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籟,雅閣和凱美瑞,並稱日系三傑。天籟以它的舒適性著稱,被稱為移動的沙發,民間調侃道買沙發送車。天籟作為一款知名度很高的B級車,有著怎麼樣的輝煌歷史,請聽我一一道來
要了解天籟,就得先了解天籟的前身---風度
第一代日產風度誕生於1988年,它與當時的日產Laurel與日產Skyline(R32)共享平臺,定位略低於當時的日產公爵,代號A31。第一代風度採用2.0L6發動機,直列六缸,底盤採用前雙橫臂後多連杆懸掛,並且是前置後驅的形式,可以說,第一代風度是主打操控的。
第二代風度,代號A32,在1994年上市。
整體設計風格回歸到穩重,大氣,發動機採用著名的VQ系列V6發動機,排量2.0,2.5和3.0,底盤也有所變化,採用前麥弗遜後多連杆的形式,整體來看,開始向舒適性妥協。
第三代風度,代號A33,誕生於1998年
整體尺寸相比於A32更大,內飾更加豪華,大面積採用木質作為裝飾,發動機採用全新一代VQ系列,增加了3.5排量。底盤依舊採用前麥弗遜後多連杆形式。第三代風度的市場反應很好,但是由於日產內部戰略調整,最終還是於2004年正式退出歷史舞臺。這個時候,接班人,天籟正式登場。
第一代天籟,代號J30
早在2003年就已經上市,04年前身風度退出市場,天籟正式接班。穩重低調的外觀設計,寬大厚實的車身,樸素簡潔的內飾設計,一時間成為了宜商宜家的典範。
第一代天籟,最早2004年進入國內銷售,由東風日產進行國產,東風日產生產的首批天籟車型僅提供了2.3L與3.5L兩款VQ系列的發動機。
第二代天籟,代號J32,誕生於2008年,同年引入國內生產
整體依舊保持穩重的設計路線,內飾依舊簡潔素雅,動力系統採用2.0四缸自吸發動機和兩款V6發動機,舒適依舊是最大的賣點。
第三代天籟,代號L33,2013年上市,
軸距與第二代天籟一樣,但是車身尺寸有所增加。這一代開始漸漸放棄前兩代大氣穩重的外觀設計風格,逐漸開始年輕化,當然還是一如既往的舒適。動力方面,拋棄了大排量油耗高的V6發動機,採用2.0和2.5兩款四缸發動機。面對雅閣,凱美瑞,帕薩特,邁騰這些實力強勁的競爭對手,天籟的產品力開始出現不足,只能通過降價來爭取市場
第四代天籟,代號L34,2018年上市
第三代天籟的疲態,讓日產意識到,必須要換代了。於是第四代天籟應運而生。最明顯的特徵,動力系統採用代號KR20的2.0T發動機,低配依舊是2.0L自吸發動機。這一代天籟造型更加動感時尚。
下期給大家講解雅閣的歷史。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