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飲長江水,又食武昌魚」,武昌魚真的有那麼大魅力?

2020-12-23 騰訊網

許多人都聽說過這樣一句話:「才飲長江水,又食武昌魚」。武昌魚有著什麼樣的魅力,能夠如此讓人念念不忘?

在說武昌魚之前,我們來聊一聊武昌。

其實,在三國時期,武昌位於今天的鄂州市。221年4月,孫權從公安(今湖北公安縣)遷至鄂縣(今湖北鄂州市)。孫權是一個文韜武略的君主,他在巡視鄂城周邊時,發現縣城南部150裡處,有一座武昌山,便取「以武而昌」之義,改鄂縣為武昌。

229年,孫權將武昌作為都城,建立了「吳」國,人稱「孫吳」。

幾十年後的280年,西晉將孫吳都城武昌(今湖北鄂州市)上遊的江夏郡改為武昌郡。這才是今天的武昌。

湖北河汊縱橫,淡水資源豐富,號稱「千湖之省」,自古以來就是著名的魚米之鄉,盛產各種河鮮、湖鮮。孫權在將鄂城改為武昌的同時,就發現了當地出產一種滋味鮮美的鯿魚,賜名為「武昌魚」。孫權很喜歡吃這種武昌魚,大快朵頤的同時,還經常將它賞賜給大臣。

從那時候開始,武昌魚的名頭就很響亮了,以至於成了武昌的代名詞。只不過,武昌魚與今天的武昌沒有多大關係。

265年,孫權的孫子、孫吳末代皇帝孫皓想將都城從建業(今江蘇省南京市)遷回到武昌,左丞相陸凱引用當時的一段民謠「寧飲建業水,不食武昌魚。寧還建業死,不止武昌居」,來勸阻孫皓。由此可見,「武昌魚」的名號已經深入人心。

我一直認為,中國古代詩人、文學家,多半是吃貨。他們每到一地遊山玩水,總是會品嘗當地的特色美食,並將這種特色美食寫進詩詞和文學作品裡。

南北朝時期有一個文學家叫庾信,被尊為文壇宗師。庾信是北方人,吃過一次武昌魚後,激動地寫下一句詩:「還思建業水,終憶武昌魚。」庾信直接推翻了三國民謠的說法。

唐朝邊塞詩人岑參,是荊州江陵(今湖北江陵縣)人。有一年,岑參送朋友費子回武昌時,不由動了思鄉之情,寫了一首長詩:「漢陽歸客悲秋草,旅舍葉飛愁不掃。秋來倍憶武昌魚,夢著只在巴陵道……巴陵即今天的嶽陽市。岑參身處嶽陽,只能在夢裡懷念鮮美的武昌魚了。

北宋文豪兼美食家蘇軾被貶到黃州(今湖北省黃岡市)後,經常和潘大臨等友人去垂釣武昌魚,還寫了一首《鯿魚》:「曉日照江水,遊魚似玉瓶。誰言解縮項,貪餌每遭烹。」在蘇軾的筆下,武昌魚是貪圖他們的餌料,這才成為他們的美味。

武昌魚好吃,連打漁都那麼別有意味。南宋文人周端朝在看漁民打了一網武昌魚後,賦詩一首《三江口》:「吳門臺北竹樓隅,三日追陪漫叟居。曉夢驚辭赤壁鶴,夜棲看打武昌魚……」

元朝詩人馬祖常在送朋友宋顯夫南歸後,寫詩安慰朋友:「瀟湘路熟逢知己,韋杜天低望故居。攜幼歸來拜丘隴,南遊莫戀武昌魚……」武昌魚雖好,也不要貪吃呀。

武昌魚名聲遐邇,到底哪裡出產的鯿魚,才能夠被稱為武昌魚呢?

《武昌縣誌》記載:「縣西北五裡有樊口,鯿魚產樊口者甲天下。」所謂樊口,指的是樊湖的長江入口處。樊湖即今天橫跨武漢市、鄂州市的梁子湖,梁子湖的集水面積達到了3265平方公裡,是湖北省第二大湖泊。古人交代得清清楚楚:在梁子湖匯入長江的樊口處出產的武昌魚,是全天下最好吃的武昌魚。

梁子湖的鯿魚,都能叫武昌魚嗎?並非如此,梁子湖的鯿魚共有3種,一種叫長形鯿,一種叫三角鯿,一種叫團頭魴。只有團頭魴才能被稱為武昌魚。

中國知名的魚類生態學家易伯魯先生,在一篇題為《關於武昌魚》文章中寫道:「梁子湖水從鄂城樊口鎮入大江,樊口鎮便成了這種魚的集散地。梁子湖除出產團頭魴外,也盛產三角魴,而被稱為武昌魚的,當初也可能把三角魴包括在內,不過三角魴在我國其它湖泊中也有出產,如果要正名分,那麼武昌魚就應歸團頭魴所專有,不應把另外兩種在全國分布很廣的鯿魚稱為武昌魚。」

這裡,明確將武昌魚的種類,局限在團頭魴。因此,如今《中國鯉科魚類志》《辭海》《現代漢語詞典》等權威工具書,都記載如下:「武昌魚,學名團頭魴,原產於湖北省鄂城縣梁子湖。」

現在,人們將易伯魯尊稱為「武昌魚之父」,將梁子湖作為「武昌魚母親湖」。

2013年,「武昌魚製作技藝」入選湖北省第四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鄂州武昌魚」也獲得了國家商標局頒發的原產地證明商標。

相關焦點

  • 「才飲長沙水,又食武昌魚」 | 舌尖上的「湖北一絕」——鄂州武昌魚
    湖北省鄂州市位於湖北省東部,長江中遊南岸。鄂州資源豐富,物產富饒,素有「鄂東聚寶盆」、"百湖之市"、"魚米之鄉"等稱號。武昌魚是鄂州市的代名詞。 正宗武昌魚只有13根半魚刺。估計這個奇怪的特點也只有湖北鄂州人才知道,因為武昌魚的故鄉就是鄂州,13根魚刺的魚叫鯿魚,只有13根半魚刺的魚才是武昌魚。武昌魚原產於鄂州市境內的樊口,該湖湖面遼闊,直通長江,江水可倒灌。
  • 「才飲長沙水,又食武昌魚」和「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啥關係
    比如少年讀書時代,很熟悉作者的一句「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也很熟悉他的一句「才飲長沙水,又食武昌魚」,後來便想著去找這兩句詩詞的出處。原來,這兩句都出自一首現代詞,題目是《水調歌頭·遊泳》:才飲長沙水,又食武昌魚。萬裡長江橫渡,極目楚天舒。
  • 才飲長江水,又食武昌魚,武漢遊玩景點推薦
    「才飲長江水,又食武昌魚。」下面給大家推薦去武漢一定要去的兩個景點。黃鶴樓位於湖北省武漢市長江南岸的武昌蛇山之巔,瀕臨萬裡長江,是國家5A級旅遊景區,「江南三大名樓」之一,自古享有「天下江山第一樓「和「天下絕景」之稱。
  • 待到花開日,再食武昌魚
    今天想給大家送上的,也是一道關於武漢的美食: 《水調歌頭·遊泳》 毛澤東 才飲長沙水, 又食武昌魚。 萬裡長江橫渡, 極目楚天舒。
  • 武昌魚的由來
    【來源:光明日報】熱乾麵、黃鶴樓、武昌魚,是大眾心中武漢的標誌。人們廣泛知道武昌魚,還要歸功於毛澤東寫的《水調歌頭·遊泳》:「才飲長沙水,又食武昌魚。萬裡長江橫渡,極目楚天舒……」 後來,毛澤東在北京的一次會議上談到這首詞時,他說,才飲長沙水,是指長沙白沙井的水;武昌魚的武昌,不是今天的武昌,是古代的武昌,在現在的武昌和大冶之間,那個地方出的鯿魚叫武昌魚。三國時期吳國孫皓要搬家,老百姓說,寧飲建業水,不食武昌魚。所以他說,才飲長沙水,又食武昌魚。
  • 「武昌魚」 為何走紅中國?
    前幾天因採訪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早期建園與建大勐龍群落站的歷史資料採集而上昆明。拜訪老專家之餘,路過「昆明生態所」街頭,看到很多人在後門賣菜賣水果。其中一人在街頭賣魚,湊近一看,原來是著名的武昌魚。
  • 顛覆認知:「武昌魚」竟不是產自武昌
    最有名的「武昌魚」倒是聲名在外。但鮮為人知的是,武昌魚並非產自武昌。很多人對武昌魚的印象,大概是源於那句著名的詩句:「才飲長沙水,又食武昌魚」。其實,早在古代,「武昌魚」就以其甘醇鮮美的味道和燦爛的文化名揚四海。
  • 湖北名菜清蒸武昌魚,好吃美味,做法看一看
    武昌魚學名團頭魴,生長於湖北鄂州,生活於長江與樊口交界處~其肉質鮮嫩,味道鮮美,深得毛主席稱讚,寫下"才飲長江水,又食武昌魚"的佳句,使武昌魚聲名大噪,聞名海內外。今天帶來一道清蒸昌魚,方便易學,好吃又好操作。
  • 【影像】百變武昌魚
    9月9日,鄒志平在湖北經濟學院,教學生製作「飛燕」武昌魚9月9日,鄒志平在課堂上,示範「飛燕」武昌魚刀工2018年12月16日湖北鄂州,在烹飪大師盧永良主持下,楚菜大師們一起烹飪出155道武昌魚,此次「百味宴」創吉尼斯紀錄圖/楚天都市報記者 李輝 文/楚天都市報記者 陳希一條武昌魚擺在你面前,能有多少種烹飪法
  • 清蒸武昌魚的做法 清蒸武昌魚的做法 最正宗的做法
    清蒸武昌魚的做法清蒸鯿魚武昌魚性溫,味甘,具有補虛、益脾、養血、祛風、健胃之功效;可以預防貧,血症、低血糖、高血壓和動脈血管硬化等疾病。主料:鯿魚輔料:油鹽洋蔥青椒生薑蒜苗芝麻油生抽蒸魚豉油紅椒1、鯿魚收拾乾淨。
  • 夏季私廚課堂 郭濤愛的武昌魚:梅菜蒸武昌魚
    郭濤愛的武昌魚,看大師如何烹飪! 肉質嫩滑的武昌魚,搭配香軟松糯的梅乾菜一起蒸製,出鍋後不僅肉質富有彈性,還散發著梅菜的醇香。快來看看!►主料:武昌魚►輔料:梅乾菜、蠶豆、冬筍►調料:豆豉醬、五香粉、醬油、生粉等►做法:1、武昌魚改刀切塊放入盆中,加少許鹽、料酒、蔥姜、花椒,然後倒入水浸泡五分鐘。
  • 自製顆粒餌料,野釣翹嘴魚和鯽魚,釣獲3條長江野生武昌魚
    自製顆粒餌料,野釣翹嘴魚和鯽魚,釣獲3條長江野生武昌魚。春天來了,長江萬物復甦的季節到了,又是一年中釣魚的最好季節來了,但結果野釣往往是不盡人意,究竟是哪個環節出了問題?那樣有紅蟲與蚯蚓的腥味,又有了餌料的香味,豈不美哉?搗蒜用的工具先把蚯蚓紅蟲放進去搗碎,由於畫面太過血腥就不上圖了,搗碎以後加入餌料,為了更加粘稠一些,我又加入一點雪花粉,加微量水攪拌均勻,就像平時開餌那樣就好。一切弄好以後,難題來了,用手搓了半天也做不出顆粒狀的釣餌,不過這可難不倒我,畢竟作為一個野釣餌料教學的自製高手,我的口號就是有困難就去客服困難。
  • 湖北特色美食:武昌魚
    一提起武昌魚,湖北人沒有人不知道這道菜,武昌魚頭團、背厚、鱗白,兩側呈菱形,口較寬,背鰭短,尾柄高,兩側各有14根肋骨,比其他鯿魚兩側各多一根,腹內無黑膜。其肉質肥嫩,味道鮮美,營養豐富,為上等佳餚,故有「樊口鯿魚甲天下」之美稱。到了湖北武昌一定去品嘗一下。
  • 那當然是湖北武昌魚!
    交匯在湖北境內的長江漢水造就了當地它豐富的漁產。而武漢作為百湖之城,更是充分地享受了來自大自然的饋贈。武昌魚作為湖北特產,更是搖身一變,理所應當地成為了武漢人餐桌上常見的美味佳餚。若是你過武漢街頭巷尾,通過魚菜館的數量,就可以知道武漢人多麼鍾愛吃魚。
  • 清蒸武昌魚的做法 清蒸武昌魚的家常做法
    今天介紹一道清蒸武昌魚,這是一滋補健康的菜餚,以鯿魚作為主要材料,加入了豐富的配料,魚肉鮮嫩,味道豐富,相當好吃。清蒸武昌魚的家常做法食材:鯿魚500克、蒸魚豉油1勺、蔥花10克、薑絲10克、芝麻油1勺、醬油1勺、料酒1勺、鹽1勺清蒸武昌魚的做法:
  • 湖北最有名的魚:武昌魚,開屏,紅燒,清蒸,怎麼做都美味哦!
    主要分布於長江中、下遊的中型湖泊。比較適合於靜水性生活。武昌魚營養豐富,一般人都可食用,老少皆宜。武昌魚性溫,味甘;具有補虛,益脾,養血,祛風,健胃之功效;可以預防貧血症、低血糖、高血壓和動脈血管硬化等疾病。1、開胃健脾:武昌魚有調治脾胃的功效,有開胃健脾、增進食慾的作用。
  • 讓我念念不忘的清蒸武昌魚,武漢的美食頭牌,迫不及待地想吃上了
    雖然好像我們人不在武漢,不能具體做些什麼,但是我們先來了解一下武漢有哪些好吃的東西吧,如果有機會去武漢可以吃到。當然有條件的話,也可以在家裡面做起來哦。今天要給大家推薦的就是一道非常好吃的湖北傳統特色菜,清蒸武昌魚,選用鮮活的樊口團頭魴作為原料,配以冬菇、冬筍,如果有條件的話,最好在用雞清湯來調味,味道真的是一絕。
  • 梁子湖人的武昌魚味道
    □ 朱營珍  武昌魚生長在水質純淨的梁子湖,肉質細膩,營養豐富。在千年的歲月中,梁子湖人也形成了烹製武昌魚的獨特技藝。  煮湯、清蒸、紅燒,不同的烹飪方法,武昌魚的味道也不一樣。不過,其製作基本程序差不多,抹鹽和料酒醃製,或煮或蒸或燒,再加調料微火後食用,調料可以根據個人喜好配製。
  • 紅燒武昌魚,吃辣不見辣
    無論是遠近聞名的武昌魚,還是特色鮮美的大白刁,都讓魚鮮愛好者念念不忘。 武昌魚 武昌魚是湖北的著名食材,此處所謂的「武昌」是舊時之武昌——鄂州。武昌魚正是產自鄂州樊口,被稱為「淡水魚中的珍味」。通常來說,每年的秋末冬初是品它的最好季節,它從4月開始攝食,延續到11月才停止,其中以6月到10月的食量最大,也最為肥美。
  • 湖南老鄉洪水中捕獲「巨型武昌魚」,體長近一米
    近日,湖南一位老鄉,就在當地洪水滾滾的大河裡,捕獲一條「蛇皮袋那麼大的武昌魚」,讓人驚呼「魚王」...... 大河裡撈起「巨型武昌魚」,體長將近一米長 據稱,這條「巨型武昌魚」,是這位湖南(通道侗族自治縣)老鄉在當地大河裡放網時捕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