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苑縱覽】劉文西的吳堡石城情結

2021-02-23 吳堡新聞

劉文西在吳堡縣城對岸作畫

劉文西的吳堡石城情結

——記我與國畫大師劉文西的三次交往

文/慕生樹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吳堡石城,是全國保存最完整,建築歷史久遠,文物價值極高的「中國第一石城」,並享有「華夏第一石城」之美譽。

  國畫大師劉文西早在五十多年前,就以他睿智的眼光認識到了吳堡石城所具有的「極高的藝術價值和科學考察價值」(劉文西語),他幾十年來一直醉心於吳堡石城的研究,二十多次來到吳堡石城,為吳堡石城的研究保護立下了汗馬功勞。

  1964年7月,國畫大師劉文西在吳堡石城採風後留念

  2014年10月23日-10月31日,在劉文西大師的率領下,黃土畫派第二十四次採風寫生團來到吳堡採風。這是10月1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北京主持召開文藝工作座談會後,陝西省第一個大型藝術團深入基層進行採風創作,也是「黃土畫派」第二十四次到陝北採風寫生之行。

  我從小就常聽人說國畫大師劉文西的赫赫名聲,尤其自第五套人民幣發行以來,隨時都能見到劉老創作的毛主席畫像,對劉老的敬仰之情不言而喻,可惜從未謀面。因有編著宣傳畫冊《吳堡石城》、《銅吳堡》這兩塊敲門磚,僅今年以來,筆者就有幸三次與劉老見面,每次都獲益匪淺。

  2014年10月27日,劉文西赴石城採風後留影

  今年5月22日,在西安蕎麥園集團董事長薛瑩巧的幫助下,我見到了劉老,他在仔細翻閱完書稿清樣後動情地說:「早在1964年我就曾慕名乘大卡車長途跋涉五、六天到吳堡去畫石城。那時的石城還有幾十戶居民,他們住在城裡的石窯裡。當時黃河發大水,波濤洶湧,石城高聳在黃河岸邊,這一情景對我產生了至今難以忘懷的震撼。我當時畫了好幾十幅速寫,太壯美了!這個石城幸運的被保護下來,將會是中國第一,也可以說是世界第一」。當我告訴他「中國第一是無疑問的」。他反問我「真的嗎?」我回答:「真的」,並說出了理由:今年3月,我們去北京採訪國家文物局古建專家高齡九十二歲的馬旭初。馬老說:「截至2013年,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一共有7批,共計4295處,跟石城有關的共四個,其中有兩個是遺址,一個是崖墓群,真正的石城就這一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基本囊括了華夏的古建精華。吳堡石城當然也稱得起『華夏第一石城了』」。劉老聽後,高興地笑了,隨即說:「應該是世界第一」。

  2014年10月27日,劉文西率團在吳堡石城採風後,部分人員留影

  劉老對吳堡石城有著深厚的感情,早在1960年,他就曾來過這裡。在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劉老幾乎年年都要來石城採風、寫生、畫畫。他忘不了陝北的山山水水,溝溝岔岔,忘不了陝北的父老鄉親,更忘不了吳堡石城。他說:「我在陝西五、六十年,曾90多次到陝北,30餘次在陝北過年。我的藝術靈感常常來自這裡」。說到陝北的坡坡坬坬、村村鎮鎮他如數家珍。他和他所創立的黃土畫派就是根植於這塊土地獨樹一幟地生長、發揚光大的。

  他曾以當年扳船送毛主席東渡黃河的川口村薛海玉為原型創作過國畫並發表在《人民日報》上,後來,為了當地小學的藝術教育,他還到川口小學給孩子們講美學並給幾個八、九歲的「山丹丹」畫像,這其中就有扳船送毛主席東渡黃河的老船工薛海清的孫女——陝西省文化經濟交流協會副會長、西安蕎麥園集團董事長薛瑩巧。

  見面結束之際,高苗縣長邀請劉老到吳堡採風。在愉快地接受了邀請後,劉老不僅給《吳堡石城》題寫了書名,而且意外地說:「我家裡應該保留有1964年我在吳堡石城採風時的速寫圖,到時我一併帶上。」已經過去整整五十個年頭了,當時我們在座的所有人對年已八十二歲高齡老人的話半信半疑。因為一來五十年前的事他能記得清楚嗎?二來劉老的書稿有200多箱子,他能找的到嗎?

  我與劉老的第二次見面是在今年9月22日,他惋惜地說:「速寫圖還未找上,我繼續找」。當我表示他上次題寫的書名格式與《吳堡石城》的封面結構不一致,能否重新題寫一次時,他不僅高興地答應了,而且說:「這次我給《銅吳堡》也題一個書名,你後天到我家來」。

  9月21日早上,先是劉老的秘書給我打來電話,讓我下午取題字,後來劉老又親自給我打電話。當我表示由於一個很特殊的原因,我已回到吳堡時,劉老焦急地說:「怎麼辦?那你打發一個可靠的人來取吧!《吳堡石城》我題寫了兩幅,你從中挑一幅。1964年和1975年的素描畫我找到了七幅,一併給你」。合上手機,我不由地感動至極。

  過了幾天,劉老又親自給我打來電話說:「我找到了一張1964年我在石城的照片,讓薛瑩巧給你轉發過來,你可以在書中一用」。劉老對石城的深情厚意由此可見。

  10月25日,劉老率領由50多人組成的「金秋陝北,黃土畫派第二十四次陝北採風寫生團」終於來到了吳堡。我有幸又一次見到了劉老並整整陪伴了三天。還是一身灰色的裝扮,還是一頂多年的舊帽子,下車伊始,他就談及石城,不顧年邁體弱,旅途勞頓。當天下午,在縣委王華書記的陪同下來到石城對岸,揮筆作畫。三個多小時過去了,天色早已暗淡,在手電筒的光照下,劉老作畫4幅。其嚴謹的工作作風和獻身藝術的精神,令所有在場的人無不感動。

  10月27日早上九點,劉老終於又一次站在了他五十年前寫生、作畫、攝影的地方——吳堡石城西溝對岸,筆者拿出他五十年前的照片,他興奮不已動情地說:「來,照一張,留個永久的紀念。」並隨即作畫一幅。

  來到石城北段城牆,劉老再一次揮筆速寫,……時間已是下午三點,一直粒米未進的劉老才率隊依依不捨的離開石城。

  深夜11點半,吳堡縣委常委會議室裡仍燈火通明,「吳堡石城保護利用暨文化旅遊發展座談會」正在舉行,劉老在眾人發言後又一次打開了有關石城的話匣子:「保護好石城我們有共同的責任,保護好石城比開發石城重要十倍、百倍,對石城的一磚一瓦、一草一木都必須原封不動的保護起來,制定好規劃,有計劃的開發,反之,如果不按計劃開發,破壞後就再也無法恢復,必須汲取和借鑑國內外有關的保護和開發經驗,先保護,後利用,再開發」。劉老實實在在、高瞻遠矚的講話贏得了人們一次又一次的掌聲。

  座談會後,雖已夜深人靜,在賓館,劉老仍在與王華書記促膝長談著有關石城的話題。

  10月28日,就要離開吳堡了,劉老坐在車上,仍不忘叮嚀著:「你們一定要保護好石城、開發好石城,為子孫後代造福」。

相關焦點

  • 搖籃文苑●​們吳堡——吳堡黃河國際漂流賽見聞隨想
    們吳堡——吳堡黃河國際漂流賽見聞隨想霍海澎 銅吳堡,
  • 【人文歷史】吳堡石城 那片漫漶歷史
    石城的南門遊人在老街上感受歷史  甲午十月,因為尋找作家柳青的成長蹤跡赴榆林吳堡,突然卻闖進了那座漫漶璀璨的歷史古城。  這個歷史古城,叫吳堡石城。  吳堡石城位於距吳堡縣宋家川東的吳山孤立山巔上,城東俯瞰黃河,據隨行的當地人小薛介紹,河東為山西省柳林縣軍渡村;古城南側為南壇峁;西側下臨大橋溝,一溝之隔,是新莊山。襟山帶水的石城,自古即為扼守險地。要說清古城堡來歷,先得說建城歷史:史載,吳堡石城始建於五代時期之北漢,初為吳堡寨,延至北宋依然為寨壘。1226年,即金朝正大三年,金廷設吳堡縣治於此,此後元明清及民國時期,均設吳堡縣城於此。
  • 回望陝北「銅吳堡」千年風煙:山河之固,在德不在險
    吳堡扼秦晉之交通要衝,自古為兵家必爭之地,憑藉石城這一雄關險隘,千餘年來,吳堡雖飽經戰爭創傷,卻始終「一夫當關,萬夫莫開」,從未被破城。這座堅不可破的天塹雄堡,使吳堡成為享譽天下的「銅吳堡」;這座固若金湯的軍事要寨,抗戰時期再立新功,它抵抗住了日寇的侵略,守住了陝甘寧邊區東大門,護衛了聖地延安,保衛了黨中央。
  • 劉文西先生訃告
    劉文西同志1933年10月出生於浙江嵊州,1984年6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50年於上海育才學校學習美術,1953年就讀浙江美術學院,1958年畢業後到西安美術學院工作,1991—1997年任西安美術學院院長。
  • 劉文西大寫意人物畫的藝術風格與審美意趣
    劉文西,浙江省嵊州市人。中國美術協會顧問,陝西省文藝界聯合會顧問,陝西省美協副主席,西安美術學院名譽院長,西安美院研究院院長,全國有突出貢獻的專家。 劉文西是當代中國人物畫壇開宗立派的人物。
  • 劉文西字畫作品平尺價格_價值多少錢
    劉文西是鍥而不捨的永遠的藝術開拓者,吳作人先生曾評價道:「半生青山,半生黃土,藝為人民,傳神阿睹」。「泥土香,千秋芳」是黃胄先生對他的讚譽。浦君藝術董事長胡桂忠與劉文西合影劉文西字畫平尺價格「熟悉人,言造型,講筆墨、求創新」這是劉文西的藝術主張
  • 第五套人民幣毛主席肖像創作者…聆聽著名畫家劉文西專訪
    採訪札記:他對黃土地愛得深沉  「畫不夠」「畫不完」,這是聽劉文西常念叨的話。  這是美術家、文藝評論家蔡若虹先生30年前為《劉文西畫集》所作序言上的一組概括。  又一個30年過去了,以上的數字早已經翻倍了。  就在採訪前的一周,已經86歲的劉文西剛寫生回來。因為疾病,他身體日漸消瘦,手指也已經變形甚至僵化了。
  • 黃土畫派創始人、人民藝術家劉文西先生因病去世,帶走了一個時代
    據悉:黃土畫派創始人、畫家劉文西先生於2019年7月7日13:50分因病去世,享年86歲。劉文西,1933年出生,浙江嵊縣水竹安山村人。西安美術學院名譽院長、研究院院長、教授,中國共產黨員。劉文西藝術年表20世紀30年代1933年,生於浙江嵊縣水竹安山村。20世紀40年代1948年,二舅錢孝衡(曾任上海科技大學副校長)帶劉文西觀看畫家商敬誠的花鳥畫、人物畫,使之受到啟發和教育,有了學習繪畫的念頭。
  • 賈平凹曾為劉文西撰寫了一副10字輓聯,藝術水準怎麼樣?
    這是當代著名作家賈平凹先生為著名畫家劉文西先生撰寫的輓聯,寫於2019年7月7日劉文西的追悼會上,表達了陝西文化名人之間「英雄惜英雄」的深情厚誼。劉文西先生是當代人物畫大家,於1933年出生在浙江嵊州長樂鎮一個小山村,1953年進入浙江美術學院(中國美術學院前身)學習,成為國畫大師潘天壽的弟子。
  • 吳堡火車站,黃河岸邊的縣城火車站,最容易讀錯字的車站
    黃河岸邊的吳堡縣城堡」有讀bu、Pu、bao三種讀音,吳堡在這兒讀bu,很多人往往錯讀吳堡(bao),是最容易讀錯字之一。吳堡縣是個小縣,全縣不到九萬人,屬陝北黃土高原丘陵溝壑區。307國道和青銀高速穿境而過,橫亙我國東西的太中銀鐵路進入陝北的第一站,就是吳堡火車站啦。
  • 中國醉美蓮鄉——石城
    、小吃肉圓:是石城的傳統風味食品。關注石城-關注石城微生活信息醉美蓮鄉——住住在蓮鄉在石城方言中,因「燈」與「丁」同音,舞燈有祝願人丁興旺,慶祝吉祥之意,深受人民群眾歡迎。自古以來,石城新春舞燈十分盛行,每個村都有一個自發形成的燈會,自正月初一起,各燈會進村入戶盡顯技藝,熱鬧非凡,直至元宵「謝燈」為止。
  • 石泉石美—石城
    石城是一片原生態的生命綠洲,全縣森林覆蓋率達75%;石城是一片緬懷經典的紅土聖地,這裡是中央紅軍長徵重要出發地,是蘇區全紅縣;《印象石城》    石城是一座古色古香的客家邊城,「閩粵通衢」見證著「祖根中原地
  • 你麼啦見過的吳堡「個人簡歷」,趕緊來看一哈
    公元431年,北魏滅赫連氏大夏國,設統萬鎮,今吳堡地和綏德東部地設政和縣。  西魏初仍名政和縣,隸朔方郡。大統十二年(546),屬綏州。廢帝元年(552),改名延陵縣,隸於綏州撫寧郡。公元562年屬銀州撫寧郡,572年改屬綏州撫寧郡。  公元581年,隋文帝統一中國,設190郡,延陵屬撫寧郡(今米脂)。
  • 周瑩故裡——涇陽安吳堡鄉村遊火爆
    每天晚上7時30分,準時坐在家中客廳裡,手拿遙控器,調至東方衛視觀看孫儷主演的74集電視連續劇《那年花開月正圓》,劇中以陝西省涇陽縣安吳堡吳氏家族史實為背景,講述了清末出身民間的陝西女首富周瑩跌宕起伏的人生,引起了我們對歷史人物周瑩
  • 【今日頭條】嘉興日報全媒體記者直播吳堡「紅渡口」
    吳堡新聞訊(任建民)12月23日,浙江省嘉興日報全媒體記者跨越1500多公裡來到吳堡,在川口村園則塔渡口直播「從紅船到紅渡口:黨中央為什麼東渡黃河?」追尋毛主席東渡黃河光輝的足跡。
  • 國家能源集團加大消費扶貧力度 助力吳堡脫貧奔小康
    原來是吳堡的好「親家」——國家能源集團。「人家說要買我滯銷的雞蛋,我倆興奮地一晚上沒睡覺就開始打包裝箱了。」宋躍軍說,自己和妻子連夜將雞蛋打包好第二天就送到了縣城裡的物流配送站,「一下買了680斤土雞蛋,每斤雞蛋15元,總共收入10000多元,我這下真的『起死回生』了!」
  • 海門復華文苑附近有幼兒園嗎?復華文苑均價多少?
    復華文苑的優點挺多的,從價格上看復華文苑性價比合理,還是很不錯的。復華文苑周邊配套齊全,並且交通便捷。讓復華文苑的業主居家生活都十分方便。另外,復華文苑以人為本的設計理念,也讓復華文苑變成一個十分適宜居住的好樓盤。
  • 發現長城天山石城文明帶
    原始長城文明帶為石城文明帶,從遼西到陝北,都發現了大批石城文明遺址,其中都出土了青銅器,所以又可稱為長城青銅文明帶,主要包括長城中段石城文明區和長城東段石城文明區。考古發掘顯示,長城文明帶先民從事農耕同時兼作畜牧,並且豬骨遺存佔比逐步減少,羊、牛、馬骨遺存佔比日益提高。長城文明帶先民既可以南下成為農耕族群又可以北上成為遊牧族群。
  • 安吳堡吳氏家族出了兩位傑出人物,一個周瑩,一個吳宓
    安吳堡的出名,一是抗戰時期吳氏莊園作為中共的「安吳青訓班」。二是吳家出了兩位傑出人物,一位是全國有名的陝商安吳寡婦--吳周氏,同時還出了一位我國近代的國學大師--吳宓。安吳堡吳氏家族系清代全國著名鹽商。吳周氏也就是周瑩,她是慈禧太后義女,一品誥命夫人。吳周氏一生名聲顯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