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糖川貝燉梨,這是被很多杭城市民奉為治咳嗽的「神藥」。但是最近有很多微友留言給小編,說是他家小孩吃了冰糖川貝燉梨咳嗽反而嚴重了。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首先我們來了解一下川貝、冰糖、梨這三樣東西的功效吧!
始載於《神農本草經》,列入中品。陶弘景曰:「形如聚貝子,故名貝母」。蘇恭曰:「其葉似大蒜,四月蒜熟時採之良,...出潤州、荊州、襄州者最佳」。《本草綱目拾遺》將川貝與浙貝明確分開,謂川貝味甘而補,內傷久咳以川貝為宜。
本意是一種常見的水果,具生津潤燥、清熱化痰之功效,特別適合秋天食用。味甘性寒,生津潤燥、清熱化痰之功效,特別適合秋天食用。《本草綱目》記載,梨者,利也,其性下行流利。它藥用能治風熱、潤肺、涼心、消痰、降火、解毒。現代醫學研究證明,梨確有潤肺清燥、止咳化痰、養血生肌的作用。因此對急性氣管炎和上呼吸道感染的患者出現的咽喉幹、癢、痛、音啞、痰稠、便秘、尿赤均有良效。
可以增加甜度,中和多餘的酸度。並且有去火的功效,它還是和菊花、枸杞、山楂、紅棗等配合的極好調味料,是入肝和肺經的優良產品。
這三種東西都是入肺經,調理肺部,所以在一起能夠止咳。既然能夠止咳,那為什麼有些人吃了反而咳嗽越嚴重呢?
就這個問題,小編特意去請教了我們胡慶餘堂名醫館的專家田藝醫師。田醫師說,川貝燉梨只適合燥咳,所謂燥咳,就是由於空氣過於乾燥引發的咳嗽,這類咳嗽北方多見,且發病具有季節性,好發於秋季,特點是乾咳、無痰,而且口唇乾燥。在杭州,燥咳的人其實不多,更多的還是寒性咳嗽,痰溼較重,舌苔厚膩,如果這類咳嗽再用川貝燉梨,只會適得其反。
杭州人多為寒性咳嗽,並不適合吃這個偏方。在咳嗽初期,中醫一般都不用川貝,咳嗽時有濃痰也不用,大多數都用浙貝。只有乾咳了3—4周,少痰、陰虛的,才用川貝。這個原則不管是小兒咳嗽還是成人咳嗽都是一樣的。
其實,咳嗽只是一個症狀,不是一種獨立的疾病。很多疾病都會引起咳嗽,比如感冒、鼻炎、咽喉炎、支氣管炎、肺炎,還有過敏性咳嗽、咳嗽變異性哮喘等。所以,咳嗽不愈,建議大家不要在家自己瞎琢磨,最好去正規的醫院找醫生。
第一步,治療疾病。首先要把咳嗽治好,這一類咳嗽的辨證是有難度的,且臨床多無相應的中成藥物,所以不建議自己濫用藥。有些人覺得抗生素見效快,但長期咳嗽大部分與感染沒關係,抗生素也沒有用武之地。這種咳嗽用中藥治療,如果對症,效果還是很快的,一般三四天就可以見效,但要完全好起來,可能需要1—2周時間,甚至更長。
第二步,調理體質。後期調整時間會比較長,一般需要1個半月左右。可以嘗試用中藥調理一下體質、改善免疫力,同時要改善不良生活習慣,如飲食及睡眠習慣等。一般來說,經過一段時間的治療,出汗及怕冷、精神狀態及體力也會得到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