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習生考古挖掘,發現一把羅馬時期的短劍,為何稱這是把幸運劍?

2020-12-22 蜀黍趣觀史

一次考古發現,一個土塊,經檢驗竟然羅馬時期的寶石短劍,專家分析可能是一位將軍的。這讓考古界大為欣喜。

發現寶石短劍

考古實習生尼科·卡爾蒙德,在德國的北萊茵-威斯特伐法倫州,西北部明斯特附近的哈爾滕,進行一次考古發掘活動。這次的考古發掘活動是由當地的考古協會與特裡爾大學聯合舉辦。

尼科·卡爾蒙德在挖掘過程中負責向下挖掘,規定挖1米,在他快挖到一米時,鐵鏟碰到了一個很堅硬的東西,開始覺得很可能是一個釘子,但是考古專家覺得很有可能不是普通的東西。

大家就立刻小心的清理周邊的土,待初步清理完後,發現土塊的形狀像一把短劍,出於對土塊裡面東西的保護沒有立即清理掉土塊上面的泥土。考古專家把短劍形狀的土塊帶回了實驗室,進行分析研究。

考古學家用X射線和CT為土疙瘩做了一次完整的透視,掃描的結果顯示,土塊裡面確實有一把短劍。令人意外的是,短劍沒有直接被泥土包裹,劍體依然被裝在劍鞘中,現在這把劍可以說依然完好無損。考古專家經過9個月的細緻清理,短劍終於從土塊中露出原來的面貌。

短劍從厚重的泥土中露出了真容,人們為它的美麗而震撼。短劍的尺寸大約成年人前臂一樣長,刀身上有"血槽"。有著葉子的圖案、寶石鑲嵌、黃銅手柄以及琺瑯裝飾的外鞘讓短劍看起來華麗非凡。被考古專家認為是迄今為止發現的同時期最好的人工製品。

幸運的短劍

短劍的外殼依然存在,上面的寶石依然熠熠生輝,劍身更是被保護得很好,沒有被當地人撿去賣掉或者其他的處理,而是很幸運地被一次考古活動發掘到。

考古專家在鑑定之後還在討論這柄短劍的幸運尼科·卡爾蒙德當時被安排的任務是往下挖1米,而恰巧在地下0.9米的地方發現了寶石短劍。

考古專家分析如果短劍埋得再淺那麼一點,那麼就會在隨後的幾個世紀裡很容易就會被農業活動所破壞,而如果埋得再深那麼一點,那麼地下水可能讓它生鏽壞掉。所以它也被人稱作「幸運劍」

這一切就那麼妙不可言!短劍被發掘地方所在的土層,恰好就處於農業活動進行不到的地方,而地下水也接近不到的地方。

威斯伐倫地區的考古學專家麥可·蘭德(Michael Rind)教授分析,這把短劍的發掘,是很多若干學科的通力合作的結果。

舉例來說就是,非常幸運的尼科·卡爾蒙德恰巧挖到了短劍,這次考古活動有很多人參加,但是只有他挖到了可以說是天選之子。X光和CT機也同樣發揮了很重要的作用,人們僅僅是憑藉外觀感覺是一把短劍,但是如果沒有這些機器就沒法看到它的原貌,也就沒法完好無缺地把寶石短劍從土塊中取出來,考古專家更沒法憑藉他的裝飾和做工了解到它是羅馬時期的短劍。世人可能也無法了解到一柄羅馬時期的短劍,更無法見到它的真容。

短劍身份

輝煌屬於希臘,榮耀屬於羅馬。短劍出現在德國的北萊茵-威斯特伐法倫州西北部明斯特附近的哈爾滕。

很有可能因為德國大部分的領土以前是羅馬人和日耳曼打仗的地方,這地就可能恰巧發生了戰役,短劍在戰役後被留在了此地。具體短劍出現的原因仍然需要具體考證。

這把短劍的劍鞘和劍柄的前部分裝飾著精巧的銀線,最妙的是最細的銀線厚度僅僅為0.15毫米,劍鞘上鑲嵌著大量的寶石。

華貴華麗非凡的短劍,開始有人猜測是不是藝術品,但是這個說法很快就被否定了,這柄短劍是羅馬時期的武器,因為它的刀刃處有損傷,劍身的一些部分的損傷,是用黃銅補上的,劍鞘上的皮帶也有磨損,種種跡象表明這柄短劍用於戰爭

我們可以追溯一下日耳曼人與羅馬人的歷史,了解當時的情景。日耳曼人隨著社會生產力的發展,不再滿足於原住地,他們需要新的更適合居住的地方,日耳曼人就搬家搬到了羅馬人的居住地附近,羅馬人與日耳曼人喜歡力量,日耳曼人就經常與羅馬人"相親相愛"。而這柄短劍的發現之地可能就恰巧是他們"相親相愛"的見證。真相怎樣,就更值得越來越多的考古家去探索球證了。

這柄短劍又屬於羅馬軍團什麼級別的短劍?考古專家根據短劍的外形和製造工藝,考古專家將短劍歸類為溫多尼薩短劍,這種短劍是在公元1世紀上半葉羅馬軍團的高級裝備。考古專家根據短劍的華麗裝飾(寶石不是一般士兵使用的)和細緻的做工推斷,這柄短劍很有可能屬於羅馬的某位將軍。

一般說來,溫多尼薩短劍是被羅馬諾裡庫姆行省(現代的奧地利和斯洛維尼亞)製造出來的,羅馬諾裡庫姆行省有整個羅馬帝國最好的金屬,行省的人為羅馬軍團提供了大部分的兵器。而這種溫多尼撒短劍則是為羅馬軍團提供的高級裝備,在軍團上很受羅馬上層的歡迎。

這一次的考古發現,是對德國考古學界長期考古努力的一次回報,寶石短劍的發現,必將為以萊茵河為主的考古活動的進一步開展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也對關於日耳曼人與羅馬人的歷史研究以及羅馬時期的工藝之類的研究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寶石短劍的究竟,對於現在來說依然是一個謎,但是寶石短劍的未來可期。現代考古技術的日益成熟,人們對羅馬時期歷史的研究日益深入,這一切讓寶石短劍的進一步研究成為可能。

承載歷史的短劍被幸運的考古實習生發現,得以重現世人眼前,透過寶石短劍,我們看到羅馬時期的輝煌,但是寶石短劍真正屬於羅馬時期的什麼階段、什麼樣的人,這一切仍需要更多的人去探究,我們期待寶石短劍的研究發現更上一層樓。

相關焦點

  • 紅木護手,羅馬短劍
    羅馬短劍【全長】800cm【刃長】570cm【柄長】95cm【刀重】550g +/-20g>【柄/劍首/護手】紅木公元前三世紀,羅馬人與伊比利亞凱爾特人作戰,對於對手使用的短劍感到極大的尊重,以至於他們採用了這種短劍的設計作為自己的武器。
  • 經典傳承羅馬短劍的法國M1831式步兵劍
    它的劍身較寬,長度一般不超過60cm,而到了羅馬帝國後期,騎兵的受重視程度有所提高,為適應騎兵的需要,羅馬短劍的長度有所增加,達到75cm 。如果我們把羅馬短劍作為一種單獨的兵器來看,它並非十分了不起。但它的威力主要不在於它本身,而在於它和羅馬軍團其他裝備的相互配合,以及羅馬軍團的戰術要求。
  • 德國出土溫多尼薩短劍,不僅暴露羅馬將軍的裝備,還破解一個謎團
    2019年4月,德古出土一把「溫多尼薩短劍」,通過研究,這把短劍的戰鬥力不強,但它卻讓人們知道當時羅馬將軍的裝備,還意外破解一個關於羅馬帝國衰敗的謎團,您是想知道這把短劍隱藏著真相?今天,小編就給大家揭秘一下:(本文所有圖片,全部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權利,請聯繫本號作者刪除。
  • 從共和國到帝國的羅馬武備變遷:短劍取代長劍,板條甲名過其實?
    首先在這之前羅馬人使用的是高盧長劍,直到第一次迦太基戰爭之時羅馬才開始使用從西班牙傳來的短劍。並且需要明白一點,從共和國到帝國前期的羅馬劍是越來越短,根據(《THEGLADIUSTheRomanShortSword》)一書統計的歷代羅馬劍的長度。
  • 【裝備】歐美軍刀源流 ——羅馬短劍
    羅馬士兵通常是一手執短劍,一手執盾牌,其盾牌很大,高1.2m,寬0.75m,骨架為木製,外包皮革,對外的一面常蒙以金屬。羅馬軍團的基本戰術是:先向敵人投擲標槍,使敵人陣形散亂,然後手持短劍,以早已演練成熟的陣形發起攻擊。這與近代戰爭中,先以炮火轟擊,再端起刺刀衝鋒的戰術有幾分相似。
  • 羅馬短劍Gladius——地中海霸權的象徵,殭屍工坊的原型
    Gladius,是拉丁語中的一個詞,意思是「劍」。 不過它也被用來表示古羅馬步兵在戰爭中所使用的劍。 從公元前3世紀開始,羅馬人開始使用一種類似於凱爾特人的劍,這種劍被稱之為gladius hispaniensis、Hispanic sword西班牙劍。
  • 古墓挖出一把「彎劍」,殘破不堪,卻是世界罕見的「黑科技」國寶
    秦地考古最大的發現莫過於被稱之為世界「第八大奇蹟」的兵馬俑。兵馬俑後,秦地的每一次挖掘都收到了國內外考古界的極大關注!考古隊員在清理這些倒地的陶俑時,發現有一把外表鏽跡斑斑的殘破不堪的青銅短劍。被其中一尊陶俑重重的壓著,其劍柄幾乎成了90°直角的彎劍。
  • 墓挖出一把「彎劍」,殘破不堪,卻是世界罕見的「黑科技」國寶
    秦地考古最大的發現莫過於被稱之為世界「第八大奇蹟」的兵馬俑,兵馬俑後,秦地的每一次挖掘都收到了國內外考古界的極大關注!其中,考古隊發現墓坑內有幾尊陶俑東倒西歪成一片,明顯是此處曾發生過地震後的結果。考古隊員在清理這些倒地的陶俑時,發現有一把外表鏽跡斑斑的殘破不堪的青銅短劍,被其中一尊陶俑重重的壓著,其劍柄幾乎成了90°直角的彎劍。
  • 馬未都:中國有3把「絕世好劍」,每一把都能讓你目瞪口呆!
    馬未都:中國有3把「絕世好劍」,每一把都能讓你目瞪口呆! 我國有極為漫長悠久的冷兵器時代,在這個時代裡,刀槍劍戟,斧鉞鉤叉才是戰場上的絕對主角,不過要論真正的冷兵器之王,劍肯定是當仁不讓的第一名,跟刀槍矛這些武器非常普遍的兵器不同,劍在戰場上是滅敵的利器,在軍中更是一個人身份的象徵。
  • 一把短劍打出500萬平方公裡江山,它是橫掃歐洲羅馬軍團制式武器
    不過和馬其頓超長槍同時代的古羅馬,它們的士兵用武器卻越用越短,每個羅馬軍團士兵除了一桿標槍之外,就只剩一把80公分長的短劍了。當然我說的是進攻武器,遮擋全身的盾牌不算在裡面。而這把80公分長的羅馬短劍,則是羅馬軍團橫掃歐洲的制式兵器,而羅馬軍團也正是靠著這把短劍,打出了500萬平方公裡的國土和1500年之久的帝國。而羅馬短劍對人類歷史的影響,並沒有隨著羅馬帝國的消亡而結束。直到今天,羅馬短劍依舊是很多冷兵器收藏愛好者追逐的對象。
  • 11歲男孩河邊洗手發現三千年前古青銅劍
    經高郵文物部門鑑定,這把青銅短劍為商周時代鑄造,距今已有3000多年歷史。目前該劍已被高郵市博物館收藏。揚子晚報記者採訪獲悉,這把只有26釐米長的短劍,具有重要的文物價值,是高郵發現的第二件商周時期的青銅器,也是第一件青銅兵器。
  • 冷兵器時代長矛「戰鬥力」爆棚,為何羅馬人卻「獵奇」喜歡用短劍?
    而劍這一類的短兵器在戰場上出現的次數則相對較少。無論是在殺傷力還是在攻擊範圍這一塊,長兵器的效果都是非常顯著的。但是,和中國的選擇不同。在武器越長越有優勢的冷兵器時代,羅馬人的士兵卻更喜歡使用短劍。這裡面又有著怎樣不為我們所了解的原因呢?
  • 冷兵器越長越強,為何羅馬軍團士兵喜歡用短劍?
    冷兵器時代,長兵器還是受到很多士兵的青睞,就拿中國古代來說,像矛,槍,長刀之類的兵器,在古代的戰爭中出現的次數相當多,反而是劍這類的短兵器,在戰場上出現的次數要少一些。士兵還是都喜歡用長兵器,畢竟長兵器的攻擊範圍要更大一些,戰鬥的時候,殺傷力也是非常不錯的。
  • 越王勾踐劍出土後,一次可劃破二十多層紙?考古專家:是真的
    不過不外乎是兩個原因導致的這種結果,或者是勾踐的女兒越姬在嫁給楚昭王的時候,這把寶劍作為嫁妝到了楚國;又或者正是公元前306年的越攻楚之戰,導致越國被滅,而越國的大量寶物源源不斷湧進楚國,越王勾踐劍自然也在此列。總之,不管是什麼原因,越王勾踐劍在最後就是到了楚國,這並非推論,而是考古挖掘得出的結果。
  • 一寸長一寸強,看看羅馬士兵是怎樣用短劍的?
    大家都知道羅馬人使用短劍大盾格鬥,並以此擊敗了許多敵人,那麼羅馬人到底是怎麼用短劍和大盾和敵人作戰的呢? 首先,我們先來看些歷史記載,來了解羅馬士兵如何使用短劍大盾戰鬥:希臘歷史學家狄俄尼索斯曾經描述過公元前4世紀羅馬軍團在與高盧人戰鬥中使用短劍的情況,「他們把短劍握在手裡,徑直向前刺去
  • 一寸長一寸強,看看羅馬士兵究竟是怎樣用短劍的?
    首先,我們先來看些歷史記載,來了解羅馬士兵如何使用短劍大盾戰鬥:希臘歷史學家狄俄尼索斯曾經描述過公元前4世紀羅馬軍團在與高盧人戰鬥中使用短劍的情況,「他們把短劍握在手裡,徑直向前刺去。他們會刺向敵人的腹部、體側,短劍穿透對方的胸膛刺進體內。如果這些部位被保護起來,他們就會用短劍砍對方的膝腱、腳踝,把他們打翻在地,對方則會怒號不已,跟野獸的叫聲一模一樣」而波利比阿是如此描述公元前3世紀時羅馬人同高盧人作戰是如何使用劍的:「所以,護民官們把原先部署在後排的裝備長矛的後備兵分散在前排,讓他們首先迎敵,在他們使用長矛擋住高盧人的攻擊後,其他士兵再使用短劍攻擊。
  • 《泰拉瑞亞》羅馬短劍怎麼製作 羅馬短劍製作教程
    導 讀泰拉瑞亞羅馬短劍製作辦法無法製作獲得,需要玩家擊殺裝甲步兵後掉落,每次使用都會連續快速從不同的角度攻擊三次,傷害15點,具有極弱擊退力,暴擊率4%,生成羅馬短劍射彈
  • 加入巔峰時期的羅馬軍團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一提到羅馬軍團,大多數人想到的會是一群那手持方形大盾,腰別半米短劍,身著「龍蝦」胸甲的大頭兵形象。但除此之外,大多數人對羅馬軍團的概念就是一片模糊了。那麼今天就讓我們穿越到2000多年前的地中海世界,一窺處於巔峰時期的羅馬軍團全貌吧。
  • 冷兵器越長越強,為何羅馬軍團士兵喜歡用短劍?說出來可能沒人信
    導語:冷兵器時代,長兵器還是受到很多士兵的青睞,就拿中國古代來說,像矛,槍,長刀之類的兵器,在古代的戰爭中出現的次數相當多,反而是劍這類的短兵器,在戰場上出現的次數要少一些。士兵還是都喜歡用長兵器,畢竟長兵器的攻擊範圍要更大一些,戰鬥的時候,殺傷力也是非常不錯的。
  • 美國《考古》眼中的2017十大考古發現:黃金「戰狼」來了
    3個被加工處理的頭骨證明某些人死後享受了「特殊待遇」,這是一項全新的考古發現。朱莉婭說:「這證明了在這個重要新石器時代的早期儀式中,活者與死者存在著精神層面的互動行為。」4、阿茲特克黃金「戰狼」阿茲特克黃金「戰狼」考古學家在墨西哥城市中心阿茲特克大神殿底部進行考古挖掘,發現了一組黃金製品文物,以及幼狼屍體骨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