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式啟用!雲蝶樂育雲校OMO落地廣東碧桂園學校

2020-12-16 中國教育裝備網

  廣東碧桂園學校「智慧教育賦能個性化學習」教學研討課,11月9日-11月20日在線下線上同步開展,標誌著雲蝶樂育雲校OMO正式落地。課程涵蓋小學、初中、高中的國際與國內課程,為教師之間相互交流、提升教研能力提供了有力的幫助。

  博實樂教育集團旗艦學校——廣東碧桂園學校,創辦於1994年,在校學生超過4400人,是中國內地最早開展國際教育的學校之一,近五年世界50強大學錄取率超過90%,畢業生遍布世界名校。學校開設有六大國際項目,囊括主流國際課程,完備的國際教育體系,使學生能夠根據自身特點選擇適合的發展方向。《2018胡潤百學•中國國際學校百強》榮獲全國10強,廣佛排名第一。

  此次教學研討課的開展是廣東碧桂園學校教學OMO化落地實施的首次實踐,意味著學校在雲蝶樂育雲校的支持下,正式邁入線上線下深度融合的OMO階段。

  十三堂教學研討課均藉助了雲蝶樂教智慧教育硬體與軟體的豐富功能。課前預先設置課程開始時間,時間一到,現場的雲蝶常態化錄播系統可自啟動錄播,實時採集教師端、學生端、板書端畫面,無人操作也可智能切換畫面實現自動導播。並且系統還支持回放功能,便於未能按時出席的老師在任何時間聽課、評課。

  同時,符合聽評課特點,用戶端還設置有評價量表等功能,涵蓋IB理念、學科教學、核心素養等方面,方便教師在線一鍵評課。後臺通過分析統計評價數據,幫助主講老師取長補短,提升自身教研水平。

  區域教研活動對整合教學資源、教育均衡發展起到重要作用,是促進區域內教育聯動的重要形式,受到區教育主管部門的廣泛歡迎。此次雲蝶樂育雲校在校級範圍內教研活動中的順利開展,也為今後應用在區域等更大範圍內的教研活動樹立了信心,並且提供了優質的範例。

  相比一些學校的錄播平臺、智慧黑板、線上平臺使用來自不同廠家的設備,雲蝶所提供的樂教智慧教室解決方案,除課程師資外,全面打通設備、服務、技術等全鏈條業務,從線上到線下全面接入OMO教學場景,連結雲蝶軟硬體體系,同時支持第三方產品接入。模塊化的軟硬體配置,為後續智慧教室升級提供支持。

  智慧錄播OMO作為雲蝶樂育雲校的一部分已逐步成型,未來,雲蝶科技還將陸續豐富智慧錄播OMO場景與功能,形成更加完善的常態化錄播OMO解決方案,滿足校級、區級等錄播需求。

  註:本文為企業發布的推廣文案,不代表本站觀點。

    更多信息請查看企業專區:http://www.ceiea.com/cp53765

相關焦點

  • 忻州市高級中學校正式啟用
    5月14日上午,忻州市高級中學校舉行校區啟用儀式暨表彰大會,該校區的建成啟用,對進一步提升忻州市教學質量、優化教育資源具有十分重要的促進作用。副市長安書田出席啟用儀式並講話。市教育局、市直部分學校負責人及市高級中學校師生共計1000餘人參加了啟用儀式。  第一書記廣告  據了解,忻州高級中學校(忻州一中北校區)是市委、市政府促進經濟轉型跨越發展,適應忻州城區框架拉大,滿足人民群眾享受優質教育的需求,由省級重點中學、省級示範高中忻州一中依託其資源優勢,內部挖潛而創辦的一所民辦公助高級中學校,學校位於龍翔街。
  • 家校共育實踐案例|重慶市高新區驛都實驗學校凝心聚力,推動家校共...
    家校共育,需要家庭與學校共同構建平等、尊重、協作、支撐、信賴、理解和互補的協作關係,才能有助於家校雙合力家校雙方一起共同完成立德樹人的教育方針,獲得傑出的教育作用,為學生創造良好的學習和教育環境,有效地促進孩子健康快樂成長。
  • 小盒科技CEO賈曉明:教育的OMO是家校共育閉環
    (原標題:小盒科技CEO賈曉明:教育的OMO是家校共育閉環) 近日
  • 重慶市九龍坡區第一實驗小學召開雲家長會家校共育助力學生成長
    中國網3月27日訊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各學校延遲了開學時間,並開展「停課不停學」線上教學,家庭變成了學生學習的主陣地。為了更好地了解學生居家學習、生活的情況,掌握學生心理,指導家長安排好延期開學期間學生的學習生活,以家校共育的力量助力學生成長,重慶市九龍坡區第一實驗小學在校長何軍的總體帶領下,在學校教育教學中心統籌部署下,舉行了雲家長會。
  • 蘇州科技城外國語高級中學新校正式啟用
    2020年8月30日,蘇州科技城外國語高級中學隆重舉行新校啟用儀式。蘇科外高級中學是倫華教育旗下第七所實體校,是倫華教育旗艦校蘇州科技城外國語學校的中學部,也是蘇州高新區第一所由民營企業與國有企業合作、共同投資建設的民辦學校。
  • 家校共育,1911學堂彰顯第三方平臺力量
    由學校牽頭做家校共育,未必能當下破除「對立感」,取得家長的全力配合。所以,家校共育領域專業權威的第三方機構能夠作為中間橋梁,為學校提供成形的平臺、教程、輔導團隊和評價體系等,以客觀中立的優勢彌合家校關係,將對提升學校在家校共育工作上的效率和質量,大有助益。據筆者觀察,前瞻性地專注到這一領域,並首先發力的是一個專注於家長教育的平臺,1911學堂。
  • 家校共育,為什麼需要藉助第三方平臺力量?
    由學校牽頭做家校共育,未必能當下破除「對立感」,取得家長的全力配合。所以,家校共育領域專業權威的第三方機構能夠作為中間橋梁,為學校提供成形的平臺、教程、輔導團隊和評價體系等,以客觀中立的優勢彌合家校關係,將對提升學校在家校共育工作上的效率和質量,大有助益。據筆者觀察,前瞻性地專注到這一領域,並首先發力的是一個專注於家長教育的平臺,1911學堂。
  • 碧桂園大事件 | 北京大學面試邀請已送達句容碧桂園學校,繼牛津...
    碧桂園大事件 | 北京大學面試邀請已送達句容碧桂園學校,繼牛津大學、劍橋大學、帝國理工大學、香港大學後再創佳績!PYP、MYP、DP全授權IB正式成員學校英國劍橋考試委員會(CAIE)成員學校美國大學理事會授權AP課程學校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實驗基地2018年榮膺「胡潤百學」中國國際學校百強稱號2019榮獲「新浪教育」國際化人才培養示範大獎2020教育部試驗區普通高中新課程新教材實施示範校」
  • 「章丘後營學校」家校合力 共育良才
    為了更好的協調學校、家庭、社會等各方面因素對學生假期生活的影響,後營學校七年級級部採取多項措施,來保證學生們度過一個健康、安全並學有所獲的暑假……積極的家校溝通為了及時了解學生們假期的生活與學習狀況,老師們積極的搭建起家校聯繫的橋梁,採用電話溝通,微信聊天,實地家訪等多種方式關心學生們暑期的生活和學習……1
  • 霑化區富源中心學校:家校攜手 共建共育 讓孩子健康成長
    100餘名家長志願者參加培訓會議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郭九濤 通訊員 孫玉峰 濱州報導  家校合作是教育現代化、民主化、個性化、科學化的必然要求,家校共建共育可以促使父母近日,霑化區富源中心學校致力於家校共建、共育、共發展,本著開放、互信、發展的原則,開展了一系列家校合作活動,為加強未成年人道德思想建設,促進文明城市創建盡力、助力,贏得了家長和社會一致好評。
  • 碧桂園,地產「黑馬」在蛻變|廣東|樓市|北滘|碧桂園集團|楊國強|...
    2007年碧桂園在港交所上市後,碧桂園集團創始人楊國強這樣回憶早年間的經歷,彼時,距離碧桂園創建已經過去了15年。楊國強涉足建築行業的時間,要追溯到改革開放之初。1978年,楊國強進入了廣東順德北滘公社房管所任施工員,6年後,他升任區建築隊隊長。
  • 教育專家李清樹:學校、家長應各司其職 構建家校共育
    「成都早在2018年就已經出臺相關規定:禁止學校布置懲罰性作業,禁止家庭作業變成家長作業。」成都在此方面一直在落實並不停探索。那麼是不是家庭作業家長就完全不用負責,都是學校的責任了呢?李清樹認為,首先要分清家長和學校的職責,需要各司其職。專業的事情交給專業的人來做。「作業檢查、批改,學習方法肯定老師才是最專業的、最擅長的。
  • 「家校共育,助力成長」 ——高新區第六學校開放日活動
    為了增進家校之間的交流,了解孩子在校的生活學習情況,展示學校的教育教學階段性成果,12月10日上午,高新區第六學校特舉行「家校共育 助力成長」開放日活動。邀請家長們走進學校、走進課堂、走近孩子。活動開始,家長和孩子們一同走進班級和孩子們一起學習。
  • 人民日報:家校共育 攜手同行
    沒有家庭教育的學校教育、沒有學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不可能獨自完成培養孩子成才的使命。現實中,一些教師和家長對家校共育的理解還不到位。個別教師把分內的工作轉嫁給家長,如讓家長代替自己批改學生作業,部分家長成為「編外教師」。個別家長認為,把孩子送到學校,教育孩子的責任就移交給了學校和老師,自己可以當「甩手掌柜」。
  • 人民時評:家校共育 攜手同行
    沒有家庭教育的學校教育、沒有學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不可能獨自完成培養孩子成才的使命。 現實中,一些教師和家長對家校共育的理解還不到位。個別教師把分內的工作轉嫁給家長,如讓家長代替自己批改學生作業,部分家長成為「編外教師」。個別家長認為,把孩子送到學校,教育孩子的責任就移交給了學校和老師,自己可以當「甩手掌柜」。
  • 家校共育 靜待花開——崔廟鎮磚門完全小學召開家校共育活動
    為了加強學校與家庭、教師與家長之間的密切聯繫,增進家長對學校工作的了解,從而更全面地了解孩子在校的學習情況,12月14日,崔廟鎮磚門完全小學召開了家校共育活動之家長會。該校校長陳金髮首先從成立家長學校的意義、開展形式及工作方法等方面,向各位家長做了闡述,使學生家長明確了成立家長學校的目的。會議推舉產生了家長委員會,家長委員會代表做了表態發言,表示積極配合學校的工作,擔負起家長在家庭的監護的責任,多花關注孩子成長,同時加強與學校教師的溝通聯繫,讓教師了解孩子在家庭中的成長變化。
  • 德開小學開創獨具特色的家校共育模式 讓家長做學校教育的「合伙人」
    該校通過不斷探索與實踐,逐漸打造出家長大課堂、家庭教育學校、「書香家庭」等品牌活動,走出了一條家長滿意、社會效益良好,頗具德開小學特色的家校共育之路,真正做到了「幸福德開,立德樹人」。為此,該校經過不斷摸索,逐漸打造出家校共育的德開模式。該模式的核心是德開小學的「6424」工程,該工程是指6個年級共選出6名家長,每周五到學校做四件事,即各聽4節課、在大課間巡視學校的24個安全站點、各自與4名(共24名)同學進行座談、各自電話訪談4名(共24名)家長。
  • 鳳凰路學校:家校共攜手,齊心育桃李
    為了更好地進行家校溝通,將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相融合、形成教育合力,12月3日下午四點三十分,三年級一班家長沙龍在教研活動室舉行。 此次交流會,會前傅老師和班主任陳老師對學生的各項表現進行詳細的交流討論。會上,英語老師陳老師對本班的教學進行充分的梳理和總結,對於家長存在的疑惑進行耐心的解答。
  • 這所學校讓足球成為家校共育一劑良方
    上海市實驗學校附屬小學的綠茵球場上,呼喊聲一陣壓過一陣。在近日舉行的足球班班聯賽上,學生的表現讓老師和家長欣喜。近年來,通過開展足球及相關文化活動,這所學校聯動家庭社區,讓老師和家長深度參與孩子成長成才的全過程。足球已成為家校共育一劑良方。家校共育,攜手培養閃光少年「感謝學校,讓我們有這個寶貴的學習機會。」
  • 家校共育,攜手同行,守望成長,靜待花開——花橋聯合學校本部(衡南...
    蘇霍姆林斯基說:「最完美的教育是學校和家庭的結合」。只有老師走進家庭,家長走進學校,家庭和學校兩者形成合力,才能實現共贏。為了進一步促進家校溝通,實現家校共育,讓老師和家長更全面地了解學生的情況,更好地創造更優質的學習環境,促進學生的學習和健康成長,我校於11月12日上午和11月13日下午,在學校階梯教室召開了以「家校共育,攜手同行,守望成長,靜待花開」為主題的家長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