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蘇聯270號命令有多殘忍?史達林:後退一步,軍官就地處決!

2020-12-16 騰訊網

大家都知道,蘇聯為二戰的勝利付出了慘重的代價。戰爭向來都是你死我活,面對生離死別,人性體現地淋漓盡致。每每看到蘇聯在二戰前的所作所為,很多人都會提到史達林的大清洗運動,這場清洗對蘇軍的影響是驚人的。

清洗運動中,有數百名少將、中將、上將、大將等軍方高級軍官被處決,尤其是圖哈切夫斯基被殺實在太可惜,他是蘇聯最早的五名元帥之一、最為傑出的軍事戰略學家,有「紅色拿破崙」之稱。如此多軍官遭清洗,也是在戰爭初期蘇聯在德軍進攻下潰不成軍的最重要原因。

面對德軍的瘋狂進攻,蘇軍在戰爭初期接連失敗,史達林怒了,他認為必須有所行動,於是270號命令橫空出世。1941年8月16日,史達林籤署了270號命令。這項命令的殘酷程度是今人難以想像的,主要內容如下:

一、戰鬥中丟掉、撕掉徽章逃往後方或投降的指揮官和政治工作者將被視為逃兵,他們的家庭成員將作為違背誓言者、叛徒和逃兵的親屬而被逮捕,高一級指揮官和政治委員有權對軍官中的這類逃兵就地處決。

二、陷入敵人包圍的各單位和部隊應義無反顧地戰鬥到底,用生命保護自己的裝備,從敵人的後方對敵實施打擊;三、如果自己的部隊被敵人包圍,每個軍人,不管職務多大,都有責任聽從上級的指揮,戰鬥到底,突破封鎖。如果軍官或士兵不組織積極的抵抗,反擊敵人,而是選擇投降,那麼可以從空中或地面採取任何手段除掉他們,向敵人投降的紅軍成員的家庭將被剝奪所享受的國家權利和救助。

一句話總結,在蘇聯高層看來沒有戰俘,只有變節叛國者。史達林說到做到,當他兒子雅科夫被德軍俘虜,德軍提出用之前被蘇軍俘虜的德軍元帥來交換,史達林直接說:「我絕不拿元帥去換回士兵。」

如此嚴酷的命令,效果如何呢?很遺憾,並沒有起到預期效果。整個蘇德戰爭中,蘇軍俘虜高達570萬,其中叛變中高達100多萬,這些人成為了德軍的幫兇。據史料,約有15.8萬在蘇德戰爭以「懦夫、士氣低落」為由處決。

當然270號也有正面的一面,它重塑了蘇軍的紀律性,迅速遏制了蘇軍崩塌式的潰敗,為最終奪取勝利奠定了基礎。有讀者就此評論,這就是蘇聯神奇的地方,傷亡被俘幾百萬,依舊還能打回來,這就是像雙方把手都伸入絞肉機器裡,看誰先受不了,蘇軍就是那個堅持到最後的人,軍人傷亡千萬依舊可怕。

相關焦點

  • 二戰冷酷軍令:270號命令,66萬蘇聯士兵為何投降也不遵守?
    1941年8月16日,蘇聯最高統帥部大本營,頒布了堪稱是二戰歷史上最冷酷的軍令:第270號命令,全名為《關於貪生怕死和叛國投降的問題,以及禁止這種行為所採取的的措施》。  這份著名的軍令,受到了後世的關注,其中折選軍令最重要的幾條內容提供大家閱讀:
  • 一步不許後退!77年前史達林下達第227號作戰命令
    在這場戰爭中,蘇聯以巨大的損失,阻止了德軍自1939年起的攻勢,由此,進入了戰略守勢。德軍的瘋狂被遏制了。正是因為這場戰爭,使得德軍走向了墳墓!正是這場戰爭,奠定了蘇聯作為「二戰勝利第一功臣」的歷史地位。這場戰爭,值得我們銘記和學習!
  • 為什麼二戰中蘇聯死傷那麼多人
    而沒有遭到德軍屠殺的人在蘇聯紅軍來了之後又被指定為支持德國法西斯,然後被蘇聯紅軍政治委員槍斃了或者流放都西伯利亞。但是這筆帳又記到了德軍頭上,所以蘇聯人民傷亡大。特別是蘇聯意識到這片土地就要失守的時候,徵收糧食、徵發勞動力,不服從的就地處決,糊塗帳也都算到德軍頭上了。
  • 蘇聯二號人物貝利亞,在史達林去世後,為何未接班反而被處決?
    因為蘇聯實行集體領導,貝利亞雖然實力最強,但不足以對抗赫魯雪夫等人的合力。正因為貝利亞的基本盤最大最牢,所以政變成功後迅速將其處決,以絕後患。這個部門擁有凌駕於蘇聯黨、政、軍之上的權力,有權監視、管控、逮捕任何人。為了保證史達林的絕對領導權,貝利亞的秘密警察對所有的中高級領導進行監控,並且策劃和實施了多次對史達林競爭對手的大清洗。在貝利亞主管內務部期間,蘇聯有數百萬人被流放。
  • 蘇聯女英雄遇害,史達林為其報仇,下達全軍命令格殺勿論
    蘇聯女英雄卓婭的事跡,激勵蘇聯一代人,是無數人的偶像,也許我們並沒有聽說過她的名字,但我國也出現過和她一樣的女英雄,都是二戰中為反抗法西斯主義而獻身。蘇聯女英雄卓婭被德軍殘害,史達林為了復仇,下達密令,對德國軍團實行屠殺,一個不留。
  • 蘇聯大清洗到底有多殘忍,五分鐘帶你讀懂那場可怕的運動
    這場史達林執政時期,推行的政治鎮壓和迫害運動,一場針對所謂隱藏在內部「人民的敵人」的運動,被稱為蘇聯大清洗運動,是蘇聯歷次政治肅反中最殘暴和最野蠻的。這場可怕的運動使史達林的個人崇拜達到了前所未有的狀態,同時也使蘇聯的黨政軍和科學文化界都失去了一大批優秀骨幹,使蘇聯社會主義失去了一次自我完善的機會。
  • 二戰時蘇軍是因為身後有督戰隊,還是其他原因才會如此拼命?
    被俘人數之多,榮登二戰所有參戰國榜首。可以說,在這個時期蘇軍的士氣跌落到了谷底,恐懼和失敗主義情緒籠罩著整個軍隊,為了迅速扭轉這一極其不利的情況,史達林於1941年8月16日親自籤發了著名的第227號命令:「是停止撤退的時候了。一步也不能撤!從現在起,這就是我們的口號。
  • 盤點蘇聯大清洗中史達林處決的三位元帥
    1934年到1938年二戰爆發前夕,蘇聯出現了駭人聽聞的大肅反運動,或者叫做大清洗運動。蘇聯領導人史達林為了鞏固自己的獨裁和專政統治,對黨政軍各界實行了殘酷的大清洗和大肅反,一大批卓越的蘇聯領導者、元帥、將軍及指戰員被史達林送上了斷頭臺,可以說如果這些人沒有死,以蘇聯軍隊的戰鬥力和國家實力,是不會讓納粹德國得逞的,第二次世界大戰也可能得到極大的遏制,今天行者就給大家盤點一下被史達林處決的三位元帥。
  • 蘇聯開國五大元帥,三位被史達林處決,下場一個比一個慘
    1935年9月22日,蘇聯正式恢復軍銜制,其中五位軍人被授予元帥軍銜,也可以說他們是蘇聯的開國元勳。這五位元帥分別是伏羅希洛夫、布柳赫爾、圖哈切夫斯基、布瓊尼、葉戈羅夫。但令人意外的是,幾年後五大元帥中竟然有三位被史達林處決,下場很慘!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
  • 蘇聯2號人物貝利亞,在史達林去世後,為何未能接班而被處決?
    不過這個名字在曾經的蘇聯,一度卻是讓人聞風喪膽的人物,在史達林統治蘇聯時期,貝利亞一直是蘇聯響噹噹的人物,史達林是明面上的一把手,而貝利亞卻是他身後的一把利劍。可以說是名副其實的2號人物,大權在握,又深得史達林賞識,這樣的人在史達林時期並不多。
  • 一張殘忍照片引發的人性思考:二戰究竟是一場怎樣的戰爭?
    一戰的慘烈已經超乎了各國對戰爭的認知,各種新出臺的國際公約也在嚴格約束交戰各方的行為;然而,接踵而來的二戰則徹底打破了人們的底線,戰場上發生的一些事不由讓如今的我們懷疑:口口聲聲宣揚人性的西方世界都做了什麼?二戰到底是一場怎樣的戰爭?
  • 二戰中,蘇聯為何要對波蘭趕盡殺絕,不發一兵支援華沙起義?
    史達林指示貝利亞,將這些戰俘中的烏克蘭族、白俄羅斯族波蘭戰俘遣返回家,其他戰俘則被視為反蘇的危險性人物,被集中起來關押。 1940年3月,蘇共中央做出對戰俘營中的波蘭軍官、憲兵、警察、民團分子執行槍決的決議。貝利亞在給史達林的報告中指出:「波蘭戰俘是蘇維埃政權無情的敵人,對蘇聯體制充滿了仇恨,他們都在等待重獲自由,以便有機會積極參與到反對蘇維埃政權的鬥爭中」。
  • 蘇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十大惡行
    儘管蘇聯衛國戰爭取得勝利,但史達林不顧士兵的生命,於1942年7月28日頒布了著名的227號文件,即「一步也不準後退」的命令。文件規定對擅自撤退、擅離職守等臨陣脫逃行為採取極其嚴厲的措施,對前線部隊實行火力督戰。
  • 蘇聯大清洗是德國人與史達林默契的合作?
    德國對蘇聯開戰時,蘇聯節節敗退無法抵禦這也是其內部重要原因。造成這一場蘇聯大地上血雨腥風的背後主謀是海德裡希和希姆萊,可以說史達林對黨內圖哈切夫斯基功高震主的恐懼猶如一把裝滿子彈的手槍,而海德裡希和希姆萊則善解人意地幫他扣下了扳機,這是後來不共戴天的敵人在二戰前一次無言的默契而達成的合作。【閱讀連載】
  • 史達林兩位得力幹將,躲過戰爭還十分長壽,布瓊尼晚年深有體會
    眾所周知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前,蘇聯已經建設成為一個十分強盛的工業化國家,尤其是史達林還帶領著蘇聯人民打贏了納粹德國,保全了國家的領土完整,但史達林本人的軍事能力卻備受指摘,有人認為史達林的勝利是用人命堆出來的,他的戰爭指揮毫無技術能力可言,不僅僅如此,早年史達林最信任的兩個部下似乎也是如此。
  • 歷史解封:蘇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十大惡行,令人震驚!
    東方戰線的建立反映了蘇聯的大國沙文主義,有損於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的聲譽。而通過1939年10月至1940年3月的侵略芬蘭的戰爭,蘇聯還取得芬蘭部分領土,獲得漢科半島租借權。4、不允許部隊進行合理撤退,數百萬將士無畏陣亡。儘管蘇聯衛國戰爭取得勝利,但史達林不顧士兵的生命,於1942年7月28日頒布了著名的227號文件,即「一步也不準後退」的命令。
  • 二戰前期被德軍暴打,蘇軍依舊堅持拼命,除了督戰隊,還有啥動力
    在付出了慘重傷亡的代價下,蘇聯軍民打出了列寧格勒保衛戰、史達林格勒保衛戰等漂亮的戰役,重創了銳不可當的的德軍,一轉二戰戰局,為二戰反法西斯同盟的勝利發揮了重大作用。1941年8月16日,忍無可忍的史達林為了扭轉這種局面,下達了大本營第270條命令:「凡在戰鬥中撕下肩章和投降者即為最可惡的逃兵,其家庭成員因其違背軍人誓詞、背叛祖國應予逮捕。此類逃兵應就地槍決。
  • 二戰初期史達林為何看不起德國軍隊,原來是蘇聯真的太強大!
    1941年6月22日凌晨德軍啟動巴巴羅薩計劃,出兵500萬越過波蘇邊境突入蘇聯,對此,蘇聯人在事前一無所知。凌晨3點,睡夢中的蘇聯領導人史達林被秘書叫醒,蘇軍將領通過電話向他報告說:「德國轟炸機正在轟炸我們的城市。」史達林被驚醒了。難道史達林對德國人的進攻之前毫無察覺嗎?不是的。
  • 二戰蘇德戰爭,為何蘇軍3個命令加劇了戰場惡化?指揮與戰場脫節
    二戰蘇德戰爭,當德軍分三路閃擊蘇聯時,蘇軍並沒有採取積極防禦的戰略,史達林甚至在24小時之內下達了3個作戰命令。一些人認為,蘇軍這3個命令,不僅加劇了戰場形勢的惡化,還為德軍裝甲部隊快速打擊創造了條件,因而使蘇軍在戰爭打響之初損失巨大。那麼,事實又是怎麼樣的,蘇軍這3個命令是否下達的正確呢?01蘇軍為何24小時之內要下達3個作戰命令?
  • 關於史達林我們不知道的事,成就了蘇聯也毀滅了蘇聯
    1、史達林並不是俄國人,而是喬治亞人。史達林執政後,在蘇聯進行了多次大清洗。對於很多少數民族,史達林都把他們發配到其他地方。很多人以為史達林是俄國人,所以對其他少數民族才是歧視。然而事實上,史達林是喬治亞人,並不是俄國人。可以說這件事還是很讓人想不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