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史達林並不是俄國人,而是喬治亞人。史達林執政後,在蘇聯進行了多次大清洗。對於很多少數民族,史達林都把他們發配到其他地方。很多人以為史達林是俄國人,所以對其他少數民族才是歧視。然而事實上,史達林是喬治亞人,並不是俄國人。可以說這件事還是很讓人想不通的。
2、列寧去世前,指定的接班人並不是史達林,而是其他人。不過在列寧去世前,史達林和其他人聯合,已經控制了列寧周邊的人。列寧去世後,史達林聯合別人,除掉了很多人。最後自己掌握了大權。可以說,他還是很擅長政治鬥爭的。
3、史達林執政前和列寧執政時期的蘇聯完全不同,史達林執政後,蘇聯建立了高度集中的政治經濟體制。也正是這種體制才成就了後來的蘇聯,不過成也蕭何敗也蕭何,蘇聯最後滅亡也是因為這種體制。
4、史達林執政期間執行的大清洗運動,還有處決其他人,並不是以個人的名義進行的。而是以蘇共的名義進行的,上面都是有其他主要領導人的籤名。這也就是為什麼蘇聯後來反對史達林的時候會遭到很多人反對。畢竟,涉及面非常廣。
5、史達林執政之前,蘇聯是一個落後的農業國。到史達林去世的時候,蘇聯已經變成了一個工業強國。工業總體實力僅次於美國,成為世界第二工業強國。不過蘇聯工業的發展是以犧牲農業為代價的,因此蘇聯工農業比例嚴重不均衡。直至蘇聯解體,蘇聯工農業比例也有很大的問題。
6、史達林名字的意思是鋼鐵意志的人,這個名字對史達林來說非常合適。尤其是二戰期間史達林的作為,讓所有人看到蘇聯堅持抵抗。可以說,如果不是史達林,蘇德戰爭是什麼樣的結果,所有人都不敢想像。
7、史達林去世後,在檢查他的遺產的時候,很多人覺得很慚愧。因為史達林除了有幾套衣服、一些菸斗之外,幾乎沒有任何存款,可以說是真正的兩袖清風。這在當時很難的,畢竟掌握這麼大的權利卻不為自己謀私利非常少。
8、史達林去世後,蘇聯的繼承人並不是他指定的接班人,而是赫魯雪夫。赫魯雪夫的上位方式和史達林差不多,先是聯合別人,後來不斷除掉反對自己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