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歷史共分為3個階段,分別是古代史,從公元前2070年夏朝建立到1842年鴉片戰爭結束;近代史又稱現代史從1842年籤訂《南京條約》到1949年國民黨撤退臺灣結束;當代史從1949年新中國成立至今。其中近代史在大部分國人眼中被看作是恥辱史,近百年的時間都活在列強與帝國主義的欺壓中。
俗話說得好,哪裡有壓迫哪裡就有反抗,於是「義和團」出現了。他們打著「扶清滅洋」的口號,廣招人手,頗有規模,後來還使得八國聯軍為其發動戰爭。問題來了,義和團究竟殺了多少洋人,才使得八個列強國如此大動幹戈?
義和團,最初的創始者為山東威縣梅花拳師趙三多。自鴉片戰爭以後,清政府的經濟、政權被列強腐蝕,不得不打破閉關鎖國政策,打開國門,大批傳教士湧入中國。傳教士顧名思義就是傳播宗教文化的人士,而宗教文化大都是講究因果報應,勸人向善的。但19世紀末的傳教士卻作惡多端,欺壓百姓。
不在沉默中死亡,就在沉默中爆發。就這樣1897底年山東巨野爆發了震驚中外的反抗洋教士事件,當地百姓衝進磨盤張莊教堂內殺死了兩個德國洋教士。這激起了更多中國人的血性,就這樣義和團初具規模。因為清朝對列強的妥協,才有傳教士的肆無忌憚,所以義和團最初打的旗號是反清復明,經過朝廷強烈鎮壓,才改為「扶清滅洋」。
義和團的舉動,雖然讓清政府對他們放鬆了抓捕,卻也給了列強藉口。八國聯軍侵華發生在1900年,距離義和團成立有兩年時間。據統計,在這期間義和團共殺了兩百餘洋人,大都是傳教士之類的。在一部分人眼裡,義和團躲開正規軍,只打擊傳教士,是揀軟柿子捏。並且上萬人的隊伍,在兩年裡才解決了兩百侵略者,這對那些列強來說也不是大事。
所以八國聯軍侵華,討伐義和團,給那些被殺的洋人一個交代,只是藉口,畢竟是他們有錯在先。而列強只是想要瓜分中國,從中獲得利益,要不然怎麼會事情剛發生時不阻止,兩年了才發動戰爭呢?
可笑的是,八國聯軍侵華義和團傾盡全力抗敵,阻止他們進京。讓帝國主義認識到中國民間抗侵略的力量與決心,從而放棄完全瓜分中國的想法。但卻被自己維護的清政府推出去換取榮華富貴與地位保障,最後甚至是被清政府剿滅。不過義和團滅亡,也有自身的原因在,只能說時代在推動著各個國家走在不同的軌跡之上,任何勢力力量都不是永生的,若不精心經營,終會走向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