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蘇聯為二戰的勝利付出了慘重的代價。戰爭向來都是你死我活,面對生離死別,人性體現地淋漓盡致。每每看到蘇聯在二戰前的所作所為,很多人都會提到史達林的大清洗運動,這場清洗對蘇軍的影響是驚人的。
清洗運動中,有數百名少將、中將、上將、大將等軍方高級軍官被處決,尤其是圖哈切夫斯基被殺實在太可惜,他是蘇聯最早的五名元帥之一、最為傑出的軍事戰略學家,有「紅色拿破崙」之稱。如此多軍官遭清洗,也是在戰爭初期蘇聯在德軍進攻下潰不成軍的最重要原因。
面對德軍的瘋狂進攻,蘇軍在戰爭初期接連失敗,史達林怒了,他認為必須有所行動,於是270號命令橫空出世。1941年8月16日,史達林籤署了270號命令。這項命令的殘酷程度是今人難以想像的,主要內容如下:
一、戰鬥中丟掉、撕掉徽章逃往後方或投降的指揮官和政治工作者將被視為逃兵,他們的家庭成員將作為違背誓言者、叛徒和逃兵的親屬而被逮捕,高一級指揮官和政治委員有權對軍官中的這類逃兵就地處決。
二、陷入敵人包圍的各單位和部隊應義無反顧地戰鬥到底,用生命保護自己的裝備,從敵人的後方對敵實施打擊;三、如果自己的部隊被敵人包圍,每個軍人,不管職務多大,都有責任聽從上級的指揮,戰鬥到底,突破封鎖。如果軍官或士兵不組織積極的抵抗,反擊敵人,而是選擇投降,那麼可以從空中或地面採取任何手段除掉他們,向敵人投降的紅軍成員的家庭將被剝奪所享受的國家權利和救助。
一句話總結,在蘇聯高層看來沒有戰俘,只有變節叛國者。史達林說到做到,當他兒子雅科夫被德軍俘虜,德軍提出用之前被蘇軍俘虜的德軍元帥來交換,史達林直接說:「我絕不拿元帥去換回士兵。」
如此嚴酷的命令,效果如何呢?很遺憾,並沒有起到預期效果。整個蘇德戰爭中,蘇軍俘虜高達570萬,其中叛變中高達100多萬,這些人成為了德軍的幫兇。據史料,約有15.8萬在蘇德戰爭以「懦夫、士氣低落」為由處決。
當然270號也有正面的一面,它重塑了蘇軍的紀律性,迅速遏制了蘇軍崩塌式的潰敗,為最終奪取勝利奠定了基礎。有讀者就此評論,這就是蘇聯神奇的地方,傷亡被俘幾百萬,依舊還能打回來,這就是像雙方把手都伸入絞肉機器裡,看誰先受不了,蘇軍就是那個堅持到最後的人,軍人傷亡千萬依舊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