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長一段時間裡,教練員在教授自由式時都會刻意強調轉動身體的重要性,可能有一部分教練員認為「當身體處於側臥位時它所遇到的阻力會變小,因為人體側臥時比俯臥在水中時所佔據的空間更小」,但是真的是這樣嗎?很不幸,這個觀點是錯誤的。
我們認為身體側臥在水中時阻力更小這個觀點是基於視覺感官上的一種錯覺。很多人認為身體側臥在水中時左右兩邊所佔用的水的空間會比俯臥在水中時更窄,但是事實上,當你的身體不做任何動作用皮筋牽拉測算阻力時你會發現:側臥時的身體阻力並不會比俯臥時身體產生的阻力更小,甚至在某些時候側臥時的阻力反而會更大!
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是因為雖然在視覺上我們感覺身體側臥時左右會變得更窄,但是事實上當我們身體側臥在水中上下所佔據的水的空間變得更多。簡單說就是:我們在俯臥時的吃水深度增加了。這使我們的身體在水中俯臥與側臥時所佔據的空間基本沒有變化,如果側臥時身體不增加吃水深度還能保持浮力不變這明顯不符合浮力的定義與影響因素「浮力的大小與物體浸入水中的體積有關」。
當我們側臥時,並不會因為身體變得更窄而減少形狀阻力,俯臥時雖然雙肩同時在水中,但是雙肩可能都有一小部分在水面以上,即使側臥時一個肩膀會明顯離開水面但同時我們的另一側肩膀此時卻已經完全浸入在水中。
通過以上的解釋證明了身體處於側臥位時阻力不會因此而變小,但是為什麼教練們還要強調在遊自由式時要積極地轉動身體呢?因為側臥不會減少阻力的觀點與身體是否需要轉動的觀點不是一碼事。優秀的自由式技術轉動身體是十分必要的,主要基於以下幾點原因:
一、在遊自由式時適當的轉體動作可以增大肩關節的活動範圍,使手臂能夠更加舒展、從容的完成移臂以及划水動作並且還能延長划水距離。
二、轉動時所造成的身體側臥雖然不會減少阻力,但是它在轉動的過程中減少了人體運動時對側向直線性的破壞。也就是說我們是為了轉動而轉動,不是為了側臥而去轉動。轉動停止後側臥滑行形狀阻力不會變小,它僅僅是增加了滑行的時間。
側向直線性簡單理解就是「人體在遊進過程做動作時要儘量保證左右在一條直線上,不能因為身體的擺動而增加左右的寬度引起不必要的阻力」。
你可能會很奇怪「不是說側臥位不會減少形狀阻力嗎?」是的,側臥位不會減少我們在水中所佔體積所引起的阻力,但是我們轉動身體的目的主要是為了擺脫手臂划水時所引發的身體擺動。
我們在之前的視頻中曾經做過這樣一個實驗:
1、當你儘量保持身體不轉動時快速劃手,你會發現你的身體會不由自主的左右橫擺,而正是這樣的橫擺破壞了你遊進時身體的側向直線性,使你左右的對水寬度增加從而增加阻力。
2、當你快速划水時順著手臂的划水方向轉動身體,你會發現你的身體不會因此而產生左右橫擺,所以說正是身體的適度轉動才使你的劃手動作不會破壞遊進時的側向直線性。這也是為什麼很多初學者很容易因為身體轉動幅度的不夠而在遊進髖部或者腿部左右甩來甩去的原因之一。
通過以上的講解相信你已經明白了我們在遊自由式時轉動身體的目的「轉動是為了使你在遊進時不會因為破壞側向直線性而使阻力增大,並不是因為身體在水中處於側臥位時阻力更小「。
本文由中遊體育原創,每天分享一個遊泳小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