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行有看頭|「幕後英雄」——麻醉醫生

2020-12-14 世紀大採風

站在歷史的峰巒仰望星空,是勞動創造了人類進步的文明;凝眸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徵途,是勞動鋪就通向夢想的路徑。正因有著千千萬萬平凡崗位上的堅守,這座城市才能夠勃勃生機。鐵路公路、建築工地崗位上的工人,勤勞耕作的農民,手術臺上的白衣天使,實驗室裡的科技人員,還有執勤的公安民警以及保家衛國的戰士…… 是他們以執著的敬業精神、卓越的勞動創造、忘我的犧牲精神,為全社會貢獻著智慧和力量。

《今日梅城》專欄「行行有看頭」,全方位展現各行各業勞動者風貌及崗位特色,歡迎廣大讀者踴躍投稿,可配發照片(原圖),郵箱:996660435@qq.com。

07

「幕後英雄」

麻醉醫生

他們並非打一針就走,而是全程陪伴。

全麻患者沒有呼吸,是他們用儀器和藥物時刻維持著患者的生命體徵支撐手術。

他們是搶救高手,治療新冠肺炎最危險的插管工作由他們進行。

他們的工作鮮為人知、少有報導,讓我們走進手術室,揭秘:「幕後英雄」——麻醉醫生。

11月4日,筆者走進市中心醫院手術室,身臨其境揭秘麻醉醫生的工作過程和內容。

術前,麻醉醫生評估手術風險

麻醉醫生的工作是在手術前一天就開始的。術前,麻醉醫生評估患者手術中的風險,評估手術是否能夠安全進行。他們要對患者進行訪問和探視,詢問病史,查看所有的化驗檢查結果,制定麻醉計劃,並向患者與家屬告知其風險並籤字。只有通過了麻醉醫生的評估,手術才可以實施。沒通過的,麻醉醫生要給出建議進行相關的補充檢查或延期手術。

麻醉醫生會在早上7點半前到位,每天所有參與手術的麻醉醫生都要參加晨會,大家將特殊患者的病情再次向高級麻醉醫生做簡要陳述,無異議後,麻醉醫生奔赴各自的手術室,進行術前準備。他們需要檢查各種儀器功能是否正常、準備各種藥物如鎮靜藥、鎮痛藥、靜脈全麻藥、肌肉鬆弛藥、抑制神經反射藥、降壓藥升壓藥、止吐藥......都要提前抽到針管裡並貼上標籤備用,準備過程一般二十分鐘左右。

圖一//術前,麻醉醫生需要準備各種藥物,如鎮靜藥、鎮痛藥、靜脈全麻藥、肌肉鬆弛藥、抑制神經反射藥、降壓藥升壓藥、止吐藥......都要提前抽到針管裡並貼上標籤備用。

術中,麻醉醫生是患者的守護神

早上8點左右,患者到位,手術醫生、護士、麻醉醫生三方再次核對信息。患者躺下後,麻醉醫生為患者頭部貼上電極片,用來判斷麻醉深度,危重患者需要對心臟附近的深靜脈進行穿刺。深靜脈穿刺是搶救的核心技術,也是麻醉醫生的絕活,所以,搶救手術中麻醉醫生經常被稱為稀缺人才。之後,麻醉醫生會根據患者的體重、年齡等精準選擇相關藥物注入體內,帶上麻醉面罩,指導患者「深呼吸」。只需十幾秒,患者就失去意識,一分到一分半鐘,患者的肌肉就會完全鬆弛下來,呼吸停止。麻醉醫生立刻為患者氣管插管,啟動呼吸機,暫時代替患者的「肺」。全麻後的患者,大腦對身體發出的指令大部分會消失,呼吸、血壓、心跳都不能維持正常,麻醉醫生需要用各種設備和藥物調控才能支撐手術。當患者生命體徵平穩時,手術開始。麻醉醫生會一直坐在患者頭上方的位置,時刻盯著眼前的各種儀器數據,隨時注入或給予各類麻醉藥和補助藥,來調控呼吸、心跳、血壓、氣道壓 、血量、體溫等一切生命體徵。期間,醫生專心手術,護士配合醫生,而保護患者生命體徵的工作,全部由麻醉醫生承擔,可以毫不誇張地說,手術中,患者的生命掌握在麻醉醫生的手裡。所以,醫學界有句口頭禪「外科治病,麻醉保命」。

圖二//全麻後,麻醉醫生立刻為患者氣管插管,啟動呼吸機,暫時代替患者的「肺」。

圖三//手術室裡,麻醉醫生會一直坐在患者頭上方的位置,時刻盯著眼前的各種儀器數據,隨時注入補助藥維持生命體徵,失血過多輸血,增降血壓,提高或降低心率,麻醉衰減補藥,心臟驟停電擊除顫搶救,這些都是由麻醉醫生來完成的。

高強度的「高危職業」

目前市中心醫院26間手術室開放了11間,每間手術室白班只有一名麻醉醫生,第一臺手術結束後,醫生可以離開,第二臺手術醫生再進來,但麻醉醫生從第一臺到最後一臺手術,要完成當天所有手術的麻醉監測才算工作結束。

兩臺手術中間大約有二十分鐘手術室潔靜消毒時間。在這二十分鐘裡,麻醉醫生要將剛做完手術的患者送到甦醒區,與甦醒區麻醉醫生就患者的生命體徵情況進行交接,需要十分鐘左右,餘下十分鐘上廁所、喝水或者吃幾口飯,再接著配合第二臺手術,第三臺手術……一整天四五臺手術下來,麻醉醫生的工作經常從早上八點持續到晚上八九點。

由於麻醉醫生需要掌握的專業知識廣泛且龐雜、工作量大、責任重、「存在感」低,所以我國的麻醉醫生嚴重不足,缺少50%。過度疲勞、精神高度緊繃導致麻醉醫生猝死率很高,24小時值班是常態,加班加點是常態,麻醉醫生用自己的生命保護著患者的生命,然而,患者看不到他們,媒體也鮮少報導。經常有人問他們:「你們工作應該很輕鬆吧,手術之前打一針,把病人麻倒就完事了。」麻醉醫生總是哭笑不得,但也不會解釋過多,畢竟手術室裡的「指點江山」鮮為人見,大家不了解也是正常,選擇這個崗位時就已經做好了當「幕後英雄」的準備。

圖四//麻醉醫生交流、匯報疑難麻醉方案的早會為站立式交班,充分顯示了醫學的嚴肅性、重視患者、尊重夜班醫務人員的工作;同時站著交班可以集中注意力,主任、護士長聽取值班醫生、護士的匯報,了解值班期間手術及患者情況,擇期手術麻醉醫生對當天手術患者進行病情情況匯報,有特殊患者重點匯報,討論後根據患者病情決定是否需暫停手術(或經內科治療病情穩定後再行擇期手術),如可正常手術由主任最終決定麻醉方案,並做好應急預案。

圖五//每天早上麻醉醫生都在嚴格管理的專櫃藥房取藥。麻醉藥品由專人管理,固定位置,分類存放,雙層雙鎖 ,鑰匙雙人保管。保險柜、空安瓿及醫師開具的「麻醉藥品和精神藥品專用處方」有專人負責登記和管理,取藥時登記藥物及數量並籤字;退回時登記退回數量,空安瓿需和藥方對應,杜絕毒麻藥品丟失。每班進行藥品鑰匙交接查對,並在登記本上簽名。

圖六//麻醉醫生提前準備各類搶救藥和保障藥。

麻醉功臣從幕後走到臺前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醫學的發展,人們越來越關注在就醫過程中怎麼能夠沒有痛苦和恐懼,而解決慢性疼痛、提升生活質量也成為廣大患者的迫切需求。作為專門處理疼痛的麻醉學科,成為舒適化醫療的主導。麻醉醫生通過各種無痛和鎮靜技術,緩解患者在就醫過程中產生的緊張、疼痛及診療中的不適,像術後鎮痛、無痛分娩、無痛胃腸鏡、無痛人流、無痛口腔診療、無痛支氣管鏡檢查等等,讓麻醉醫生漸漸走向臺前,走入大眾視野。更多的人通過疼痛科麻醉醫生的治療擺脫了痛苦,迎來了更加舒適的新生活。麻醉醫生新的職業發展方向和發展空間,讓他們全面、精湛的技術得以服務更多的患者,同時也讓他們從幕後走向了臺前。讓我們為麻醉醫生的機遇喝彩,更為他們的默默付出點讚!

相關焦點

  • 「傾聽」麻醉醫生
    讀稿人語 戴維幕後英雄在沒有現代麻醉術之前,外科手術是相當恐怖的。很早的石器時代,所謂「麻醉」就是打暈了再說,讓病人暫時處於昏迷狀態,進行一些快速手術操作。那麼,麻醉醫生就是手術室的幕後英雄。病人的睡過去和醒過來,都由他們守護,責任重大,卻默默無聞。手術成功了,病人會特地感謝手術醫生,並不知道麻醉醫生的功勞。這多少是因為大多數人對這一行當的無知。記牢了,下次千萬別叫他們「麻醉師」,正確的叫法是「麻醉醫生」。給保你性命的人以尊重,這才是一個病人的修養。
  • 今天,我們跟訪了兩位麻醉醫生
    為了帶領大家走進幕後的英雄們,「醫學界」聯合「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策劃專欄報導,本文為專欄第一期,請關注幕後英雄之麻醉醫生。今天,兩位麻醉英雄上臺了5月22日,星期五,一個平常的工作日,麻醉醫生譚永昶和繆晟昊都在瑞金醫院10號樓工作,這裡有胃腸和胰腺外科的手術室。
  • 幕後英雄生命衛士——三門峽市臨床「百名好醫生」杜明文
    熱線:65851328-7053(網站) 信箱:henanonline@126.com幕後英雄生命衛士——三門峽市臨床「百名好醫生」杜明文 2019年08月21日 11:57來源:中新網河南責任編輯:陳徵帆
  • 「睡美人洞」裡的麻醉醫生
    海軍海豹隊員Saman在水下補給線上放置氧氣罐的時候不幸犧牲,可能體溫過低導致,他是一個英雄。特斯拉總裁馬斯克也緊急調配研發微型潛水艇為救援提供支持。為了營救這些孩子約1萬人參加救援,包括2000名士兵、200名潛水員、100個政府機構的代表,7個國家1000多名救護人員,其中有全世界最頂尖的洞穴潛水員。
  • 麻醉醫生缺口大,盼社會予更多理解與認同
    ,從選擇醫生這個職業開始,對自己的生活是有一定心理預期的。家庭聚會,會跟我事先預約時間,遷就我的時間,但即使是這樣,我還有突發狀況,比如約好一起出去玩,突然一個電話有個移植手術,隨時回到醫院工作」。中國麻醉醫生缺口30萬中國麻醉醫生勞動強度大,與目前中國麻醉醫生緊缺也有關係。
  • 麻醫臺:建立麻醉醫生多點執業服務平臺,改變麻醉醫生現狀
    民營醫療的興盛或許是破解麻醉醫生困局的關鍵。為此,徐蕪玲在2017年離開醫院創立了麻醫臺,致力於搭建一個為麻醉醫生創造更大價值的網際網路平臺,為麻醉醫生提供多點執業服務,麻醉醫生帶教服務,麻醉醫生獵頭服務,麻醉醫生培訓服務等。
  • 患者死亡 麻醉醫生成背鍋俠
    大家都清楚,醫療劇一貫喜歡聚焦於急診科和外科這兩個地方,因為既有爭分奪秒的搶救,又有一念天堂一念地獄的生死抉擇,自然很有看頭。而《麻醉風暴》卻大膽地將鏡頭對準了一個很容易被忽略的群體——麻醉醫生。真實地還原了麻醉醫生的工作現狀,又帶出了這背後的臺灣醫療制度問題。用實力證明了,冷門也能有看頭。在很多人眼中,麻醉就像打針抽血一樣稀鬆平常,可事實上恰恰相反。影片一開始就向觀眾科普了是什麼是麻醉醫生——麻醉科醫生肩負的,是病人一睡不知道能不能再醒過來的壓力。
  • 抗疫中的麻醉醫生:在終極戰場直面死亡的人
    這是因為,為需要急救的新冠病毒感染者進行緊急氣管插管,感染風險極高,也許醫生打開患者口腔插管的一刻,就會有氣溶膠、汙染小顆粒分子濺到身上,所以他們離新冠病毒的距離最近。但他們說,這些活兒總要有人去做,如果有需要,就讓我去做這個「生死守門員」。
  • 麻醉醫生緊缺現狀或緩解 華南地區首家麻醉學院成立
    據了解,全國開設麻醉學本科專業的院校有50餘所,南方醫科大學麻醉學院是華南地區首家招收麻醉學專業本科生的麻醉學院。本科5年學制,導師一對一「精英教學」此次南方醫科大學麻醉學院的成立歷經近三年的籌備時間。2019年12月22日,南方醫科大學麻醉學院正式舉行揭牌儀式,同時任命南方醫院麻醉科主任劉克玄教授擔任麻醉學院院長。
  • 大浪漫主義丨麻醉醫生的世界每天都是情人節
    地球上有這樣一群人, 他們嫁或娶了職業為麻醉醫生的另一群人 , 於是每到七夕節神馬的節日 , 事情就大條了…
  • 麻醉就是打一針,睡一覺?打完麻藥只是麻醉醫生工作的第一步
    闢謠:麻醉對很多人來說既熟悉又陌生:大家都知道手術需要麻醉醫生,但麻醉醫生具體做什麼卻不清楚。在很多人看來,麻醉無非就是打一針、睡一覺,其實這是大眾對麻醉最大的誤區,「外科醫生治病,麻醉醫生保命」是對麻醉工作的最好概括。麻醉分為全身麻醉、椎管內麻醉、神經阻滯等。麻醉看似輕鬆,其實需要有紮實的醫學功底和大量的知識儲備。
  • 無影燈下生命的守護神 走進城陽區人民醫院麻醉手術科
    《美國新聞與世界報導》曾公布過「2018年美國收入最高的工作榜單」,排名第一的是麻醉醫生,平均年薪高達26.96萬美元。麻醉醫生的收入不僅超過了同行業的外科醫生、牙醫等,還遠超工程師、程式設計師。麻醉醫生的地位可見一斑。
  • 「援坦愛心行」手術室裡的「幕後英雄」——山東省立醫院醫療隊...
    中國-坦尚尼亞「愛心行」的13位隊員中,有兩位來自醫院麻醉手術科,一位是1995-1997年中國第十四批援坦老隊員、山東省立醫院麻醉手術科主任醫師譚武菊,一位是山東省立醫院麻醉手術科護士王君臨。一臺手術的順利進行,離不開一個團隊的默契配合,除了技術精湛的外科醫生,知識全面的麻醉醫生和反應敏捷的器械護士也同樣重要!
  • 困局 麻醉和淚
    2017年9月21日,山東大學齊魯醫院一名年輕的麻醉專業規培醫生將麻醉藥物推入自己的靜脈結束了生命,28歲。2008年以後,醫生猝死事件頻發,麻醉醫生猝死人數第一位!《索命麻醉》只是驚悚故事,現實版難道是麻醉醫生利用自己掌握的麻醉技術索自己的命?
  • ——市中心醫院麻醉科主任、插管醫生吳耀華誓與死神...
    插管醫生要有如臨大敵的謹慎,更要有視死如歸的勇氣。「我這根管插進去,他可能就挺過來了。為病人搏一搏,值得!」和病人的性命相比,在市中心醫院麻醉科主任吳耀華心裡,「自己可能被感染」就考慮得不那麼多了。白衣執甲,逆行出徵——「往前衝,這是我的天職」「雖然我沒有ICU工作的經歷,但對於危重病人呼吸循環的管理還是有一定的經驗,我願意協助做一些輔助性的工作。」1月25日,有著26年麻醉臨床經驗和15年黨齡的吳耀華,在ICU醫生人員吃緊的情況下,主動向院領導請戰加入ICU,救治新冠肺炎危重症病人。
  • 麻醉手術對眼睛有危害嗎?
    當然,麻醉的進步也是突飛猛進的,麻醉醫生也為著「美好生活從無痛診療開始」這一目標而奮鬥著。正所謂「流水的外科,鐵打的麻醉」。麻醉科裡的醫生每天都會接觸各種各樣的病人,同時每天遇到的困難與挑戰也是接連不斷的。在外科手術中,醫生對的麻醉方式的選擇也是根據病人的過往病史以及手術的特點來確定的。當然,麻醉醫生可以稱之為是陪伴病人時間最久的醫生。
  • 德州市立醫院:精準麻醉引領舒適醫療,安全無痛護航患者健康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徐良 通訊員 張瀟然對於麻醉科醫生,可能不少人會存在這樣的誤解——「打一針,睡一覺」。但你不知道的是,手術一開始,麻醉醫生便要一直守護在患者身旁,確保氧氣供給、心血管系統穩定等,並隨時準備處理特殊情況。無論是術前、術中、術後,都需要麻醉醫生的全程護航,他們不僅要看著病人「睡著」,也要寸步不離等病人甦醒。
  • 麻醉有什麼副作用,會影響記憶嗎?醫生:了解一下不為人知的真相
    說到麻醉的話,有一部分人還會覺得麻醉會影響到智商,導致記憶力下降。但是在做手術的時候,麻醉有時比不可少的一項,那麼麻醉究竟對人體有什麼副作用?麻醉有什麼副作用,會影響記憶嗎?醫生:了解一下不為人知的真相麻醉不止在手術當中使用:1、全身麻醉:其實絕大多數人提到麻醉的話都會覺得是用藥之後處在一種無意識的狀態之下,其實全身麻醉一般會用於手術,就比如說腫瘤切除人工流產等等。2、鎮痛鎮靜麻醉:其實鎮痛和鎮靜也是需要買醉的,參與就像是做胃鏡的檢查時,又或者是進行一些局部的手術,都需要進行麻醉。
  • 麻醉醫生出現之前,做手術需要先把人打暈?……對
    有宗教相信,疼痛是上帝賜給人類的禮物。所以中世紀藝術家的畫作裡,哪怕身體被捅成了馬蜂窩,也要記得微笑哦。麻醉學科歷經百餘年的風雨,現已成為保障醫療安全的關鍵學科。麻醉發展史,就如同人類文明進化的鏡子,印證人類不斷追求更高生活質量的歷程。
  • 觀海幫問|幼兒補牙有沒有笑氣麻醉?兒童口腔科主任回復:可以笑氣麻醉
    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11月14日訊 近日,有網友在觀海新聞客戶端「直通12345」欄目諮詢青島口腔醫院為幼兒補牙是否有笑氣麻醉問題。觀海新聞記者就此致電青島口腔醫院兒童口腔科主任楊玉娥。楊玉娥向記者詳細介紹了口腔麻醉的三種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