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DP增速破7%,亞洲四小龍重新「洗牌」?成為新世界工廠,可能嗎

2020-12-11 大金牛財經

我們國家的製造業發展是相當出色的,現在的整體的製造業產業鏈比較完善,「中國製造」已經得到了不少國家的認可。隨著我們國家通過人口紅利發展製造業之後,一些東南亞國家也開始「效仿」我國的成功之路,比如說越南和印度,目前看來越南的製造業發展的更加的不錯,越南今年的GDP增長也是可能為正的,但是這是建立在較低的起點之上的。但是不可否認的是,越南的經濟發展確實更加的不錯的,製造業對於越南經濟的刺激是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在製造業取得不錯的成績之後,越南已經有點飄飄然了,截止到去年年底,越南的人口總數達到了9600萬,接近了1億人。而且越南的人口結構比較好,65歲以上的人口佔比僅為5.5%,15-64歲的人口佔比接近70%,這項數據表明越南有大量的青壯年勞動力,這對於國家的製造業發展是有著很大的好處的。

我們國際幅員遼闊,而且人口也比較多,所以從上世紀70年代開始通過人口紅利來發展製造業,後來歐美、日本、韓國等國家都把生產線遷移到了我國,而且我國的消費市場量級很大,所以現在的中國已經成為了「世界工廠」。不過最近有位專家表示:未來越南將超越中國成為世界工廠。這種說法是建立在相關的數據基礎制之上。

因為我們國家經濟的發展,勞動力成本是在提升的,為了控制成本,一些國家將生產線遷移到東南也也是正常的選擇,去年越南的國內生產總值上漲了7.08%,增幅較大,創了11年的新高,越南盾出口達到了4820億美元,超過了巴西。去年的貿易順差達到了72.1億美元,引進了外資也達到了354.6億元,相比較上漲了9.1%,所以越南的這幾個數據已經超越了「亞洲四小龍」,確實發展趨勢較好。

2019年上半年,越南國內有6.7萬家公司成立,整體的註冊價值達到了860萬億越南盾,現在越南製造可以說是全球新興的製造業中心,因為地理位置、廉價勞動力、擴大的市場,越南確實成為了不少企業的新基地。確實資本都是強調成本的,越南的成本相對較低,而且還有相關的優惠政策,所以很多企業去越南建廠也很正常。

前不久越南還和歐盟籤訂了自由貿易協定,這也是亞太地區的第一個國家,越南和歐盟將逐漸實現99%的關稅減免,未來歐盟市場有5億的消費者,所以越南的經濟發展比較好。此外,越南還推出了一些優惠政策,現在有人認為越南10年之後會成為亞洲發達國家,下一個世界工廠,15年後趕超中國。這顯然是有點做夢的意思,現在越南的GDP還沒能超過貴州省,貴州省在國內並不是比較發達的省份,而且現在越南的產業鏈都是比較低端的,越南的電力漏洞也越拉越大,現在也在求助我們國家。

相關焦點

  • 2020年廣東經濟將超越韓國,廣東屆時全面超越「亞洲四小龍」
    日本東京城市夜景六七十年代亞洲國家地區中以韓國、中國臺灣、中國香港、新加坡經濟發展最為迅速,被稱為「亞洲四小龍」,創造了經濟發展的奇蹟。亞洲四小龍中國經過1978年改革開放,廣東作為改革開放排頭兵,尤其是1992年,鄧小平南巡之後,正式確認了廣東省在經濟改革中的「龍頭」地位,廣東經濟開始迅速崛起,過去的30年中,廣東省的經濟增速一直高於
  • 在「亞洲四小龍」當中,GDP總量排名墊底的是哪個?
    從20世紀60年代開始,亞洲的韓國、新加坡、中國臺灣和中國香港推行出口導向型戰略,重點發展勞動密集型的加工產業,在短期內經濟實現騰飛,並且成為亞洲最富裕的地區,因此,誕生了「亞洲四小龍」的說法。當然,這些國家和地區人均GDP都較高,尤其韓國和新加坡早已邁入發達國家行列,其綜合經濟實力超過大多數發展中國家,因此,在亞洲佔據較高的地位。另外,中國臺灣最近幾年經濟發展緩慢,從而在中國國內經濟排名出現下調,而新加坡與中國香港經濟差距較為突出,因此,在亞洲的綜合經濟實力各不相同,對應GDP排名差別明顯。那麼,在「亞洲四小龍」當中,GDP總量排名墊底的是哪個呢?
  • 一季度臺灣省GDP增速與韓國相差0.11%,那全年誰會領跑四小龍?
    近日,臺灣省主計處公布了一季度的經濟增速預估值,同比2019年增長了1.54%,環比則下跌了1.51%。而此前韓國也公布了相關的數據,第一季度環比下跌了1.4%,同比2019年增長了1.3%。同樣是環比下跌,韓國下跌的幅度更小一些,臺灣省與韓國相差0.11%,基本上非常接近。
  • 亞洲四小龍:韓國、中國香港、中國臺灣、新加坡,首季度GDP對比
    受到疫情的影響,今年第一季度,全球大部分國家和地區經濟增速減緩。目前,歐美地區疫情較為嚴重,相比較之下,亞洲地區的疫情已經逐步得到控制。韓國、中國香港、中國臺灣、新加坡合稱為亞洲四小龍。上世紀60年代開始,亞洲四小龍推行出口導向型策略,大力發展勞動密集型的加工產業。在很短的時間內,亞洲四小龍成為亞洲經濟最發達的地區。那麼今年第一季度,韓國、中國香港、中國臺灣、新加坡經濟表現如何?
  • 亞洲四小龍:韓國、新加坡、中國香港、中國臺灣前三季度GDP對比
    韓國、新加坡、中國香港以及中國臺灣是亞洲最早一批發達經濟體。上世紀六十年代至九十年代中期,這四個國家和地區利用本地廉價而良好的勞動力優勢,吸引外國大量的資金和技術,同時利用發達國家轉移勞動密集型產業的機會,實現經濟的騰飛。這便是「亞洲四小龍」的由來。
  • 2019年亞洲四小龍:中國臺灣、香港以及韓國、新加坡的GDP對比
    不止一次見過有網友在疑惑,為什麼亞洲四小龍中沒有日本。原因就是從20世紀50年末開始,日本經濟發展迅速,再次成為亞洲的主要經濟強國。到了70年代,韓國、新加坡、中國臺灣和香港推行出口導向型戰略,大力引入資本。
  • 亞洲四小龍,新加坡GDP增長不到1%,香港下降1.2%,韓國和臺灣呢
    文/龍小林作為亞洲四小龍之一,香港曾是我國經濟發展較快的地區之一。如今,香港仍然是我國經濟最發達的地區之一,人均GDP在全國處於前列。只不過其經濟的增長速度已經慢了下來,在全國屬於墊底的存在。很顯然,香港的亞洲四小龍的光環已經不復存在。那麼,除了香港之外,亞洲四小龍的其他幾個情況又如何呢?首先來看韓國。韓國是亞洲四小龍中經濟規模最大的一個,其2019年的GDP總量在1.65萬億美元左右,比我國廣東省還高一些,而香港GDP總量只相當於廣東省的深圳市。韓國2019年的GDP增速也是過去十年來最低,但仍然實現了2%左右的增長,情況還是比香港好得多。
  • 三季度亞洲四小龍GDP增速:香港下降2.9%、韓國增2%,那臺灣呢?
    來源:南生今世說亞洲四小龍——中國的臺灣、香港,以及韓國、新加坡,都已經公布了今年三季度的經濟數據了。但整體來看,三季度的經濟增速出現了較大的差異,有好有壞。其中臺灣、韓國表現還不錯,但香港和新加坡的經濟增速均創近年來的新低。
  • 亞洲四小龍之一連續兩季度經濟「受傷」,GDP或被香港超越!
    各行業中,建築業受衝擊最大,該領域同比萎縮多達54.7%,服務業萎縮13.6%,製造業表現放緩至增長2.5%。因疫情在客工宿舍內的大範圍傳播,建築業等行業被迫停工。另外,新冠疫情導致全球經濟都陷入衰退,使新加坡經濟的外部需求也更加疲軟。同為亞洲四小龍之一,新加坡的GDP跟我國的香港差不多。
  • 亞洲四小龍!二季度中國臺灣和香港、韓國、新加坡的GDP增速對比
    由於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亞洲四小龍的二季度經濟均出現了下滑,但降幅差異較大,受損情況不一。其中,咱們的臺灣地區經濟降幅最小,僅實際萎縮0.73%,且投資、消費和貿易的降幅都不是很大。其中,韓國的二季度設備投資環比下降2.9%,建設投資環比減少1.3%,服務業產值環比減少1.1%,對外商品出口大幅下降16.6%,成為拉低經濟增長的最主要因素。基於現狀,韓國央行也早就下調了對全年的經濟預期。但好的一面是二季度中國經濟實現了3.2%的正增長,對外貿易也在不斷復甦。
  • 亞洲四小龍新加坡,GDP總量與廣州相當,那麼人均GDP呢?
    新加坡,是東南亞的一個島國,別稱「獅城」,在20世紀60年代被稱為「亞洲四小龍」之一。新加坡是一個高度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擁有非常發達的港口資源。新加坡也是一個多元化的移民國家,由於低稅收的原因,新加坡也成為了眾多明星、名企業家的首選移民之地,比如李連杰、鞏俐、海底撈張勇等人就是新加坡國籍。作為「亞洲四小龍」之一的新加坡,在經濟上與韓國、中國臺灣、中國香港齊名,其實力自然不容小覷。那麼,在2019年,新加坡的經濟表現怎麼樣?GDP總量和人均GDP放在我國又是什麼水平呢?
  • 亞洲四小龍人均GDP出爐,韓國突破3萬美元,新加坡、香港和臺灣呢
    亞洲四小龍分別是韓國、新加坡、中國臺灣和香港,從上世紀60年代開始亞洲四小龍通過承接西方發達國家的產業轉移,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實現經濟迅速發展,成為亞洲經濟最為發達和富庶的地區之一。國際社會普遍將亞洲四小龍視為發達國家和地區。
  • 「亞洲四小龍」落寞?中國大陸已經崛起,現在亞洲誰最強?
    你知道「亞洲四小龍」嗎?這個問題要是放在上個世紀九十年代的話,想必絕大多數人都能回答得上來。但要是把這個問題放在現在的話,恐怕絕大多數人年輕人都回答不上來。可能大家也都能發現,這些年關於亞洲四小龍的消息已經越來越少,甚至連這個稱呼都很少能聽到了,以致於很多人都不知道亞洲四小龍到底是哪四小龍。這裡先來普及一下,亞洲四小龍是上世紀60—90年代亞洲幾個經濟發展迅速的國家和地區,主要包括韓國、新加坡和我國的臺灣及香港地區。
  • 18年的亞洲四小龍,1國GDP與廣東相當,另兩個地區被我國1市超越
    在世界7大洲中,亞洲是其中面積最大的州,土地遼闊,物產豐富。而且在歷史上,亞洲也長期是世界經濟文化中心。例如,歷史上的四大文明古國亞洲佔據了其中的中國和古代印度兩個國家。但是,進入近代工業化時代後,歐美等國家由於工業優勢,經濟迅速發展,成為世界經濟文化中心。
  • 「亞洲四小龍」為何落寞?背後原因是什麼?新舊時代已完成交替!
    時過境遷,現如今「亞洲四小龍」的名號已經淡出江湖,不再有人提及它們輝煌的國王,昔日亞洲經濟的驕傲如今也成為了明日黃花,這背後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下面就為大家解析一番。「亞洲四小龍」崛起於上世紀60年代至90年代之間,彼時發達國家開始向發展中國家轉移勞動密集型產業,它們利用自身廉價的勞動力和土地,結合引入的技術和資金,實現了一次經濟轉型。由原先的農業與輕工業為主導的經濟模式徹底轉變為了以工業為主導,「亞洲四小龍」開始騰飛。
  • 曾是「亞洲四小龍」之一,如今GDP跌去40%,頭銜該「拿掉了」?
    近年來,我國GDP增速已遠遠超過其他國家。同時,根據相關數據,2019年中國GDP已超過99萬億元,距離100萬億元僅「一步之遙」。GDP一詞最早出現在歐洲和美國,當時在全球GDP排名中佔據首位。然而,隨著中國的快速發展,中國已經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其國內生產總值已居世界第二位。今年,由於公共衛生事件的影響,許多國家的經濟發展陷入停滯,有的甚至出現了一定程度的倒退。
  • 亞洲七個發達經濟體,近三年GDP增速對比,誰會成為新領頭雁?
    在亞洲,被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認可的發達經濟體共有七個,分別是日本,新加坡,韓國,臺灣地區,香港地區,澳門地區和以色列。這些經濟體無論是人均收入還是社會民生在亞洲地區都處於領先水平,引領著亞洲的經濟增長,堪稱亞洲地區經濟發展的典範。
  • 這四個地區由於經濟增速飛快,曾經被稱為亞洲四小龍,不包括日本
    曾經在亞洲地區,發展最快的四個地方,被稱為亞洲四小龍,但這四個地方不是日本, 當時的日本經濟非常繁榮,但增速下降了,所以沒有列入名單, 這四個地區中有兩個在我國,臺灣位於中國的東南沿海,一直是非常發達的地區之一,臺灣的自然資源非常豐富,這個地方不大,但近幾年的經濟發展確實大家看到了, 評選亞洲四小龍時,臺灣由於自己經濟體系的完善和高新技術企業的發達,幸運地選出了四小龍之一
  • 臺灣為什麼成為亞洲四小龍之一?
    亞洲四小龍是指韓國、臺灣、香港、新加坡,這些國家和地區都是面積非常小,但人均GDP達到了發達國家水平,亞洲四小龍國民都非常富裕,臺灣是亞洲四小龍之一,臺灣抓住上世紀歐美發達國家的工業和產業轉移,使得臺灣經濟迅速發展並成為亞洲四小龍之一。
  • 深圳人均GDP接近三萬,那趕上了曾經的「亞洲四小龍」了嗎?
    深圳是我國最早實行開放的城市,當初也是最早引進外資的地方,尤其是來自港臺地區以及韓國,日本等亞洲國家的投資就是最先進入深圳,並以此為跳板,慢慢地擴展到全國。應該說80到90年代,香港,臺灣,韓國以及新加坡這些曾經的「亞洲四小龍」是投資深圳以及珠三角的主力軍,在深圳早期的經濟發展中發揮了很大作用,「亞洲四小龍」就是深圳前進中的標杆。