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9日,鄒志平在湖北經濟學院,教學生製作「飛燕」武昌魚
9月9日,鄒志平在課堂上,示範「飛燕」武昌魚刀工
學生們爭相用手機記錄下這道色香味俱全的「紅燜」武昌魚
9月9日,盧永良大師在湖北經濟學院課堂上,教學生製作「紅燜」武昌魚
9月28日,鄒志平獲十大湖北工匠稱號當天,盧永良大師率領愛徒們製作精品楚菜現場展出
2018年12月16日湖北鄂州,在烹飪大師盧永良主持下,楚菜大師們一起烹飪出155道武昌魚,此次「百味宴」創吉尼斯紀錄
圖/楚天都市報記者 李輝 文/楚天都市報記者 陳希
一條武昌魚擺在你面前,能有多少種烹飪法?「100多種呢,涵蓋蒸、燒、煎、炸、煨、煮和汆等烹飪技法。」董新洲一臉自豪。
董新洲,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武昌魚製作技藝」第四代傳承人代表鄒志平的徒弟。上月底,在第二屆湖北工匠表彰會上,鄒志平獲得「湖北工匠」稱號,師傅盧永良大師攜愛徒鄒志平和徒弟董新洲等人,在表彰會上一展武昌魚的烹飪風採。
「不就是燒魚嗎?這有什麼展示的?」展臺上,一款名叫「紅燜武昌魚」的武昌魚非遺菜品,看似普通,圍觀的市民也不解。董新洲細說其內涵:「怕吃魚的人,吃這款魚不會擔心被魚刺卡喉,魚刺和肉可一起進食,因為這魚是經過油炸1小時再燜燒3小時而成,魚肉酥酥的。想品這道菜,得提前預訂。這道菜是2002年由盧永良大師創作出的菜品,被中國烹飪協會評為中國名菜。」
別小看油炸和燜燒,火候是關鍵,若炸過火,肉乾焦,火候不夠,肉不夠酥,魚刺也硬。「師傅傳授烹飪方法後,我嘗試了40條魚,才掐準火候,到位、夠味!」董新洲笑著說,紅燜武昌魚,真沒那麼簡單。
清蒸武昌魚,大家都做過,但非遺菜品「清蒸武昌魚」有何妙解呢?「清蒸之前,魚要洗澡,用90℃的開水燙一下,再將水抹掉以去腥。」董新洲透露了一小竅門。
鄒志平,在一家酒店擔任總廚,也是湖北經濟學院烹飪與營養教育專業教授,此次獲得「湖北工匠」殊榮,他深感肩上的擔子更沉了,「工作上,要不斷研發創新楚菜,提升楚菜品質,傳幫帶上,教好學生、帶好徒弟,傳承楚菜烹飪技藝。」
一條魚深藏100多種烹飪技法,是將一條魚鑽研到極致。斯魚如此,其餘亦然,創新之花自然朵朵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