術前精細評估 絕非小題大做——麻醉評估千萬條,保障安全第一條!

2020-12-23 瀟湘晨報

近年來,北京華信醫院(清華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麻醉科開展麻醉門診和術前評估,在實施麻醉前全面掌握每位患者的身體狀況,確保每一臺外科手術或內科檢查的麻醉安全。張權作為麻醉科的住院總醫師,每天都要會診和評估大量患者,下面是他親身經歷的一個典型病例:一位看似"沒啥大事"的65歲患者,差點做了手術,卻又怎麼在兩個月後猝死家中?他都經歷了什麼?

"我身體很好,沒啥大事兒"

這是麻醉醫生在做麻醉評估時,常聽到患者說的一句話。2020年5月的一天,68歲的王先生因1個月前開始左眼鼻側視物看不見在我院眼科被診斷為左眼視網膜脫落。眼科計劃在局麻下行左眼視網膜脫離復位手術,但需要麻醉科給予強化鎮痛和鎮靜。老先生身體狀況一般,多年高血壓,未規律吃藥和監測血壓。除此之外,並無心臟方面的疾病和糖尿病等。可以說,王先生的身體條件尚可,比患有冠脈疾病、"三高"的患者好得多。眼科為了解除患者的疾患,請麻醉科前來會診。

張權醫生在出門診中

並沒有想像的那麼簡單

張權初見病歷,王先生不算高齡老人,基礎疾病有高血壓,住院後控制比較穩定,滿足老年患者的血壓控制要求。但在既往史裡,提到患者2016年左側開顱行腦動脈瘤手術。這點引起張權的注意,為保證醫療安全,張權在詳細查閱病史資料並同眼科醫師了解後,得知王先生原來曾於外院接受過"大腦中動脈瘤切除術+基底動脈瘤加固術"。那麼,問題擺在了麻醉醫生面前:手術單上要求局麻強化,是不是把局麻打好點,讓患者睡一覺就可以了呢?答案當然是否定的。基於患者情況,麻醉醫生需要全程監護患者生命體徵,特別是血流動力學和呼吸指標。當你第一次站到講臺講課、第一次進行面試、第一次進入手術室……是的,每個人都會緊張,這會讓我們的循環系統劇烈波動,老年患者血管彈性不好,再加上王先生既往有開顱史和基底動脈瘤加固術後,隨時有破裂出血甚至猝死的風險,這並不是危言聳聽!平時,我們還經常聽到一些聲音:"你給點藥讓他好好睡一覺,不動就行。"那麼您是否還記得當年風靡全球的"天王級"人物麥可.傑克遜?他就是好好地"睡了一覺",卻再也沒醒過來……麻醉醫生所做的一切,都與呼吸循環緊密相連,舒適和危險相伴,不能有半點掉以輕心。

一臺"小麻醉"就這麼停了

張權和眼科醫生溝通討論麻醉方法,並希望得到相關科室的協助。後經多方聯繫,我們從為老先生手術的外院同仁口中得知,患者基底動脈瘤破裂出血的風險非常高,難以處理,當初進行的基底動脈瘤加固術是股息手術。經過北京華信醫院(清華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多科室會診,最後通過麻醉科、眼科、血管科、神經外科醫生同患者家屬進行風險交代和充分溝通,使患者家屬意識到這不是一個簡單的小手術,手術的後果難以預計,最終他們決定放棄手術。

明天和意外,不知道哪個先來

張權每個月評估和會診的患者超過數百例,工作繁忙。漸漸地,就在張權快要遺忘這件事的時候,一個遺憾的消息傳來:北京華信醫院(清華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眼科在隨訪中得知,王先生在出院兩個月後,危險還是發生了。雖然躲過了手術和麻醉的風險,但他還是在家中發生基底動脈瘤自發破裂出血,雖經醫務人員盡力施救,還是沒能挽救生命。

悲劇的發生,讓人感觸頗多。對每個人而言,生命只有一次;對麻醉醫生而言,麻醉評估千萬條,保障安全第一條。北京華信醫院(清華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麻醉科在副院長兼主任張東亞的帶領下,積極配合各手術科室開展手術和無痛檢查,術前都會為患者進行綜合評估,我們絕不小題大做,卻會以謹慎的態度完成每次評估,這是對患者生命健康的負責。圍術期安全需要全院各兄弟科室共同參與,相信我們齊抓共管,相互配合,一定能更好地為患者提供安全的診療服務。

【來源:北京華信醫院(清華大學第一附...】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ASA‑PS分級及其他術前評估系統在兒科麻醉實踐中的爭鳴|ASA|病...
    術前對患者進行風險評估,實現分級管理,是控制風險和提高麻醉安全的有效措施 ,美國麻醉醫師協會全身狀態(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 Physical Status, ASA‑PS)分級系統是目前使用最為普遍的術前評估工具之一。儘管它只是單純地對患者術前身體狀態進行評估,卻常常被用作預測圍手術期死亡和不良事件風險的工具 。
  • 「跨前一步」生命安全防護,金山醫院開設麻醉門診
    麻醉門診,顧名思義,就是由麻醉醫師坐診,通過與患者面對面溝通及風險評估,了解病情並對圍術期可能發生的問題提供有效診療建議和預防措施的診室
  • 《車禍現場模擬器》發售 道路千萬條安全第一條
    道路千萬條,安全第一條。如果遇到車禍該怎麼辦?由《廢品大亨》研發團隊Duality Games帶來的新作《車禍現場模擬器》將模擬車禍現場,你要做的就是幫助受害者,並找出車禍發生的真相。本作在10月14日正式發售並支持中文,售價48元人民幣,限時打折15%。
  • 麻醉醫師必看!《麻醉專業質量控制指標(2020年修訂試行)》解讀
    ,科學化、精細化進行醫療質量管理,國家麻醉專業質控中心和中華醫學會麻醉學分會組織制定《麻醉專業質量控制指標(2020年修訂試行)》(2020年修訂試行版),在2015年版的基礎上進行歸類、細化。對於容易發生低體溫的高危人群,要特別重視體溫監測並進行主動保溫,將體溫監測作為臨床必備的監測手段,強制性把體溫監測作為生命體徵監測的常規之一,保障患者圍術期安全。疼痛第五大生命體徵,理應得到重視,新加入三項疼痛類指標,近年產科麻醉學組不斷地在全國宣傳、推廣分娩鎮痛,使分娩鎮痛率從原來的不足1%提升到10%以上,但與發達國家相比,尚存在很大差距。分娩鎮痛具有極大的社會效益,也有較好的經濟效益。
  • 德州市立醫院:精準麻醉引領舒適醫療,安全無痛護航患者健康
    但你不知道的是,手術一開始,麻醉醫生便要一直守護在患者身旁,確保氧氣供給、心血管系統穩定等,並隨時準備處理特殊情況。無論是術前、術中、術後,都需要麻醉醫生的全程護航,他們不僅要看著病人「睡著」,也要寸步不離等病人甦醒。德州市立醫院手術麻醉科不僅能為高難度、高精尖手術提供可靠的安全保障,還將麻醉醫學技術延伸到危重病人搶救、無痛分娩、內鏡診療、疼痛治療等領域。
  • 360首提IOC評估「19條」 打造威脅情報市場新標準
    針對這一問題,近日, 360旗下360網絡安全研究院(360netlab)提出威脅情報IOC評估「19條」,成為我國威脅情報市場首個覆蓋用戶實際需求且成熟度較高的IOC價值評估標準。在不久前召開的第八屆網際網路安全大會ISC 2020上,360網絡安全研究院安全分析工程師張在峰在「威脅情報驅動的安全能力建設論壇」中發首次介紹了威脅情報IOC評估「19條」。
  • 人工耳蝸術前評估內容有哪些?
    這離不開術前的正確的聽力評估。首先,人工耳蝸植入術是針對重度以上感音性耳聾患者進行聽覺幹預的一種方法,所以首要的是進行聽力學評估,了解患者耳聾程度、性質、對言語能力的影響程度等方面,具體包括以下內容:一、主觀聽力測試:成人和可配合兒童採用純音測聽。不能配合進行純音測聽的兒童可採用行為觀察、視覺強化和遊戲測聽法。
  • 普胸外科手術質量控制與評估體系
    精細化管理是普胸外科手術質量控制的核心理念之一,應嚴格遵循胸外科診療指南要求,建立標準臨床路徑的精細化管理制度,明確臨床路徑中各關鍵環節的質量標準,健全自我評價與監督檢查相結合的臨床質量控制體系。正文普胸外科手術是外科領域內較為複雜的一類手術,技術要求高,學習曲線相對較長,具有較高的術後併發症發生率和一定的手術死亡率。
  • 冠心病患者接受非心臟手術的風險評估和圍術期管理
    準確的術前心臟風險評估不僅有助於確定手術的適當性,而且可指導預防策略和圍術期監測措施。風險指數、心臟生物標誌物和術前心臟檢查都是有效的風險評估工具。然而,由於心臟病的複雜性,一般建議採用多學科的方法來評估心臟病。
  • 道路千萬條,安全騎行第一條
    不管在哪個國家,每年交通事故的案列太多了,有關於這方面的視頻看的是驚心動魄,在這就不一一舉例了,騎行必須有強烈的安全意識和豐富的安全經驗和知識。千萬不要圖一時之快,跟機動車搶道,你畢竟不是」中國飛俠」, 不管這條路是不是機動車道,也不管機動車是否違章,只要是機動車就要給它讓道。
  • 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基於麻醉手術部平臺的日間手術中心一體...
    因此,我院建立了「基於麻醉手術部平臺的日間手術中心一體化管理模式」,該模式由醫務部主管、麻醉手術部主導,服務手術科室的綜合運轉模式。其管理團隊由科主任、護士長管理,設置6名醫生、7名護士、1名護理員完成日間手術中心患者圍術期醫護工作。
  • 挑戰千萬條,安全第一條——救援人眼中的極限、風險與救援
    新華社北京5月20日電 題:挑戰千萬條,安全第一條——救援人眼中的極限、風險與救援  新華社記者  張家界女翼裝飛行員失事的消息,王旭東一直在關注。固然因為各種新聞APP的推送,更是他身為綠舟救援隊成員的本能。  「非常遺憾一個年輕生命的逝去,翼裝飛行一旦出事可能就是大事。」
  • 17分鐘,2條人命!
    17分鐘,2條人命!生死17分鐘16:12王雅紅匯報總值班,醫院迅速啟動緊急剖宮產應急預案,開啟綠色急救通道,組織產科、麻醉手術科、新生兒科及檢驗科等科室組成急救團隊。和家屬術前談話,檢驗科優先為章女士出具術前檢查報告及備血,產科醫師許銀平、護士王建芳、麻醉醫師黃建華、手術室護士王洪英、陳朵、孫金佳丹、兒科主任倪益鋒等迅速到達手術室。幾組人員同步發力,消毒、麻醉、快速精準進刀,切開子宮……無影燈下,醫務人員展開了一場爭分奪秒的救治。
  • ...的網際網路信息服務安全評估規定》發布 規範網際網路信息服務行為
    圖/本刊記者 劉沁娟 攝   《評估規定》全文   第一條 為加強對具有輿論屬性或社會動員能力的網際網路信息服務和相關新技術新應用的安全管理,規範網際網路信息服務活動,維護國家安全、社會秩序和公共利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網絡安全法》《網際網路信息服務管理辦法》《計算機信息網絡國際聯網安全保護管理辦法
  • 評估鞭策新作為 轉型激活新氣象——張家界市績效評估工作十年實踐...
    從啟動實施績效評估制度以來,張家界市結合本地實際,不斷加強頂層設計,科學謀劃實施方案,精心設計評估制度體系、要素體系、指標體系、流程體系、方法體系和保障體系,確保合理、科學、管用,使績效評估制度轉換為改進作風、強化執行、確保落實的工作動力,更加順應全市高質量發展需要。績效評估是一項涉及面廣、關注度高、挑戰性大的綜合系統考評工作,如何「大浪淘沙」「開籠引鳳」?
  • 步速在老年患者評估中的應用|病死率|手術期|併發症|步速|預測|...
    隨著人口老年化加劇,老年手術患者越來越多,給麻醉帶來了一定挑戰。加之舒適化需求增加,日間手術增多,麻醉門診的開設,如何快速、準確評估老年患者麻醉手術風險尤顯重要。近年來步行速度(步速)在老年患者手術中的研究受到高度關注 。步速是評估老年人生理狀態、預測臨床結果的一個敏感且可靠的測量指標,被認為是第六生命體徵 。
  • 冠心病患者接受非心臟手術的風險評估和圍術期管理|風險評估|冠狀...
    手術過程引起的促炎性和高凝狀態,以及因出血和麻醉引起的血流動力學紊亂,都是圍術期心肌缺血的重要觸發因素。   此外,儘管與外科手術相關的出血風險通常會阻礙圍術期抗血栓治療的使用,但在許多情況下,出血本身是缺血的促發因素。這種多因素病因學(圖1)解釋了為何冠心病患者術前心臟風險評估和圍術期管理是一個複雜主題,需要多學科合作。
  • 臺中市政團隊提BRT5條路線暫緩設計、重新評估
    臺中市長林佳龍(右)勘查BRT棕線,宣布暫緩設計並重新評估。(盧金足攝)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新上任臺中市長林佳龍一上任就抨擊BRT行控中心是「一場兒戲、騙局!」30日到洲際棒球場前的崇德路3段勘查BRT棕線路線,擔心專用道壓縮汽機車行駛空間,影響用路人安全,強調除了完成的BRT藍線之外,包括藍線東延到太平區將做合約調整,其他5條BRT路線仍在設計規劃階段,將先暫緩設計,經體檢小組評估後再決定。    「棕線部分路段寬度甚至不到20米,前市政府團隊規劃小於30米道路不設專用道,但沒有專用道的BRT與一般公交車有何分別?」
  • 醫療糾紛:麻醉過程存在醫療過錯,導致術後大腦損傷賠償74餘萬元
    術後患者長時間處於麻醉昏迷狀態,考慮缺血缺氧性腦病。二〇一九年一月八日法院經審理認為,醫方在麻醉氣管插管過程中二次失敗,致脈氧持續下降,最低時降至35%左右,且插管時間過長,說明醫方術前對患者困難氣道評估不充分,插管困難時處置欠妥當,存在過錯。綜合考慮,確認由被告承擔原告損失80%的賠償責任,賠償747086.62元。本文為司法裁判案例。
  • 行行有看頭|「幕後英雄」——麻醉醫生
    術前,麻醉醫生評估手術風險麻醉醫生的工作是在手術前一天就開始的。術前,麻醉醫生評估患者手術中的風險,評估手術是否能夠安全進行。他們要對患者進行訪問和探視,詢問病史,查看所有的化驗檢查結果,制定麻醉計劃,並向患者與家屬告知其風險並籤字。只有通過了麻醉醫生的評估,手術才可以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