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拉度納在1984年來到了意甲聯賽的那不勒斯,經過3年時間,那不勒斯從一支保級球隊到排名第三,到收穫意甲冠軍,可謂是鯉魚跳龍門。
馬拉度納在意甲聯賽的八年,正是意甲聯賽最鼎盛輝煌的時期,聯賽匯集了世界各國最優秀的球星,包括德國三駕馬車,荷蘭三劍客,南美各國諸多好手,還有義大利本土眾多球星,當時的意甲聯賽又稱「小世界盃」。馬拉度納把那不勒斯隊從一支保級球隊,打造成意甲列強都談之色變的豪門之師!而馬拉度納獲得意甲最佳射手的那個賽季,進球數卻只有15個,可以看得出意甲的防守強度有多大了。
至於說在歐冠和美洲杯上,都表現一般。首先要說的是當年的歐冠,只有聯賽冠軍才能才加,馬拉度納在俱樂部的競爭力不行。歐冠經過這麼多年,賽制改了又改,年代不一樣,當年在意甲拿冠軍可是比拿歐冠還要難。當年的歐冠只有聯賽冠軍才能參加,但是馬拉度納選擇了那不勒斯而不是北方三強,就註定離這個獎盃比較遠了,能夠在意甲拿到的兩次參賽機會已經是非凡的成就了,雖然沒有歐冠,但他選擇那不勒斯並帶領其拿下聯賽冠軍,讓他的俱樂部生涯更充滿傳奇色彩,現在在那不勒斯人心中他還是上帝一般的存在。
再來說美洲杯,馬拉度納和梅西一樣,都沒能奪冠。馬拉度納時代,全球基本都以歐洲足球的冠軍為關注目標,其它洲的杯賽熱度由於經濟重心的原因都相對來說要冷落不少,而美洲杯對於馬拉度納來說也不夠吸引力或重視程度也小得多,而南美球員又都是以技術見長,相互都有克制性,南美雙雄巴西和阿根廷是當時的老對手,馬拉度納的主要注意力基本都放在世界盃和歐冠歐洲聯賽的大賽上,南美足球由於經濟規模也相應地影響了足球吸引力的影響,這完全是經濟效應吸走了南美足球的眼球效應所造成的!總而言之就是重視程度相應地要小些。
南美洲比賽本身就風格粗野,裁判尺度一味遷就野蠻動作。馬拉度納一則渾身是鐵也打不了幾根釘,二則對美洲杯不入法眼,所以人家狀態愛來不來的。實際上巴西也很長時間沒有奪得過美洲杯,羅馬裡奧在美洲杯上也表現一般。你別看人家在美洲杯這種兩年一次比賽那裡有氣無力,可是一到關鍵時候比如說世界盃,馬上狀態沸騰,老馬四度參加世界盃都狀態奇佳,不要說什麼82屆他被罰下去的事兒,其實那一屆上他進了三個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