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伊犁昭蘇的馬 為什麼被稱為「天馬」?

2020-12-22 齊魯晚報網

  ​(谷山 周娜)新疆伊犁哈薩克自治州的昭蘇縣是全國馬匹最多、品種最全的縣,有「天馬的故鄉」之稱。每年7月,昭蘇縣也會如期舉辦「中國新疆伊犁天馬國際旅遊節」。

  在昭蘇縣,隨處可以看到很多體格健壯、俊美彪悍的馬匹,時而在吃草、時而奔馳在草原上。相信在這個時候,不少人腦海中就會浮現出一個問題:這些馬是天馬嗎?到底什麼馬是「天馬」?

  提到「天馬」,就得提起「伊犁馬」。據記載,公元前二世紀,烏孫國(如今伊犁地區所在地)常向漢朝進貢良馬——「烏孫馬」(後稱伊犁馬),馬匹外形漂亮,並且力速兼備。漢武帝非常欣賞烏孫馬的優良品質,親筆賜名「天馬」,伊犁昭蘇作為伊犁馬的發源地,從此聞名於世。

  如今,昭蘇縣培育的伊犁馬曾作為國禮贈送給摩洛哥國王哈桑二世、哈薩克斯坦總統納扎爾巴耶夫,被譽為「中國第一馬」;在全國、全軍及新疆馬術運動比賽中均有驕人成績,銷往全國二十多個省市,在國內運動馬市場中佔有70%的份額。伊犁馬性格溫馴、列隊整齊、可塑性強,經調教訓練後,曾多次組建地方禮賓馬隊參加重大節慶活動。

  儀仗馬隊是一個國家的文化符號和氣質象徵,培育我國儀仗馬品種,豐富國家重大事件的外交禮儀活動,已成為業內人士的共識。

  2016年1月11日,中國馬業協會受有關部委委託,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組織召開了「中國溫血馬暨國家儀仗馬選育方案討論會」,成立了中國溫血馬暨國家儀仗馬育種委員會,制定了國家儀仗馬的選育標準,研討了國家儀仗馬選育方案,確立了伊犁馬作為育種基礎的主體地位。

  目前,昭蘇縣已制定了「中國溫血馬暨國家儀仗馬育種方案」、「中國溫血馬暨國家儀仗馬育種組織方案」,326匹馬駒完成了育種核心群的篩選,組建了國家儀仗馬先期調訓基礎馬群。

  「昭蘇」一詞,古代漢語取甦醒恢復生機之意,蒙古語稱作「蒙古庫熱」,是廟宇之意。該縣位於伊犁州的西南角,汗騰格里峰下,四周群山環抱,形成一個獨特的自然生態環境,地理上稱為「昭蘇盆地」或「特克斯川」。它西部與哈薩克斯坦相接,有二百多公裡的邊界線,西南臨近吉爾吉斯坦,是伊犁哈薩克自治州最西南的一個邊境縣,境內有國家一類口岸---木扎爾特口岸。

  這裡不僅有廣闊草原和百萬畝油菜花海,還有最原始的古道和細君公主的氣息。孕育著精良的汗血寶馬和歷經千年的天馬文化。此外,還保留有72年歷史的伊犁馬繁育基地——昭蘇軍馬場和伊犁種馬場。

  在昭蘇,還有一部分是可以騎乘和產乳的馬匹,屬於「草原馬」,是大多數當地哈薩克族牧民家裡養殖的馬匹。炎炎夏日又渴又餓的時候,買來些嘗嘗「馬奶子」酸奶,味道酸甜、解暑消渴。(馬奶子是發酵過的奶製品,其內含有酒精,不建議在開車過程中飲用。)

  近年來,昭蘇縣圍繞「天馬」這一特色資源,建立覆蓋全縣的馬匹改良與專業馬匹調教訓練體系,打造國家最大、最具有影響力的運動馬、旅遊休閒、健康騎乘用馬調教訓練與輸出基地;弘揚馬背文化,樹立「牧歌昭蘇 天馬故鄉」品牌,打造新疆最大、全國知名的馬文化及草原生態旅遊勝地;大力開展馬業專業技術人員培訓,建成牧民轉移就業的重要渠道,從而推動經濟社會發展,促進農牧民增收,保障良好生態環境。

  2020年天馬國際旅遊節將首次全程以線上直播形式開展——「節慶漫直播,線上遊昭蘇」;以「賽事+活動+產品+新媒體」的活動矩陣,凸顯文化性、生態性、創新性、互動性,將天馬文化、生態文化、美食文化和旅遊文化融入活動全程。

  活動將以開幕式+22項子活動,線下線上互動進行,實現全國各地觀眾線上雲遊昭蘇大草原,直擊「天馬傳奇」故事。

  關注「節慶漫直播 線上遊昭蘇」系列報導,相約「雲昭蘇」。美麗熱情的昭蘇在線上迎接你的到來!

相關焦點

  • 「悅」讀新疆|天馬奔騰在昭蘇草原
    得烏孫馬好,名曰『天馬』」。用「天馬」形容西域的馬,足以看出這西域名馬在人們心目中的分量,與塵世間的普通馬匹相比,是有著天地之差、雲泥之別的。距離產生美,在交通極為不便的古代,從神秘遙遠的烏孫來到中原,那神清骨俊、氣度不凡的烏孫馬可不就像是從天而降嗎?
  • 新疆伊犁有個景區,投資6000萬門票70元,匯聚了世界各地名馬
    這個景區叫昭蘇天馬文化園,位於新疆伊犁州昭蘇縣喀爾坎特草原,裡面由天馬博物館、西域賽馬場、世界名馬參觀區等幾個部分組成,總面積五萬畝,約合33平方千米,總投資約6100萬元。烏孫國產駿馬,曾進貢給漢朝,被漢武帝盛讚為「騰崑崙,歷西極」的天馬,因此昭蘇被稱為「天馬的故鄉」。很多人到昭蘇,除了看油菜花,就是來看各種世界名馬,汗血寶馬、伊犁馬、俄羅斯馬、英國純種馬、荷蘭馬、土耳其馬、美國馬等等,路上經常可看到群馬奔騰的壯觀場面。而其中最吸引人的則是傳說中的汗血寶馬,在天馬園內的世界名馬參觀區。
  • 「救命恩馬」離世後續 新疆馬主贈送的伊犁馬起程前往福建
    這段騎馬救人的視頻被發到社交媒體上後,迅速刷屏,三匹馬被網友們稱為「救命恩馬」。令人難過的是,其中的兩匹馬在救人不久後,因細菌感染而出現肺水腫和淋巴管炎,8月13日凌晨不幸死亡。得知這一消息後,新疆伊犁昭蘇縣的養馬愛好者巴哈木拉提決定給見義勇為的馬主捐贈一匹優質的伊犁馬。
  • 鮮衣怒馬的女副縣長,萬馬奔騰的雪原,天馬故鄉的昭蘇為何如此美
    遠在新疆昭蘇的一名女副縣長,也因為一則視頻走紅,那是一條為昭蘇拍的旅遊宣傳片。視頻中的女副縣長,鮮衣怒馬,英姿颯爽,馳騁於茫茫雪原之中。在她的身後是昭蘇的天馬文化園,當那些天馬在雪原上奔騰的時候,就仿佛是一層棕色的浪從雪地上呼嘯而過,那樣的場景,透過視頻便可以讓人感受到熱血沸騰。
  • 汗血馬與伊犁馬的故事
    這尊被郭沫若先生定名為「馬踏飛燕」的銅奔馬,達到了《齊名要術》中相馬的最高標準。一蹄著飛燕、三足凌空,氣勢奪人,輕盈翱翔,集美感、力量與速度於一身,達到了盡善盡美的境地。據《漢書.烏孫傳》記載:"天馬來兮從西極"、"其國多馬,富人至四五千匹。"從這裡可以看出當時烏孫養馬已很有規模了。不僅如此,烏孫國還常常向漢朝的皇帝進貢良馬。漢武帝非常欣賞烏孫馬的優良品質,並親筆賜名"天馬"。此後,烏孫馬便有了"天馬"的美譽。"天馬"就是今天的伊犁馬。  清朝乾隆年間,清政府在伊犁各地大力興辦馬政。他們建立多處馬場,培育良駒,以供軍需。
  • 「天馬」贈英雄 新疆伊犁馬啟程接棒見義勇為的「救命恩馬」
    今年7月,在福建晉江3人騎馬下海救下一名12歲男孩,雖然小男孩平安獲救,但當天參與救人的三匹馬卻有兩匹因為肺部進水生病死亡,它們被網民稱為「救命恩馬」。事件過後,遠在新疆伊犁昭蘇縣的哈薩克族養馬愛好者巴哈木拉提與救人的馬教練蔡良興取得聯繫,願意給他們捐贈一匹優質的伊犁馬。晉江市見義勇為協會也委託巴哈木拉提在當地購買了一匹同樣品種的馬捐贈給見義勇為的馬主。目前,兩匹馬完成檢驗檢疫後,離開了它們出生的昭蘇大草原,乘著運馬專用車前往福建晉江。
  • 良駒萬裡贈英雄:新疆馬主向福建下海救人騎手捐贈伊犁馬
    (國內-社會)良駒萬裡贈英雄:新疆馬主向福建下海 03:07(國內-社會)良駒萬裡贈英雄:新疆馬主向福建下海03:07來自新華社客戶端日前遠在新疆的哈薩克族馬主巴哈木拉提·鐵列吾哈孜聽到消息後牽掛於此,決定將自家的一匹伊犁馬捐贈給救人騎手。巴哈木拉提·鐵列吾哈孜與愛馬合影。巴哈木拉提來自新疆伊犁哈薩克自治州昭蘇縣,從小在草原馬背上成長的他對馬有著深厚友誼。
  • 「天馬」再續傳奇
    這是新疆北部伊犁哈薩克自治州昭蘇縣的遼闊景象。南倚天山,北靠烏孫山,昭蘇縣身處伊犁河谷中的一個高位山間盆地,屬於溫帶山區半乾旱半溼潤冷涼型氣候,是新疆境內唯一沒有荒漠的縣。更因海拔較高、草原遍布,昭蘇成了馬的天堂。40多年前,河北唐山發生7.8級大地震。在那個物資匱乏、百業待興的年代,良馬仍是緊急運輸最現實的選擇之一。
  • 伊犁馬:神駿嘯傲鳴天山
    ,無論懂不懂馬,都會自豪地向外地客人介紹:昭蘇,是天馬的故鄉。而在新疆,隨勇士們在夜晚從格登山頂呼嘯而下,一舉擊潰達瓦齊叛軍的,是伊犁馬;伴錫伯營跨山涉水,駐防伊犁、喀什噶爾和塔爾巴哈臺廣袤土地的,是伊犁馬;新中國成立後,載著邊防戰士上高山,下絕谷,巡遍每一處邊界的,依然是伊犁馬。
  • 新疆馬主向福建下海救人騎手捐贈伊犁馬:1歲小馬、頭有白星
    哈薩克族馬主木拉提新疆新聞在線網8月15日消息,8月13日凌晨,在福建泉州下海救人的兩匹馬因病不幸去世,引發廣泛關注。「聽到馬兒去世的消息,我很心痛,我要捐一匹伊犁馬給他們。」哈薩克族馬主木拉提說。哈薩克族馬主木拉提和他心愛的馬兒木拉提來自新疆伊犁州昭蘇縣,是當地養馬、愛馬的名人。
  • 漢武帝賜名,平定準噶爾:「天馬」發生過哪些傳奇?
    新華社資料片這其中,大部分馬都來自因國防需要、上世紀60年代建設的昭蘇軍馬場。此後20年間,近萬匹良馬加入解放軍騎兵隊伍,成為中國邊疆騎兵部隊的重要坐騎,並在全軍軍馬烙印編號中使用「八一」徽章,被當地人引以為傲。打仗、戍邊、救災……被稱為「中國天馬之鄉」的昭蘇縣自古以來就流傳著有關馬的各種故事。隨
  • 伊犁馬:奮蹄騰飛會有時
    至2009年末,我國馬的存欄量已從1997年的1144萬匹減少到678.5萬匹。然而,在全國馬的存欄量逐漸減少的同時,伊犁馬的數量卻一直保持在30萬匹以上,並呈穩步增長趨勢。在5萬多平方公裡的區域中集中了30多萬匹馬,這在全世界也是獨一無二的。」據昭蘇縣馬產業辦公室負責人李海介紹,伊犁被譽為「天馬的故鄉」,而昭蘇則是「中國天馬之鄉」,是全國馬產業發展的核心區、集聚區。
  • 愛心無遠近 「天馬」贈英雄!新疆馬主義贈馬駒
    新疆馬主向「救命恩馬」騎手送馬駒》,央視新聞微信公眾號的推文為《「救命恩馬」走了,新疆馬主出手了!》。得知有好心人贈馬的善舉,網友紛紛點讚:這是真正的「寶馬贈英雄」。  新疆馬主對失去愛馬感同身受初定9月運往泉州  木拉提是哈薩克族人,家在新疆伊犁昭蘇縣,是當地養馬、愛馬的名人。
  • 一匹伊犁馬緣何被喊出高價?
    (受訪者提供)一匹名叫「黑風」的新疆伊犁馬有人給出150萬元的高價,價格堪比一輛豪車,但馬主人卻乾脆利落地說「不」。5月14日,記者了解到,這匹能賣到150萬元的馬產自昭蘇。昭蘇作為「天馬」的故鄉,有著悠久的養馬歷史、濃厚的馬文化底蘊和廣泛的育馬基礎。「黑風」在國家級比賽中接連奪冠馬的主人叫尼曼,43歲,是新疆伊犁昭蘇馬場牧民。
  • 新疆昭蘇玉湖出現罕見藍冰,其實這還是一個變色湖
    昭蘇縣位於伊犁哈薩克自治州西南部,為中亞內陸腹地的一個群山環抱的高位山間盆地,四周高山玉湖則是昭蘇縣的一個高山湖泊,海拔高達2200米,是天山融水形成,湖水來源於天山南坡的木扎爾特冰川,每年的4月玉湖冰面開始融化,到現在快5月份了,儘管冰面還沒有完全融化,但由於氣溫升高的相對緩慢,所以湖面融化的速度十分均勻,湖面顏色在陽光的照射下呈現出罕見的藍冰
  • 有人出價150萬購買新疆伊犁馬遭拒 這匹「黑風」什麼來頭
    烏魯木齊晚報全媒體訊(記者江斌偉)一匹新疆伊犁馬能賣到150萬元,價格堪比一輛豪車,近日,這個消息新疆伊犁昭蘇的牧民中傳開了。昭蘇作為「天馬」的故鄉,有著悠久的養馬歷史、濃厚的馬文化底蘊和紮實的育馬基礎,隨著新疆加快推動現代馬產業發展,正在逐步形成以產品馬業為基礎,役用馬業、休閒文化馬業為腰部支撐,育馬業、體育競技賽馬業為尖頂的金字塔形馬產業構架。
  • 新疆「天馬」泉州安家
    昨日下午3時26分,運馬的貨車抵達泉州晉江,緩緩駛進馬場,蔡良興拿起手機向巴哈木拉提·鐵列吾哈孜報平安,並抱來兩大捆乾草,鋪在車廂前,給「天馬」下車時踮腳。 「嘶嘶……」感應到有新朋友到來,馬場裡的馬多次探出馬棚鳴叫,貨車上一黑一棕兩匹「天馬」也嘶叫回應。一叫一答,新疆昭蘇和泉州晉江的馬兒一下子親近融合了。
  • 去年中國馬王出爐 伊犁馬「黑風」斬獲馬中之王
    據悉,伊犁馬「黑風」兩個月內先後奪得2018傳統耐力賽首站26000米的冠軍,「鉑宮後海」杯2018中國·河北第二屆全國速度賽馬公開賽15000米冠軍,傳統耐力賽2016-2017年度雙賽季總決賽冠軍,在短短兩個月內連續3次奪冠,成為現階段最有價值的長途伊犁馬之一。
  • 跨越5000餘公裡,送給下海救人馬主的伊犁馬到了!
    9月14日,來自新疆昭蘇縣的兩匹伊犁馬,搭乘貨車跨越5000餘公裡,抵達福建晉江市,贈送給騎馬下海救人馬主蔡良興。新疆昭蘇縣養馬人巴哈木拉提 雖然遠在千裡之外,卻對他們失去愛馬的悲痛感同身受,輾轉聯繫到蔡良興後,毫不猶豫地捐出自己的伊犁馬馬駒。
  • 三人騎馬救落水者後續:新疆馬主捐贈伊犁馬跨越五千公裡抵達
    三人騎馬救落水者後續:新疆馬主捐贈伊犁馬跨越五千公裡抵達 北京頭條客戶端9月15日消息,9月14日下午4時許,經過5天5000餘公裡長途跋涉,兩匹捐贈給見義勇為馬場主人的伊犁馬平安抵達福建晉江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