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文化地圖】散落在歷史長河裡的「新豐」

2020-12-16 浙江在線

2020-11-28 11:26 |南湖發布

  新豐鎮位於嘉興市東郊,是連接嘉興市區和濱海新區的中心城鎮,鎮域面積65.25平方千米,下轄10個行政村和2個社區。

  新豐,古稱平林,亦稱新坊。發源於漢塘兩岸,草創於唐末五代,距今已有1000餘年的歷史,漢塘文化源遠流長。鎮域河流縱橫,唐宋以來,經濟活動和人際交流異常活躍,因此橋梁建造也多。鎮境時大時小,後由原新豐、淨相、竹林3鄉(鎮)合併而成,其區域緊密相靠,故建置沿革基本一致。境內文化歷史悠久,從現有所挖掘的遺址古器中可追溯到新石器時代的良渚文化或周代文化。

  新

  豐

  你

  好

  四棵古銀杏樹

  慧珠寺古銀杏

  銀杏2棵,東、西排列,至今已有近800年樹齡。1984年由嘉興機械螺絲廠在樹底部築水泥圍壇以維護,古樹至今長勢很好。

  金章廟古銀杏

  明嘉靖初(1522),建金章廟。廟前種1棵銀杏,至今有近500年樹齡。

  淨相村古銀杏

  這棵銀杏,樹齡不詳(淨相寺已有1500餘年歷史),估計有千年樹齡。

  文物保護單位

  姚家村遺址坐落於新豐鎮區西北隅,總面積約25萬平方米,出土有席紋、繩紋、細方格紋、米字紋等大量印紋陶片,據考證屬東周時代的文化遺址,1992年評定為嘉興市文物保護單位。遺址內含姚家自然村和魯肅墳,民國時期遺址南部尚有社神廟,廟前戲臺雕刻工程之精美,時稱新豐鎮三絕之一。遺址北部是魯肅墳,最高處相對周邊農田高差約6米,民間相傳是三國時期吳中大夫魯肅的墳墓。姚家村遺址規模較大,延續時間長,是嘉興市保存較為完好的古代遺址。

  陸家墳遺址坐落於新豐鎮西南約兩公裡,總面積約10萬平方米,出土以石器為主,器具有罐、鼎、盆、簋等以及鹿、牛、豬等獸骨和牙齒,屬於良渚文化,1992年評定為嘉興市文物保護單位。陸家墳遺址地表沒有建築,其南緣有福緣橋(又名包家堰橋),東有慶善橋(一座建於明·天啟二年(1622),保存尚好的三孔石板橋),是新豐鎮第一個被評定的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其規模較大,延續時間長,是嘉興市保存較為完好的古代遺址。

  文物保護點

  劉家墳遺址坐落於新豐鎮區東南隅,西距黎林禪寺僅50米,總面積約10萬平方米,出土有席紋、繩紋、細方格紋、米字紋等大量印紋陶片,據鑑定為新石器時代文化,1992年評定為嘉興市文物保護單位。遺址四周環水,南部建有廣福橋(墳前橋),橋北有天官墳;北部建有平安橋(墳後橋),橋南有劉墳。劉家墳遺址規模較大,延續時間長,是嘉興市保存較為完好的古代遺址。

  韓家浜遺址坐落在竹林集鎮北部,北距乍王公路(07省道)約4公裡,總面積8萬平方米,出土有席紋、繩紋、細方格紋、米字紋等大量印紋陶片,據鑑定為新石器時代文化,1992年評定為嘉興市文物保護單位。據《竹林八圩志》記載,宋代興化簿趙汝堣墓地就在附近。

  泥橋遺址坐落於新豐鎮南約7公裡處,鹽豐公路上,總面積6萬平方米,出土有席紋、繩紋、細方格紋、米字紋等大量印紋陶片,據鑑定為東周時代文化,1992年評定為嘉興市文物保護單位。遺址表面以農作物為主,少量民宅,保存完好;遺址規模較大,延續時間長,是嘉興市保存較為完好的古代遺址。

  來源 | 《南湖文化》沈煥娉

  編輯 | 倪力 王月磊

1606533991000

相關焦點

  • 澤州旅遊地圖之下村鎮:「長河源」上河生態村
    上河村,矗立著澤州縣之祖山—吾聖山,是四十裡長河之源頭,又有娘娘頂、聖公寺等人文景觀,最能體現農耕文化悠久的歷史內涵。(娘娘頂)    魏峨吾聖山,乃澤州縣之祖山,海拔1346.6米,壁立千仞,雲蒸霞蔚,為縣邑西北之天然屏翰,四十裡長河之不二源頭,澤州、高平、沁水三縣地理交會之峰巔。
  • 明朝:歷史文化長河中璀璨的一顆星
    明朝:歷史文化長河中璀璨的一顆星!說到明朝你會想到什麼?是朱元璋?還是明朝的廢丞相設內閣?今天要和大家我所喜歡的明朝。明朝始建於1368-1644年,共經歷了276年的風風雨雨,明朝第一位開國皇帝是我們都知道的朱元璋,朱元璋可是一位奇人。正所謂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
  • 星光文化之旅:新豐志願服務隊探尋新豐鎮歷史性文化印記
    (圖片、文字來自星光志願者協會新豐志願服務隊,謝波濤、謝燦金、詹思敏、謝彥純)2020年4月10日,星光文化之旅系列活動星光志願者協會新豐志願服務隊走訪三站:日慶堂(嘉慶年間)、八世祖祠(雍正年間)、葵陽樓(康熙年間)。
  • 新豐馬頭鎮九村十八裡幸福綠道開通
    11月22日,新豐縣馬頭鎮自潭石村至石角村的「九村十八裡·幸福綠道」全線開通,當天便吸引了該縣200多名徒步愛好者前來休閒體驗,參觀當地革命歷史文化,傳承紅色基因,領略沿途鄉村美景,助力「健康新豐」建設。
  • 新豐縣2017年楓葉文化系列活動啟動儀式今開幕,新豐楓情、新豐風光、新豐豐味一樣都不少!
    由中共新豐縣委員會、新豐縣人民政府主辦的2017年楓葉文化系列活動12月16日下午正式拉開帷幕。為展示新豐秀美的自然風光和深厚的文化底蘊,提升新豐知名度、美譽度和影響力,推動新豐旅遊開發和魅力鄉村建設,發展實力新豐,2017年楓葉文化系列活動還將舉行「山水田園,秀美新豐」攝影大賽活動,啟動儀式現場進行了攝影比賽的開機儀式。
  • 這裡是新豐!
    圖二源:育文舞紙馬圖|by菲比龍皇宮出行圖源:新豐tv這裡人才輩出,有宋初嶺南進士第一人古成之,明朝吏部天官姚鈿,紅軍早期領導人李任予等名人;這裡文化深厚有龍皇宮出行、跳師爺、舞火龍、舞鳳、舞春牛、舞獅、八音、舞鯉魚、唱採茶、唱山歌、張田餅印、根雕等豐富的民間文化藝術和工藝,
  • 嘉興新豐生薑引出的文人雅集
    一首民歌,把人們帶到了嘉興新豐農村萬畝姜田的現場。生薑既可食用,又有良好的藥效,是百姓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食材。剛拔下來的姜塊,形似紅蓮花,故有「並蒂蓮花一點紅」的美稱。新豐孔廟塘以東,盛產生薑。這裡的生薑,是嘉興著名特產。1958年的《農村掃盲課本》中,新豐生薑就與南湖嫩菱被列在一起作為特產宣講。新豐姜在宋代就有栽培。
  • 探索真實的世界,領略世界歷史的悠久魅力,跟著地圖一起出發吧!
    今天妙媽為大家推薦一套在地圖上學習歷史的書籍——《地圖上的全景世界史》(全2冊),我們行走在世界的路上,每一片城牆與瓦礫每一座山川湖海都在講述著過去和未來。枯燥的講述不僅讓孩子讀不下去更會打擊孩子學習歷史的積極性和興趣。魏徵老師在講述風格上幽默生動,很多枯燥的歷史故事經他之口瞬間變得栩栩如生起來。整套書中數百張恢弘大氣的全景長圖將為孩子打開歷史長河的厚重大門。它完整梳理了人類從遠古時代到21世紀的當代這漫長而遼闊的歷史演變。
  • 十二月新書 | 我們身處不斷流淌的歷史長河中
    全書分為上下兩編,以豐富的史實和流暢的筆調,濃縮了中國五千年歷史。上編十八章,以文化現象為專題,講解古代婚姻、官制、食衣住行等方方面面;下編三十六章,按時間順序敘述中國政治的變革,敘述歷朝歷代史事直至民國開創。全書收錄歷史圖片一百餘幅,更有詳細圖注,賦予文字更好的視覺體驗和更豐富的內涵。
  • 貴人黔行 | 安順屯堡:散落在時光裡的長短句
    貴人黔行 | 安順屯堡:散落在時光裡的長短句 2020-06-29 04:4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青墨|走過南湖
    儘管我從網上看到過有關家鄉南湖的照片和視頻,可一旦自己真正置身於南湖公園,突然面對這樣的環境,我的情緒還是被感染了,情感瞬間升騰,無限美妙。南湖公園位於鄆城縣城區南部,那裡好多地方正在施工建設,水面、綠化以及一些設施已成規模,博物館、展覽館等多個場館和公共設施正在加快建設中。
  • 北齊:散落在秋風裡的歷史
    散落在秋風裡的北齊作者 | 嚴勇東魏,這個傀儡王朝,因權臣高歡的一句話便將都城從洛陽遷到鄴城,鄴城一時無適合宮殿,他便發動八萬人花費了五年的時間才造成新城,鄴城也才真正迎來了它最輝煌的時刻。據說這漳河水底,還殘留著一截鄴城牆基,已歷經千年,等待著人們去揭開那一段塵封的歷史。
  • 中國歷史地圖集(9)南北朝
    《中國歷史地圖集》第四冊(2)——南北朝時期圖組   南北朝時期圖組編例  一、 本圖組包括全圖四幅
  • 《古文明地圖》:穿越歷史長河,環遊古代世界,縱覽古文明概貌
    曾經我也是這麼想的,直到最近看了後浪出版公司的《古文明地圖》,才知道古文明並不只有這4個。《古文明地圖》這本書,可是足足為我們介紹了13個古文明,具體是哪13個,每個古文明各自又有什麼特點呢?一起來看看吧。
  • 【溫暖新豐·歡喜過年】在新豐過年,當然要「年味」十足!
    雖然現在賀年的小吃種類繁多,但是角仔、糖環、中果、蛋散...這些才是我們新豐客家人過年必備的傳統小吃,也是70、80後的春節「年味」。而傳統小吃之所以稱之為「傳統」,可不僅僅是因為這小吃好吃,更多的是他們所蘊含的寓意。油角又叫角仔,是新豐著名的傳統小吃,屬於年節食品。
  • 墟舍十裡 臺門記憶 初探掩藏在歷史長河中的道墟臺門文化
    相傳,從越王勾踐稱炭鑄劍,到明太祖朱元璋欽賜地名,這座歷史悠久的江南小鎮,素來文化底蘊深厚,臺門文化更是其中濃墨重彩的一筆。據悉,臺門是古時候紹興人最早對臺閣門第人家宅邸的一種特有稱呼。一般由臺門鬥、儀門、廳堂、內院等主體建築依從南到北的中軸線構成,並裙以廂房,繚以垣牆,形成封閉式的獨立院落。
  • 第十六屆全國學生定向錦標賽廣東新豐開幕
    第十六屆全國學生定向錦標賽廣東新豐開幕 2017-07-19 20:57:26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張艾京
  • 《青島文化地圖》首發式舉行
    一段熟悉上口的兒歌,將人們引向童年的記憶深處,也為《青島文化地圖》首發式拉開了序幕。昨日,《青島文化地圖》首發式與青島路名文化研討會舉行,本次活動由青島市民政局、青島出版集團主辦,青島市民政局主編的《青島文化地圖》一書正式出版發行。青島市民政局黨組書記、局長王哲,山東省地名研究所副主任郭曉琳共同為市民代表贈書。
  • 「裴秀六體」,「計裡畫方」,你知道地圖的起源與發展嗎?
    遷徙圖多維的地圖:在二維地圖上增加高度維度、在三維地球上展示、增加時間維度等多鍾多維地圖表達形式。「一卡通」數據展示,由「洞見」製作哈佛大學班傑明教授曾說:「越是到了高等教育的階段,人們就越重視從歷史中總結經驗,尤其是精英階層。且不說梁啓超、胡適、林語堂這些文學大師,如今縱橫商界的大佬們哪個不愛歷史。
  • 建校20年,南湖中學已成武漢名校
    20年,在歷史的長河中,只是飄忽的一瞬;20年,在學校的發展中,只是積澱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