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歷史的峰巒仰望星空,是勞動創造了人類進步的文明;凝眸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徵途,是勞動鋪就通向夢想的路徑。正因有著千千萬萬平凡崗位上的堅守,這座城市才能夠勃勃生機。鐵路公路、建築工地崗位上的工人,勤勞耕作的農民,手術臺上的白衣天使,實驗室裡的科技人員,還有執勤的公安民警以及保家衛國的戰士…… 是他們以執著的敬業精神、卓越的勞動創造、忘我的犧牲精神,為全社會貢獻著智慧和力量。
《今日梅城》專欄「行行有看頭」,全方位展現各行各業勞動者風貌及崗位特色,歡迎廣大讀者踴躍投稿,可配發照片(原圖),郵箱:996660435@qq.com。
07
「幕後英雄」
麻醉醫生
他們並非打一針就走,而是全程陪伴。
全麻患者沒有呼吸,是他們用儀器和藥物時刻維持著患者的生命體徵支撐手術。
他們是搶救高手,治療新冠肺炎最危險的插管工作由他們進行。
他們的工作鮮為人知、少有報導,讓我們走進手術室,揭秘:「幕後英雄」——麻醉醫生。
11月4日,筆者走進市中心醫院手術室,身臨其境揭秘麻醉醫生的工作過程和內容。
術前,麻醉醫生評估手術風險
麻醉醫生的工作是在手術前一天就開始的。術前,麻醉醫生評估患者手術中的風險,評估手術是否能夠安全進行。他們要對患者進行訪問和探視,詢問病史,查看所有的化驗檢查結果,制定麻醉計劃,並向患者與家屬告知其風險並籤字。只有通過了麻醉醫生的評估,手術才可以實施。沒通過的,麻醉醫生要給出建議進行相關的補充檢查或延期手術。
麻醉醫生會在早上7點半前到位,每天所有參與手術的麻醉醫生都要參加晨會,大家將特殊患者的病情再次向高級麻醉醫生做簡要陳述,無異議後,麻醉醫生奔赴各自的手術室,進行術前準備。他們需要檢查各種儀器功能是否正常、準備各種藥物如鎮靜藥、鎮痛藥、靜脈全麻藥、肌肉鬆弛藥、抑制神經反射藥、降壓藥升壓藥、止吐藥......都要提前抽到針管裡並貼上標籤備用,準備過程一般二十分鐘左右。
▲圖一//術前,麻醉醫生需要準備各種藥物,如鎮靜藥、鎮痛藥、靜脈全麻藥、肌肉鬆弛藥、抑制神經反射藥、降壓藥升壓藥、止吐藥......都要提前抽到針管裡並貼上標籤備用。
術中,麻醉醫生是患者的守護神
早上8點左右,患者到位,手術醫生、護士、麻醉醫生三方再次核對信息。患者躺下後,麻醉醫生為患者頭部貼上電極片,用來判斷麻醉深度,危重患者需要對心臟附近的深靜脈進行穿刺。深靜脈穿刺是搶救的核心技術,也是麻醉醫生的絕活,所以,搶救手術中麻醉醫生經常被稱為稀缺人才。之後,麻醉醫生會根據患者的體重、年齡等精準選擇相關藥物注入體內,帶上麻醉面罩,指導患者「深呼吸」。只需十幾秒,患者就失去意識,一分到一分半鐘,患者的肌肉就會完全鬆弛下來,呼吸停止。麻醉醫生立刻為患者氣管插管,啟動呼吸機,暫時代替患者的「肺」。全麻後的患者,大腦對身體發出的指令大部分會消失,呼吸、血壓、心跳都不能維持正常,麻醉醫生需要用各種設備和藥物調控才能支撐手術。當患者生命體徵平穩時,手術開始。麻醉醫生會一直坐在患者頭上方的位置,時刻盯著眼前的各種儀器數據,隨時注入或給予各類麻醉藥和補助藥,來調控呼吸、心跳、血壓、氣道壓 、血量、體溫等一切生命體徵。期間,醫生專心手術,護士配合醫生,而保護患者生命體徵的工作,全部由麻醉醫生承擔,可以毫不誇張地說,手術中,患者的生命掌握在麻醉醫生的手裡。所以,醫學界有句口頭禪「外科治病,麻醉保命」。
▲圖二//全麻後,麻醉醫生立刻為患者氣管插管,啟動呼吸機,暫時代替患者的「肺」。
▲圖三//手術室裡,麻醉醫生會一直坐在患者頭上方的位置,時刻盯著眼前的各種儀器數據,隨時注入補助藥維持生命體徵,失血過多輸血,增降血壓,提高或降低心率,麻醉衰減補藥,心臟驟停電擊除顫搶救,這些都是由麻醉醫生來完成的。
高強度的「高危職業」
目前市中心醫院26間手術室開放了11間,每間手術室白班只有一名麻醉醫生,第一臺手術結束後,醫生可以離開,第二臺手術醫生再進來,但麻醉醫生從第一臺到最後一臺手術,要完成當天所有手術的麻醉監測才算工作結束。
兩臺手術中間大約有二十分鐘手術室潔靜消毒時間。在這二十分鐘裡,麻醉醫生要將剛做完手術的患者送到甦醒區,與甦醒區麻醉醫生就患者的生命體徵情況進行交接,需要十分鐘左右,餘下十分鐘上廁所、喝水或者吃幾口飯,再接著配合第二臺手術,第三臺手術……一整天四五臺手術下來,麻醉醫生的工作經常從早上八點持續到晚上八九點。
由於麻醉醫生需要掌握的專業知識廣泛且龐雜、工作量大、責任重、「存在感」低,所以我國的麻醉醫生嚴重不足,缺少50%。過度疲勞、精神高度緊繃導致麻醉醫生猝死率很高,24小時值班是常態,加班加點是常態,麻醉醫生用自己的生命保護著患者的生命,然而,患者看不到他們,媒體也鮮少報導。經常有人問他們:「你們工作應該很輕鬆吧,手術之前打一針,把病人麻倒就完事了。」麻醉醫生總是哭笑不得,但也不會解釋過多,畢竟手術室裡的「指點江山」鮮為人見,大家不了解也是正常,選擇這個崗位時就已經做好了當「幕後英雄」的準備。
▲圖四//麻醉醫生交流、匯報疑難麻醉方案的早會為站立式交班,充分顯示了醫學的嚴肅性、重視患者、尊重夜班醫務人員的工作;同時站著交班可以集中注意力,主任、護士長聽取值班醫生、護士的匯報,了解值班期間手術及患者情況,擇期手術麻醉醫生對當天手術患者進行病情情況匯報,有特殊患者重點匯報,討論後根據患者病情決定是否需暫停手術(或經內科治療病情穩定後再行擇期手術),如可正常手術由主任最終決定麻醉方案,並做好應急預案。
▲圖五//每天早上麻醉醫生都在嚴格管理的專櫃藥房取藥。麻醉藥品由專人管理,固定位置,分類存放,雙層雙鎖 ,鑰匙雙人保管。保險柜、空安瓿及醫師開具的「麻醉藥品和精神藥品專用處方」有專人負責登記和管理,取藥時登記藥物及數量並籤字;退回時登記退回數量,空安瓿需和藥方對應,杜絕毒麻藥品丟失。每班進行藥品鑰匙交接查對,並在登記本上簽名。
▲圖六//麻醉醫生提前準備各類搶救藥和保障藥。
麻醉功臣從幕後走到臺前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醫學的發展,人們越來越關注在就醫過程中怎麼能夠沒有痛苦和恐懼,而解決慢性疼痛、提升生活質量也成為廣大患者的迫切需求。作為專門處理疼痛的麻醉學科,成為舒適化醫療的主導。麻醉醫生通過各種無痛和鎮靜技術,緩解患者在就醫過程中產生的緊張、疼痛及診療中的不適,像術後鎮痛、無痛分娩、無痛胃腸鏡、無痛人流、無痛口腔診療、無痛支氣管鏡檢查等等,讓麻醉醫生漸漸走向臺前,走入大眾視野。更多的人通過疼痛科麻醉醫生的治療擺脫了痛苦,迎來了更加舒適的新生活。麻醉醫生新的職業發展方向和發展空間,讓他們全面、精湛的技術得以服務更多的患者,同時也讓他們從幕後走向了臺前。讓我們為麻醉醫生的機遇喝彩,更為他們的默默付出點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