林科夫又是一個扶不起的阿鬥。
  • 蘇聯二號人物貝利亞,在史達林去世後,為何未接班反而被處決?
    正因為貝利亞的基本盤最大最牢,所以政變成功後迅速將其處決,以絕後患。01 參加革命工作拉夫連季·巴夫洛維奇·貝利亞1899年出生於阿布哈茲的一個普通農民家庭。1933年,史達林在度假時遇襲,貝利亞奮不顧身地用身體掩護了史達林。1934年,貝利亞擔任蘇聯共產黨中央委員。02 秘密警察頭子1938年,調往莫斯科擔任內務人民委員,同年底成為內務部的實際負責人。
  • 史達林的親密戰友們,他們的結局如何?
    △ 史達林及其女兒和基洛夫 莫洛託夫曾斷言,基洛夫是史達林最喜愛的戰友。 雖不清楚是否有陰謀,但基洛夫被刺殺後,史達林就展開了一波對涉嫌串通勾結的人的迫害和處決。 一般認為,這應該就是大清洗的開始。 伏羅希洛夫(1881-1969年)
  • 齊奧塞斯庫夫婦被處決的現場視頻
    來源:天下趣聞尼古拉·齊奧塞斯庫,曾是羅馬尼亞社會主義共和國最高領導人,是羅馬尼亞社會主義共和國的第1任總統。
  • 二戰結束後,日本天皇裕仁為何逃過審判?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盟國先後組成紐倫堡、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對德意日三國的戰犯進行審判。
  • 我和史達林:前蘇聯高層的淫亂與殘暴
    Давыдова,英文譯名Vera Davydova(1906-1993)是蘇聯著名歌劇演員(女中音),三次史達林獎金獲得者。保衛被秘密處決當史達林和維娜幽會時,史達林發現一個在海濱浴場擔任保衛的年輕士兵。他自豪地回答史達林的問話:「史達林同志,奉命來保護您,以防內外敵人。」但史達林認為是在秘密跟蹤他,勃然大怒,於是這個士兵被捕,並立即秘密處決。
  • 處決日軍戰犯最多的國家,殲滅20萬日軍不接受投降,要求審判裕仁
    到這裡大家就可能無法理解了,談起對日本的恨,不管怎麼說都輪不到澳大利亞吧,這讓曾經受日本迫害的亞洲國家們臉面何存啊。不過,事實確實如此。為什麼筆者要說澳大利亞最恨日本呢?原因就是澳大利亞在處理日本人時的手法很是兇狠,讓他們沒有一絲生還的可能,而且澳大利亞提交和處決的日本各等級戰犯都是同盟國裡最多的。是啊,一個遠離亞洲、漂泊在印度洋和太平洋的澳大利亞能與日本有什麼過節,而且兩國幾乎沒有什麼經濟往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